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行-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峰也笑了凑到庞刚手中的瓷器仔细看了两眼后随口说道:“大人,此种瓷器釉色透明、青花色泽鲜艳,图案花纹精细,应该属于元青花瓷;这种瓷器虽然不甚珍贵但也颇为少见,大人若是喜欢不妨把它拿回灵山卫所收藏,书迷们还喜欢看:。”
    林峰这随口一说不打紧,我们的庞大官人拿着瓷器的手顿时就是一抖,差点把手中的元青花给摔地上。
    “什什么,你说它它是元青花?”庞刚努力强装着镇定,但微微颤抖的语气已经出卖了他的心情。
    “是啊,若是卑职没看错它确实就是元青花,您看它的颜色是蒙古人喜爱的蓝色和明显有元朝风格的饰物,这就是元青花的特征嘛。不过此物虽然少见,但在我朝却不怎么受到达官显贵的喜爱,也就只有郑家这个商贾之家才会喜欢。”在明朝时期,元青花的名声还名声显赫,喜欢这种瓷器的人也不是很多。直到后世的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拍卖的那件“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以2。3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之后,青花瓷的名声才真正的享誉世界。
    说完林峰撇了撇嘴以示不屑,却不知他身边的庞刚同志早就激动得热泪盈晃了,尼玛的还能在坑爹点吗?这个罐子在后世可是能在北京买一栋四合院啊。
    紧抱着这个青花瓷的庞刚已经下了决心,回去后就把这个罐子收藏好,以后得当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
    激动过后的庞刚把这个在后世价值亿万的罐子仔细放好后才问道:“林典吏,你找本官有何事?”
    林峰赶紧禀报道:“大人,卑职适才负责查抄郑府的账房和搜查郑府内的银库,直至现在已经从银库里查抄出来了三十万多两白银和一万多两黄金,其余的金银细软由于太多还未清点完毕,不过据卑职估计此次从郑府查抄出来的东西价值不会少于六十万两银子。”
    说到这里,林峰的语气里也是略带颤抖,对于金钱有一种特殊爱好的他在谈到这方面时心情就会自然而然的火热起来。
    不过庞刚却摇了摇头道:“现在最要紧的不是查抄这些不能吃也不能喝的金银细软,而是要尽快找到郑家的粮仓所在,虽然我们已经查封了他们的十几个米铺,但里面的粮食并不多,可见他们的存粮另有地点,我们必须要尽快找到才行。”
    看到庞刚有些担心的神情林峰安慰道:“大人不必担忧,他郑家即便把粮食藏得再隐蔽那些数目庞大的粮食总不能凭空藏起来吧,如此庞大的粮食数额相信咱们很快就能找到的。”
    两人在大厅里闲聊了好一会,又过了半个时辰后华严就兴匆匆的赶了过来:“大人,郑家的人已经招了,他们的粮仓就在城西一家偏僻的一处仓库里,根据他们交代里面的粮食足足有两万石的粮食,这下咱们就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庞刚闻言后大喜,“好!有了这些这些粮食咱们就可以放心的安置那些流民了;这下一直到开春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华典吏你这次干得很好!”
    “谢大人夸奖!”华严拱手谢过后又问道:“大人,咱们还要接着把剩下的那几家粮商都抄家吗?”
    庞刚摇了摇头:“咱们今天这是杀鸡给猴看,可不能真把所有的富户士绅的家都给抄了,要知道这些富户士绅们联合起来的力量可不是咱们区区一个卫所能挡得住的。所以咱们今天查抄个一个郑家威慑一下那些墙头草就够了,华典吏你立刻去把组织人手把那些粮食留下一部分后就把粮食统统运往灵山卫否则迟恐生变,还有林赞典,你也要把尽快把这些财物统计好后装车迅速运回。”
    “是!”
    华严和林峰齐齐拱手施礼后就各自忙碌去了。
    就这样,在青州城里盘踞了上百年的郑家就在一个上午的时间里烟消云散,郑家的家主被砍下了人头,家丁护院被杀了一百多,郑家剩下的公子小姐都被押往了灵山卫。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青州城。青州城里的士绅富户们一时间群情激昂的来到了青州知府衙门和指挥使衙门要找魏同年和宋兴和主持公道。
    可是这两位青州的最高军政长官非常有默契的托病不见任何人,这下众位富户士绅才意识到事情有些麻烦了,没有了青州两位大佬的制约,他们一时间还真没有办法对付那位杀气腾腾的千户。虽然他们在青州府确实是拥有着庞大的关系网,可是他们忽然间发现,他们这些平素里引以为豪的关系网在一把把闪着寒光的钢刀和长枪面前就像清倌人的那张膜,脆弱得一捅就破。
    下午申时
    某位士绅府中的大厅里士绅富户云集。
    “我们要写封书信给朝廷,请朝廷治这个粗鄙武夫的罪,罢他的官诛他的九族!”一名夫子模样的士绅手舞足蹈的狂吼着,模样十分疯狂。今天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震惊了,一个在青州屹立了上百年的家族在顷刻间就烟消云散,这种震撼对他们来说是无与伦比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到了无比的惊恐和一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悲哀,今天是郑家,那明天又到谁家呢?
    “你省省吧。”一名长得胖乎乎很有喜感的员外翻了翻白眼,“等到你把书信送至济南府这段时间人家足以把我们杀了不下三遍了,现在老郑的人头还挂在城门口呢!看来大伙是低估了那丘八了,他的可真够黑的,直接就安了一个通匪的罪名就把人家全家数百口给贬为奴仆开荒去了。”
    众人皆沉默起来,这些平日里狡猾得像只狐狸般的人忽然意识到,他们平素里的诸般手段和阴谋诡计竟然对着这位心狠手辣的二愣子毫无办法,人家今天已经放出风来,要是明天午时前不把粮食交到知府衙门前下午就要再找出两户“通匪”的人家。
    **裸的威胁恐吓和血淋淋的教训让他们突然意识到,在锋利的钢刀面前他们引以为豪的财富和权势竟然全都没了用武之地。
    谢谢睡龙、何永成、toms2000、羊酒酒、toms2000、jiangsuzj几位书友的打赏,谢谢大家。现在是求推荐票时间,有票的同志们请投下您宝贵的一票吧!

第九十二章 终于服软了
    青州城中最大的一家寺庙叫做金光寺,寺里的主持慧能大师的茶道极为了得,平日青州城里许多士绅富户都想去金光寺附庸风雅,虽然绝大部分都被挡在了门外但是事有例外,今天慧能大师的禅房里就来了两位不速之客,其他书友正常看:。
    宋兴和、魏同年俩人正坐在禅房里正在慢慢的品着清香扑鼻的茶水,现在全扬州的富户士绅都在找他们,他们没奈何之下只好躲到了这里避避风头。
    魏同年轻抿了口茶叶后皱着眉头说道:“宋大人,这个庞刚行使如此暴烈可不是青州之福啊,郑宏达虽然只一届商贾,但他的大儿子可是在吏部任职,现在庞刚却把郑家来了个一锅端,他那位郑大公子必然会与他不死不休,如果朝廷追究下来你我恐怕都脱不了干系,书迷们还喜欢看:。”
    宋兴和摇头道:“魏大人,庞刚若不如此行事那些青州的富户们如何会乖乖的从口袋里掏出银子来呢,现在青州城里行事如此严峻,府衙里却没有粮食救济,这样迟早会酿成大患,还不如让庞刚去试试也好。”
    魏同年没好气的瞪了宋兴和一眼:“我知道你是存着让庞刚打前阵的想法,本官起初也是这样打算,但现在本官担心的是要是那些士绅富户不肯屈服的话势必要有更多的人头落地,郑家那一百多颗人头要是传出去那可是一桩惊天大案啊,要是他们一纸诉状把咱俩也告了那可就麻烦了。”
    宋兴和冷哼一声:“有些人不让他们吃吃苦头他们不回老实的,这些东林党现在已经把手都伸到山东来了,要是不再加以制止我们山东一地迟早也会落入东林党人的手里。”
    宋兴和说到这里,魏同年才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庞刚第一个就拿郑家开刀也是你的主意吧,怪不得我说庞刚第一个下手的对象怎么偏偏就这么巧,砍到了郑家的头上,原来这是你的主意啊!”
    宋兴和淡淡的回答:“俗话说搂草打兔子,筹粮赶人两不误,既然那些东林党人敢把手伸到青州来那句别怪老夫斩断他们的爪子了。”
    魏同年轻叹一声就不言语了,宋兴和属于鲁党一派,对于东林党人近年来在朝堂上肆无忌惮排除异己的作法早就不满了,郑家的大少爷郑元就属于东林党一脉,近些年来郑家长着东林党做靠山在青州的行事作风也愈发的横行霸道,欺行霸市、囤积居奇早就引起了诸多鲁党人的不满,现在既然有了庞刚这个二愣子出头他要是不顺水推舟一把他也不是宋兴和了。
    良久后魏同年才叹道:“宋大人,你这么做本官也不好说什么,但就是可惜了庞千户了,他此番把青州城里所有的士绅得罪了个遍,又同郑元结下了死仇,只怕当他把流民安顿好后就是朝廷怪罪的旨意降下之时啊。”
    “这个就得看它的造化了。”宋兴和沈吟着说道:“老夫对此子的印象颇佳,原本也想着栽培一翻看能不能为我鲁党所用,若此子此番能逃过此劫老夫说不得倒要重用他一把。”
    听了宋兴和的话后魏同年微微摇摇头后就不言语了,两人都低下了头闷声喝茶。突然一名仆役的声音在门口响了起来:“宋大人、魏大人,衙门来报,青州的富商士绅们同意捐粮了。”
    “哦,他们同意捐粮了?”屋内两人全都站了起来,四目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喜色
    青州城里的富户们终于撑不住了,在血淋淋屠刀和不断传来的坏消息的威胁下,他们无奈的低下了平日里自视甚高的头颅。
    玩惯了阴谋手段的他们万万没想到,那位疯子屠夫杀了郑家的家主郑宏达和一百多人还不算,竟然还把他的家人给全部抓到了灵山卫所垦荒,还美其名也“劳动改造”,他这是想干什么,他一个小小的灵山卫千户有什么权利抓人,那不是府衙才有权判决的事吗?而且它还明着散发了消息,要是明天中午前还不交粮郑家就是他们前车之鉴。
    于是,这些吃得闹满肥肠的士绅们傻眼了,只好让他们的管家带着下人们从府中的粮仓里把一车车的粮食拉到了庞刚指定的知府衙门**粮。
    如此大的动静自然在青州城中引起了偌大的轰动,无数的青州百姓和流民都赶到了知府衙门看热闹。
    “官府要赈灾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把所有人都惊动了,越来越多的流民携家带口的涌向了青州知府衙门,他们眼巴巴的看着衙门口堆得像小山一般高的粮食垂涎三尺,其他书友正常看:。
    涌向知府衙门口的流民越来越多,刚从望海堡赶来的李贤指挥着从灵山卫调来的数百名军户在衙门口附近的街道上架起了上百个简陋的临时灶台,灶台下烧着熊熊大火,上面摆放着一口口冒着热气的大锅,锅里的米粥正在不停的翻滚着,一股股清新的米香不断的往外飘,无数的流民正在排着队等待施粥。
    这些已经饿得两眼昏花的流民们望着前面冒着热气的大锅,两眼犹如饿狼一般射出了绿油油的光芒,这种光芒让一旁的庞刚都感到心惊。看这些流民的样子要是再晚上一两天非得酿成大祸不可。
    刚走来的庞刚看了看锅里不断翻滚的米粥嘱咐跟在身边李贤道:“李赞典,你一定要记住这个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