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替身侍妾不干了-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随今日脑袋混沌,看了半晌,才终于弄懂了她是在干什么。
  明白了她的意图之后,他先是愣了一愣,须臾面上多了一丝略显苦涩的喜色,也跟着蹲下身,伸手去夺她手里的扇子,直说:
  “我来。”
  阿谣也没拗着,对方的手伸过来,她就自然而然放开,将手里的扇子给他。
  总归将这里的东西埋下去的人是他,此时挖上来的人还是他。
  也算是有始有终。
  男子的手劲大,动作也比阿谣麻利,不过片刻的功夫,就已经见到底下的酒坛子露出边际。不多时,那一坛昔日埋下去的荔枝酿,现下,终于重新得见天日。
  察觉到对方看着自己目光灼灼,阿谣有些别扭地垂着头,不与他对视,只是低声说:
  “大约是酿好了,就当是为你践行。”
  须臾,自有丫鬟拿来酒碗,又拿来毛巾替他们净手。
  二人就坐在公府后园的一处凉亭中,共饮佳酿。
  喝酒的时候,两个人默契地谁也没说话。
  一直到酒过三巡,阿谣的脸色都开始发红的时候,才听顾随似乎在安慰她似的,说道:
  “不必忧心的。阿谣,我是在你爹爹麾下,他老人家看着你的面子也会照看我的。”
  ……
  后来的事情阿谣不记得,只记得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躺在自己的榻上,连顾随的影儿都见不着了。
  不过她隐约记得他说过的话,他是在她爹爹麾下,那大约,会好的吧。
  总归他不再无所事事地瞎玩,就是好的。
  …
  平静的日子又过两日,之后,不知道四公主是怎么了,频频召阿谣进宫。
  一次两次她还可以称病不去,次数多了,便不得不去了。
  四公主生母早逝,自幼养在皇后膝下,也算是太子最亲密的姊妹。
  一开始的时候,四公主频频邀约,阿谣也以为是裴承翊的意思,可是次数多了,每次去的时候四公主只是同她喝喝茶,聊聊家里最近的情形,阿谣才确定,真的与太子无关。
  不过,四公主总这样叫她进宫,卫国公府的众人也不免担忧起来。总归伴君如伴虎,如此频繁,也不是什么好事。
  先是素蕊小心地问阿谣:
  “小姐这几回进宫见到四公主,可觉得公主殿下是有什么事情找您?”
  阿谣先前进宫那两次,也是素蕊跟着的,不过后来,阿谣大约知悉四公主的意思,便只叫月心或是宝菱跟着,此时听见素蕊这样问,觉得素蕊大约到底还是知悉了什么。
  小女子的心思总是繁多,阿谣早就觉察到素蕊的心思,现下,这已经是她能想到最不伤害素蕊的法子。
  再接下来的事情她一个拿不定主意,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先知会母亲,与母亲商量才好。
  第二日,四公主再召阿谣进宫的时候,胡氏闻讯,匆匆赶来。
  阿谣屏退众人,单只留了母女二人在屋子里,面上略显难色。
  胡氏一见阿谣这神情,忙伸出手拉着她的手,小心试探着问:
  “这是怎么了?四公主频频叫你进宫,可是、可是那太子爷又……”
  后面的话胡氏还没说完,便见阿谣平静的摇摇头。
  淡声否认:
  “没有,娘放心吧,阿谣从未再见过他。”
  “如此便好。那你这是?”
  “四公主召女儿进宫,是有一桩更重要的事,兹事体大,阿谣觉得务必让娘知悉。”
  “你说。”
  “四公主这数次召我进宫,总是明里暗里探我的口风,大约是公主有意于长兄,可到底身份限制前朝后宫牵扯颇多,皇后态度暧昧,四公主便想托我,问一问大哥的意思。”
  阿谣将事情大概讲了一下,然后便去看胡氏的神情。
  经过太子爷那一桩事,胡氏一听到这些便不禁皱起秀眉,略显为难。
  阿谣忙道:
  “娘不必因为阿谣的事情烦扰,不如,先问问大哥的意思?”
  “是该问问的,你大哥年岁也大了,娘原本是想着替他留意,可如今又不太平,再这样下去,恐怕又要耽搁。”
  可怜天下父母心。
  哪有父母不担心儿女的。
  近日多事之秋,姜谈被林府扣下,阿谣又是坠马受伤,又是被太子掳去,加之赵氏又怀了身孕,孩子们扎堆出事似的,胡氏这一颗操不完的心,刚平静几天,如今又要替她的大儿子操心。
  不过好歹几个孩子都是胡氏亲生,虽是烦扰些,倒也乐得。
  阿谣心里还装着一桩事,亦是她自己拿不了主意的,便也顾不得胡氏忧心,只又接着说:
  “娘,我还有一件事,也是关于大哥,您听了之后也一并问问大哥的意思,再一同给拿个主意吧。”
  阿谣说完,不待胡氏问,就继续说道:
  “素蕊跟在我身边,她的心思我总能觉察一些,似乎,她对大哥也有些心意。”
  旁人家或许不将奴仆当一回事,可阿谣却从来都是将身边的人当做自己的家人一般看待。同样是思慕于她大哥,她觉得四公主这种金枝玉叶的心思重要,可素蕊日日生活在她身边,素蕊的心思同样重要。
  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只能来问母亲和大哥的意思。
  听完这话,胡氏沉默半晌,最终只说:
  “今日娘递了牌子,陪你一道进宫去吧,待与四公主见过了,回来再问你大哥的意思。”
  “好。”
  …
  母女二人也不多耽搁,换了更庄重的衣裳发饰之后,便坐着国公府的小轿,一道往宫里的方向而去。
  四公主才刚刚及笄,年纪比阿谣还要小一些,尚且没有自己的宫苑,只跟着皇后,住在未央宫偏殿。
  前几次阿谣来的时候还曾经担心过会不会碰上皇后,不过四公主好像特意打点过,来了三五次,倒是一回也没碰上过皇后。
  是以,此时她比身边的母亲胡氏还要冷静,两人走到未央宫大门前的时候,阿谣还不忘低声安慰母亲:
  “娘,您也不用太忧心了,总归咱们去了看看再说。”
  “嗯,”
  胡氏拍拍阿谣的手,
  “听你的。”
  母女二人相携,正要迈进未央宫的大门,这一步还没迈出去,却是冷不防听到身后传来太监谦卑恭谨的声音:
  “太子殿下,娘娘正在正殿等您呢。”
  然后,是男人低低地“嗯”了一声。
  算是应下。
  太子殿下……
  普天之下能被成为太子殿下的,还有这个熟悉的声音……
  除了他,还能有谁?
  阿谣的脚步还没迈出去,就忽地一怔。
  一时间,竟难掩面上怔忡。
  一旁的卫国公夫人胡氏自然也听见了这些,握着阿谣的手也不禁紧了一紧。
  母女二人退后身子,给太子爷让路,胡氏就不动声色地将阿谣挡在身后。
  阿谣垂着头站着,感觉到脚步声愈发近,她下意识抬头看过去,才发觉。
  他今日是乘着步撵来的。
  到底在他身边待了约莫两载,阿谣对裴承翊的习性了解颇多,知道他素来不爱坐步撵,他本就习武,身子强健,所以一年到头也不见有几回是坐步撵的。
  今日怎么破了例……
  阿谣突然想起来,那日太子被她二哥打了一顿。
  到今日,倒也没有追究此事。
  还有,听闻,后来他被皇帝亲手执鞭,打得皮开肉绽……
  大约,真的伤的很重吧。
  不过,这些都轮不到她来关心。
  阿谣也不多看,只一眼,便收回自己的目光。心里虽有这许多想法,面上倒是半点儿也没显露出来。
  胡氏拉着阿谣福身行礼。
  她们生疏且恭敬地说着:
  “参见太子殿下。”
  那人的步撵没停,似乎连目光也没有落到阿谣身上。
  只是低声撂下一声“嗯”,像是应付方才那太监一样,没带半分感情。
  好像,他们真的从未认识过一般。
  甚至,他的声音投进风里,飘飘渺渺,到最后,阿谣都不记得,他到底有没有应声过。
  ……
  母女二人很快被四公主身边的宫人请到未央宫的偏殿去,似乎是听说了胡氏也要来,今日的四公主显得有些紧张,连来请她们进去的宫人,都一次性来了好几位。
  阿谣没有注意到,她走以后,步撵上的男人下了地,在未央宫的汉白玉石阶上,站了许久许久……
  …
  阿谣和胡氏回公府的路上,雨又下了起来。她们今日只乘了一顶小轿,这雨势太大,险些将小轿都打湿。
  这一趟进宫,大约知道四公主真有此意,胡氏和阿谣商量许久,还是觉得当务之急要先去问姜诏的意思。不过,胡氏作为母亲,是长辈,如此去问儿子的意思,显得太过,思来想去,便还是叫阿谣先去问问姜诏是什么想法。
  阿谣也不敢耽搁,一回到府中,回到映月阁将身上被雨沾湿的衣裳换下来,重新梳洗过,便急急往大哥的住处而去。
  不过这一去,不曾想倒是扑了个空。大哥屋里的小厮说,大哥一大早就被公爷叫去,这会儿应是在府中的书房。
  阿谣也不便在大哥屋里等着,便干脆又往书房去,预备直接将人堵了。
  到了书房门外,阿谣原本是想在旁边的偏厅等着的。毕竟父亲和哥哥有正经事,她也不好上前打扰。只不过不曾想,书房候着的小厮十足热情,一见着阿谣就迎上来,连连说几声:
  “二小姐来了,外面雨大,您快些进屋去吧。”
  阿谣闻言,摇摇头,依照自己方才的想法,只说:
  “想必爹爹和哥哥都在忙,我先到偏厅等着就是了,什么时候哥哥出来了,劳烦你再喊我一声。”
  “公爷和大公子商议一早上了,如今正事已经说完了,刚上了茶,只是随便说些话,二小姐直接进去便是。”
  盛情难却,阿谣一时不知道如何拒绝,便只是笑笑,冲着书房的方向走去。
  刚走到门口,预备敲门的时候,却不期然听见书房里传来那父子二人的对话声。
  先是卫国公长叹一声,似是感慨:
  “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愿挺身而出去往江南治水。圣上近日原本就忧思烦扰,今日见这情形,在朝堂上便急火攻心,吐了血。可惜为父身系军中要务,不能在此事上替圣上分忧。”
  姜诏如今也在军中,以他现在的品阶,还不足以入朝,便只能问:
  “父亲人在军中,便已是为圣上分了忧,不必太过挂心。不过,这江南水患来势汹汹,竟是还没定下来由谁坐镇指挥么?”
  “倒是定下来了。那人身子不便上不得早朝,还是下了朝以后,才面见圣上,请了命。”
  听到这里,姜诏心中已经隐隐有预感,门外的阿谣原本觉得挺这些不好,正要走,听到这一句,双腿却像灌了铅一般,动也动不得。还是书房之中,她大哥问出了她想问的话:
  “是何人?”
  “……太子殿下。”
  饶是先前因为阿谣的事情,卫国公对太子颇多不满,可是此一番,太子身上重伤未愈,却主动请命往江南治水,不管是出于何种命令,都足以令他敬佩。
  令朝廷百官汗颜。
  连姜诏也不禁感叹一句:
  “听闻此次水患死伤无数,有些地方已有疫症之兆,太子确实侠肝义胆,忧国为民。”
  ……
  阿谣的手缓缓垂下来,这回,她不管小厮怎么说,也坚持到偏厅等着,说什么也不肯进门去打扰。
  …
  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