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咚咚咚!”丘吉尔的办公室外,响起了一阵有规律的敲门声。

    “进!”正在批阅文件的丘吉尔,头也不抬的喊了一句。

    毕竟,《弩炮行动》已经确认执行,有太多的相关事宜,等着丘吉尔去处理。

    人员调度,情报保密,物资分配,兵力部署,经费外拨。。。。。。。

    毕竟丘吉尔已经失败过太多次,他实在不想再面对任何一场新的失败。

    在丘吉尔还没有当上首相的时候,他建议偷袭挪威,卡断德国从瑞典进口铁矿石的路线。

    结果,英法联军动用超过两个师的兵力强势入侵,却被莱因哈特仅仅调去的一个师,带动挪威的军队,相当划算的把2个师的英军与1个团的法军给打投降了。

    以多败于少,这本来就已经是亏本买卖了。而更为恶劣的事,英法两国不仅在军事上彻底失败,还在国际上留下了恶劣的影响,给了德国一个成为挪威救世主的机会。

    就是因为这次惨重的失败,几乎对张伯伦的倒台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而丘吉尔也顺理成章的当上了大英帝国的新一任首相。

    挪威一败,实际上张伯伦是当了丘吉尔的替罪羊,很冤枉的领下了这份失败的责任。

    可后来的《发电机行动》,已经身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就再也难以推卸责任了。

    20万精锐远征军的覆灭,可比当初挪威投降的英军数量,要高出十倍。

    而在《发电机行动》中,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巨大损失,更是比挪威海战中高出了十倍、二十倍,甚至更多!

    现在的丘吉尔,其实比当初张伯伦面对的失败,还更为恶劣。

    他之所以还没向张伯伦那样倒台,原因也更为奇葩——因为没有人愿意顶上来接手目前的烂摊子,所以只能让丘吉尔继续干下去。

    丘吉尔很清楚,对于当下的大英帝国来说,已经输不起了。而他自己,更输不起!

    “首相,法国的戴高乐将军要求见你。”一名机要秘书推门而入。

    “戴高乐?他是谁?”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的丘吉尔,唰的一声从文案上抬起头来:“我怎么没听说过?”

    也不怪丘吉尔对戴高乐这个名字非常陌生,毕竟,这一世的戴高乐,此刻还不过是一个途有野心的小小少将罢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个圈套() 
丘吉尔的机要秘书,花了足足一刻钟,才算为首相大人讲明白了戴高乐的身份,以及他的来意。

    不得不说,当丘吉尔听完戴高乐的介绍后,他一时竟对这个小小法国少将的野心感到佩服。

    一名普普通通的少将,这在法国众多的将军中,可以说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可就是这么一名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人物,居然拥有重新组建一个新法国政府的野心!

    “你的想法,我明白了。”面对正端正比直站在自己面前的戴高乐,丘吉尔隔着一张办公桌,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缓缓开口道:“那么,你让我凭什么相信,你能成功组建起一个新的政府呢?”

    丘吉尔的话,说的很直白,毕竟对方只不过是一名区区少将而已,别说是一个战败国家的少将,就算在英联邦国家的三军将士中,少将这种级别的人又何止成百上千。

    如果对每一名少将都要认真倾听其想法,那丘吉尔就算有两个脑袋,两副耳朵也不够用。

    “不得不说,戴,戴。。。。。。。抱歉,我实在记不清你名字了。”刚刚处理完大量文件的丘吉尔,一时对戴高乐这个只听过几遍的名字有些想不起来。

    当然,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丘吉尔对于自告奋勇的戴高乐并不重视。

    “戴高乐,”一旁的戴高乐少将没有露出半分尴尬,而是面无表情的正经道:“我的名字叫戴高乐,尊敬的首相先生。”

    戴高乐的反应还算不错,并没有因为对方不重视自己而表现出气馁的样子。这让丘吉尔对他突然有了一丝好感,或者说有了一丝认同。

    毕竟,丘吉尔也是一个积极固执,不轻易气馁的性格。

    “哦,对,戴高乐少将。”丘吉尔点了点头,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这位镇定的法国小少将:“你告诉我,说你想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法国政府。可是,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少将而已,要凭什么能让我相信你有这种能力。”

    丘吉尔的担心不无道理,他虽然对戴高乐的顽强性格与野心持有个人好感,但他并不觉得以戴高乐的声望,可以担负起建立一个新法国政府的重任。

    说白了,就是丘吉尔担心,法国人并不会买戴高乐的账。

    事实上,在丘吉尔心目中,有很多人都比戴高乐适合担任一个反同盟国的法国政府的领袖。

    比如说,带领法国打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受到绝大多数法国人信赖与尊敬的贝当元帅。

    可惜,贝当选择了组建亲德政府,带领法国加入德国阵营。

    这也就断绝了丘吉尔拉拢贝当的可能性,毕竟别人已经做出了明确选择。

    而丘吉尔心目中的另一个候选人,则是最近大放异彩,在败军之际,带领法军以少胜多,用5师之力击败意大利32个师,一战成名的新一代法国名将贝朗特。

    同样可惜的是,那位向德国投降的贝当元帅也看出了贝朗特的巨大声望,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贝朗特送去了阿尔及利亚当殖民地总督,领导着法国能够控制的最后一支武力。

    名义上,贝朗特的殖民地军队是忠于贝当组建的维希法国政府,也就相当于是归顺德国的。

    可实际上,贝朗特的部队却丝毫不受到德国的控制,处于自主状态,其总督贝朗特,拥有实际的独立指挥权。

    也就是说,这是贝当为法国复兴留下的一支后手,是法国未来可以用来放在国际谈判桌上的一个重要筹码。

    因为名义上并不反对德国,再加上德国刚刚打败法国本土军队,急于消化法国占领区的工业力量,一时无暇南顾,所以贝朗特的军队,完全可以坐镇非洲,从容观望欧洲局势,并等待未来的有利时机。

    要拉拢这样一支已经形成了一定实力,而且并无迫切需求的势力,使之加入英国阵营与德国对立,丘吉尔用屁股想也知道,决不会太容易。

    仿佛看穿了丘吉尔的心理活动,戴高乐此时倒是不紧不慢,但是非常强硬的开口道:“尊敬的首相先生,事实上,你并不需要相信我的能力。重点是,你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只能相信我!”

    看来戴高乐也不是空有野心的白痴,至少,他有足够的脑子与见识,能够一语就道破丘吉尔现在的窘境。

    不错,丘吉尔现在根本没得选!

    更好的选择,不是被莱因哈特提前选走了,就是被法国人自己偷偷存了下来。正真送到他面前的反德政府代言人,就只有戴高乐一个。

    “哦?你倒是看的很明白。”只言片语间,丘吉尔不但感受到了戴高乐的能力,更感受到此人那种桀骜不驯的气质。

    现在,丘吉尔明白了戴高乐或许真的有一定能力,或许可以堪当组建反德法国政府的重任。

    可他同时也明白了,此人并容易被大英帝国控制住,他组建的政府和大英帝国之间,绝对不会像贝当政府对德国那样言听计从。

    也罢,无非就是互相利用而已。丘吉尔自信,他在政治上的手段,要比戴高乐这位军人出身的半吊子政客高明的多。

    相通了这一点,丘吉尔也就不建议和戴高乐进行一场各取所需的合作。

    “既然你我都明白双方的需求,那我也就不饶弯子了。”丘吉尔抬了抬嘴角,微微笑道:“我会给你准备场地,人手,以及有限的经济支持,而你也可以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

    “只是。。。。。。。”丘吉尔顿了顿。

    “只是,我所建立的新法国政府,一定要立场坚定反德,并与英国继续保持深层次盟友关系。”戴高乐接着丘吉尔留下的半截话,一口气说了下去。

    听完,丘吉尔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和聪明人交流,就是舒服!

    “对了!”达成共识后,丘吉尔马上以一副不经意的表情,刻意表现非常随意的对戴高乐提道:“你能帮我联系一下非洲阿尔及利亚那边的达尔朗上将吗?我想给他发一封电报,恳请他能率领海军继续维持中立状态。”

    “毕竟,英吉利海峡,维系着我们英法两国政府的安全问题。法国留下的海军,可千万不能和德军联手。”丘吉尔诱导性的说道。

    听到对方已经把自己未来的政府当做法国政府称呼,心中暗爽的戴高乐一时松懈了内心的防备:“没问题,我来负责帮忙联系。”

    如果此刻的戴高乐认真观察,其实不难发现丘吉尔眼神里是带着些许心虚的。毕竟,丘吉尔这封电报,可以说完全是居心不轨,甚至歹毒无比的。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封信() 
【武♂林÷中☆文→网。】,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司令,我们收到一封没有加密的电报!”阿尔及利亚的港口内,刚刚从本土率领舰队安置于此,还没来得及和阿尔及利亚总督贝朗特详细商议未来的打算,达尔朗就收到了一封以戴高乐名义发来的电报。

    实际上,在今天以前,达尔朗都还不知道戴高乐这个名字到底是谁的。

    当初,达尔朗被任命为法国海军参谋长,成为法国海军领头人的时候,那时的戴高乐还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陆军团长。戴高乐要知道达尔朗的名声非常容易,可要达尔朗听说戴高乐,那就不现实了。

    就像后世的一些追星族一样,他可能认识大名鼎鼎的明星,甚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偶像明星的生活喜好,性格风格,甚至身高体重。

    可是,别人大明星可不会认识每一个追星的粉丝。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多数粉丝和明星都不在同一个层次。他们认识的,只可能是同样出名的同僚,或者名气差不多大的人物。

    所以,戴高乐这个级别的人物,实际上一直都没能入达尔朗的法眼。

    可是,在达尔朗收到这封电报时,他却非常郑重的认真对待。因为此时此刻的他,已经知道了戴高乐的身份。

    这到不是因为达尔朗和戴高乐有了交集,或者他们曾经有过联系。

    因为今天早晨,作为实干派的戴高乐,在逃离法国的第二天,就于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支持下,戴高乐将军在英国广播电台发表了《告法国人民书》。

    在《告法国人民书》中,戴高乐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他将借助英国的力量,重新组建起一个新的反德政府。同时他还要求,让所有希望抵抗德国的法国官兵们和他联系,加入他的新政府。

    虽然,戴高乐的新政府并没有多少人支持,而且甚至都没有多少国家愿意承认其合理性,但是戴高乐依旧利用这次宣言,成功登上了历史前台,赚足了知名度,甚至连远在非洲的达尔朗,都认识到了戴高乐这个名字。

    “就让我先看看,戴高乐先生到底要和我聊些什么吧。”达尔朗向参谋挥了挥手,示意对方把电报递上来。

    出乎意料的是,这封以戴高乐名义发来的电报,实际上,却并不是记录着戴高乐想对达尔朗说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