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第5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冈山?才到冈山。中华军还是一如既往的磨蹭啊。”一旁的毛利军战将坂元吉正不满地嚷嚷道。而他的抱怨立刻就引来了周围其他倒幕武士的一致附和。原来倒幕军团前段时间撤退得虽快,可中华军方面却丝毫没有大举追击的“激情”。两个月来中华军平均每天的行军速度仅为40里左右。不仅如此,中华军还有另一个让倒幕军团上下头痛不己的习惯,那就是沿海岸线行军。面对中华军这雷打不动的习惯,倒幕军团真是又无奈又憎恶。须知道靠海行军的中华军能轻而易举地得到中华海军运输的补给。这使得倒幕军事前准备的袭扰计划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还给己方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失。恼怒之下,无可奈何的倒幕武士也只有通过漫骂中华军“胆怯”、“懦弱”、“没有武士精神”来给自己找回点面子。

对此作为倒幕军主帅的毛利纲广可不会使用这种无聊的方法来自我安慰。却见他当即轻咳了一声,表情严肃地呵斥道:“都给我闭嘴!中华军这是在保存实力的基础上一步步将我们逼出本州岛。如果我们现在不想出解决办法的话,那用不了多久本州将没有倒幕军的里足之地!”

“主公说得是。其实坂元将军他们也是恼于中华军的‘龟速战’才会忍不住发发牢骚的。”眼见毛利发了火,栗屋赶忙在旁打圆场道。而给毛利这么一吼,在场的其他武将一个个也跟着安静了下来。

见众将不再发那些无益于事的牢骚,毛利纲广跟着便拿起纸扇指着沙盘上代表中华军的一面龙旗,肃然地问道:“既然诸军已经发过牢骚了,那现在我们就以一个武将的身份好好商讨一下如何应敌。在场的诸君谁能告诉我,我们该如何对付中华军的战术?”

给毛利纲广这么一问,在场的倒幕将领立刻就收起了心思,在底下窃窃私语着讨论起来。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没想出什么可行的解决办法,否则刚才也就不会如此埋怨中华军的龟速了。不过七嘴八舌的讨论并没有持续多久,却见本就不甘示弱的坂元吉正头一个开口进言道:“主公,依我看,咱们什么战术都不要去考虑了。还是直接与中华军决一死战吧。反正中国人这次才来了一万人马。”

“可是坂元君,我们对阵的可不止那一万中华军。你别忘了我们的周围还有将近六万的幕府军呢。”一个年轻的武士跟着驳斥道。

“那些幕府走狗算什么!我们之前仅用三万兵马就能将十万走狗打得满地找牙。所以只要非一战击败中华军。那幕府走狗们立即就会跟着土崩瓦解。”坂元猛瞪了一眼,自信的说道。他的想法当然再一次得到了其他武士的一致支持。积聚了数个月的激情与对血腥的向往,让他们很快就变得狂躁起来。“打倒幕府走狗!”、“赶走华军!”的叫嚣声不一会儿而就充斥了整个营帐。

面对底下武士们疯狂的叫嚣,毛利纲广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其实他今日找众将前来开这场军事会议,只不过是想商讨一下部队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并没有下定与中华军决战的决心。然而此刻给坂元这么一吼,却在不自觉间变成了骑虎之势。须知倭国的社会有着极强的集体心理。当集体达成一致意见时,无论合不合法理,得不得到领导者的认同,都会被付诸实施。这一点在原本历史下的侵华战争中得到了极至的诠释。当时的倭国军部正是在这种从众传统的作祟下一次又一次地脱离倭国内阁的计划自行独立行动,既而将整个国家一步步推入无可挽回的深渊。而此刻毛利纲广所面对的正是那种令人窒息的疯狂。

“主公,我们决战吧!”坂元与栗屋双双出列叩首进言道。紧接其他的武士也逐一跟在后头齐声压迫道:“主公,我们决战吧!”

面对众人压倒一切的气势,毛利纲广最后还是妥协了。却见他当即整了整坐姿,义正言辞地命令道:“诸军都是天皇陛下最为忠实的武士。为了解救天皇陛下,我等誓与中华军决一死战!”

“咳咦!”当毛利纲广迫于底下武士的压力而做出与中华军决战的决策时,胜败似乎已然分晓了。一个无视法纪,一味纵容情绪宣泄的国家或势力最终会在自己歇斯底里的疯狂中毁灭。因为这样国家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般无法控制言行,在伤害周围的人的同时也在损害着自己。而正如孩子只有学会克制、学会遵守人世间的行为难则才算长大成人一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道德、法制与秩序则是它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国家本身无法体悟到这个道理,那就必须借助外界的力量来使其明白这么做的重要性。从某中意义上来说,中华帝国此刻在倭国扮演的正是这样一个教导的角色。

自从大坂之围被解后,倭国上下倒幕运动总算是有了一点儿降温。刚刚喘口气的德川幕府为了重拾自己的威严,同时也为了讨好自己的主子,在倭国各地大肆宣扬起华学来。一时间向中华学习成了幕府控制地区最为流行的词语。而学习的内客则更是五花八门。从衣食起居,到文学历法,只要是与中华有关的便是倭人最为追捧的。

然而中华军方面却丝毫不领德川幕府的情。正如倒幕军团对中华军缓慢的行军速度无可奈何一样,德川幕府对自己盟友的表现也是心急如焚。这不,眼看着倒幕军团又一次被集结起来,早己坐不住的酒井忠胜忍不住派了“中国通”德川光国前来中华军大营打探起消息来。

面对德川光国的退入来访,李耀斗倒是显得十分热情。名古屋的那次会面让德川光国给他留下了极佳的印象。因此德川光国一到大营便立刻被李耀斗拉来品起了岭南著名的功夫茶。眼看着对方小心翼翼地缀了口茶汤,李耀斗不禁起劲地询问道:“怎么样?我们中原的工夫茶比之你们倭国的抹茶更为甘淳可口吧。”

“上国不愧为茶叶的故乡。上国的茶喝起来爽口怡人、齿颊留香真是人间难得的珍品。”德川光国一边忙不迭地奉承李耀斗,另一边则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将话题转到自己想要询问的问题上来。

给德川光国这么一捧,李耀斗顿时便眉开眼笑地说道:“那是当然。这可是上乘的乌龙。茶叶和水是最重要的。哪儿像你们东瀛的茶道。茶是没喝多少,繁文缛节倒是做了个通。真是多此一举。”

面对李耀斗对自己国家文化的种种非议,德川光国心中虽有不悦,却也不得不陪着笑脸解释道:“东瀛的茶道来源于中土,可能是当初没有学周全吧。所以才需要上国再次莅临赐教。”

“大概吧。”李耀斗兴趣乏乏地说道。其实他本人也不怎么懂喝茶。只不过见许多高层官员有选个嗜好,才跟着叶公好龙了一把。此刻给德川光国这么一说,他一时也不知怎么接口,只得换了个口气询问道:“不知德川将军今日前来有什么要事吗?”

眼见李耀斗询问起了自己的来意,德川光国立刻来了精神回应道:“回李将军,上国大军为我东瀛百姓生平定叛党,真是劳苦功高。在下今日前来乃是受酒井关白之命带了些许薄礼特来犒劳国因大军的。”

“德川将军真是辛苦了。本座代表全体将士谢过酒井关白的好意。不过酒井关白就没有别的话要将军你捎过来吗?”李耀斗礼貌而又直白的问道。

给李耀斗这么一问,德川光国略显尴尬的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关白听说叛军在福山再次集结,想听一下李将军你的看法。”

“德川将军你说的可是毛利军?”李耀斗不以为然地问道。

“正是匪首毛利纲广的人马。据悉他在大坂之役后流窜到了福山。在那里招募了一帮乌合之众,意图卷土重来,还对外号称十万。当然以上国大军的实力消灭这股叛军当然是不在话下。”德川光国跟着介绍道。

“十万?我看他毛利有五万人马就已经不错了。他那也不叫流窜,而叫撤退。有组织的撤退。”李耀斗一针见血地点穿到。其实当初他之所时没有率部深入追击乃是依照参谋部之前要其沿海路行军的计划行事。而在经过这两个月的试探之后,李耀斗也早已看出了倒幕派请君入翁的意图。

“那照将军的意思,叛军目前还尚存有余力?”德川光国试探着问道。

“何止是存有余力啊。依本座看进行大规模会战都不在话下。”李耀斗自信的断言道。而他那信誓旦旦的推测在德川光国听起来就像是燕前即将发生的祸事一样。却见他当即哭丧着脸紧张地追问道:“这么说叛军还可能对我军进行反扑,继而重新威胁到大坂城!哎呀,李将军,你可要想出办法阻止这帮叛逆啊。”

面对德川光国那略带哭腔求救,李耀斗神情怪异的瞅了他一眼。心想这些倭人就是会做作。但他表面上还是颇为客气地安慰对方道:“德川将军你也不必如此忧心。在下己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什么对策?”德川光国赶忙停止了干嚎抬起头关切地问道。

“决战。”李耀斗一字一顿地说道。

“决战?啊,这么说李将军你打算加快行军速度赶往福山与叛军进行决战了。”德川光国兴奋地说道。一直以来幕府方面的武士就对中华军缓慢的行军有着颇多微词,并不止一次要求撇开中华军独立出战。但在酒井等人看来此次作战终究十以中华军为主,幕府军还是该配合中华军的行动计划。一次德川幕府十分干脆地驳回了下层武士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战。当然幕府方面为此也背负着极重的压力。

此刻听李耀斗决定发兵决战,德川光国心头的那块大石总算是放了下来。心想这下在家臣那边总算是有交代了可谁知,李耀斗却连连摇头道:“本座是不会改变目前的行军速度的。因为如果那个毛利纲广真是你们所说的武士的话,那我根本不用去找他,他迟早是回来找我决战的。”

《命运的抉择》  第二部  第二百二十二节 排外运动杀戮四起 伊藤仁斋巧柬藩主

却说德川光国在中华军大营得了李耀斗的保证,当下便告辞兴冲冲地赶回了神户复命。由于神户城之前被倒幕军团占据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现又被幕府军征用做了大本营。因此整坐城池此刻看上去更像是一坐庞大的军营。当德川光国赶回神户时,大约已是落日时分了。大街上人烟稀少,一片萧条,只是偶尔有几双敬畏的眼睛躲在被烟熏得乌黑的木板窗后头警惕地打量着德川光国那舒适的牛车。

面对眼前的情景车里的德川光国的嘴里不由泛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苦涩。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内海最富庶繁忙的海港。来自中华、朝鲜、琉球、南洋乃至美洲的商船聚集于此,为原本封闭的倭国带来了外界的诸多新奇事物。然而随着东瀛列岛内战的爆发,原本的优势瞬间就变成了灾难的源泉。数年积累下来的财富被倒幕军洗劫一空,大量接受天学、兰学的学者被无辜诛杀。腥风血雨过后德川幕府得到的便是这犹如鬼魅一般的城市。

眼见德川光国神色黯然地放下了幕席,坐在一旁的幕僚伊藤仁斋不禁上前劝解道:“主公不必太过伤神。等战争结束,这里很快就会恢复往日的繁荣。”

“至可惜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啊。”德川光国点头感叹道。

“虽然一切得从头开始,但在下以为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伊藤仁斋微笑着说道。

“先生为什么会这么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