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来自德国的负责人们,似乎全都是慈悲为怀的圣人。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让成千上万的乌克兰农民,摆脱了繁重的粮食征收,从集体农庄调入铁道修建合作社,从此过上了可以保证温饱的日子。

    虽然德国负责人们,拿出来的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但是,每一个受过恩惠的乌克兰人民都会记得,到底是谁,在他们即将饿死的时候,递给他们一块黑面包,给了他们可以看见未来希望的活路!

    德国人的黑面包,就是他们眼里最美味,也是最神圣的食物!

    “艾哈德先生,”此刻的瓦连京,目光如炬,吞了吞唾沫,郑重其事的站直了身体,一字一顿道:“今天,您和您的国家,你们为乌克兰人民所做的一切,我们都会铭记在心中。可惜,我能做的,只是代表我的同胞们,向你致以最真诚最朴实的尊敬和爱戴。德意志,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很荣幸,能够结识您这样的朋友。”

    瓦连京现在的这番感动,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与在广场升起仪式里,高呼斯大林万岁时不一样,这个时候的瓦连京,眼神中非常坚定。他那厚实的布衣之下,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有些单薄的身板,第一次挺的如此比直似松,铮铮有力。

    毫不夸张的说,光是基辅这一个城市的合作社,就至少养活了编制内外,超过2万名的乌克兰人。而整个乌克兰境内大大小小分部在各个城市内的十余个苏德铁道修建合作社,几乎可以说让数十万乌克兰人在苏联政府的高压统治下,拥有了吃完今天,明天还有的吃,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相对幸福生活”。

    “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毕竟你们过的实在是太苦了,任何一位还有良知的人,都不可能坐视不管的。”艾哈德大义凛然的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走到瓦连京身旁,拍着对方的肩膀道:“请相信我,迟早有一天,你们会遇见一劳永逸,能够彻底摆脱现状的机会。只要抓住机会,乌克兰会比现在富足一百倍!”

    “我们真的能变得富裕起来吗?”虽然瓦连京是有些不可思议的在问道,但他的双眼里,却是充满了期待的。

    “一定能的,而且那一天不会太远。。。。。。”艾哈德微眯着眼睛,嘴角扬起一丝和煦的微笑。

    震撼中,瓦连京没有发现,艾哈德现在的表情,其实并不是全然的那么圣洁。至少,在圣洁的外表下,已经有少许掩盖不住的狡黠,从笑容中逐渐暴露出来。

    德国自己都在粮食限量配给,会这么好心给乌克兰整天送吃送喝?即便送来的食物,都是一些口味简直天怒人怨的低级食品,可这毕竟也是粮食不是?

    乌克兰,白俄罗斯,数十个合作社的德国负责人集体“无私帮助”乌克兰人渡过难关,大量要求加派物资的报告送回国内,只要德国领导人不是头猪,就一定能发现这种操作。

    而这种操作,之所以能继续到现在,唯一的解释就是,德国领导人在默许,甚至有意为之!

    乌克兰人民被集体农庄搞得食不果腹,走投无路?

    那正好,伟大的德意志可以给你们活路。让全乌克兰的人民都看看,在德国人手下的合作社做事,与在苏联政府的集体农庄做事,到底哪一个才能给他们活路?!

    一方面,为了政绩的苏联地方官员,包括斯大林在内急于改善边境运输情况的苏联高层,都自作聪明的给苏德合作社一路大开通行绿灯。对于加入合作社的民众,也是以免除上缴粮食的义务。于是,这就让乌克兰,包括白俄罗斯在内的大量民众们,亲身体会或近距离亲眼看见了德国人为他们带来的福利。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民众被抽调进入合作社,当地官员不能为难这些合作社的“工人”上缴粮食。可是,莫斯科下达的粮食上缴指标却不降反升。

    于是灾难就只能加倍的落在那些留在集体农庄,落在那些为苏联“尽忠”的乌克兰民众身上。

    换个不容易发现的隐秘角度来说,艾哈德这些德国负责人拉入合作社过好日子的民众越多,那些留在集体农庄的民众就越惨。

    接下来,恶性循环。越来越多不堪重负的乌克兰人民想方设法拖关系逃进合作社,然后集体农庄的人均任务更繁重。于是,又有更多的人不堪重负。。。。。。

    哪会有那么多圣人,这些看上去无私伟大的德国负责人,全都是从盖世太保中精心挑选的佼佼者。

    他们踏上苏联土地的唯一任务,就是有目地的“做善事”,并从中彰显德国的爱民与富足,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人民,动起叛苏入德的小心思。

    一旦时间成熟,这些乌克兰人就会“碰巧”遇到艾哈德口中一劳永逸的解决机会——追随第三帝国的军队,推翻苏联政府!

第三百九十七章 压力山大() 
“看看这封电报吧。。。。。。”刚当上英国远征军司令的亚历山大将军,在正式就职后的第三个小时,就受到了国内海军部传来的北海败报——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损失惨重,无力掩护“发电机行动”,被迫收缩北海残余战舰,退守港口。

    收到这样的消息,亚历山大连找根柱子一头撞死上去的心都有了。

    他的前任,也就是戈特勋爵,在丢下这么一个烂摊子后,居然大摇大摆的做飞机返回国内停职受审了?

    打了败仗居然还能优先回国,而没有犯错的自己却得留在敦刻尔克这个鬼地方,与阵地共存亡。

    共存你妹啊!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海军部那边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没船,不能掩护你们,要回国就自己想办法。

    可是,没了战舰的掩护,剩下的这十八万人还想要坐运输船队撤回国内,那不是扯淡吗?德国人只需要派一支小型的驱巡舰队,就能把没有任何军舰掩护的运输编队统统歼灭在海上。

    一支如此巨大的运输舰队,想要逃过德国海上侦察机的发现无疑于是痴人说梦。可要是躲不开德国人的侦查,让运输船队起航不就等于是送船上的人去死吗?!

    这个时候,谁留在敦刻尔克,谁就是冤大头。戈特很幸运,先走一步。可亚历山大就悲剧了,他没机会走掉!

    “将军!东面发现有德国人的伞兵出现,他们从背后攻击我们建立的阻击阵地,现已经得手。”一名亚历山大在第一军当军长时就追随他的指挥部参谋长忍不住提醒道:“这个时候,德军的装甲部队已经没有了任何阻碍,随时可以冲到我们司令部来。”

    没有人能体会亚历山大现在的痛苦,除了他本人。

    这叫个什么事啊?有这么坑人的吗!

    “让滩头等待登船撤离的部队都别空等了,”想了半天,亚历山大也就只想出了这么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告诉他们,因为失去海上支援,运输舰队不会来接我们了。所有部队,现在都只能回到作战岗位上去,准备防御作战。”

    让那群急着回国,毫无战意,连装备都已经丢弃的干干净净的溃兵回到阵地上与精锐的德军伞兵作战?亚历山大这番指示,连他的参谋们都明显的感觉到不切实际。

    “将军,要让这些部队回来作战。。。。。。。恐怕很难办到。”一名相对这个临时指挥室内大多人更为年轻的作战参谋,上前两步,走到亚历山大的面前,硬着头皮结结巴巴汇报到。

    “是啊,那些堆积在滩头的部队,现在不仅建制混乱,难以找到相应的军官去调动他们。”亚历山大的副官此时也忍不住提醒自己这位老伙计道:“况且,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减轻登船重量,早已经把武器装备随处丢弃掉,此刻就算我们真的调动了他们,这也是一群大多没有武器可用的军人,挡不住德军的进攻。”

    在亚历山大现在的指挥所内,能找出己方优势的人没几个,可能找出己方劣势与不足的人,可谓多入牛毛。仗都打成这个样子了,实话实说,也全都是不足之处啊,这能怪谁呢?

    指挥所里的军官们,大多数都是被亚历山大从自己当初在远征军第一军时的军部里调来。对于自己这帮手下,亚历山大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的,哪怕是当初盟国比利时全军投降的时候,自己这些手下一个二个都还是乐观无比的。

    可今天,事情确实已经发展到没有任何希望的地步了。陆地上没有援军,海上的撤退计划又被迫中止,现在的英国驻法远征军,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一支孤军。

    等待他们的结局,只能是毁灭!

    亚历山大这一秒的内心,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实实在在的“压力山大”。他指挥的部队,确实是精锐部队,可那时在一个月以前!

    现在的远征军,就是一支打了败仗,士气溃散,主帅临阵更换的溃军,哪里还有半点精锐的样子?!

    一名还想报坏消息的参谋上去一步,也想要和前几位同僚一样指出司令调集滩头部队的想法还有什么问题,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发现他心思的亚历山大就一把抓起这位参谋的军服衣领,瞪圆双眼大声吼道:“你还想说什么!找我的错误就这么有意思吗!就你知道那是群溃兵,我堂堂一名中将会不知道?!”

    沉重的呼出了两口浊气,亚历山大咬紧牙关闷闷道:“你们说,出了滩头那超过十万人的溃兵,我还有什么部队可以调动?把我指挥部的军官都调去前线打阻击吗?!”

    情急之中,身材中等偏胖,平日里和蔼可亲、礼貌绅士,让无数军官崇敬的亚历山大将军,此刻也忍不住像一头狮子般暴怒着吼道。

    他不是白痴,那些参谋们都能看出的浅显易懂的道理,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可是,他的职责令他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去抗争,去对付已经占尽优势的德军。

    没错,滩头那十多万部队已经成了“战五渣”。可作为大英帝国远征军的最高指挥官,就算知道手下剩余的人手都是战五渣,亚历山大也得把他们派上去堵住德军。否者一旦阵地有失的话,他没办法对国内交代。

    “都怪海军部那些蠢货,居然被新组建没多久的德国海军给打的灰头土脸,他们平日里的训练都是过家家吗?!给他们建造大量战舰,简直就是对国防经费的严重糟蹋!”暴露之中,亚历山大也和他的前任戈特勋爵一样,通过指责滥骂海军来发泄内心的糟糕情绪。

    可惜,指责海军毕竟也没办法改变现状。亚历山大的滥骂,既没有引起属下们的斗志,也没有给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司令,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位原本在戈特手下做事,现在跟着亚历山大这位新司令的上校参谋,在这一刻神经质的猛然站了出来:“既然北上回国的路被切断了,那就应该指挥全军立刻向南突围,和法国第一军一起与南方的法国部队取得联系!”

第三百九十八章 远征军的最终命运() 
亚历山大冷眼看着这位几乎是指着鼻子教育自己的参谋,不屑的喘着粗气。

    远征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存与灭之间,再难逾越的鸿沟都能跨过,更何况区区上下级之间的尊敬与克制。

    远征军此刻的混乱,随时都可能打到他们指挥部的德军装甲部队,渺茫的前途与不堪的处境,令这位戈特勋爵留下来的参谋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