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作战参谋的担忧,莫德尔只是微微一笑,拿出一支钢笔在地图上萨洛克市第二环路外围的第三环路和纵横交错的区间公路之间敲了敲:“放弃这一带宽大的地域,我们可以至少解放第26机步师一个团的战斗力,变被动为主动,腾出兵力,响应我们发起反击后的对向配合!

    说道这里,莫德尔站起身来:“根据我来之前就做好的推算,以我们收缩后重新布置的防线强度来看,苏军的兵力要是没有我们的十倍,他们想要击穿防线,最理想的情况下,也需要八个小时左右的高强度连续进攻。而我的作战计划里,不会给他们这种任意攻击的机会。”

    “更何况。。。。。。”莫德尔顿了顿,轻蔑的讲道:“我也不认为,苏军能够达到,我以我们德军标准模拟设定的攻击强度。”

    听到这里,只要是读过军校的人都该明白了,莫德尔来这里,是早就有所准备的。否则,他不可能张口就说出这么一大套战术安排。

    而清楚的战术安排,接下来,布劳罗克等参谋最关心的,就是莫德尔那个有关反击的战略安排了。

    已经被莫德尔之前的分析,说的开始心动的布劳罗克,此刻也不管他几分钟前还反对收缩兵力的立场,一转眼的功夫,马上就有些奉承意味的对这位新司令问道:“司令,这次反击作战,你一定带了不少部队过来吧?是从西线调过来的那批党卫军官兵吗?”

    不知不觉中,布劳罗克对莫德尔的称呼,已经由最开始的“莫德尔将军”,变成了现在的“司令”。

    别看只是一个称呼的改变,先不说给人的感觉没那么生疏了。以司令的职务来称呼莫德尔,也代表了布劳罗克对莫德尔军事水平的认同。

    初次见面,莫德尔这番自信满满而又令人感到踏实的战术分析,可比那些说的天花乱坠的开场白,更能搏得在座这些军人们的尊重与认可。

    不过,接下来莫德尔所说的话,却人满心欢喜等待好消息的布劳罗克落了个空。

    “部队?”只见莫德尔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我可没带部队来。要说增援给集团军的反击部队,共计也就我一个人。”

    增援就一个人!布劳罗克听完后差点吐血。

    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在苏联人的人海战术面前,有用吗?

第五百七十九章 莫德尔带来的50万反击兵力() 
    实际上,莫德尔当然不是用自己一个人来作为反击的增援兵力。

    这一次,他为反击作战带来的部队,总数超过50万!

    而且,这次的反击作战,也不是他只身一人负责。

    他拥有两位绝对可靠的队友!

    首先是第六集团军,他们的新任司令保卢斯上将,几乎是与莫德尔同时前往部队任职。让身为莱因哈特心腹,且足够了解第六集团军的保卢斯来接替赖歇瑙上将,对于党卫军来说,是一件绝对的好消息。

    这次的反击计划,一向唯元首命令是从的保卢斯,一定不会让党卫军孤军奋战。

    而反击计划的大致战略,莫德尔在出发前也已经与保卢斯确认过,对方明确表示,一定会参与行动。

    当然,光靠第六集团军,就算全部加入作战,也凑不出50万的反击兵力。

    莫德尔真正的底牌,在于南部的另一位队友。

    由已经名声大噪的德国名将曼施坦因,亲自领导的第十一集团军!

    曼施坦因的晋升,实际上也是破格提拔的。

    虽然他拥有巨大的名声,可说到底,也一直在参谋本部任职,不像隆美尔这样的将领,可以有机会去一线建立战功。

    而莱因哈特对曼施坦因的提拔手段则是,先让他去56军当一名军长。

    以曼施坦因在波兰战役与法国战役中所立的功勋,让他从只能谋划的参谋长职务,升为一位实际指挥部队的军长,这也并不算乱来。

    不过莱因哈特也明显不是让曼施坦因去指挥一个军的,这不符合曼施坦因在他心中应有的定位。

    之所以派曼施坦因就任56军的军长,不过是为了给他添加一份资历,说白了,就是镀一层金。

    仅仅当了3个月的军长,曼施坦因就被莱因哈特以对部队训练有方的理由,安排去训练组建一个集团军,就任一名集团军司令。

    而一个通常的集团军还不够,莱因哈特交给曼施坦因的,是一个最特别的集团军——第11集团军。

    11集团军之所以特别的原因,在于他除了拥有一个德国的集团军外,还附带能够指挥一个编成内的罗马尼亚集团军。也就是说,曼施坦因正直指挥的,其实是共计两个集团军的同盟国大军!

    毕竟,柏林和莫斯科的关系,从尚未开战的几个月之前,就一直趋于恶化。

    莱因哈特未能阻止苏联夺取波罗的海三国和罗马尼亚的两个省,而斯大林也没能阻止莱因哈特往罗马尼亚和芬兰,派遣德国军官团。

    双方的失望,加剧了他门与日俱增的愤怒,所有亲近两位领导的高级官员们都清楚,苏德之间的脆弱和平,随时可能破碎。

    就拿德国派往罗马尼亚的军官团来讲,他们对外宣传的任务是,帮助罗马尼亚训练和组建新式的现代化军队。

    而实际上,他们真正的任务却是,建立起德国统帅部和罗马尼亚军队之间的联系,以便在日后对苏作战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协调两军间进行作战配合。

    而如今,罗马尼亚的军队,就迎来了他们与德军第一次联合作战的机会。

    当今罗马尼亚的军队,在莱因哈特的帮助下,一共改组出了20个一线的主力步兵师。这些步兵师已经全面仿照德军步兵师进行编制,由3个步兵团,一共版摩托化侦查分队,一共反坦克侦查连(配备6门德国援助的施耐德1936型47炮),另外,各罗马尼亚师还在德国军官团指导下,配备了一个战斗工兵营和一个炮兵团。

    除了因为身体素质最好,而被德国军官团挑选出的20个罗马尼亚主力步兵师外,罗马尼亚剩下的,就是由素质较差,且武器装备陈旧的6个预备役师。

    这些预备役师,装备水平还停留在一战的水平,而德国援助罗马尼亚的部分武器装备,也早被20个主力师瓜分的一干二净,哪里轮得到这些预备役师。

    所以,这些部队的任务,只不过是留在国内充数,并不会随同德军一起执行作战任务。

    当然,即便是接受了德国为购买罗马尼亚石油而交换过来的装备,而且规模也按照德军的方式组建,但一个罗马尼亚师的理论火力,也只有一个德国步兵师一半的标准。

    要是在算上兵源训练,军官素质,后勤补给等因素,这些所谓的罗马尼亚主力步兵师的战斗力还会更低。

    而整个罗马尼亚最拿得出手的,也是德罗军事合作最大的一个项目,就要属对罗马尼亚第一装甲师的组建!

    因为罗马尼亚一开始和法国是盟友,所以在20年前,他们曾经请法国人帮他们建立的一个坦克训练学校,随便购买了76辆法国的F…17坦克。

    因为是法国人教的他们,所以罗马尼亚的坦克,一开始也和法军一样,是分散在步兵中,做支援力量使用的。

    后来因为罗马尼亚油田的关系,德国人来了。第三帝国这个打败过法国的国家,与罗马尼亚一拍即合,又成为了罗马尼亚的新伙伴。

    双方各取所需,罗马尼亚提供德国想要的石油,而德国人则卖个罗马尼亚梦寐以求的,用于强军的武器。

    虽然德国一开始卖给罗马尼亚的也不是德械,基本都是从捷克斯洛伐克缴获的步枪,大炮,还有坦克。但是,这对罗马尼亚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武器了。

    凭借石油出口的财力支持,加上德国人出口坦克后善意的附带教学,罗马尼亚人学会集中使用坦克。

    而德国莱因财团与罗马尼亚福特公司的技术合作,更是让罗马尼亚人初步拥有了自己加工维修零件,修理维护坦克的低级工业水平。

    在苏联侵占罗马尼亚的北部两省后,德国特使前来,与罗马尼亚展开进一步深入合作。这才卖给了罗马尼亚一万两千支简化版量产的毛瑟98k步枪。

    这些98k步枪为了易于生产,不但和德军自己用的其他武器一样,也采用了冲压组件技术,把枪托底部改为罩杯式冲压组件。

    另外,这些被生产出来的简化版98k,还把前护箍由切削件改为点焊,弹仓底部及护弓也改成冲压钢板,甚至连经典的刺刀座都省略了。

    不过,这任然是罗马尼亚买到的最好轻武器了。

    而对于罗马尼亚那充斥着轻坦克的第一装甲师,莱因哈特也豪爽的拿出了100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赋予罗马尼亚装甲部队对付苏联…34坦克的能力。

    至于计划后期交付第二批120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还得等罗马尼亚与德国的第二论石油贸易协定签署后,才会进入罗马尼亚军队,分散给罗马尼亚各主力步兵师。

    而德国之前派往罗马尼亚的军官团,又摇身一变,成为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内的德国联络官,负责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与德国第11集团军精密联系在一起,方便由德军第11集团军司令部共同指挥。

    第11集团军的德军部队,早在苏军进攻之前,就在罗马尼亚边境待机,如今再加上罗马尼亚新元帅安东内斯库亲自指挥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第5集团军,也已经确定加入同盟国的对苏反击战。

    这样一来,莫德尔的50万反攻兵力,其实也就凑齐了!

第五百八十章 火星行动() 
    苏联突然对德国的全线入侵,让虽有准备的德军也惊了个踉跄。

    而在苏军重点进攻的三段战线上,苏军装甲力量和空军力量最为集中的南面战线,也是最为精彩。

    由于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此时,苏德双方的情报部门都有些跟不上趟了,双方将领都在盯着地图,迅速做出决策。

    德军南线指挥党卫军防御部队的莫德尔和苏联南方面军司令朱可夫,都同时盯住了地图上的同一个地点:萨洛克市!

    这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城市,位于科尔巴阡山的一个重要隘口北部。由于党卫军之前的紧急转进,他们的北翼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

    而德军能够用于控制这个真空地带的,只有党卫军第26机步师驻扎的战略关键点,萨洛克市。

    由于莫德尔之前将萨洛克市的防线进行了收缩加固,因此朱可夫的前锋部队,很快就轻松的占领的萨洛克市的郊区。

    苏军南方面军指挥部内,朱可夫正神色严肃的安排着作战计划。

    这场名为“火星”的作战计划,体现了朱可夫典型的风格。他用整个方面军3个集团军与4个**装甲旅的兵力,在三个方向上,以泰山压顶之势,对莫德尔的党卫军发起向心攻击。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路攻势,就是由第苏联20集团军与两个装甲旅,共同发起的中路攻击。

    目标,直指萨洛克市!

    打通了萨洛克,就能刺穿德国党卫军与国防军之间的结合部,进而围剿德国党卫军,在歼灭德军有生力量的同时,通过消灭德国重要的党卫军来打击德国的士气。

    “报告司令,萨洛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