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第3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汶胡克的选择显然让惠更斯教授欣喜不已,却见他连连点头道:“雷汶胡克先生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吧。我一定会尽力帮忙的。”

“我希望能在帮学校制作显微镜的同时,能成为正式的学员在莱顿大学学习。”雷汶胡克腼腆的说道。

“噢,这是当然。以雷汶胡克先生如此旺盛的求知欲,相信你在莱顿大学一定能汲取到丰富的知识。”惠更斯教授颔首微笑道。一旁随行的人员则一个个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们知道雷汶胡克接受了莱顿大学邀请,就不可能再得到桌子上的金币。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愚蠢的选择。

可雷汶胡克却兴奋的欢呼道:“那真是太好了!”继而他又回头将桌子上的金币还给杨绍清道:“先生,十分感激您能如此器重我。我制作的显微镜确实十分精确。但我的学识还远远不够做院士的程度。我做显微镜是为了观察各种各样的物质,而不是为了赚钱。”

面对雷汶胡克的谢绝,杨绍清并未感到有什么不快。相反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为金钱所动的品性倒是让他平添了几分好感。却见他爽朗的一笑,将面前的金币又推了回去道:“难得雷汶胡克先生如此诚恳,在下也不勉强。这钱先生还是收下,就当在下交先生这个朋友吧。”

“可是,这钱…您…”雷汶胡克捧着金币不知所措的望着杨绍清。对方似乎执意要把金币留给自己。进退维谷的他想了一想后,起身走进了隔壁的书房。当他再出来时手上已经多了一台显微镜和一卷图纸。却见他腼腆的开口道:“先生,这是我做得最好的一台显微镜。这些是复合显微镜的图纸。我不知道它们的价值如何。但现在它们都是您的了。”

“足够了。这些东西的价值已超过了我的付出。雷汶胡克先生你就安心手下那盒东西吧。”杨绍清如获至宝地说道。

杨绍清觉得自己这么做是物有所值。而随他一同前来的博雷利教授可不这么想了。那已盒金币少说也有个一百来枚。光是其中的一枚就已足够买下屋子的所有试验器材。雷汶胡克的显微镜虽然精制,但也决值不了这价钱。更何况人家还言明不会同他们去中国。总之杨绍清这一番挥金如土的举动在他看来是典型的东方式奢侈。却听他忍不住用拉丁语在一旁小声嘟囔了一句道:“哦,杨这是在干什么呢!”

“他那是在千金买马骨。”旁边的龚紫轩小声回答道。

“用一千个金币买马骨头?这是什么意思?”博雷利教授楞了一下反问道。

“啊,没什么。中国的一个谚语罢了。”龚紫轩笑着敷衍道。

博雷利教授当然是不可能明白千金买马骨的典故的。倒是杨绍清一掷千金的气势给在场的荷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有关中国使团来欧洲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尼德兰的各个省份。之前有关中国使团登陆荷兰的假消息也一再地在尼德兰各地风传着。正如“狼来了”的典故那般。同样的谎言重复多了,人们也就疲倦了。很快的荷兰人对中国使团的兴趣就渐渐转化为了对荷英两国海上冲突的忧虑。加之在阿姆斯特丹做生意的东方人本就不少。而中国使团又从登陆起就一直保持着低调。这使得杨绍清等人在荷兰并没像在意大利半岛时那般遇到轰轰烈烈的欢迎。于是他们没有惊动荷兰政府,就直奔台夫特镇来寻找雷汶胡克了。但就算此刻杨绍清等人不做自我介绍,惠更斯教授也已猜出了这群东方人的特殊身份。只见他跟着便激动的上前向杨绍清行礼道:“先生您真是太慷慨了。冒昧的问一下您和您的朋友莫不就是来自中华帝国的使节吧?”

“我们确实是来自中国的使团。这位是我们的龚正使,我是使团的副使。因为在这位博雷利教授住处见识了雷汶胡克先生制造的显微镜所以,才会慕名前来拜访。却不想雷汶胡克先生视钱财为粪土。真是让在下钦佩不已。”杨绍清礼貌的回答道。从刚才雷汶胡克的表情来看,他知道眼前这批人的来历也不小。很可能就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顶尖学者。

“博雷利教授?!该不会就是那个意大利佛罗伦萨实验学院的院士博雷利教授吧。您的那些有关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研究,我在荷兰都曾拜读过。能在这里见到博雷利教授您本人真是太荣幸了。”惠更斯教授惊讶上前伸手。

“您就是研究物体圆周运动向心力定律的惠更斯教授吧。能在这里遇见荷兰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我的荣幸。”博雷利教授也信步上前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道。

“怎么两位很早就认识了吗?”眼见两人一上来就又搂又抱的模样,杨绍清不由好奇的问道。

“我们互相都拜读过对方的论文。用你们中国人话来说,就是神交吧。”博雷利教授一边说着,一边将杨绍清介绍给惠更斯教授道:“惠更斯教授,这位来自中国的杨特使在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学等等诸多方面都很有研究。他这次来欧洲就是为了同我们做学术交流的。荷兰是欧洲学术最开放的国家,所以我把他介绍来了这里。”

“既然东方的贵客对欧洲的科学如此感兴趣,那就请到我们莱顿大学来做客罢。”惠更斯教授热情的邀请道。

“杨,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莱顿大学是欧洲新教世界最大的大学。拥有一个大型的图书馆,设有神学、法学、历史、数学和医学等诸多科目。你不是一直都想拜访欧洲的科学家吗。莱顿大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里云集了欧洲众多的顶尖科学家。最主要的是荷兰是全欧洲学术风气最开放的国家。任何理论只要在荷兰一经发表,便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遍整个欧洲大陆。杨,相信我。如果你能在莱顿大学发表你的那些惊人理论的话。那整个欧洲科学界都会拜倒在你的脚下。”博雷利教授激动的建议道。

事实上,博雷利教授的描述没有半点夸张。正处在黄金时代的荷兰确实拥有着全欧洲最大的全国性大学网络。其中的每一所大学都互相独立并受到它们的省级主办者的保护,不会遭到教会的干涉。笛卡尔、伽利略等欧洲著名的科学家都是在荷兰发表他们理论,并在欧洲引起轰动的。已然与杨绍清交流了两个多月的博雷利教授,坚信这个来自中国的小个子男人一旦在荷兰发表学术演讲,定能像那些科学大家一样引爆整个欧洲科学界。

“是啊,能邀请到中国学者来莱顿大学做学术交流也是我们的荣幸。”惠更斯教授跟着趁热打铁道。他虽然不曾与杨绍清做过交流。但光是能请到中国使团来莱顿大学演讲,就已足够轰动欧洲学术界的了。

面对博雷利教授与惠更斯教授两人热情的邀请。杨绍清心中也是一阵激动。在欧洲发表学术演讲,与欧洲的学者进行交流,这不正是自己一直以来都向往着的事吗。想到这儿,他也顾不得同龚紫轩等人商量。直接便接口答应道:“既然诸位如此盛情邀请,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眼见皇夫一口就答应了对方的请求。龚紫轩等人也不好扫了他的兴致,只好跟着点头附和起来。于是当天晚上中国使团便和莱顿大学的代表一同留宿台夫特镇。而杨绍清则与惠更斯教授、博雷利教授以及雷汶胡克,在他的书房促膝畅谈了整整一夜。从天文到地理,从物理到化学,从数学到生物。期间杨绍清固然钦佩于更斯教授的渊博学识、雷汶胡克的敏捷思路。可他本人言谈却彻底征服了惠更斯教授和雷汶胡克。他们从未想到过一个东方人的知识面会如此之广,如此之深。杨绍清随意提出的一个理论或假设,都能让其他三人惊讶个半天。

特别是雷汶胡克,他本就喜欢用显微镜观察各种事物。从人的头发到狗的精液,从雨水到小昆虫,还有肌肉纤维,皮肤组织以及许多其它样品。每次他都认真做笔记,并对所观察到的事物都详详细细地绘制成图。长期的观察,让他隐约觉得井水、塘水、雨水中存在着“非常微小的动物”。而杨绍清则直接告诉他那是微生物。不仅在生水中,就连口腔和肠道里都有。而且这些微生物实际上常常掌握着人的生死命运。此外,杨绍清还特地用显微镜向众人展示了洋葱细胞。当然由于雷汶胡克的显微镜分辨能力比之后世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众人观察到的实际上仅是细胞壁而已。可饶是如此就已经让众人惊讶得合不拢嘴了。

就这样一夜下来,四个年龄不同、国籍不同、身份不同的男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各自都深感相见恨晚。杨绍清的学识让惠更斯教授更坚定了要在莱顿大学开设东、西方学术交流的打算。为此,他一抵达莱顿便马不停蹄的为演讲的事张罗起来。好在惠更斯教授在学术界本就享有盛名。加上中国使团在台夫特镇一掷千金求贤才的传闻。于是乎,短短一个星期内,便有数百名欧洲学者蜂拥而至莱顿大学。为得就是一睹东方学者的风采,或是想要被东方学者看中。

第二部 42 展新学欧罗巴目瞪 捍宝座尼德兰宣战

1652年注定是要被欧洲科学界乃至世界科学界载入史册的一个特殊年份。在这一年的七月来自中华帝国的贤亲王杨绍清,在荷兰发表了他在欧洲的首次学术演讲。在博雷利教授和惠更斯教授的安排下,讲坛被分成了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四大部分。一天讲一个课题,中间休息两天,分十二天完成整个儿演讲。原先只当是来猎奇或是倾听东方神秘哲学的欧洲学者们,万万没想到中国学者发表的演讲主题竟然是正儿八井的自然科学。在惊讶之余,他们很快就被对方新奇的论点,以及严谨的推理给深深吸引住了。

杨绍清的首日演讲便在莱顿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地球的结构、大陆漂移说等等之类的新奇学说对于尚未完成地理大发现的欧洲人来说简直就是醍醐灌顶。而荷兰也不愧为当时欧洲信息的集散中心,仅在第二天有关中国学者发表惊人言论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西欧。一时间闻讯慕名而来的学者从荷兰、从英国、从法国、从瑞典、从神圣罗马帝国,从欧洲的四面八方纷至沓来,齐聚莱顿城。连带着莱顿大学也跟着再次名声雀起了一番。那些上门前来洽谈出书之事的出版商更是查点把中国使团下榻旅馆的门槛给踩碎了。而小小的莱顿城更是被这些来自各地的学者挤了个水泄不通。

虽然人们纷纷请求杨绍清增开讲坛,可杨绍清等人却依旧按照先前的安排我行我素的一路开讲。晚到的,错过的,或是没听清楚的,也没关系。他们可以去隔壁大学图书馆花几个铜子购买一份讲坛纲要自各儿研究去。提起这纲要,就不得不表一表咱们的龚主使大人了。肩负向欧洲传播中华文明重要职责的龚紫轩,眼见杨绍清的演讲在欧洲如此受欢迎,当下便在心中规划起了周围边产品的开发大计来。版权意识强烈的他首先联络了莱顿大学和几家知名的荷兰出版社商谈欧洲发行版权的问题。继而他又代表贤亲王殿下授权莱顿大学在其图书馆独家发行相关的演讲纲要。起先莱顿大学和出版商们对于龚紫轩要求在学校出售演讲纲要的做法颇不以为然。认为这么做可能会影响完整版书籍的销量。况且这纲要的价格也十分低廉,差不多只值一份报纸的价钱。然而事实却证明,这项举措非但没有影响后续书籍的销量,反而更增加了人们对完整版演讲的渴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