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替身侍妾不干了-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避过去了,下次呢?下下次呢?总不可能此次都避过去。”
  “谬论!”
  卫国公气得吹须瞪眼,这丫头瞧着文弱乖巧,心里头鬼主意多着呢,他上一回心烦意乱被蒙过去,这回可不会再被她蒙了,
  “你爹自有办法护着你!”
  “可是爹,你有没有想过,他既动了这心思,若是要将姜家连根拔起呢?”
  阿谣突然正色,压低声音,说了这么一句。
  她也是昨夜想了许久才得出的结论。
  桓王知道加害于她必定会与卫国公府结仇,他还执意如此,那便是下了决心断掉与卫国公府相交的路。
  然而国公手握军中重权,公府势大,一颗用不上的偏偏又很重要的棋,唯一能让桓王心安的办法,就只有——毁掉。
  轻则剥夺权势,重则片叶不留。
  权力之争,即是残酷如斯。
  这样的道理,在座这几位,想必哪一个都比阿谣更懂。
  是以,她这话一说出口,众人面色俱是凝重起来。
  阿谣又趁着这个空档开口:
  “避过了这回,下回对方发难不知要用何种方式,倒不如借着这次,我们将计就计,说不准还能反将一军。”
  “可这样,又是拿你自己做引子,若你受伤可又怎么好,谣姐,你又要叫娘担心。”
  这回是胡氏忍不住开口。
  “娘……”
  阿谣听胡氏这样说,心中不禁有些苦涩。他们原本可以一家人这样和和美美地平淡生活在一起的,可是公府地位特殊,就只能被卷入权力争端的漩涡中,不断地挣扎着。
  连一日的安生也没有。
  阿谣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地往下说:
  “娘不信我能保护好自己,还不信爹爹吗?爹爹明里暗里布置,着人保护我不就好了么?总归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爹娘信我,这样总归比坐以待毙的好。”
  这话说完,阿谣没再开口,只是停下来,给他们思量的时间。
  她倒是一向的能言善辩,几句话便让他们陷入沉思。
  正是安静之时,门外传来“咚咚”两声叩门声。
  阿谣扬了声问:
  “谁?”
  回话的是素蕊:
  “小姐,四公主下了帖子,邀您进宫一叙。”
  作者有话要说:  预料失误……
  还是过渡章


第63章 
  阿谣没想到她被四公主叫到未央宫; 却连四公主的人影儿都没有见到。
  偏殿的门被人从外面推开,进门来见她的人竟然是,皇后。
  从前种种龃龉如今想起来历历在目; 阿谣不明对方来意,只是不卑不亢地垂首行礼。
  礼仪周全; 无可指摘。
  来人的声音听起来冷冷的,和平素大致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 阿谣还是敏锐的觉察出这声音中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颓唐。
  那种一向凌人的盛气也消减了些。
  “起吧。”
  然后就是四目相对之后的沉默。
  阿谣眼观鼻鼻观心; 一直静静站在原地; 并没有动。
  然后则是走到偏殿上首的位子上; 缓缓地坐下来。
  偌大的宫殿里,此时就只有她们两个人。
  宫殿的门被紧紧闭着; 她们就这样待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
  气氛并不怎么好。
  许久才听皇后说道:
  “坐。”
  “谢娘娘。”
  “你怎么不好奇四公主叫你来,她自己却不见了人。”
  “臣女先前是好奇的,不过见到皇后娘娘就不好奇了。”
  听了她这句话; 皇后低低地笑了一声。
  要是不仔细听; 很难察觉。然后便听她似乎是感叹似的说了一句:
  “从前倒是没有发现你是这样的性子。”
  大约是这些时日以来; 阿谣种种作为; 无不令皇后刮目相看。
  从前眼中无用的青楼贱婢; 原来竟也是个聪慧持重的女子。
  比洛阳城里那些自幼在深闺教养的闺秀; 也并没有差到哪去。
  “知道本宫为什么要见你么?”
  阿谣闻言,默了默; 方开口道:
  “臣女愚笨,只想到大约与太子殿下有关。”
  除了太子,她与皇后恐怕没什么好说的。
  未央宫这间偏殿的光线有些不足,今日又是个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天气,外头阴沉沉; 殿里就更显得有些暗。
  像蒙了一层浅浅的雾,什么也瞧不清。
  不过方才,一瞬间从外头打进来一片暖黄的日光,正正好好的照到皇后脸上。
  阿谣这才发觉,皇后在听到她提起太子的时候,眼睛不自觉暗了暗。
  像是忧虑,像是烦扰。
  总归,大约是牵挂着的。
  阿谣倏然就想起来在公府用早膳的时候,胡氏说的那句“连太子殿下都染上了疫症”。
  难道……
  “没想到你原是姜家的女儿,你与承翊这一桩事,委实是遇上的不合时宜。”
  阿谣不是没想到皇后会旧事重提,只是没想到她这一次,竟然将话说的这么直接。
  让她愣了愣,才想出来该如何接话:
  “娘娘说的正是。臣女自知不配与殿下相匹,所以从前不合时宜的桩桩件件,臣女都忘了。”
  她私以为,皇后如今又提起这茬来,想必是试探她是不是还会纠缠太子,所以她干脆就给了一个直接的答案。
  “你忘了?”
  “本宫倒是比你的记性还好些。”
  阿谣站在原地,顿了顿,才问:
  “皇后娘娘这是何意?”
  皇后却没理她的茬儿,径直转了话锋,说道:
  “本宫到现在还记得,你进东宫的第一日。”
  阿谣阖唇不语。
  “皇家规矩森严,太子自小有名师大儒相教,品行端方,半点儿错处寻不出来。得知他带了个青楼女子回东宫时,本宫既有震惊亦有恼怒,此事若是传出去,可算是他被封为储君之后,最大的污点。是以,当日便叫他到未央宫来了。”
  接下来的时间,阿谣俱没有插嘴,只是静静听着皇后说。
  静静地跟着皇后的话,将记忆又拉回从前与他耳鬓厮磨的日子。
  “本宫眼里揉不得沙子,便令他将你送回去,总归你不能留到东宫。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太子长这么大头一回不听从本宫的话。”
  “后来为了防着本宫加害你,诸般法子都想了出来,将自己身边的影卫都安排到你身边,用什么禁足之由搪塞本宫,令本宫无法召见于你。他长这么大,除了朝事,便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让他这样挂心过。”
  ……
  “这二十余载,本宫这做母亲的确有失职之处,我们都将他作为储君培养,圣上也没有像待旁的孩子一样与他亲近,他自小便比旁的孩子性子冷,待人疏远。你待在他身边,想必也知道这孩子学了一身的规矩体统,不懂得疼人,也不懂得如何与人亲近。”
  “可是,他已经尽力而为了。”
  ……
  “他是本宫十月怀胎亲生的孩子,纵然平日对他要求严苛,可是自己的孩子总是心疼的。上林苑马球会上,他不顾自己的安危,第一反应就是挺身救你,伤势重的左边的臂膀几乎动弹不得。”
  “可是旧伤还没好,便又被圣上一顿鞭子打得血肉模糊……我儿纵然有错在先,却也实实在在丢了半条命去。本宫从前太过刻薄待你,也用了很多手段搅乱你们二人,种种罪责全是本宫犯的,皆该算在本宫一人身上。如今江南瘟疫盛行,承翊与灾民同吃同住,高热不绝,几乎命悬一线,没人能劝得住他。”
  “只有你了。姜二姑娘,只有你的劝,他能听进去了。”
  皇后说到这里,便已经站起身,瞧着架势,竟是要向阿谣下拜。原本威严万分的高贵妇人,此时连声音都发颤。仿佛她现在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只是一个忧心儿子的普通母亲。
  “本宫不是要你以身犯险,你只需要修书一封,修书一封即可。”
  江南频频传来太子染了疫病的消息,皇后先前还如何也不肯信。直至得到了自己派去的亲信传来消息,说太子高热不断,情形十分严峻,后果不堪设想。
  她连下三道令,又是修书快马传过去,又是去求圣上下令,令太子远离疫区,可是他固执万分,说什么也不肯舍弃那些患了疫症的灾民。
  他说,他要与灾民同在。
  这样,他们才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从前即便明知道裴承翊身负重伤,皇后还是眼也不眨地便鼓励他前去江南治水,因为觉得党政之争迫在眉睫,星点必争。可是如今,真听说太子这条命几乎都要丢在江南,她才开始后悔当日的决定。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饶是冷情冷血的皇后,也不敢去想。
  儿子命悬一线,她这做母亲的这才自乱阵脚,在姜谣面前,连体面都丢了。
  …
  也不知卫国公是如何从中斡旋的。总之,阿谣最终还是踏上了远去江南的路。
  随行运输物资的,是朝廷的兵马,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卫国公手下的精兵。因为担心阿谣的安危,明里有卫国公手下两员大将随行左右,暗里还特意安排了一小队武艺高强的暗卫保护,可谓是准备非常充分。
  这押运的物资,除了大部分是朝廷拨给的,还有一部分,是洛阳城中权贵捐募的。
  这部分中,最多的就是东宫的东西。
  听说,太子几乎捐出了自己整个私库。
  国难当头,他身为太子,这样的行为本无不妥。可是阿谣莫名就想起皇后那些话。
  “太子连日高热,命悬一线。”
  再想到他这般做法,捐出整个私库,就总觉得有些破釜沉舟,报了必死决心的意味了。
  因为这个想法,从洛阳城到扬州路上这七日,阿谣都一直闷闷不乐。
  只是铆足了劲儿骑马。
  也亏得她马术不错,没有用到马车,一队人这么一路快马加鞭,运着物资还只用了七日便到达了扬州,实在已经是极快了。
  ……
  阿谣到扬州这日,才刚刚停了两日的大雨又下起来。
  给这原本就飘摇欲坠的扬州城,又添了几分萧索。
  人道山雨欲来,风满楼。
  骤雨总伴着疾风,狂风呼啸着卷来,阿谣是拽进了马缰绳,才没被这风将她纤瘦的身躯卷到马下去。
  只不过,将她戴着遮住脸的面纱掀去。
  卷走了。
  他们进城的时候本才刚近黄昏,可此时风雨俱来,滚滚黑云压在天边,竟像是直接入了夜。
  刚刚进扬州城,底下的人还没来得及与官驿传话,风雨就来了。
  一时打得他们猝不及防。
  卫国公派来的随行将军庞赟当即便上来请示阿谣:
  “二姑娘,是要先去驿馆,还是先将这些东西运到太子殿下那里?”
  现下风雨骤来,自然不方便再行运送,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不过阿谣主事,庞赟这才需问她一声。
  阿谣自然说:
  “雨中行路多有不便,还是先到驿馆去,待到雨停了再做打算。”
  “是。”
  现下风声雨声夹在在一起,天边黑云压城,难以辨路,有识得扬州城路的作引,阿谣他们各个披着蓑衣,艰难地往官驿的方向行进。
  可是,这马还没走出去几步,嘈杂的雨声中,竟然不断传来竭力的嘶吼声——
  “发水了!!发水了!快跑啊!!”
  “又发水了!!快通禀太子殿下!!!”
  “水势太急,河堤被冲垮了!!快叫殿下!!”
  “……”
  阿谣隔着雨帘向着声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