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逸"史-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理外交方面的事物,应该是由西洋各国外交部的外交人员来处理。因此,我们可以不用理会西洋联军军方的态度,直接找西方列强的外交机构人员谈判,想必结果会有所改变。”奕诉亲王从自己对西洋政体的了解中一一分析。

“好!还是奕诉亲王——吾皇弟博学多识,精于西洋事物,此事就全权委托皇弟办理。”咸丰皇帝听奕诉的一番分析,得知自己可以不用在欺辱地‘和’与悲壮无望地‘战’两难之间做出选择,心里不免有点侥幸地兴奋。

“皇上,事情还并未像我刚讲的那么简单乐观!”奕诉亲王见咸丰皇帝不识时务地高兴得有点过分,心里暗暗骂道:“你未免高兴得太早了吧,真是好了伤口忘了疤!”

“欧!皇弟!难道还会有其它什么变故吗?”咸丰皇帝奕诉亲王话里有话,心里又起惊恐。

“与西洋外交人员谈判需要时间,而在这段时间中想必西洋联军是不会顾忌什么而会加紧全面进攻的。这样我大清还将面临一场残酷战争,某些地方还将遭受一定程度的毁灭,我大清子民仍将遭受凌辱,微臣想可能北京城亦将不保。因此,微臣恳请皇上早作打算,暂时撤离京城,以避西洋联军之锋芒。而且,微臣认为既然朝廷已笃定打算求和了,那么就应尽量避免跟西洋联军发生大规模的决战以保存实力。如能保有朝廷精锐军事力量的存在,就是保住了我大清江山的永存。南方叛匪之乱才是我大清心腹之患啊!”奕诉亲王进一步建议。

奕诉亲王的话正好说到咸丰皇帝的心坎上,他深以为然。传旨:“僧格林沁亲王率所属部队向京城北部蒙古方向转移;胜保大人接管京津地区所有防务,率所属绿营步步抵抗,尽量延迟西洋联军攻进北京城的速度;以怡亲王载垣为首,主持全京城撤退事宜;奕诉亲王为谈判钦差大臣,全权办理和谈事宜,力争早日达成协议实现和平。”

“有事早奏,无事散朝”朝会在传旨太监那略带女人味的尖细高音中结束。

事情并未如咸丰皇帝想象的那么简单,形势变化太快,西洋联军没有给予大清朝廷足够的时间,在奕诉亲王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西洋各国外交机构人员时,梅特叶上将所率领的西洋联军完成所有的进攻准备,向驻于通州及张家湾一线的清军发起了总攻。由于僧格林沁亲王接到的朝廷圣旨命其无条件后撤,尽管他心中百般不愿,也只能对着长空长叹,英雄气短地率领大部清军主力向北撤离。清军的无故怯战,令西洋联军未费多少时间轻松占领北京城附近的通州与张家湾防线,逼近了皇城墙脚下。

咸丰皇帝未想到西洋联军进展如此迅速,在大臣们的劝谏下,不能再作过多打算,他带着皇宫里的一群爱嫔宠妃们慌忙出逃。城内的老百姓闻讯也恐慌地四处逃难,整个京城一片混乱。

人民军军情部北京情报站尤坡部长接到人民军高层的命令后,他不明白上面为什么要如此做,“难道是想抢夺宝物吗?可又为什么要提醒清廷政府藏匿和搬运那些宝物呢?”面对北京城危机四起,混乱不堪的局面,尽管不明其意,也意识到自己的任务是多么的艰巨(从西洋联军与清廷禁卫军两大势力面前抢那些宝物,无疑犹如虎口拔牙。),但他还是遵照指示积极安排。首先联系上那位受人民军政策思想所影响的刑部待郎,讲明人民军上层旨意后,要求他努力配合,尽力促成此事,然后召集北京军情站主要成员,研究怎样制定和实施“保护文物特别行动计划”。

“依据军情部的指示,要求我们建立一支以精英特工杀手为主的武装分队,尽量组织更多的力量保护中华民族的国宝文物,显然,这一指示是相当英明的,只有具有了一定的力量才能在这乱世中完成上面派给我们的任务。”陈英华说。他是这次人民军军情部派往北京军情站支援这次护宝计划的精英特工小组负责人,随同他一起来北京的支援小组成员有二十五名。

“非常感谢上级能派出以陈英华少校为代表的精英特工小组来到北京,这是对我们北京军情站的巨大支持,我们欢迎陈英华少校及其二十五位精英特工的到来。”北京军情站站长尤坡礼貌地向陈英华点头示意表示欢迎。接着他说:“我们北京军情站拥有执行特别任务的特工三十五名,现在再加上从军情部增派过来的二十五特工人员,总共已有六十名了,我们就以这六十名特工成员为班底组建‘保护文物特别行动小组’,考虑到陈英华少校刚来,对北京城的地理地形不熟悉,我看就让北京军情站副站长曲江河为特别行动小组组长吧!陈英华少校任特别行动小组的副组长吧!你看怎么样?”

参加会议的人都无异议,因为成立这个行动小组是肯定的,至于由谁担任小组负责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完成这次任务?从上层罕见地派出增援小组,可见这次任务的非同小可;又从上面下达的指示中所使用的“务必、必须、不计牺牲”的许多不容商榷没有余地严厉措词中,也可以体会到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他们担心这次任务能顺利完成吗?

“仅仅只是依靠特别行动小组六十名精英特工这一点点武装力量去从联军与清禁卫军‘虎口’中抢食,恐怕是远远不够的。”曲江河副站长突然肩上挑起这一负重担,他不得不为怎样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深思熟虑,“能争取尽可能强的力量,对完成任务有巨大的帮助啊!”曲江河是北京情报站副站长,是专门负责北部地区执行特别任务(比如暗杀、伏击、恐吓)的负责人。

“这一点我有考虑过,请曲江河副站长放心。除了这六十名精英特工,我们还用重金聘请了一批有正义感的民间武林人士,再加上我们在北京地区发展起来的部分进步分子,总共人数达到了五百多人。我想有了这一部分人的加入,给我们保护文物特别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增添了巨大的法码。”尤坡站长宽慰曲江河副站长说。

“关于执行此计划的力量问题,我倒不怎么担心,因为必竟我们只是去抢宝夺宝,是以智以计取胜,而不是去与敌人面对面的对决。我现在比较关心的倒是怎么实施这个计划。这点,我想请大想群策群力!”尤坡站长让大家各抒已见。

“我认为怎样实施护宝计划不用太过担心,具体的操作细节由曲江河副部长他们的特别行动小组去详细计划就是了。但对于上面布置的这一计划的真正内涵,我们到底理会透彻没有啊?”陈旧识询问大家。陈旧识也是北京军情站副站长之一,他是负责群策工作的,这次能有那么多的进步分子加入到护宝特别行动小组中,他功不可没啊!

“陈副站长的意思是?”大家都不解的问。“难道上面布置的任务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

第九十六章 攻进北京城

西洋联军对北京城的大肆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想将其夷为平地的,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如圆明园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西洋联军对北京城名圣古迹的焚毁洗劫不仅仅只是火烧圆明园,而且还火烧了京西皇家的三山五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英法联军围而不攻北京城三天,却用火炮终夜炮轰,搞得北京城地裂天崩的,炮硝铅屑纷纷落入城中房屋上,簌簌如下雨粒般,城中百姓惊恐不可安日。公元1854年7月15日,英法联军攻陷安定门,清廷都城——北京被沦陷。英法联军士兵攻入城内,北京城内一片混乱,联军士兵毫无约束“庆功性”地烧杀抢劫,奸淫作恶四天。他们到处搜刮金银财宝,看见人就围困住,要其献宝,如所献不多,连刺三刀,待所献至尽时,则残忍地杀死。北京城僵尸满路,大多惨死者伤痕遍体,这些都是惨遭折磨虐杀而死的。屠杀持续了四天,北京城约有四万多平民被杀,城内运河浮尸满河,小舟飘行其上都难以下篙。另有一万多妇女受辱而死。

西洋联军大量士兵还冲进清廷皇城——故宫,残杀留守的太监侍卫,拘囚成批的宫娥,抢掠无数的珍奇异宝。他们本还想焚烧这一座具有千年历史、几朝辉煌的皇宫的,幸好随行的西洋联军外交部门的人员及时劝阻与警告,联军总指挥部才下令约束下面士兵的疯狂行为。

西洋联军在北京城中的胡作非为并非毫无阻挡的,许多被逼无奈自发组织起来的民众用自己血肉之躯用最原始的武器与联军展开最愤怒的反抗;一些被击散的清军散兵游勇或撤退不及的小队绿营官兵也积极地与联军展开殊死抵抗。在北京城这一系列惨烈的抵抗中,有一支武装力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就是人民军北京情报站护宝特别行动小组。

特别行动小组在清廷皇家御花园——圆明园成功地打击联军并抢夺出大量的宝物后,他们的使命也告一段落。对于北京城其它地方的宝物,由于清廷在撤退前作了大量的安排,大多被转移,护宝特别行动小组用不着大规模行动了,他们除了在郊外打击一下那些走散的联军散兵游勇外,却也没有什么事可干。

本应解散的特别行动小组,在队员们的强烈要求下,经北京军情站同意,曲江河组长与陈英华副组长决定暂时不解散小组,而临时更改小组的行动任务:打击联军,解救平百姓于水火之中。

曲江河与陈英华商量把特别行动小组分成两个部分,分别由他们两人带领。每一个部分的组成都以三十名军情部特工杀手为基干,再辅于一部分民间武林人士及相当数量的进步人士。

北京城的永定门被联军攻破后,大量城民从其它各个城门纷涌而出,逃命而去,可北京城四周都被联军包围,大多城民又被逼了回去。特别行动组的两个小分队的成员就是混在这被逼回去的人群中分别从北京城的左安门与右安门混入城中的。

一队三十多人的英军士兵,从永定门进入北京城后,接到命令向永定门东面搜索前进。他们一路顺行,不断地烧杀抢掠,所作所为令人发指,见人就杀,见房就烧,并用枪逼压着一群女子向前赶去。他们行至天坛附近时,被天坛那雄奇巧妙的建筑所震憾,同时也激起他们最原始的破坏毁灭与亵渎的欲望。

北京天坛位于京城南边,它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故宫同时修建。天坛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份,主要建筑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其中圜丘坛也叫祭天台,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北有祈谷坛,坛面正中是祈年殿及皇乾殿,两坛由一座高2米半、宽28米、长360米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天坛规模宏大,古柏参天,建筑更具有独特风格及艺术水准。这一队英军进入天坛的内坛,一边警戒一边观赏,感叹不已,到了天坛内坛的南面——圜丘坛、皇穹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