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祖母也晓得; 玉儿这些日子里不不算得空; 宫中贵人常让玉儿去宫中说话; 一时闲了,身子骨又不好; 怎能让您劳心。”黛玉答道。
  “早就说让你住到家里来; 我这老骨头还是其次,你那哥哥念你念得紧; 你……”
  “哎呦!这王府的戏台子搭的还真是别致!若我说,这样的日子,也莫要让这小姑娘家跟着我们这些老糟货了,放她去顽吧!咱们听戏去!”这贾母刚想提及宝玉; 旁边齐安太妃便开口打了岔; 贾母被截了话头,奈何人家是太妃,好歹也是皇家人; 也不再往下说,笑得有些僵硬。
  “你自去寻其他姑娘顽,若是闲了,记得来看看我”
  黛玉恭顺应是,与诸位太妃一一拜别,离了贾母好远,这才松了口气。这戏台子就搭在园子入口,约莫是考虑到喜欢听戏的太妃们年纪大了,走不了多远。
  为了避开贾母,黛玉自是往园子深处去,绕过几从花木,隐去了踪迹。
  “姑娘。”黛玉只顾着往前面去,都不知那拐角处候着两个人,冷不丁一声,可把她吓了一跳。
  “姨娘,古嬷嬷?”黛玉拍了拍心口,如今正心慌着。
  “刚刚古嬷嬷听着乐响,知道这及笄礼快结束了,便和奴婢一同去接你,见史太君拉了你去,这才在一边候着”张姨娘解释道。
  黛玉瞧了瞧一旁的古嬷嬷,再想想刚刚那出言打断贾母的太妃,觉着有必要打听一番这太妃的来历,她可不信这太妃无缘无故会帮着自己。
  “那齐安太妃可不是无缘无故帮衬县主,她哥哥家的女儿在景国府做妾,景国府正谋划着为其庶子求娶你,那庶子的娘亲便是这位齐安太妃的侄女。”古嬷嬷似是看穿了黛玉的疑惑,倒是主动解释起来。
  黛玉听了恍然大悟,怪不得那太妃忽得打断了贾母提及宝玉的话头。只是一向稳重的张姨娘听到这消息,气得脸都涨红了。
  “呸!咱们姑娘岂是那样一个人能肖想的!”
  黛玉连忙给张姨娘顺气,如今好歹还是个公候庶子,前世顽笑之时,宝钗可说过,让薛姨妈为她兄长薛蟠求取黛玉,若是张姨娘知晓,怕是要气得背过气去。
  “你真是越来越像小荷了如今咱们往哪里去?”古嬷嬷见张姨娘这模样,叹了一句。
  “那便散散心,顺道瞧瞧这王府的花园如何,避着些人,省得招惹是非。”黛玉领了嬷嬷和姨娘,挑了条僻静的小径悠悠走着,倒是认真赏起园中花木来。
  古嬷嬷原想着让黛玉趁着这机会多认识些人,但想想那些人就算结交又有几人真心,终归黛玉自己独门独户,不必为各种往来人情烦恼,倒也没必要顾虑这些虚情假意,也就由着黛玉去了。
  这王府花园别有洞天,有幽径,亦有繁花,廊腰缦回,假山堆砌,无不精巧。这黛玉走的这一路,就是仿着那曲径通幽一句造的景致,往里却是几从翠竹隐着一间竹篱屋,和潇湘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这竹篱屋子只是小小一间,好似一隐士在此起了屋子。
  黛玉见了心喜,正欲往那边一探究竟。却见一人匆匆从那几干竹子后绕了出来,神色匆匆,往另一弯弯曲曲的小径绕了去。
  “姑娘,咱们回吧!”古嬷嬷见状劝到,她晓得黛玉原本是想要往屋子那边去的。
  黛玉点点头,从善如流,主仆三人快步折返,一路默然,气氛有些压抑。
  古嬷嬷一时没看出那人是谁,黛玉和张姨娘却认了出来,那神色匆匆的姑娘,正是宝钗。宝钗向来是最会审时度势的,如今她既然也连忙避开了,那边显然没什么好事。
  要说这宝钗如今也是心头狂跳,还好她及时走了开,不然若是被宁溪郡主知晓自己无意间听到了她和景幻儿那番谈话,如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情谊’搞不好就要土崩瓦解,末了不知会不会牵累到了薛家。
  却说这宝钗本来就最会做人,做了宁溪郡主的侍读之后,行事周到,说话妥帖,如今不过几日,就和这刚来京中不久的郡主十分要好了,齐康王妃也十分喜欢宝钗,是以此次及笄,郡主还专门要宝钗做司者。
  今日原本宁溪郡主是主角,不料却不知躲了哪里去,齐康王妃寻不到女儿,便来问和宁溪郡主最要好的宝钗,让她去把郡主找来。宝钗先时见到宁溪郡主和景国公家的景幻儿往这竹屋这边来了,是以便往这边来寻人,好巧不巧正撞上了这景幻儿和宁溪郡主说些悄悄话。
  这景幻儿正向宁溪郡主吐露心事,原来她心仪安乐王已久,景国公答应下来,会帮女儿谋这一门亲事。原本宝钗是想远远出声喊了,问问这竹屋之中可有人,奈何此处僻静,宝钗听得‘安乐王’三个字时,不由得驻足。
  若说宝钗这人,虽然只得这么些年纪,但是自小随时守分,最是温顺,对于亲事,哪怕心中觉得没意思,但也是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至于那些小姐和书生的故事,最是鄙夷的。
  只是那一日去拜访黛玉,从那马车帘的缝隙里,宝钗瞧见安乐王突然出现,欲同宝玉交游一番,才知世上竟有这样的男子。书中所说的惊鸿一瞥大抵如此,过了这么些日子,宝钗还是不时会梦见那人的音容。
  只可笑那些话本里多是公候小姐与落魄公子如何,却无一话本写过这等的王孙公子如何,不过是因为写话本的多是落魄公子,而最喜欢看这话本的也多是落魄之人罢了。
  宝钗自知自己是不敢肖想此等王侯,但是听到与其相关的事,不由得听住了,加之这景幻儿所言,实在是大胆,待宝钗略回过神,却是这两姐妹准备离了屋子,去宴席上露露脸,宝钗这才挑了条僻静的路,匆匆躲开。
  “你今后可会同郡主出嫁?反正我们家姑娘必定是要当安乐王妃的,姑娘说了今后带我一同往江南去,安乐王的封地,就在江南!”宝钗匆匆往前走着,冷不丁一旁的树丛里传来丫头的说话声。
  “你们家姑娘真是好福气,别的不说,就是那安乐王的相貌,京中又有几人比得过,而且江南自古就是富庶之所,真羡慕你”这下宝钗听出来了,这声音正是宁溪郡主的贴身丫鬟含笑。
  只如今再往后退,宝钗唯恐撞上宁溪郡主和那景幻儿。
  “呀!是不是有人来了!”这两丫头虽然聊得忘了自己原本是在这放风的,但现在还是回过了神。
  这园子岔道很多,两个丫头也只能选了最常走人的这一条。宝钗原也不是想走这一条道的,只是七拐八弯,不知何时岔到了这里。
  “林妹妹,可是你在那边,这边路绕得很,仔细走岔了!”宝钗想到今日邀的人里还有黛玉,急中生智,出声喊道。
  “宝姑娘?你怎的在此处?”含笑从那树丛里钻出来,头上还顶了一片叶子。
  “傻丫头,你怎么会在这里?这宴席之上不见郡主,王妃让我来寻人的。”宝钗面不改色笑道,顺手把含笑头上的树叶摘了下来。
  “林妹妹是谁?”这景幻儿的丫头比含笑警觉得多。
  “便是承安县主,以前一处长了几年,倒是叫习惯了,刚刚远远见了个影儿,瞧着像她,她这人历来是最爱幽静之处,府里花园又大,我深怕她走岔了,约莫是我看岔了。”宝钗耐心解释道。
  听完此话,两个丫头前前后后看了看,却见这附近也没有人影,但是想到宝钗所言,心中忐忑不安,也不知这宝钗是真看岔了还是假看岔了。
  “你既在此,想必郡主自然是不远的,烦你去寻了郡主,我这便向王妃娘娘复命。”宝钗好似真的来寻人似的,神色如常同含笑说到。
  “晓得了,我这便去寻郡主,姑娘先去吧!莫要让王妃久等。”
  见那含笑如此答应,宝钗便趁机脱了身,待走出一截脱离了那两丫头的视线,这宝钗才停下松了口气,方觉冷汗已是湿了后背心,看来此番是应付过去了,为了周全,宝钗便盘算着去向王妃复命。扶着假山牙子,稍事休息之后,提步欲走,不料那假山之后却款款走出一人来,看着面色发白的宝钗微微笑道:
  “真是凑巧,宝姐姐也来逛园子?”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真不是有意要黑宝钗,只是把红楼里的滴翠亭换了个地方~( ̄▽ ̄~)~
宝姐姐身上固然有很多优点,然而那是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
薛姨妈爱语慰痴颦,那一节,无论宝姐姐是玩笑也好,真心也罢,把林妹妹和她哥哥薛蟠凑一块儿,读着真是不舒服。
作者昨晚上又发高烧了(?ω?)
今天设定的了时间,又抽得没有发出去

  第48章 警告

  四十八、警告
  宝钗看着来人; 纤腰素素; 弱柳扶风; 不是黛玉又是谁,一时间颜色又苍白了几分; 虽然换上了平日里那温和的笑意; 只是那笑容却是十分勉强。
  “我是来这寻人的; 这边园子幽静,路又多; 妹妹莫要走岔了。”
  “无妨; 有宝姐姐在; 我自然是走不岔的; 先时若不是宝姐姐急急唤了我一声,妹妹我倒是险些走岔了呢!依着姐姐的行事品格; 在这府中定然是如鱼得水的; 倒是与宁溪郡主的贴身丫鬟很是投契。”黛玉捻了捻手中拿的那朵三角梅,目光沉沉; 嘴角含笑。
  宝钗从未见过这样的黛玉,她印象中的黛玉,虽然机敏乖觉,却也是个常常同宝玉生闷气耍小性的小姑娘; 先时去林家拜访还不觉着; 如今咋然交锋,宝钗竟然被这黛玉的气势给镇住了三分,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黛玉这话里话外,分明是对自己方才的言语了然于心。
  “薛侍读,虽说你与我们县主有过儿时的情分,但也要记得自己的身份,我们县主称呼你一声姐姐,是念着旧情,只是你们做了侍读,就应当懂得规矩,莫要忘了称呼,什么姐姐妹妹,当唤一声县主才是。”
  那假山之后又走出一人,板着面孔,正是冷面的古嬷嬷,紧随其后的是张姨娘。
  宝钗聪敏,一看便猜出了这嬷嬷身份,一颗心好似沉入了冰窟。
  “想来这薛侍读还忙着给王妃复命,咱们还是莫要扰她了,县主可要到别处看看?”说话的是张姨娘,一向喜欢唤黛玉姑娘的她,如今却突然改了口。
  “正是如此,宝姐姐还是快快复命去吧!我自去各处再转转。”黛玉十分体贴道,也不管宝钗早已呆立在当场,悠悠走上了另一条岔道。
  “薛侍读好自为之。”古嬷嬷自宝钗身边路过时,低声说道,才不管宝钗的面色如今已是雪白,脚底也微微发颤。
  主仆三人悠悠往前走着,黛玉见那一串藤萝喜人,随手摘了一串,让张姨娘给自己簪上。
  “姑娘不是向来最惜花的,如今怎么舍得摘了这花簪上?”张姨娘接了花串,摘下几朵,与古嬷嬷一道给黛玉簪在发间。
  “又不是咱们府上的花,有何惜之?我今日摘了这花,也比它在此寂寞凋零要好得多。”黛玉笑道。
  “县主今后可要紧醒些。”古嬷嬷给黛玉簪好了花,顺便扶了扶黛玉刚刚因为走得急,行动之间有些松动的发簪。
  “恩,”黛玉答应着,略略偏过头去,让古嬷嬷给自己整理发髻。
  其实刚刚若不是宝钗自作聪明那高声的一唤,黛玉这一行人也不会注意到宝钗和那两小丫头的一番往来。
  要说这齐康王府的后花园,那真是修得精妙极了,黛玉带着嬷嬷和姨娘想要避开那处竹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