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值得重视的就是,两个方向上,发起的决定性作战,都是德军在负责。

    看出这一点的人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人里,一位叫做魏刚,是同盟国法挪登陆部队的指挥官。另一位叫做戈特,是轴心国英军本土部队的指挥官。

    “德国人不可能把任何关键的战役,交给法国的将军负责!”伦敦的英国陆军总司令部内,戈特勋爵信誓旦旦的大吼道:“多弗尔的法国人和挪威人打的再狠,那也是表明上的假象。德国人的重心,一定放在全部由他们自己军队负责的朴次茅斯一带!”

    戈特勋爵也算是大英帝国中,和德军交手经验最丰富的一位高级将军了。特别是自从他灰溜溜的逃出敦刻尔克后,戈特更是日复一日的开始仔细研究德军作战风格。

    在对比了德军过往的历史,甚至追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间的战例后,戈特发现了一个特点。

    或许是由于德国悲催的地理位置,近百年来,德军一直和周边各式各样的敌人作战。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往往凭借自己的军队,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取得了大量富有所谓普鲁士精神的辉煌胜利。

    然而,这种精神在莱因哈特上台后,似乎有了某种潜移默化的变异。

    逐渐的,德军似乎形成了一种怪异的思维,似乎不是他们自己取得的胜利,就不叫胜利!而且,德军开始越来越热衷于,在战争中利用别国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分担军事压力。

    挪威战役,德军宁可放弃先手优势,也要让英国先动手,从而利用挪威的军力。

    非洲战役,德军只愿意派少量部队前往,却牵动了非洲意军和法军的主力,共同对方非洲英军。

    如今的英国本土登陆战,德军又拉上了意大利和法国的海军,法国与挪威的陆军,非得把战争由德国人一向喜欢的单干模式,变为群殴。

    说白了,德军似乎由上一次世界大战那种单挑全世界,盟友爱谁谁的模式,变成了今天,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实力,一起对付自己的敌人。

    不过,这还不是重点,戈特勋爵发现的重点,是一个可以反向利用的超级关键!

    尽管德军每次都拉上一堆盟友,但是,他们却习惯于把盟友放在次要方向上进行佯攻。而真正最和谐的作战任务,全是由清一色的德国军队独自承担!

    这就意味着,戈特勋爵可以利用此处反向推理,一旦有德军和德国盟友部队,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同时出现。那么,纯粹由德军承担作战任务的方向,就一定是同盟国作战计划中,最重要的核心作战方向。

    “不能再把最后的力量往多弗尔投入了。”戈特对手下的一干陆军指挥官们下定结论:“多弗尔的敌人不是我们最需要提防的。真正对伦敦产生致命威胁的,是朴次茅斯一带的德军。”

    “可是司令。。。。。。”一位陆军中将悻悻的提醒戈特道:“根据首相的命令,我们已经把苏格兰第51步兵师,还有首都第3新编装甲团给调去多弗尔了。没了这两支主力部队,我们手里的预备队,加到一起也不超过5个团的规模。”

    “至于那些国民自卫军,我们在伦敦一带还集结了14万的规模。可是他们的战斗力实在有限,还不如留着伦敦外围协助修建防线所产生的效果更大。”中将吞了吞唾沫,无奈的结束道。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也确实是由于英国本土陆军兵力稀缺的缘故。敦刻尔克和挪威的两次失败,让他们损失了近30万的英国陆军。而这样的损失,已经让英国本土的残留兵力,甚至不足战前的一半!

    紧接着这位中将的话,靠着戈特勋爵,才从敦刻尔克捡回一条命,此时已经升任中将的蒙哥马利也插话道:“司令,多弗尔那边传回战报,少量德国伞兵,利用德国人在多弗尔临时修建出的小型机场,又开始实施小规模空降作战,渗透多弗尔后方了。如果我们不去支援多弗尔,或许,多弗尔方向上,我们会输的比朴次茅斯更快!”

    “两头战况都不容乐观吗。。。。。。”戈特勋爵皱了皱眉头,低沉道。

    良久,他才一字一顿的接着道:“既然这样,我们也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应对了。。。。。。”

第五百六十七章 铁掌火箭筒() 
    笨办法?!

    在众人听到戈特勋爵的话后,都不由的有些疑惑。

    眼下这种情况,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起到好作用?

    戈特勋爵没有卖关子,马上就讲出了他的构想:“如果按照通常的打法,我们就算把本土的全部陆军集中到一起,也未必能击退德国人的进攻。既然这样,我们倒不如把部队分散开部署。。。。。。”

    分散开部署!这不就更难以形成战斗力了吗?

    许多将领听到这里的时候,都不禁摇了摇头叹息起来。

    虽然戈特勋爵是在座诸位中,与德军交手经验最丰富的将领。可他提出的这份应对方案,却一点也不像他的高大头衔那样,令人信服。

    “戈特司令,我们的正规军部队本来就数量稀少,要是把他们再拆分开来,就更难形成战斗力了。”一位心急的少将,当即就忍不住对自己这位上司反驳起来。

    在座的将领们,基本都是从正规军校中毕业的高材生。而无论是哪国的军校,都会交给他们的学生同一个基本道理:战争中,弱势方一旦分兵,将会形成巨大的负面效果。无论是什么样的兵种,都只有在集中使用时,才能发挥应有的战斗力。除非兵力充裕,否则任何一位合格的将领,都不会在强敌面前自废武功般的分散己方兵力。

    然而,戈特并没有马上反驳这位心急的少将,他只是淡淡的摆了摆手,示意少将停下说话。

    “你提出的问题,我并不是没有注意到。先听我说完。。。。。。”戈特勋爵顿了顿,然后才揭露谜底道:“我说的分散部署部队,并不是只我们的全部部队,而单单只是针对数量不足的正规军。”

    只拆分正规军?

    听到这里,不少反应快的将军,都纷纷意识到点什么。

    毕竟,有正规,就有不正规。既然戈特司令说,只针对正规军,那么,本土防卫部队中,不适用于这一条的,自然就属于不正规的国民自卫军。

    果然,戈特继续讲解道:“国民自卫军因为训练时间不足,缺乏武器装备,没有称职军官指挥,所以战斗力一直都十分有限。在一场战役中,,拥有防御工事的情况下,我们甚至都不能指望1万兵力的国民自卫军,拦住1千敌军的进攻。”

    “而造成这种现在的原因,就在于以上我所说的三点!”戈特敲了敲桌子,正色道。

    的确,他刚刚讲到的3个原因,基本上算是国民自卫军这群临时征募民兵,被公认的通病。

    毕竟,有点军事素养的人,包括那些被征召回部队的退役老兵,有一定基础的预备役士兵,都被丘吉尔下令调去组建新的政府军。

    留给国民自卫军的兵源,从一开始就只剩那些没有底子的“白瓜”。

    果然,听戈特说道这里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将军们,都不由的暗暗点头。

    这一点算是说到他们心坎里了!

    那些不懂军事的英国政客们总以为,扩编了好几十万国民自卫军,好歹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多的不说,把人一股脑堆上去,挡住敌人进攻的步伐至少办得到吧?

    但只有这些大英帝国剩下没在敦刻尔克被俘虏的将军们才明白,如果真的指望,光凭国民自卫军炮灰,就能堵住同盟国的进攻。那最可能发生的结果,更应该是被一股脑驱赶到前线的国民自卫军集体投降。。。。。。

    开什么玩笑,就连他们这些职业军人,都有巨大的二十多万人,选择了投降。那群拿枪没几天的民兵,凭什么就能做的更好?

    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后,戈特便继续阐述自己的“笨办法”道:“国民自卫军的缺陷,我们不可能马上改变。但至少,可以尽量的去弥补。。。。。。”

    戈特伸出右手3只手指,分析道:“第一点,关于国民自卫军装备稀缺的问题。这一点我们不能从军队里抽调,毕竟,陆军手里的武器弹药,也早就严重不足。陆军中,很多新编的部队,人员集结齐了,可装备却连一半都没到位。所以,我准备尽可能的生产,并为国民自卫军配备铁掌火箭筒一类的重武器。”

    戈特空中的“铁掌”火箭筒,其实就是大英帝国的专家们,在绝境中研发的,类似于历史上末日第三帝国铁拳火箭筒一样的简易反坦克武器。

    只不过,现在刚刚被研制出的英国铁掌火箭筒,比起德国的铁拳火箭筒来说,几乎简陋的不像样子。

    它的主体,也就是一根普通的铁管,加装了一个简易炮闩后,就成为了一种可以推射手榴弹的发射器。

    因为是临时发明,而且需求量极大,这种本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武器,就在这种既没有嵌上瞄准用的准心,又没有生产专用炮弹的情况下,被立即批量制造,然后送给了国民自卫军。

    没有准心,意味着他的准确度基本没有。而没有炮弹,用手榴弹代替,又意味着英国民兵们,必须在拉开引线后,用极短的时间迅速发射。

    毕竟要是发射完了,这群可怜虫就会被自己拉响的手榴弹炸成渣。

    可是,这种危险紧张的心理压力,加上极短的瞄准时间,又会进一步削减本来就没有多少的命中率。

    所以,这款铁掌火箭筒,也只是一个浪费了极好创意的破铜烂铁而已。

    虽然这款武器很不靠谱,但是,下至国民自卫军士兵,上至于戈特勋爵,都不得不相信它的实用价值。毕竟,他们也没剩多少可以宽心的东西可以相信了。

    在确定了大量补充铁掌火箭筒的权益之计后,戈特勋爵接着说道:“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关于国民自卫军战斗素质底下,军官无能的状况。我准备通过拆分正规军,通过把正规军分散插入国民自卫军序列的方式,带动他们整体作战素质的提升。”

    原来如此!

    现在,所有人都终于彻底理解戈特勋爵拆分部署正规军的用意了。

    与其精打细算的部署稀少的正规军,倒不如把正规军打散混入民兵中,争取融合出一支战斗力过得去,数量庞大的部队来。

    虽然效果未必很好,但是也没人指望融合后的国民自卫军能和正规军有同样的战斗力。他们只需要具备勉强能够依靠阵地与工事,可以打防御战的水平,就足够了!

    说起来,当初贝朗特在阿尔及利亚和英军打仗时使用的,不也是这种笨办法吗?

    几乎所有的人,在这一刻已经被他们这位司令的金点子,重新点燃了希望之光。至于国民自卫军的第三点缺陷,似乎也变得无可厚非了。

    果然,就连戈特也没有刻意去解决这第三个缺陷。他只是总结收尾般的提了提:“至于国民自卫军训练不足的缺点,到时候就让小伙子们在战场上,一边打仗,一边实战训练吧!”

第五百六十八章 铁拳火箭筒() 
    埃尔温顿小镇。

    作为最早发现德国伞兵行踪的英国士兵,史密斯此刻却也是无能为力,虽说他尝试性的向空中射了几枪,但是由于距离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