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莱因哈特与墨索里尼之间,德国和意大利之间,他们的关系,一直都不是看上去那么其乐融融的。

    在外界看来,早自1938年,距墨索里尼访问柏林刚过半年,莱因哈特就率领了一只500人的庞大代表团前往罗马访问。

    而为了表示对墨索里尼“领袖”的敬意,莱因哈特当时还特意佩带着,墨索里尼授予他的“意大利民兵荣誉队长”的袖章。

    莱因哈特、里宾特洛甫一行,可是足足分乘三列专列前往意大利。

    国社党头目们,许多都参加了那次“向意大利的友谊进军”。

    莱因哈特到达意大利的时候,墨索里尼的接待也是隆重热烈的。

    在各国记者的相机记录中,意大利国王、领袖墨索里尼,及其他全班高级官员,几乎是倾巢出动去车站迎接莱因哈特。

    当时罗马的各条街上,也彩旗彩灯,呼喊声震耳欲聋。

    不过大众不知道的是,从车站出发后,墨索里尼就忽然从欢迎的行列里不见了。

    原来莱因哈特是作为国家元首来访的,而从名义上讲,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之上还有一位国王。

    按礼仪规格,应该是国王陪同德国“元首”乘车去下榻的住地,没墨索里尼什么事。

    那时候,墨索里尼虽然因自己屈居国王之下而不悦,但他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相反,意大利的领袖墨索里尼,也是把日程排得满满的,使莱因哈特当时是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

    不过在这种热热闹闹场面的背后,墨索里尼多少是有些忧郁的。

    虽然没人表现出来,可那时候的莱因哈特明白,墨索里尼的心病是奥地利问题。

    为了使这位盟友对德奥合并一事不要心有余悸,莱因哈特当时还特意在祝酒时表示道:“凭危高立的阿尔卑斯山是大自然和历史造成的。阿尔卑斯山会是德意是两国的边界,永远不受侵犯。”

    而这话的背后意思是说,意大利境内日耳曼聚居区的南蒂罗尔,仍是意大利的领士,德国不会像对付苏台德区那样,借口名族问题来吞并它。

    在莱因哈特稍微暗示了一下过后,墨索里尼虽然还是对德奥合并怏怏不乐,但也在有发作迹象。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墨索里尼从那时候开始,就已经失去了昔日和莱因哈特讲起话来“屁股会晃动”的那副神气了。

    随着莱因哈特与德国的日益强大,墨索里尼只能在一些小节上背后取笑这位德国元首。

    他对女婿齐亚诺说:“莱因哈特就一个暴发户,一个靠撞大运走上高位的普通人。像这种人,一般都只能是待在家中混吃等死的废物”。

    而意大利国王则干脆说他的德国客人是“心理方面的某种堕落者”。

    毕竟那时候的莱因哈特名声不太好,又得侵犯了意大利的利益,所以在意大利并不算太讨喜。

    里宾特洛甫曾经想劝阻墨索里尼,请他让意大利国王不要对德国“元首”态度过于傲慢。

    可那时墨索里尼却冷冷地回答说:“告诉你们元首,他才是该要多忍耐一点。”

    在整个访问期间,莱因哈特、里宾特洛甫,都还一直在寻找机会谋求和墨索里尼、齐亚诺进行一次认真的政治对话。

    可事实上却是,德国人还有话想和意大利人谈谈,但墨索里尼却缺乏热情。

    墨索里尼和莱因哈特,并没有因为意识形态的相似,而从一开始就意气相投。

    相反,以社团主义和独裁主义宗师自居的墨索里尼一直自视甚高,最初根本没把莱因哈特放在眼里。

    在大多数人卡不见的深层次区域中,德意之间的关系,可谓是经历了一段从对抗到合作,然后再从合作到同盟的过程。

    这又一次证明了国际政治,就是国家利益的舞台而已。

    如今的德意同盟,完全是一种马基雅维利式的政治结合。

    它比很多人想的都简单,也比很多人想的都复杂。

    总的来说,德意关系大概经历了这么几个时间节点:

    德意因为奥地利问题产生矛盾。

    意大利加入斯特雷萨阵线导致两国对抗升级。

    埃塞俄比亚战争和进军莱茵使两国关系改善。

    柏林——罗马同盟形成。

    德意两国联合干涉西班牙内战使两国关系进一步回暖。

    《反苏联国际协定》的签署,使得意大利在奥地利问题上对德让步,转而一同把矛头对向苏联。(有趣的是,莱因哈特与苏联当时却私底下合作的有模有样。)

    《钢铁条约》两国正式结盟。

    事实上,意大利早在一战中从德国领导的同盟国,倒戈到协约国,就是为了攫取原奥匈帝国所属的特兰提诺、南蒂罗尔、达尔马提亚和的里雅斯特,此外还有阜姆港和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但凡尔赛条约并没有满足意大利的全部需求,这次导致意大利又一次考虑改头换面,与德国联手。

    意大利人口众多,资源贫乏,地域狭小,急需殖民地以资发展,却因为发展起步较晚而没有机会,因而也有很强的动机向欧洲发动战争争取自己的发展空间。

    这迫使意大利,后来必须游离在此时欧洲的两大阵营,即当时以德国为首的要求改变凡尔赛体系的一方,和那时以法国为首的包含东欧各小国的要求维持凡尔赛体系的另一方之间。

    莱因哈特不断的吞并各国的同时,墨索里尼也深感自己已无可挽回地和德国“元首”绑在一起了。

    可惜,罗马一柏林这个“同盟”是绕着莱因哈特而生的,他墨索里尼似乎只像一个小伙伴而已。

    后来,在东南欧,莱因哈特正逐步占领这一带的市场。

    吞并奥地利以后,德国几乎是间接切断了意大和的里雅斯特港的原油贸易线,使该港几乎成为死港。

    马上,墨索里尼也紧接着做了项对不起德国的事情。

    他沿着德、意国界构筑了一条新的防御工事。

    这完全不应该是一个盟友做的事情,但那时的墨索里尼还是想脚踏两只船。

    他当时一方面向德国人暗示结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以德国人结盟作威胁,迫使西方民主教体国家让步。

    有时,墨索里尼仍怀有一种儿戏的想法:他只是想用战争的语言来吓唬别的国家,为意大利人打气。

    再后来的事,就简单了许多。

    莱因哈特与墨索里尼成为表明兄弟,两人明着其乐融融,私底下却老是互相算计,斟酌损益。

    哪怕这次两人间看似友好的对法国分赃谈判,也不过又是一次为利益展开的交锋罢了。

第四百六十章(5更求订阅,求推荐,求月票,求打赏)() 
    莱因哈特与墨索里尼的德意私下交锋刚刚结束。

    丘吉尔对莱因哈特发起的明面对决又再升高一个台阶。

    在6月18日,不安分的丘吉尔又一次在下院重申英国“继续作战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他再度发表演讲称:

    “让我们振起精神,负起我们的责任来。让我们这样要求自己:如果大英帝国及英联邦能延续千年之久,人们将要这样说:‘现在是他们最美好的时刻。’”

    而莱因哈特也再次针锋相对的在次日发表演说,嘲讽丘吉尔这个演说,只不过是一个自负演说家的打气话而已。

    莱因哈特细数丘吉尔在挪威纳尔维克港的侵略,以及在法国奥兰港的背叛,痛斥丘吉尔是个殖民主义头子,是世界正义公理面前的一颗毒瘤。

    就在德国元首与英国首相,唇枪舌战不断升级后的不久,莱因哈特收到梵蒂冈教皇发给他的一封密电。

    而墨索里尼和丘吉尔也收到类似的电报。

    电报上说,教皇愿意为“公平而体面的和平”进行调解,并宣布在着手这一步骤以前,他希望私下了解一下这个建议将会受到怎样的对待。

    另一边,领导者北欧第一大国的瑞典国王,也积极地向伦敦和柏林双方建议,支持举行和平谈判。

    在美国,德国大使馆在代办汉斯·托姆森的领导下,正在把他们得到的每一块钱都花在支持孤立主义者身上,使美国能够继续不参加战争,从而使英国丧失继续作战的信心。

    因为倘若美国参战,肯定会发生扭转战局的结果,这一点莱因哈特与丘吉尔都知道的。

    而深知美国战争潜力的莱因哈特,就正在通过外交手段,尽全力遏制这种状况的出现。

    实际上,托姆森等人一直在德国驻美大使馆努力,他们致力于操纵美国舆论,使其对莱因哈特有利。

    今年夏天,美国政党举行代表大会时,托姆森更是集中一切力量影响各党的外交政策纲领,特别是共和党的外交政策纲领。

    在6月12日的时候,托姆森向柏林发出了“特急、绝密”的密码电报,说有一个和德国大使馆“密切”合作的“著名的共和党国会议员”,愿意邀请50个孤立主义议员参加共和党代表大会,“使他们能够对代表做工作,让他们赞成孤立主义者的外交政策”。

    而那名美国议员要的代价是足足三千美元。

    托姆森的报告说,那人还要求给他三千美元,以支付美国报纸的广告费,这些广告将刊登整版篇幅,其标题为“别让美国参加战争!”

    当然,莱因哈特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他二话没说,给托姆森汇去了6万美元,是托姆森汇报需求量的十倍!

    别小看在这些方面,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

    事实上,这些看似微小的努力,组合起来将会有无穷无尽的作用,而这些小因素甚至将会左右整个战争的胜负。

    上兵伐谋!

    有了先例,托姆森又通过一个美国文艺界经理人,找到五个著名的美国作家,写几本“称道孤立主义”的书。

    这一次,他需要两万美元以进行这项计划。

    而一天以后,里宾特洛甫就替莱因哈特同意拨出这笔款子,放款极端迅速。

    与墨索里尼明目张胆的看不起美国总统罗斯福,嘲笑罗斯福的小儿麻痹症后遗症不同,莱因哈特对于美国总统先生,可谓是恭敬有加。

    莱因哈特甚至以自己的名义,亲自致电给罗斯福称:“您,罗斯福先生,曾仍一再向我呼吁,并且经常表示希望避免流血的战争。

    看在您与美利坚的面子上,我并没有对英国宣战。

    恰恰相反,我经常强调我并不想毁灭大英帝国!

    我曾一再要求丘吉尔理智一些,要求他达成一个体面的和约。

    但这个要求却给丘吉尔顽固地拒绝了!

    可我又意识到,如果我发出向不列颠诸岛进行全面战争的命令,英国是会遭到严重损失的。

    因此,我要求您与丘吉尔联系,说服他放弃他那无谓的固执。”

    可罗斯福会呼吁和平吗?

    不,他不会!

    非但不会呼吁和平,他还有煽动英德两国扩大战争规模,最好不死不休,两败俱伤!

    这样,才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要的,可不是一个和平安稳的欧洲。相反,欧洲越混乱,打的越惨烈,美国才越能在战后接替欧洲各国的权益,领导世界!

    所以,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