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德妃倒是要向皇后学学如何教养孩子,朕瞧着呈非这般年纪的时候已是十分懂事,可以当差了,贤德妃如此,朕实在忧心你可能把皇子教好啊——”明帝木露寒光,贾府阳奉阴违,没有迁院子的事他早已了然于胸,只是如今不想发作罢了。
  明帝这人,先时机关算尽,除了多疑还生出些折磨人的怪癖来,最喜欢看人提心吊胆的样子,如今留着宁荣二府,不过是乐得看这些人战战兢兢的模样,心中才觉得畅快。说到底就是寻个乐子罢了,什么时候腻了随意找个罪状处置了就是。
  荣国府那边也没让明帝失望,这才没多久,不就又送了乐子过来?
  “朕……怜你一片护弟之心,今日早朝,南边来了折子,爪哇国向本朝求亲,两国结秦晋之好,你们家中可有适龄的姑娘,也算是朕的恩典了。”
  元春听到明帝质疑自己是否能教养皇子,早就骇得满头大汗,生怕明帝夺子,不敢再说话,如今听明帝如此说,必然是想从这些公卿家挑个女儿给个封号嫁过去了事。
  这样的和亲,是不会真的让皇室血脉去的,何况爪哇国不过是个海上的小国,人家既然开口来求,明帝就大方赏一个罢了。
  “臣妾家中还有一庶妹,聪颖敏捷,堪当此任!”元春毫不犹豫,立马就把探春卖了。
  黛玉站在柳皇后身后,心中一惊,她前世锁在大观园里,不知为何探春就被远嫁了,现在想来多半也是这样被家人献上去的!看来今世探春还是逃不过。
  “是不是先时公主的侍读?”柳皇后见元春如此急切,心中鄙夷,顺口问了一句。
  “正是!”元春把头俯得更低了。
  “既是做过公主的诗读那便好,让那侍读摆在南安太妃膝下做义女就是了,正巧南安郡王就在南边,倒是把你这妹妹的辈分往上抬了抬。”明帝似笑非笑。
  元春也看不出元帝对这样的安排是否满意,只敢战战兢兢应是。
  “让李太医给你那兄弟瞧瞧……”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明帝最后还是给了贾府恩典,因为刚刚明帝说到皇子,元春也不敢再求,只能恭恭敬敬谢过圣上隆恩。
  “朕就是来和皇后商议此事,你瞧着拟个封号便是,至于嫁妆等物,交了内务府打点。”明帝说罢此事,又问了皇后今日身子可好,让黛玉好生侍候皇后,闲话几句,又去批折子去了。
  “我瞧着你和贾府那三姑娘,到是还有些情分,那姑娘是叫探春吧?”皇后送走了明帝,转身问黛玉道。
  “正是,她先时倒也有心想要帮我。”黛玉如实答道,她有些意外,皇后居然记得探春的名字。
  “既是如此。你瞧着拟个什么封号好,就给她个郡主的位份吧!倒是比你品阶还高些了。”柳皇后道。
  “臣女不敢擅专。”探春拜在南安太妃膝下,封个郡主是应该的,既是和亲,位份也不能太低了,如今不是论谁位份高低的时候。
  “皇权便是如此,三两句话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你若想要真正清净的日子,便只有想法子得了这至高的权利。”大殿里只有黛玉和柳皇后两人,柳皇后语重心长用只有二人能听到的声音,低声道。
  黛玉听了心下一惊,皇后娘娘似乎意有所指,然而她可是如今的一国之母,居然会有这等心思?!
  “你难道没发现吗?今上……就要原形毕露了。”柳皇后淡淡一笑,随即又说到。
  “既是如此,郡主的封号就取‘慧敏’二字吧!你既然和她有些情分,此次慧敏郡主的嫁妆……你就多上心些。”
  柳皇后对这些女儿家还是很怜惜的,平日里待那些公主,虽然不算亲近,但是该赏东西从来没吝啬过,当然像是贾元春这种心机深沉,步步为营,又似史湘云那般面憨心刁的例外。
  黛玉谢过柳皇后,想到探春远嫁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起码自己可以给她添补些银钱,让她手头宽裕些。
  可惜这宁荣二府最有气性的,却是个庶出的姑娘。
  

  第107章 乐极

  一百零七、乐极
  李太医给宝玉看诊之后; 封探春为慧敏郡主的恩旨也跟着下来了; 雷霆雨露均是君恩; 探春得此结局,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
  于王夫人而言倒是一件好事; 如今探春以和亲之名出嫁; 也就是说她这一份嫁妆必是皇家出了; 苍蝇腿肉也是肉,虽然这府上给庶女嫁妆的份例不算很高; 可对于捉襟见肘的荣国府来说; 也是很大一笔家财了。
  贾宝玉伤势自然是回天乏术; 好在李太医也是医术精湛的; 给宝玉用过药之后,他小解之时也不是那么痛苦了。
  要说为何宫中的太医对此伤颇有研究; 则是因为宫中服侍的除了宫女; 就是去了势的内侍了,宫里一直有这样的秘药; 专治此症的,为那些刚刚去了势的内侍减轻些痛苦。
  虽然这太医不曾明说,但是如今宝玉和宫中的内侍也无甚差别了,贾宝玉经此一事; 备受打击; 愈发颓丧,不出几日就形容枯槁,眼瞧着渐渐消受下去。
  贾母更是心中难过; 想她一辈子享尽荣华,到了晚年却不得安乐,她也不得不承认荣国府是在一天天败落,若是有朝一日,无爵可袭,宝玉又该如何是好。
  这老人家自从有了宝玉这个孙子,其他人都得往后靠一靠,贾母之所以谋划大房的爵位,就是觉得宝玉衔玉而生,长得又好,这样的人物,若是把家里的爵位给了他,也不算辱没。
  可如今宝玉已是废人,家中还有贾琏,贾兰,都是嫡系,再怎么说也不能让宝玉袭爵了,贾母想到自己心愿未了,再不是每日吃喝享乐的老寿星,脸色晦暗,越发苍老了。
  六月里,薛姨妈那边传来了好消息,宝钗有孕了。宝钗自嫁入卫家,夫君温柔,婆母也和善,如今那么快就有了消息,可谓是喜上添喜。
  王夫人听得这个消息,不甚唏嘘,好在这荣国府里也有了件好事,袭人和坠儿已是坐实有了身子,王夫人和贾母如今只期盼着能得个男胎,宝玉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绝了嗣。
  贾政那边除了骂宝玉孽障,责备王夫人不会教养孩子,再无其他。他原想狠打宝玉一顿,但是有贾母护着,宝玉又伤着,贾政哪里动得了宝玉的一根手指头。
  而偏院的贾赦可是美哉的看了一出好戏,这二房平日里最得脸了,尤其是在元春封妃又诞下皇子之后,眼见就有取而代之的势头,没想到啊,没想到,那老太婆的金孙竟然出了这种事,贾赦以前觉得宝玉是个绣花枕头一包草,现在改观了,他这侄子真是一顶一的妙人啊!
  贾赦自来在风月场中混惯了,想到宝玉以后不能人道,瞧着他模样不错,到是也可以用用。这赦老爷越想越觉得解气,每日里做梦都是笑着的。
  王熙凤到是没那么开心,探春被赐婚和亲于她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都是贾府里的孩子,王熙凤不免会想到自己的女儿,巧姐是凤姐在这世间唯一的牵挂了。探春虽然嫁得远了,好歹有个皇家的名头,是嫁过去当王妃的。
  这荣国府渐渐败落下来,若上面有个什么想法,今后随意也把巧姐嫁了远处,起码还得活命,若是女眷被冲入官妓,或是卖入贱籍,那她的巧姐该如何是好啊?
  可怜凤姐不过二十余岁,就好似历经了世事沧桑,她好歹还在富贵荣华中长了这么几年,就算去了,也没什么憾事,可是巧姐才多少岁?王熙凤越想越心凉,年纪轻轻就添了好些白发。
  袭人和坠儿既然有孕,这府里必然是小心照料着的,单独辟了个院子让她们住着,毕竟这两肚子里的是贾宝玉的骨血,为了稳妥起见,王夫人亲自经手此事,饮食用具一律要仔细察验,生怕有个什么不好,害了她的孙儿。
  凤姐看着自己的婶娘每日里在那院子里进进出出,得意的笑了。王夫人去看这俩有了身子的婢女倒是比去给老太太请安还勤快些,凤姐倒是像瞧瞧这两个丫头能生出什么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袭人和坠儿的肚子慢慢显了怀,天气渐渐热了,荣国府和保龄候府也各自忙开了,开始操办贾宝玉和史湘云的婚事。在邀请宾客时犯了难,提起黛玉,贾母是不想见这个外孙女的,若不是黛玉多事,乖乖听了她的安排嫁入府中,荣国府里也不会有这些事,宝玉也不必遭这么多的罪,可是若不请黛玉,黛玉与贾府的亲缘摆在这里,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何况黛玉如今的身份不必以往了。
  王夫人最后还是不甘不愿的让先生写了林家的帖子,黛玉接到帖子看都没看一眼,让姨娘到库房里随便挑个玩意儿,到了日子记得提醒她,便又接着画自己的花鸟去了。
  安乐王那日托人送了只五彩的鹦鹉过来,黛玉见这鸟儿有趣,就留了下来,照着样子画上几笔。
  “黛玉、黛玉、黛玉……”那鹦鹉脚上拴着一根细细的铁链,在爬架上爬上爬下,嘴里不住的唤着黛玉二字。
  “你这雀儿,再吵就让厨娘把你红烧了吃!”黛玉被这鹦鹉叫得心烦,用手里的狼毫在鹦鹉脑袋上点了一下,那鹦鹉头上就黑了一块,以为黛玉在逗它玩耍,越发起劲的叫起来。
  “黛玉、黛玉、黛玉、黛玉……”
  探春的婚事催的急,她这做妹妹的,倒是先宝玉这个兄长一步成婚了,因为拜在了南安太妃膝下做义女,探春需在南安太妃府上发嫁,南安太妃特地请了黛玉来作陪。
  “听母亲说你为我的嫁妆操了不少心,倒是多谢你了。”探春说到,神情看不出悲喜。
  “倒也没操多少心,份例都摆在那里,不过是盯着点,莫要给人钻了空子,以次充好罢了,你这一去却不知前路如何,今生是否还有那个机缘再见,全只当临别之时,折柳之赠了。”
  黛玉如实说到,她并不想安慰探春如今已是郡主云云,黛玉读过不少方志,爪哇之国,多是海岛,常有暴雨大风,多有水患,夏季炎热不说,民智未开,缺医少药,若是个好去处,今上也不会让这些公卿之女顶包了。
  “我如今远远去了,离了那里,未尝不是件好事?你也不必如此,这都是命罢了,好歹我去了之后是正宫妃子,这倒是比那些陪嫁要好上不少。”探春勉强笑道。
  “原想着还可以等到你成婚那时,瞧瞧你的婚事是何等的热闹隆重,不想倒是没这个机会了。”
  探春从京城发嫁,要远赴南洋,漂洋过海才能到爪哇过,为了避过信风之期,只能将这出嫁的时间往前提,若是此行顺利,来年五月份便可到达爪哇。
  黛玉看着探春勉力维持着得体的微笑,心中不忍,但是荣国府的结局并不好,探春拜了南安太妃,远嫁而去,算是为国尽忠,今后荣国府里再有什么,也牵连不到她,想到这里,黛玉也只能搜肠刮肚找些话安慰她。
  荣国府里张灯结彩,帷幔都换成了鲜艳得大红色,整个府里一片猩红,宝玉经过这么些日子的调养,好歹不像之前那么形销骨立,今日再穿了喜服,气色瞧着比往日好了不少。
  荣国府就算败落,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又是贾母最疼爱的孙子的婚事,场面还是要摆出来的。王夫人满心想着把这婚事办得漂漂亮亮,让那些人瞧瞧宝玉还能娶媳妇,并不是向他们说的那样废了。
  王夫人还计划着以后袭人和坠儿生了孩子,就记在史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