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行-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坐在酒席上的庞刚可不是刚才那位穿着粗糙的鸳鸯战袄的普通士卒了,他早以换上了青色飞熊武将官服,头戴乌纱帽、团领衫、腰间束带,脚穿白底厚靴,这个一明朝官员的打扮。庞刚自打穿上这幅官服后就知道这副行头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别人,穿这身衣服的主人是大明朝一位正六品的武官,是平常那些贩夫走卒或者寻常人家看到自己要跪下来称呼自己为大人的官员了。这一刻庞刚心里不禁有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原来手握权利的滋味是如此的美好,怪不得自古以来那么多有才华的人都前仆后继的加入到这个阶层里来,君不见后世就算是在政府部门一个扫厕所的岗位都能让那么多的硕士、博士争先恐后的报名所为何来?还不是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是加入了这个阶层就代表着自己已经统治阶层的一员了。
    此时庞刚所在的酒桌上只有魏同年、宋兴和、庞刚以及两名作陪的千户共五人,大壮狗剩等十多人由于官职太小,并没有资格和知府大人以及指挥使大人同桌共饮的资格,只能在一旁另开一桌,这也充分体现了官场上阶层分明、不能逾越的特点。
    众人入席,有宋兴和、魏同年这样的大官在场,众人未免有些小心翼翼,不说大壮这个粗人不敢象平常那样狼吞虎咽,就是李源这个脾气有些急躁的少年也是时刻陪着小心,席间宋兴和偶尔夸赞了他一句,少年脸上就满是受宠若惊的欢喜神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宋兴和慢慢问起了灵山卫所的政务之事,具体说起来,就是各堡的屯田屯粮等事。
    宋兴和放下了酒杯,看向庞刚和蔼问道:“庞百户,你现今已经身为灵山卫百户,按理说或要操演士卒,或是要分管一堡之地担起屯田之职,你有什么想法啊?”
    宋兴和这么一问,席间的众人都停下了筷子,齐齐望向了庞刚。
    象卫所这样的屯军外出征战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它们平日的职务除了严谨烽堠,保障居民外,最大功能就是管理征收境内的卫所屯粮了。这也是当年朱元璋为什么要定下卫所制度的根本所在,只可惜现今卫所制度已经全然崩坏,卫所的屯田皆已变成了军官们的私人财产,全国两百多万的屯军每年不但没能向朝廷缴纳屯粮,反而不断向朝廷伸手,这也是造成明朝后期财政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而灵山卫说起来他还管辖着三个下属的屯堡,分别为望海堡、邱洪堡、千日堡三个屯堡。俺道理每个屯堡应有一百二十家军户,只是这三个屯堡的实际屯田功效早已失去,军户们的逃亡非常严重,许多土地也都荒废许久,这点宋兴和自然知晓,现下这么问庞刚只是要考考这位新上任的百户而已。
    席内一时气氛有些沉默,只有魏同年事不关己含笑看着这一桌的武将。
    庞刚想了想,拱手说道:“指挥使大人,卑职不才,愿请命负责屯田一堡,为大人分忧、为朝廷分忧!”
    “恩!”
    众人听后都用奇怪的眼神望着庞刚,在屯军里负责屯田的军官干的一向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你的粮食种好了那是应该的,要是种不好上官可是要则罚你的,因此从来就没有人愿意干屯田的工作。现在庞刚一提出自己要负责屯田,这不禁让众人感到奇怪起来。
    宋兴和有些意外的问道:“哦,庞百户你为何要担起屯田之职呀?要知道这可是一项苦差事,旁人可是避都来不及啊。”
    此刻的偏厅里鸦雀无声,面对着众人的目光,庞刚的背上不禁渗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他主动要求负责一堡的屯田自然是有他的道理。自从定下决心要在明朝大干一场后他做了一个粗略的计划,而这个计划的首要先决条件就是要有自己的一块根据地,也就是说要有一个能为自己提供粮食、补给以及兵源的地方。
    在后世时庞刚也曾看过一些穿越小说,小说里的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一穿越就宰了卫所或者当地那些当官的,扯起了旗杆开始学后世的土地革命发动军户分田地造反,当时我们的庞刚同志也确实是看得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可是当他亲自来到这个时代后才发现写这种脑残文的人是多么的愚蠢,他简直是把所有明朝的官员都当成了傻瓜,造反?如果造反是这么好造的明朝早就让人灭了不知多少次了,就算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也不过是趁着明朝把精力都放在了辽东前线无力顾及腹地的流寇,努力奋斗了近十多年才让他们趁机发展壮大,最后打到了京城把明朝给灭了的。
    虽然在后世许多“砖家叫兽”都在骂明朝的崇祯皇帝,说他刻薄寡恩、急躁、性格多疑,毫无识人之明等缺点,把好好的大明江山给葬送掉,可是庞刚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不管怎么说,崇祯再怎么无能,但他在李自成这些流寇最为肆虐最为猖狂的时候,甚至贼兵都围困京城了,他至始至终都没有动过抵御满清入侵而驻守在山海关的大明最为精锐的十几万边军给调回来,也没有想过要逃到金陵继续苟延残喘,而是选择在煤山上吊自杀。他实现了大明历代皇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誓言。就凭这点就比后世那些只会向钱看的“砖家叫兽”要强上十倍不止。
    而反观那些被后世某些“精英”所推崇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等人呢,他们又干了什么事情呢?历史告诉了我们,那些所谓的农民起义军进了北京城后大肆强抢民众钱财,上层的只顾圈地捞钱玩女人,以至于当李自成下令要开赴山海关和满清决战的时候,那些正义的“农民起义军”们竟然还带着抢来的女人上前线迎敌,使得原本四天的路程硬是让他们用了八天的时间才赶到。世上最荒唐的事莫过于此,随后又被李自成和满清杀得屁滚尿路葬送了华夏最后一股有实力抗衡的武装力量。可以说就是这些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流寇把整个华夏民族最后一丝元气给葬送掉。以至于后世国人有人发出了“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感慨。
    现在庞刚听到了宋兴和的问话后竟布置如何回答,他总不能说:哦,老大,我现在要求屯田是为了给自己打一块自己的根据地,等到过几年天下大乱的时候哥们自立门户自己单干吧。
    不过还好庞刚突然想了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想了想后庞刚才缓缓开口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感谢仇日之人、新疆-利剑、钱塘景色、黑灬铁、无敌黄少、时尚修罗、狂琴、油炸·煎餃、秋风起叶落、我门前、绝辰001、疯狂宇少、最爱吕奉先、hongye4465、向左看寂寥、蓝光之风、az19930723这些兄弟的打赏,本来阿顶应该早点发问感谢的,可阿顶把他写在章节感言后系统竟然没有发出来,现在阿顶补上,谢谢大家!
    另外阿顶在此厚颜求推荐,求抽藏!;

第二十章 请命屯田(周一求推荐)
    庞刚看着青州都指挥使宋兴和以及知府魏同年诚恳的说道:“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屯田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国有所赖,边防之计莫善于此,其他书友正常看:。现今所内屯田废弛,卫所内空有屯田却年年歉收,致使上官有劳忧之苦,军户们有果腹之忧,庞刚不才,愿当请命,为指挥使大人及知府大人分忧解劳”
    魏同年在一旁轻捋胡须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庞刚能知难而上着实难得,望着庞刚年轻的面孔心中不禁感叹自己手下竟无一人能有此雄心。
    而宋兴和也颇为震惊,他在此之前也探听过庞刚的底细,知道此人原本是商贾出身,后被那位已经战死的千户贺正南下令强迫加入了军籍,加入军籍的时间才不过几天。因此他能出口成章甚至读过书都是可以理解的,此前他甚至想过要把庞刚调入青州的想法,只是现在看来庞刚志不在此,他是想要在屯田上干出一番大事啊。
    而另一桌上的大壮、狗剩诸人看着庞刚心里也涌起了一股钦佩之情,这位他们才认识不到半个月的袍泽已经给了他们太多的惊喜,现在更是官至百户,这种变化在他们看来那就代表着前途无量啊!就连李源这样原本对庞刚有些不服气的少年也不得不暗自对庞刚表示佩服,心道这个读过书的人说话做事就是和我们这些大老粗不一样啊,
    宋兴和沉吟了良久才缓缓问道:“你由此报效朝廷之心自是值得嘉勉,只是你想要在哪个堡屯田呢?”
    早就在心中计划好了的庞刚毫不犹豫的回答:“卑职愿率人往望海堡进行屯田,其他书友正常看:。”
    望海堡是灵山卫东南边的一个卫堡,靠近大海,是原来为抵御倭寇而建,一面朝大海一面朝内陆,离大海也只有十几里的路程,庞刚能在这里脱口而出也证明他在这几天里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席内一时气氛有些沉默,只余下宋兴和的手指在桌上的轻敲声。
    上官不发话,众人都不敢吭声,只是默默的看着宋兴和。
    良久宋兴和才说道:“既然庞百户你有此为国分忧之心,本官自是不能阻止,既然如此本官做主,允许你在两年之内不与起科,也不许别人骚扰,你只管安心屯种。”
    对宋兴和来说屯田除了政绩对他也是有好处的,如果庞刚将来能把屯田地搞好,对他来说好处也是不言自明。现今大明卫所的青壮大多被挑去各营作为战兵,象他们这种守备官兵,杀敌立功的机会其实很少,纳粮多多,屯田兴旺,才是真正的政绩,也是将来军政考课的最大标准。升官发财人人都喜欢,既然属下能带给他政绩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庞刚大喜,有了这两年时间的缓冲就好办多了,他就有把握把一堡之地建设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富裕之地,不是他庞刚自吹,虽然他不太懂得屯田,但是万物不离其中,历史已经证明,只要给农民们足够的自由和好处,他们迸发出来的力量将士如何的巨大。
    庞刚立即站了起来昂首道:“大人只管放心,卑职相信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吾等上下一心,何愁不能把望海堡建成一个鱼米之乡。”
    “好!”宋兴和欣慰的点点头,“有决心是好事,如果你真有什么困难想必我们的知府大人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吧!”说完宋兴和的眼神有意无意的向一旁的魏同年飘了过去。
    “哈哈哈哈,宋大人你这是给本官下套啊。”一旁的魏同年大笑起来,“好一句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庞百户你有此决心,本官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这样,你若是有什么为难之处可以派人来寻本官,本官自会酌情解决,书迷们还喜欢看:。”
    “多谢巍大人厚爱。”庞刚闻言后深深的向魏同年一躬身,有了魏同年和宋兴和的支持,他的开垦工作将会比自己单打独斗轻松十倍不止。
    等到庞刚主任告辞后,魏同年和宋兴和对视了一眼,魏同年叹到:“宋大人有此下属真是好福气啊,如若不是此子已加入军籍,本官非得把他挖来不可。”
    宋兴和却是神秘的笑道:“魏大人又何必诓本官,你如此大力支持庞百户,虽说是因为他救了你的爱妾,但你敢说没有一点私心吗?”
    “哈哈哈咱们是彼此彼此啊!”两人相视大笑。
    眼下大明的局势越来越乱,他们身为地方上的军政长官自然看得比谁都清楚,眼下已经不是明朝中叶文贵武贱的时候了,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