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林其实只是想大概试探下安德森是否怀有野心。

    毕竟,自从安德森来之后,对于三号坦克的改装工作基本上就交与安德森来负责。

    而格林这个前任总负责人兼总工程师,却被冷落在一旁。

    格林因此感到了严重的危机感,开始担忧自己的总工程师位置被安德森抢走。

    但安德森的回答却反而让格林释然了,见过会说话的,没见过这么会说话的。说真的,格林现在反倒已经有点喜欢上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

    同样毕业于慕里黑工业大学,不得不说格林在以前确实还是有一些真本事的,早期的三号坦克就是在格林团队的帮助之下设计出来的。

    而在安德森到来之前,格林和他的团队一路攻坚,解决了很多改装三号坦克时遇到的技术难题,包括莱因哈特提出的三号突击炮改进等等。

    但受到他们团队成员年龄普遍偏大的影响,他们团队成员的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确都跟不上年轻人了,所以他们对于三号坦克的潜水改装研究的时间也显得较长,这显然不满足于莱因哈特急于求战的愿望,于是才派来了安德森这位青年俊杰来帮他们的研究进行加速。

    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安德森不但给这个研究计划加速了,还淘汰了老一辈的研究人员,自己全权负责起了三号坦克的研究改进工作。

    而这位格林先生从年轻时就争强好胜,对名声有着极其大的追求,年轻时,还曾因为排挤一位和他同样优秀的工程师而受到过上级的批评。

    而还好这位安德森的情商极高,话说的满却还显得谦逊贴心,用语言的艺术让自己可以顺利的完成对三号坦克的改装工作。

    毕竟安德森的想法和格林完全不一样,他完全没有格林那种追求功利的心。

    安德森出生于一个环境优异的富商家庭,从小他便受到父母以及学校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期便表现出极高的天赋与智商。

    在上学的过程中,他于无意识间发现自己对机械有着浓厚兴趣,遂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慕尼黑工业大学。

    在大学中,本就天才的他又努力钻研,刻苦学习,几乎包揽了大学中的所有奖学金和各类机械制作的一等奖,毕业之后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和巨大的名气被莱因哈特亲自选中,进入了这个特别专项改装工厂。

    当然,在德国,或许大多数人都知道因为开挂成为天选之子,莱因哈特·海德里希的大名。

    不过,却鲜有人知,另一位,名为安德森·海德里希的真正天才。

第五百四十章 九头蛇() 
    最近德国新出了好几部电影,无一例外,全都是质量优秀,而又带有大量政治宣传因素的佳作。

    比如超级英雄电影《德国队长》,讲述了一个原本普通的年轻人,在参加了“超级士兵”计划的实验改造后,成为了一位拥有健美的体格、坚强的意志的超强战士,正好符合国社党早年哲学中,所谓亚利安超人的形象。

    这名超级士兵的制服颜色为:红底中带白色,加上铁十字党徽,一面同样印有铁十字标准的盾牌,就是他的武器。他的传说在前线的将士中流传,而他本人在充当德国队长的同时,也化名约翰·施密特,代号红骷髅,作为普通的战士和其他的士兵一道奋战。

    这部电影在推出之后,立刻引发重大反响,不但在德国热映,许多同盟国的其他成员国,也纷纷引进播放。虽然特效几乎烂的可以忽略不计,或者说就没什么特效,但凭借其惊人的脑洞,依旧可以堪称为一个时代最优秀的超级大片。

    据说,这部电影的剧本还是德国元首莱因哈特亲自参与,与另外两名导演共同完善的。而且,这部电影还只是一个开头,在未来,作为电影版权方的莱因财团,还将推出“九头蛇联盟系列”,讲述德国秘密组织九头蛇,是如何聚集各位超级英雄,共同抵御强敌的。

    莱因哈特准备,等到未来电影技术发展到可以稍微加入特效后,他就推出更多更炫酷的德国大片,利用电影传播,德国希望传播出去的意识形态。

    有趣的是,一位在美国驻德大使在观看完《德国队长》这部跨时代的电影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他回到家中,翻出国内寄来的最新漫威漫画后,他才发现,漫画里的反派,居然与正在热映的德国队长约翰·施密特刚好同名。而这本漫画的名字,叫做《美国队长》!

    莱因哈特翻拍。。。。。。不,原创的电影,还不止这些。

    在法国诞生的经典电影,甚至更多。

    《兵临城下》,讲述了英国侵略者在阿尔及利亚君士坦丁城折戟沉沙,和法国英雄贝朗特的故事。接着法国人民对贝朗特的推崇,这部电影很是受维希政权推荐。

    《牛!牛!牛!》,讲述了可耻的英国人如何欺骗法国,并秘密偷袭法国舰队,以及法国海军司令达尔朗拼死抵抗的故事。

    《君士坦丁28勇士》,以法军阿尔及利亚南端战线驻军中,一个不起眼的连队为视角,诠释了法国面对英国侵略者可歌可泣的故事。这28位勇士,面对绝对优势的英军,毫不畏惧的战况了阻击,最终在击毁18两坦克,击毙300名英军的情况下,全部牺牲阵亡在大型碉堡内。

    当然,最魔幻的还是挪威上映的一部电影《山地游击队》。讲述挪威游击队战士,依靠百发百中,手撕英军的本领,在以一敌百的情况下,经常打的英国侵略者鬼哭狼嚎。在其中一幕情节中,一位挪威战士把自行车骑出了飞机的效果,不仅拔地而起直接起飞,还顺便搬动了丢出了一个威力不可思议的手榴弹,同时躲开了飞来的英军子弹!

    这些电影无一例外,都是把英国人罪恶歹毒的一面呈现给各个受过英军侵略的国家,在娱乐之余,给各国人民心中埋下一颗仇恨和蔑视英国的种子。

    而即将展开的英德大战,就是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的最佳时机!

    “我的元首,参与霸王行动的盟友兵力已经在今天早晨最终确定。”

    莱因哈特的办公室里,他的首席亲信,已经晋升为中将的保卢斯,面带喜色的汇报道。

    只见保卢斯一口气说道:“我们的电影宣传策略很成功,挪威的民意已经彻底倒向我们。而法国的舆论仇恨,也基本都在维希政府的引导下,从我们身上,转移到了英国人身上。现在,两国首脑,都已经秘密答应出兵协助我们。”

    挪威会答应派出盟军,这并不稀奇。早在德军解放挪威后,这个国家就已经死心塌地,或者说没有选择的上了莱因哈特那同盟国的贼船。

    但法国,这个刚刚被德国打败不久的国度。就完全是因为丘吉尔自作孽,为了他眼里的利益,在法国人面前树立了一个比德国更可恶,更值得仇恨的靶子。

    紧接着,保卢斯继续汇报道:“挪威的吉斯林首相,提议派出挪威陆军中,拥有光荣传统,曾与我们并肩作战过的挪威第5师,参与此次军事行动。另外,他还善意的承诺,额外为盟军送来挪威国防军中,战斗经验最为丰富,参加过援芬志愿军的德械加强营。”

    吉斯林的态度,无疑让莱因哈特非常满意。虽然这是一个只知道讨好德国以巩固自己地位的人,但是,在讨好德国这件事上,他做的确实不错。这,也是一种本事。

    “吉斯林的表现确实不错,等霸王行动结束后,给他订制一枚我们德国产的勋章,也算是回礼了。”莱因哈特点了点头,顺带想了一个对吉斯林最便宜的鼓励方式。

    一枚勋章,对看重他的人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回报。但是就成本来讲,并不会太高。

    “贝当那边怎么回复?”虽然知道也是一个好结果,不过莱因哈特还是选择继续听一听。

    把越来越多的人拉上自己的贼船,这实在是一种享受。

    点点头后,保卢斯拿出一份记录文件看着念道:“法兰西国家的贝当总理答应提供了我们要求,并且还额外提出多加一个师,派出共计3个师的部队以盟军身份加入我们。为了表示善意,贝当派来指挥这支部队的,是法国老将魏刚。”

    “哦?”莱因哈特听到这里后,饶有兴致的笑道:“贝当会这么主动的示好,恐怕也是有其他目的,想让我们答应吧?”

    “是的,他们要求我国准许他们扩充部队,将本土军队再扩编10万人。”保卢斯在感叹莱因哈特对人心把握程度到位深刻的同时,也将手里的文件翻了一页道:“不过,法国的贝当总理也答应,扩编过后,会把本土陆军送5万人去阿尔及利亚,保证在欧洲的土地上,法军规模不会超过15万人。”

    扩编10万兵力?这倒可以接受,毕竟这点人还达不到不到德军的程度。莱因哈特默默权衡一番后,决定给贝当一个面子:“让我们的外交人员默默告知贝当,我们可以答应他增扩10万部队的要求,不过,他们得送7万人去阿尔及利亚。本土的法军,第三帝国最多允许达到13万规模。”

第五百四十一章 跟我比算计?() 
    可能是由于和日本达成和平,解决了后顾之忧的原因。最近苏联对芬兰的要求,可谓越来越过分了。

    斯大林先是要求得到波特萨莫的采矿权,然后还要求芬兰给苏军提供武装越境权。

    芬兰人也有脾气,又一次的对苏联提出的要求不买账,并再次请求德国帮助。这次双方终于是一拍即合,双方随即便展开了外交部长级的磋商。

    芬兰外交部门训令指示公使通知德国,赫尔辛基当局希望当时德国能在与苏联的谈判能够保证芬兰的独立,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恢复到1939年的边界,仅作一些调整,可以使苏联人保留他们认为对列宁格勒防御有重大关系的地带。

    当然芬兰的这些建议自然是毫无用处的,因为与向芬兰人宣称相反,莱因哈特并没有与苏联进行任何谈判。

    这个训令发出之时,距离莱因哈特入侵英国的预定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月,而英德一旦打起来,苏联又怎么可能还能静下心听德国帮芬兰提出的调停建议。

    感情就你们德国占领土地天经地义,苏联占芬兰屁大点便宜,就该老被说三道四?这也不合适对不对!

    直到1940年2月3日,德国代表找到曼纳海姆,直截了当地提出芬兰是否愿意参加同盟国阵营对苏联展开的联合作战,如愿参加,芬兰又想得到什么。

    曼纳海姆开始感到很吃惊,想把话题引到芬兰提出的问题上来:如果苏联再次进攻芬兰,德国打算怎样做?

    但是德国代表却反过来提出:如果苏联是对德国发起的进攻,芬兰方面又该怎么做?

    最后,曼纳海姆只好表示,如果德国答应,芬兰被进攻时派兵救援,那么德国被进攻时,芬兰也会承诺提供帮忙。

    但莱因哈特不乐意了,你被打老子就得出兵,老子被打你特么就只提供含糊不清的“帮助”?

    不行,绝对不行!

    向来不愿意吃亏的莱因哈特,当即对外交部作出指示,要求芬兰必须给予德国明确答复,说明他们到底能帮助到什么程度?

    于是,曼纳海姆这才表示同意德国阵营两个盟国师的部队进驻拉普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