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女学堂-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这块土地上住的人大部分不是汉人。所谓的汉人在这个时代也不过是住在中原附近的人,其他地方大多被称为蛮夷。只是有部分汉人杂居在里面。
  直到后来五胡乱华才有大批的汉人南渡。带动南方血统的融合。
  渐渐的这帮的人也渐渐忘记自己原本是什么人,而称自己为汉人。
  到现在我们还是可以看得出来。中国这片大地上不同地方居住的人,长相其实是不太一样的。
  估计没有把朝鲜人还有岛国人两种人变成汉人是大汉最遗憾的事情吧。
  当初徐福到日本去的时候怎么就只想要找长生不老的仙丹,而没有想到要征服那块土地呢。
  说到底还是统治成本太高,对他们来说没有足够的利益。
  因为即使不同,在他们看来这一个小国家也根本没有办法给大汉构成威胁。
  谁都没有想到这千百年后正式这一个小国家把中国差点打款。
  钱汝君前往燕京,并没有要任何人跟随,而独自前往。
  这个地方在幽州还算是国内,而且在长城以南,所以还算是安稳的地方。


第四八四章 绝对权威
  现如今,钱汝君学堂的学生没有胆子反对钱汝君。
  在他们面前,钱汝君有绝对权威。
  他们同样也明白,钱汝君易容改装的技术有多么厉害。可惜,钱汝君许多厉害的技都愿意教给他们。但是这一项,却一直没有消息。他们只能望而兴叹。
  至于跟钱汝君旁敲侧击,他们是不敢有的想法。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拥有的,已经太多了。
  或许曾经有一些刺头存在。但是钱汝君之前,已经让同样精明会看人的温柔,把人带走了。
  对于钱汝君易容改装的能力,他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因为如果不是在学堂岛,钱汝君突然易容改装,他们也不会发现有什么不对劲。
  即使在学堂岛,钱汝君易容改装了,他们只会把她当常危险人物,加以盘问。万万想不到她就是钱汝君。
  现在学堂岛,他们很有主人翁精神。有什么陌生人要上岛,他们都会事先得知是什么人,做什么的,来学堂岛做什么的。
  除此之外的人,都会被他们当成危险人物。
  之前钱汝君曾经用易容改装的方式,测试他们的警惕性,结果,钱汝君很满意。她的交待,这群精英分子,有把他们放在心里。
  因为最怕人失去警惕,这样他们就算有再大的能力,都发挥不出来。
  钱汝君答应易容改装前往陌生的城市,身上是不可能发生比较大的危险的。所以他们还算安心。
  因为他们也渐渐明白他们未来的职责,那就是保护钱汝君的安全。
  对这个工作,他们很看重。
  要知道他们之所以拥有现在的一切都是钱汝君给他们的。
  虽然他们相信以他们现在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汉活得非常好,打出一片天地。
  但他们同时也知道,有钱汝君的存在,或者没有钱汝君的存在,他们未来生活的精采呈度,必定会不同。
  更何况,他们是真心感谢钱汝君。钱汝君不只给他们吃喝,教给他们各种技能和学问。更重要的是,钱汝君给了他们别人不曾拥有的。
  比以前更高更深的智慧。
  他们知道,这是多么的珍贵。可以说帮他们的未来打开了一盏明灯。
  他们同样也清楚,钱汝君帮他们准备了未来的丈夫和媳妇儿。他们的丈夫和媳妇儿,是如此的优秀,这个地方别人所比不上的。
  “公主,你此去千万要小心。”学堂学生纷纷如此表现。
  对于他们的认务,他们能否圆满达成,他们是没有问题的。顶多在五组里,取得较高或较低的成绩。
  但他们同时也知道,这些成绩不完全看他们,还要看这个城市的资源。所以他们没有盲目的展开竞争。
  “放心,就算我泄露身份,也没有人敢在大汉里面把我抓走吧,现在匈奴人还没有玩起间谍游戏呢!”
  钱汝君对大家的忧心很不以为然。
  如果是在野地,有野兽的存在,比较有危险。但是部分的学生,应该知道,她在野地,如果只有她一个人,那也是绝对安全的。因为她可以躲进空间里。
  受洗脑的人,即使是受到刑求,都不会把她这个秘密说出去。电纸书已经把洗脑之后的好处和缺点都跟她说明了。里面就有这一项。
  “间谍游戏?”学生一脸不解。很显然,这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他们对这个名词,顿时兴起崇高的敬意,觉得这个名词很高大上。
  “你们别管,反正匈奴人还没有开始这么做,如果有有人玩起间谍游戏,我才会有危险。但是这些危险还是可以应付的。我的易容技术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他们大概可以理解什么是间谍,他们也知道,现在匈奴人即使有间谍,也在边关和长安活动。主要目标也不放在钱汝君身上。
  就算最近钱汝君因为养马的关系,逐渐进入匈奴人的视野。但由于长安城出嫁的公主,导致他们的观察被混淆,毕竟,对钱汝君,此前他们并不曾重视。很容易以为出嫁的公主,跟钱汝君是同一个人。
  要不然,大汉哪里来的公主可以嫁。
  钱汝君心里想她一个人才能够好吃好喝好洗澡。
  能够摆脱这些学生,对她来说也是一个解放。
  毕竟这些人还没有全部洗脑,她不能透露太多东西。
  钱汝君盘算着还有多久才能把她们全部洗脑呢?
  人参人参快点到她口袋里来吧。钱汝君脑中渴望的想着。
  即使不是首都那个城市还是重要的城市。
  重要的城市就必定有轨道交通的存在。
  毕竟轨道交通的核心就在幽州。
  这里人口虽然少,但是还是有轨道,只是班次比较少。
  更多运送的是货物。
  货物,并不是定期班次。
  而是由运货的商人直接跟轨道部门联系,商量好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达。他们在那边好做接货的动作。
  由于轨道的迅速,他们一般是会请人跟着货物一起走。
  所以虽然不舒服,在货车里还是有一两个座位。
  钱汝君找到最近的轨道车站,经过七弯八绕,终于到达这个城市。
  战国七雄,燕国兴起的,虽然比较晚,但是也是强大的国家之一。
  当初他们在这里建立的城池。在钱汝君的想象中是很宏伟的。
  他们必须在这里对内应付齐国等强国。
  对外应付已经强大起来的少数民族。
  说起来,燕国也是中国的壁垒之一。
  即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是对少数民族的战争,无论是秦国、赵国、燕国都有能够对抗少数民族,甚至在许多时候,占上风。反而是西周的中央政权,被人打着玩。
  战国时代,长时间的战争,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宏伟的一笔。
  不只是在文化,成为以后数千年的源头。
  在战争艺术上,人民的勇气上,一点都不输给后来者。
  甚至人口比后来汉初的人口还来得多。
  可惜如今长时间没有经过维修,这里已经破败了。
  只有当初建立起来的城池诉说着辉煌。


第四八五章 蓟城
  蓟城,也就是燕京城现在的名字。受到钱汝君的影响,学堂学生们都习惯使用了后代的名字。
  对他们来说,燕京也很好理解。
  蓟城曾经是燕国的国都。
  即使燕国已经成为过往,但老一辈的人,曾经受过燕国的统治。对燕国,他们也有些许怀念。
  甚至燕国的残余势力,至今仍然在卫满朝鲜立足,想要恢复大燕的光荣。
  谁是谁非,其实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成功了,谁都是真理,都是正确的。
  失败了,即使原本多么正确,也会被抹黑到无以名之。
  教育洗脑是可怕的,哪怕你不想承认。当你身边都有一样的想法,你常常不敢有另一种想法。
  更早之前,蓟城所在,甚至是古国蓟国的国都。也就是说,这附近一直有人活动。
  想想也是,相对于东边的沼泽地带,盐渍地带。这里的冲积扇已经稳固。
  泥沙含量和水土保持又没有后世那么差,虽然缺乏水利设施,但水患并没有后世那么严重。
  水患的严重,大概要从黄河变成黄河开始。在这之前,这个地方还是适合住人的。
  至少,古城没被冲掉,还维持原样,就能说明一切。
  无定河还没有变成永定河之前,这个地方反而算是安全的。
  因为这个时代,与后代的气候现象也不同。这个时代,暴雨很少见。总雨量多一点,平均到一百多个雨日下。
  不像后世,往往两三天就把一年的雨下完。
  没有暴雨,就没有暴雨而产生的灾害。
  这个时代各地发生的水旱灾,在后代,大部分其实并不会发生。
  人口多到一个地步,人类也有了跟大自然制衡的能力。
  同样是这片土地,但给人的感觉是这么不同。
  或许,是人的衣服穿的不一样了,也或许,是他们的想法,与后代有极大的差异。
  想法这种东西,真是古怪。似乎可以受人的操控,又似乎很难以左右。
  例如重男轻女的观念,几千年过去了,仍然留存在大部分人的脑海里。钱汝君对此极端愤恨。
  她认为女人的价值,不建得输给一个男人。
  钱汝君走进蓟城里。第一眼非常失望。
  等她闻到城里的味道,她恶心的想吐。
  她几乎忘了这个味道。
  金麦城不可能发出这股味道。这是粪便没有好好处理留下的味道。钱汝君很清楚。
  长安城,在钱汝君的劝说下,皇帝刘恒终于跟宰相张苍商量,改进城里的卫生。
  钱汝君说的化粪池,下水道,是不可能兴建的。
  长安城的达官贵族,不可能答应掘地三尺。
  不过,把粪便运出城,并勤加打扫是办得到的。
  而且,粪便不再是一无事处的东西。长安城附近的农民,已经知道这东西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钱汝君农场里,别的东西他们看不懂,但如何灌溉施肥,他们倒是看明白了。于是纷纷模仿学习。
  粪便不能直接使用,他们学着钱家农场,堆出一个个高塔,再运去田里烧掉使用。
  第二年,果然田地里的生产量,提高了。
  加上冬小麦开始种植,人们一年开始了两获的日子。对自耕农和佃农来说,他们的日子变幸福了。
  至少,不关心土地的地主们,还来不及改变田租,朝廷也还来不及增加赋税。
  虽说是按比例收税,但他们不可能知道你种的是多少。
  只是依照上田中田下田亩产多少,再换算该收多少粮。
  所以以前,他们吃了不少亏。即使是荒年,他们也必须缴交这么多粮食。
  但是种出新作物土地增加生产的第一年,这些粮食,结结实实的进了他们的口袋。
  这一年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好年,因为,人人都能吃饱肚子,甚至还有余粮可以出售。
  可恶的是粮食商人,偏偏说粮食盛产不肯给高价。
  明明还那么多地方的人在饿肚子。远方来的消息,隐隐约约都这么诉说着。
  幸好,来了钱家粮商,愿意给他们公道价格。才能让他们拿到粮食,扯几匹布。他们甚至可以直接跟钱家粮商换布,不需要再次经过商人,被剥削一次。
  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