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7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若是支持脱思麻部和羌塘部吞并阿柴部,难免会让脱思麻部和羌塘部实力大增,这样一来,吐蕃高原的均势很可能就会被打破;
    此二部本就是吐蕃各部中势力最为强大的部落,若是吞并阿柴部后,他们再挟大胜之威,去吞并其它吐蕃部族,其发展势头将很难压制,就算几年内强大到对西域构成严重威胁也不奇怪,所以此事不得不慎啊。”
    这下马汉卿不敢乱说了,唐朝时期,河西走廊和安西四镇就是陷在吐蕃人手上,谁敢保证吐蕃不会再次强大起来呢?
    吐蕃现在缺的并不是实力,而是缺少一个把各部统一起来的zhōng yāng集权,万一让吐蕃重新统一起来,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必将成为大宋最大的威胁。
    所以,但凡是有可能促成吐蕃统一的事情,都必须避免去做。
    “大人,那你打算怎么办?”马汉卿问道。
    杨逸不禁苦笑一声,若是有办法了的话,还用得着这么般头痛吗?
    “此事容我再想,具体怎么做,最好还是回瓜州后再决定,到时再看看能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吧,这些事汉卿你不必顾虑,趁现在还有些时间,你尽量把西域的传信渠道建起来再说,此事比他事都重要,你就辛苦些。”
    “是,大人,属下一定会尽快把传信渠道建起来。”
    疏勒城下的攻城战又开始了,一阵阵激烈的爆炸声传到大帐内,小几上的茶水在微微震荡着,可知这次种建中发起的攻击非常猛烈,很显然,种建中是要趁热打铁,趁哈桑走完T台秀,疏勒守军士气正低迷之时,一举攻下疏勒城。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把此战的指挥权交给了种建中,杨逸就懒得再去指手划脚,独自在大帐内思索着西域诸事。
    不知过了多久,阿黛拉带着爱米从外面时来,脸sè有些不好,杨逸诧异地问道:“阿黛拉,怎么啦?”
    阿黛拉摇头答道:“我没事。”
    旁边的爱迷帮着答了一句:“公主殿下刚才去观看攻城战了,种将军下令将成捆的手雷扔上城头,城头上的守军被炸得血肉横飞,好不凄惨,公主大概是看了那可怕的场面,心里不舒服呢。”
    杨逸听了不禁莞尔,阿黛拉虽然是女流,但好歹随军作战战过,只不过热兵器的战争场面毕竟比冷冷兵器惨烈得多,一捆集束手雷扔上去,往往就是断肢残臂飞舞,肠子碎肉脑浆四溅;
    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人,很容易出现恶心胸闷反应的;
    特别是象阿黛拉这样,作为旁观者的人,因为没有亲自进入战场,没有被战场气氛激起血勇之气,更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杨逸伸手将她抱到自己膝上,轻轻拍了拍她的脸颊笑道:“谁让你跑去看这个的,战争本来就不应该让女人参与,这回吓着了吧。”
    阿黛拉将头往他怀里一靠,叹道:“那场面确实有些吓人,大宋有这样可怕的武器,这天下还有谁能敌?守城一方再没有什么地利可言,遇上宋军攻城,谁能守得住?这天下迟早全得归大宋所有。”
    阿黛拉这话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手雷用于攻城和守城确实是非常好使的;
    现在各地的城墙都不是很高,多在两仗、也就是六米左右;这个高度从城下是可以将手雷扔到城头上的;
    现在的人又不知道卧倒躲避弹片,一串手雷扔上去,对守军的杀伤相当惊人。城上的器械也很容易被破坏掉。难怪阿黛拉看了这场攻城战后,有这样的感叹。
    杨逸抱着她,笑道:“我要告诉你的是,大宋现在也是你的祖国了。”
    阿黛拉怔了一下,然后连忙点头道:“我此身已为杨郎所有,杨郎的祖国就是我的祖国,从今以后,大宋就是我的祖国了……”
    “乖了,来,看赏。”
    杨逸说着在她那水润的红唇上吻了一下。
    爱米在旁边看了转身就要回避,结果小腰一紧,一下落到杨逸的臂弯里。
    这俏丫头上次作为阿黛拉的替补,承欢之时竟是发出嘤嘤的哭泣声,开始杨逸还以为她是伤心,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她别于她人的反应。
    杨逸对此感觉颇为有趣,时常也会逗弄她一下。
    (未完待续。)

第654章 可怕的沙暴

    @@@@@
    疏勒城在种建中猛轰滥炸之下,坚持不到一天便破了。
    城破之前阿买提不肯投降,城破之后才想跪地求饶,杨逸正为怎么解决阿柴部的问题心烦,听说这货前后的反差之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下令一刀把他给砍了,首级悬于城门上示众三rì。
    他娘的,都以为俺做不了恶人乍嘀?今后我看谁还想顽抗不?。。
    杨逸在疏勒没有多作停留,和种建中商议一翻之后,他第二天便带着原来的五千人马,取道龟兹东归。
    现在大局基本已定,黄头回鹘和草头鞑靼的问题,要回到瓜州后才好根据实情决定怎么解决。
    杨逸归心似箭,带着五千人马一路急奔,沿途卷起黄沙滚滚。
    经萌头州、拨换城、俱毗罗碛,穿过一片片绿洲,一片片戈壁,翻山涉水,风尘仆仆到达龟兹时,赫然看到大批的商队已经到了这里;
    这些商队多为宋商,但半数却不是汉人,因为现在大宋治下的河西等地,各族胡人不少,而这些胡人骑shè方面比内地汉人强,而且不象汉人那样恋家,是走行西域的大宋商人最喜欢雇用的对象。
    疏勒方面因战况未明,所以商队基本都滞留在龟兹等待消息,一般而言,来自中原的商人无论是走南路还是北线,都是到疏勒为止,很少有商队愿意再去翻越巍峨的葱岭;。。
    而来自印度、波斯、中亚、小亚细亚的商人一般翻越艰险的葱岭之后,大部分也不愿再穿越千里戈壁;
    疏勒便成了东西商队交换商品的主要集散地,杨逸在疏勒城虽然只呆了一天。也充分感受的城中的富裕。
    滞留龟兹的商队见到了杨逸的大军,得到疏勒已经平定之后。无不欢呼雀跃,纷纷将商品装上骆驼、马背。向疏勒进发。
    多数的商队还自发的给杨逸的大军捐赠了食物,以表示感谢,而杨逸平定辽东,然后横穿漠北,奔袭西域的壮举,也必将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事迹,沿着丝路四处传扬。
    目前驻守龟兹的将领叫钱洪,手下只有七百宋军,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他又自主收编了一些原西州回鹘的溃兵协防,尽管收编的这些溃兵没有正式编制,只相当于仆从军。
    但此事未经请示杨逸,更没有得到朝廷的授权,这会儿见到了杨逸,他连忙秉报上来,同时大诉其苦。
    钱洪和他手下七百人马,同样是跟着杨逸从辽东过来的,杨逸也不忍过多苛责。只是叮嘱他肃清地方后,尽快解散这些仆从军;
    说到天,说到地,朝廷是绝对不容许地方将领私自招兵的。哪怕是仆从军也不行。
    此事可大可小,只是朝中很多大臣估计正在等着纠自己的小辫子呢,这时很小的事情也有可能被无限放大。不得不小心些。
    从龟兹再往东,路上便不时能遇到西来的商队。之前由于战争的阻隔,商路断了几个月。东西两方都奇缺对方的商品,商人们为巨大的利润驱使,几乎是追着大军的脚步前来的。
    而七仈jiǔ三个月则是翻越葱岭最佳的月份,西方的商队也会抓紧在这几个月翻越葱岭,前来与大宋的商人贸易,这几个月是东西贸易的黄金季节,商人们自然不想错过。
    而杨逸从这些西来的商人口中,也得到了许多大宋的消息,虽是道听途说,大部分不能全信,但仔细分析过后,有些消息还是可用的。
    至少种朴被朝廷任命为河西道行军大总管,已率军到达瓜州这一条,杨逸是相信了,这又让他暗松了一口气。
    种朴是他在环州时手下最得力的干将,这几年来他步步高升皆因杨逸多方照顾、提拔,若是换了别人出任河西道行军大总管,杨逸到了瓜州,想再插手西域事宜不免有些麻烦。
    杨逸一番思量之后,料定种朴这个河西道行军大总管一定干不久,随时有可能要被朝廷换掉。
    这其中的原因,一是西域的战事大体上已经进入尾声,二是种朴和种建中是一家人,俩兄弟同时手握重兵呆在西域,朝廷总是会有所顾忌的。
    为此,杨逸再次加快了行程,要在朝廷另派人来主持西域事宜之前,赶到瓜州。
    到焉耆时杨逸匆匆要了些补给,又继续赶路;
    四rì后到西州,带上阿黛拉的母亲、弟弟以及原西州回鹘的一些重臣贵戚,立即又横渡八百里大患鬼魅碛戈壁滩,经伊州直扑玉门关。
    伊州就是后来的哈密市,距离玉门关实际上还有八百多里远,而且过了伊州之后,沿途尽荒凉的戈壁沙漠,满眼荒凉,让人不由得想由古人的诗句来:羌笛何须怨杨柳,chūn风不度玉门关。
    在满目荒凉空旷的戈壁滩上行走,对这两句诗会有更深切的感悟,这里很难看到一片绿sè,你根本感觉不到chūn天的存在。
    过伊州又行了三百来里,离星星峡还在百里地,时值正午,天上烈rì炎炎,戈壁滩上如同火烤一般,远远望去,地面上就象弥漫着一层蒸气,或者透明的火苗,滚滚的热浪让人象置身油锅一样难受。
    杨逸一身汗湿,嘴唇被烤得有些干裂,他拿出水囊,正准备喝一口,就见大军前面有一个商队,正在匆匆忙忙地躲避,杨逸起初没太在意,以为是商队见大军到来,不明情况引起恐慌才躲避的。
    可越是走近,越是感觉不对劲,这个商队有四五十匹骆驼,多数穿的是汉服,只有少数胡装汉子,由此可断定必是大宋的商队无疑;
    杨逸的他们旗帜鲜明,一路东来,遇到的商队没有躲避他们的。
    而这个商队也不象是在躲避大军。因为他们并不远避,而是躲到路边的一道坡脊下。距离既近,也隐藏不了形迹。杨逸一眼就能看到他们,一个个正在慌忙地让骆驼伏到坡脊下。
    就在杨逸诧异之际,商队里有一骑朝他的帅骑飞驰过来,极力地挥动着手臂,嘴里大喊着,只是杨逸他们蹄声如雷,听不到那人喊什么。
    “汉卿,你去瞧瞧此人要做什么。”
    马汉卿一点头,打马就向那一人冲去。交流两句之后,马汉卿很快又冲回来,对杨逸大声说道:“大人,这是来自京兆府的商队,他们商队在沙州请了一位老向导,据这位老向导说,很快就会有沙暴到来,所以他们才急忙躲避。”
    “沙暴?”
    “大人,那人是这么说的。”
    杨逸抬头望望天空。天上乃是烈rì炎炎,灼得人脸面生痛,四周感觉不到一点风的存在,说立即有风暴到来。这未免太让人难以致信了。
    但杨逸也明白,那个商队的人绝对不会无的放矢,若是胡说误了大军的行程。会有他们好果子吃吗?
    商人的不会不明白这些,所以没有一定的把握。他们是不会来告诫的。
    杨逸不敢怠慢,连忙下令大军躲避。几千人马纷纷在附近寻找可供躲避风暴的地方;
    好在戈壁滩上起伏如浪,几千人马就近隐伏于这些背风的坡脊之下,未几,就见坡上有轻风扬起,接着听到一种难以述说的声响,很轻,却让人有一种闷闷的感觉;
    杨逸忍不住爬上坡顶去张望了一下,只见地平线那头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