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轮回闯末世-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而,刘备的前期,也是比较难以下手的。

    对于他的经历,宁凡听易小川说过一点,大体是这样的:

    刘备可以说是三国时期创业最为艰难的英雄之一,其间经历无数波折,生死考验。

    玄德公刚起兵逐鹿天下时,就遇到的两次生死危机。

    第一次是在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中山相渔阳张纯和老乡泰山太守张举,联合乌桓部落大人丘力居等,举兵反叛。

    杀死东汉政府派驻乌桓的校尉、右北平太守、辽东太守等人,一下拉起十万人的队伍。

    张举还自称天子,张纯自号天将军、安定王,明摆了是要搭台子与东汉朝廷唱对台戏。

    一时之间,青州、徐州、幽州、冀州动荡不安。

    可朝廷已经派不出能打的军队,只能让四州自己想办法,自谋出路。刘备就拉上关羽、张飞,跟着青州从事上阵砍人。

    进军途中,突然与叛军遭遇,对方还没等东汉朝廷军摆开阵势,就直冲了过来。

    刘备应战不及,身上挂了一彩,眼看就要没命。关键时刻,刘皇叔放出大招。

    什么样大大招?

    易小川是这样说的。

    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的《典略》记载,皇叔的大招就是装死。

    受伤的玄德直挺挺的躺在地上。杀红了眼的叛军也没有试一下皇叔有没有呼吸心跳,接着去砍其他人。

    等到战斗结束,身边的战友一看玄德公刚上战场就挂了,耳朵大也不一定就有福嘛。

    就把玄德抬上车,准备送回去安葬。回途中,刘备自然而然的苏醒,这才躲过一劫。

    只是不知道拉车的人会不会被皇叔的诈尸吓个半死。

    文言文版是这样的:

    “遇贼于野,备中创佯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

    这是刘备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第二次是在平原县任上的时候。

    镇压黄巾起义后,刘备得了个安喜县尉的官,后来因为上差督邮要对刘备搞下岗分流,皇叔就鞭打督邮一顿,挂印而去。

    辗转流浪之后,投到公孙瓒帐下,数有战功。

    公孙瓒一看,大耳小子不错,给个平原相干干。

    刘备在平原县任上干得很是出色,保境安民,抚育百姓,很是笼络了一片人心,皇叔的仁爱美名也是声名远播。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话用在皇叔身上也很合适。刘备在平原的政绩和官声,竟然被人嫉恨。

    一个叫刘平的人,很是看不惯刘备的仁义,就暗自收买刺客去刺杀皇叔。

    刺客到刘备府上,刘备竟然不知来人是要取自己性命的,还一番好酒好肉的招待,两人唠了半天磕,互相都觉得相见恨晚。

    刺客走心了,彻底服了,向玄德公说出实话,拱拱手,就此别过。

    这事也在《三国志·先主传》中有记载:

    “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魏书》中也有提及,“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

    就这样,刘备再次躲过一劫。

    而刘备之后的经历,堪称打不死的创业者。

    23岁那年,刘备离开家乡,立志要像先祖刘邦一样,闯出一番事业。

    不过,对比其他势力,刘备50岁以前的经历基本上用两个关键词就说完了,一个叫“屡败”,一个叫“投奔”。

    30岁,依附公孙瓒的刘备,被袁绍打败,投奔徐州牧陶谦;

    35岁,被吕布偷袭,全家老小被俘,反过来依附吕布;

    37岁,再次被吕布打败,投奔曹操;

    39岁,被曹操打败,关羽被擒,投奔袁绍;

    40岁,官渡之战袁绍战败,投奔刘表;

    47岁,曹操占领荆州,刘备在当阳大败,差点连儿子都丢了……

    直到50岁时来运转之前,刘备的地盘不过是江东七郡中的五郡,其中的南郡还是借来的。

    三国的英雄里,被打败后再重新振作的,有很多。

    但二十年如一日的一次次惨败,每次都是只剩下几十条人马,常常连老婆孩子都丢了的“英雄”,就刘备这一个。

    刘备这家伙,可真不愧是刘氏子孙。

    和他祖宗刘邦一个性子,经常逃命,还是丢盔弃甲一般的逃命,抛弃妻子。

    如果不是他早已经就是孤儿,怕是能和刘邦一样说出:

    “乃翁即尔翁,既要烹尔翁,可否分某一抔羹。”

    连他老爹的生死都快要不去管了。

    当然,这也可能是一种策略,心理战术,就是用来打击项羽的。

    不过——

    虽然刘备比较难搞,但相对于其他两个人来说,在历史剧情中,宁凡有一个巨大的机会。

    他眯了眯双眼,闪过危险的光芒。

    那就是关羽和张飞尽皆死亡之后,刘备尽起蜀汉七十五万大军,发动对东吴的夷陵之战。

    此战的前期与中期,在人海战术的碾压下,刘备突飞猛进,东吴节节败退。

    但是,孙权将大都督的职位交给陆逊陆伯言之后,就发生了逆转。

    陆逊火烧连营,烧死了刘备数十万大军,他们丢盔弃甲,仓皇逃出。

    此战,蜀汉元气大伤。

    刘备最后病死在白帝城,向着诸葛亮托孤。

    陆逊!

    就选定是你了。

    宁凡权衡良久,有了打算。

    不是选择马超不行,而是曹操身居大气运,马超彼时还真就杀不了曹操。

    而刘备呢,陆逊可是将他打得吐血三升,奄奄一息。

    宁凡选择这个身份之后,只要再原剧情中再加一把力,就能够将刘备逼死。

    本章完

第289章 逊与孙尚香() 
说起陆逊,此人经历当真玄奇。

    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建安八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

    建安二十四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

    在此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他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直到关羽死亡之后。

    章武二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成名。

    黄武七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

    黄龙元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后卷入“二宫之争”。

    赤乌七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侯。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当然,以上都是史书记载。

    那么,陆逊为什么刚被拜为丞相,第二年就死了?

    其中意味,值得深究啊。

    有人猜测,是因为他和孙尚香的关系所致。

    易小川原本就是个花花公子,也比较同意这种说法,他还就此长篇大论,宁凡是记忆犹新。

    易小川曾经装逼道:

    “煮酒读三国,乱世中英雄踏马而来。”

    “儿女情长与天下家国交织成歌,悠悠一晃是千年,多少爱恨悲欢如烟。”

    “烟雾朦胧里孙尚香的身影隐在其中,她的名字广为人知,可她的故事却不仅仅只是后人听到的那么简单,背后另有传奇”

    如果没有老罗的三国演义,孙尚香不过是个被人一笔带过的女子,因为在正史里,关于她的描写实在寥寥。

    东汉建安14年,正直妙龄的孙尚香嫁给了长她数十岁的刘备,这段婚姻无关爱情,仅仅是出于政治需要两个人才结合在一起。

    后来两国联盟破裂,孙权将她接回了东吴,和刘备从此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

    自此之后,孙尚香也于历史之中销声匿迹,没有人知道,她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就十分值得探究。

    民间传闻她为刘备投江,实属无稽之谈。

    然而,虽说正史无所记载,可我们依旧能从蛛丝马迹中,拨开迷雾看到她的后来。

    而这一切,得从一个人说起,那个人就是陆逊。

    如果说,在三国史上,孙尚香是只见前半生,未见后半生。

    那么,陆逊就刚好是反过来了,陆逊的前半生仿佛是被白雾隐去了一般。

    又或许,是有人故意抹掉了他的存在。

    他的前半辈子,一直是在孙权的幕僚团,当做一个隐形人物。

    为人所知的是,陆逊三十三岁那年娶妻,四十三岁那年,妻子为他生下一子陆抗。

    陆逊的妻子其名在历史上无从考究,只知道她姓孙,人称陆孙氏。

    而这也陆孙氏,极有可能就是孙尚香。

    有人屎这样推论的。

    当年孙权打下吴郡,将根据地建立在吴县,而此处正是陆逊的老家。

    陆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按照孙权的性格,当时肯定会与之结交。

    所以我们不难推测,在陆逊二十一岁出仕之前的若干年里,他和孙家必定相识,他和孙尚香也一定是认识的。

    陆逊在后半生里,几乎就是个战无不胜的军事之神,常常令人感叹大器晚成。

    可如果细读史书,却会发现陆逊并不是大器晚成。

    陆逊的神君之名并非浪得虚名,征讨山越也足以说明他的才华并不平庸,可他为何长久的被埋没才华?

    因为他的才华刻意被人忽略,这里也不得不插一句,陆氏和孙氏早在在孙策攻打庐江时就有过矛盾。

    陆逊刚一入幕就马上被孙权发配去了海昌,那可是一个民不聊生的地方,而且一呆就是七年。

    七年在那个时代,男儿有志七年可天下闻名。

    等到陆逊开始崭露头角,他得到了孙权的赏识,孙权也开始重用他。

    陆逊终于平步青云,这个时间点,好巧不巧就是孙尚香离异回吴后。

    自此,我们不难推测,陆逊和孙尚香之间,大概是有过一段感情。

    那段感情在他们尚且年少时萌发,可还来不及生根发芽,孙尚香就成了政治牺牲品,两情相悦,却奈何命运弄人。

    孙尚香嫁给了刘备,而陆逊,至此不言婚娶之事,直到孙尚香与刘备决裂,或者说,孙刘联盟破裂,此时的他们再次重逢。

    孙权可是一个搞政治的好手,要不然也不会被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在他的眼里,陆逊有才,可孙权不放心用他,而如今,孙尚香归来,而孙权也需要人才。

    如果孙尚香再嫁给了陆逊,他成全了一段感情的同时,也笼络了陆逊这个人,何乐不为?

    而且,从陆逊在后半生对孙权死心塌地的效忠来看,孙权的想法显然是对的。

    孙尚香是吴主之妹,刘备之妻,按理来说,她在历史上也是个角儿,不存在回到东吴后就没有了记载。

    而陆逊呢,他好歹后来也官至丞相,他的妻子在历史上也不可能一点记载都不留下。

    可是,在历史上,孙尚香,陆逊,陆逊之妻,这一大块地方都是模糊的。

    加上孙权与陆逊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或许,唯一能解释这一切的就是,陆逊的确是娶了孙尚香。

    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