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能灵活运用好克虏伯集团拿出的这款直升机,到时候发挥的作用,甚至可以堪比一个步兵师!

第五百九十三章 莱因财团的产品() 
    “年轻人,你刚刚说的垃圾,不会是这架直升机吧?”一位克虏伯集团的中年西服男子,一脸得意的质问安德森道。

    不少人现在都被中年男子的声音给拉出刚才的震撼,重新想起这位之前大放其词的年轻人。

    “小伙子,我劝你一句,你最好现在马上对在场的各位道个歉,否则你将来在这个领域会混不下去的。”另一位看上去比较温和的老者也走上前来,提醒安德森道。

    在场大部分科学家,都是飞行装备的资深专家。而这次直升机的技术突破,更是让所有人都对这些专家们刮目相看,进一步抬高了他们的身价。

    根据安德森也穿着一身白色制服来推测,他估计也是莱因财团的一位科学家。

    对于他跳出来贬低克虏伯集团直升机,大概也就是为了商业竞争的目的。而对于一位科学家来说,这是最致命的乱插手。

    “我确实承认,这架直升机还是有值得肯定的不少优点的。。。。。。”安德森悠悠的讲道。

    围在克虏伯身边的几位科学家,听到这里时,脸上已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而就当大部分人都觉得安德森接下来就要认错道歉时,却听见安德森再度提高音量道:“但是,和我参与设计的卡…52直升机比起来,也就只能算垃圾了。”

    安德森的重复,如同在一国即将沸腾的热汤上泼了一瓢冷水。让很多正兴致勃勃准备听他道歉认错的科学家们,一瞬间傻了眼。

    不过,克虏伯相比那些科学家的表现,倒是更为冷静不少。

    毕竟,克虏伯的位置,与那些整体做研究的科学家们,又不一样了。

    他是最清楚莱因哈特的人,至少,20年前,他肯定是!

    自从看着那名年纪轻轻,有些不正经的上尉,带着区区一个排的士兵包围克虏伯庄园的那刻起,克虏伯就与莱因哈特接下了不解的缘分。

    如果说那时候的莱因哈特,还仅仅是靠着不同寻常的脑回路与出人意料的野心,让当时的克虏伯吃惊不已。

    那么在经过了这20年的改变后,克虏伯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元首不可能手上一点底牌都没有。

    克虏伯从来都不认为莱因哈特是一个单一型的天才,自从20年前,身为上尉的莱因哈特给了克虏伯一份88高射炮概念图纸后,克虏伯就确定,元首在武器技术上的造诣,甚至比很多专家都高!

    虽然当时莱因哈特给出的,只是一份概念图纸,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能直接用来生产成品的全面图纸。但是,能拿出概念图纸的人,就一定是一个有相当造诣的专业人才。

    当然,莱因哈特作为21世纪军校毕业生,并且修满了第二学位自动化专业学分。这样一位双料人才,进入军队的武器研发部门,简直是完全合适。而把他带到一个世纪以前,那就更是炽手可热的天才了。

    从拿出加入倾斜装甲的3坦克,到后来的豹式坦克,各式自行火炮,还有3,4号老旧坦克的潜水改造工作。莱因集团的工厂,无疑都掌握了及其领先而简短的科技水平。

    特别是在莱因哈特专攻军政后,在武器研发上,莱因集团又隐隐约约冒出一位名为安德森·海德里希的天才科学家。

    这位天才的传闻,克虏伯也听过不少。但这位天才最近一次的声名大噪,就是成功改造了升级版的潜水坦克,并且在实战中表现的及其成功。

    坦克方面,除了火炮技术外,克虏伯集团在面对莱因集团时,已经不再拥有什么技术优势了。

    而这也是让克虏伯下定决心,尽快在直升飞机这块新蛋糕上分足第一杯羹的原因。

    只要能在直升机的技术上领先莱因集团,那克虏伯集团在德国军工界的地位就能大幅回升,重新与莱因集团持平,甚至超越!

    可现在。。。。。。

    不知怎么的,克虏伯总觉得眼前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让他回想起了莱因哈特20年前的样子。

    一样的嚣张,也一样的自负!

    如果说那青年在这种情况下,在参观了试验后,还把克虏伯集团的得意大作重复强调为一件垃圾。那么,对方难道是真的有更先进的直升机?!

    这个念头一经出现,就连克虏伯也不再沉得住气。

    莱因财团在坦克战车与自行火炮上的独到技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世界各国军工巨头,也已经渐渐的把莱因集团当做了学习和模仿的目标。

    关于这些,整个克虏伯集团都有自知之明。

    可是,在最新的直升机技术上,莱因财团也能全面压制克虏伯财团好不容易集结人力物力,借助奥地利航空技术打造的得意大作,这就让很多人都会不可置信了。

    总不可能,世界上所有最尖端的科技都掌握在莱因集团一家的手里吧!

    开什么玩笑,这可是一个成立时间堪堪20年的新财团啊。而且,都说术业有专攻,莱因财团几乎把手里所有的资产,都用来开发各种各样的产业了,他们根本没有专攻的精力与财力。

    电影,服装,饮料,军工,航空,食品,汽车。。。。。。

    莱因财团几乎囊括了当下最热门的全部产业,堪称世界上继任柴尔德财团(本中皆不用全名)后的第二任商业帝国!

    如此庞大的广泛投资,注定了莱茵财团的每一个项目都没有多余的储备资金。也就是,莱因财团根本没有充足的预留资金,根本经受不起半点错误。

    一旦某一项拖入研发的生产出现问题,莱因财团的资金链就将全面出现问题。换句话说,这个集团根本经受不起一丝一毫的打击。

    莱因财团那恐怖的迅猛发展,以及看似庞大的身躯,全是建立在赌博一般的疯狂扩充基础上。这里面,有帝国元首亲自支持的原因,但更离不开莱因财团恐怖的战略发展规划。

    这么多的产业,这么多的研发,莱因财团居然真的就做到了,从头到尾没有走一次弯路!

    这在通常情况下,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就好像,有人把所有正确的发展模式,都确定到位了一般。

    就在克虏伯陷入沉思与疑惑的同时,元首莱因哈特开口了:“安德森,别卖关子了,把你们团队的产品拿出来展示吧。”

    等等,安德森?!

    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呢?

    仅仅是一瞬间,就有好几位克虏伯集团的科学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而其他科学家,似乎也想到了什么,只是一时还没有马上联系起来。

    就连克虏伯,也突然灵光一闪般的愣了愣。

第五百九十四章 丘吉尔的无奈() 
    莱因哈特还有闲心参加新武器的实验会,而丘吉尔却已经被糟糕的态势搞得焦头烂额分身乏术。

    自从莫斯利被德国特种部队从伦敦救出后,就一路前往了朴茨茅斯,汇合那里恩斯特上将的第十六集团军。

    随后几经反转,莫斯利终于被转移到了德国柏林。

    而莫斯利被德国人救走的消息,除了伦敦警察局局长和负责招募那群“特种看守部队”的上校以外,暂时还没有其他任何人了解到,而不知道的人中,还包括着丘吉尔。

    等到丘吉尔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是不久之前。

    直到莫斯利在柏林公开出现,并号召英国人反抗丘吉尔的统治的时候,丘吉尔才得知这位之前因为组织反对自己,组织抗议游行,而被自己软禁起来的重要人物,竟然已经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沉睡着的大不列颠岛屿上的民众们,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的人们,是时候从沉睡之中苏醒了!

    我们之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幸福与自由,而不是为了某一个人而活着的,我们不应该给任何人卖命,更不应该为了不值得卖命的人而卖命。

    而丘吉尔就是不值得我们卖命的人,在他的领导之下,大英帝国迟早会灭亡的!

    为了拯救我们伟大的帝国,为了我们的未来还能美好如初,大家是时候开始联起手来反抗丘吉尔的残暴统治,为了自由和幸福而战斗了!”

    莫斯利在德国柏林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煽动演讲,当然,这场演讲的内容很快就传到了海峡彼岸的英国伦敦,丘吉尔的耳中。

    除此之外,莫斯利还在莱因哈特的支持之下建立了英国的海外第二政府,而莫斯利正式出任此政府的首相,并宣布拥护莱因哈特的德国政府,并保持与丘吉尔的伦敦政府的敌对关系。

    其实这与丘吉尔利用戴高乐建立流亡法国政府的手段,几近如出一辙。

    丘吉尔自然对他的演讲并不在乎,他真正在乎的是莫斯利建立第二政府的事情。

    因为一旦有了这种政府,那么伦敦政府的统治力将会面临一个极大地挑战。

    这正是丘吉尔不想看到的事情!

    毕竟作为真正的英国“正统首相”,他是绝对不会容忍有第二个政府出现的。

    所以丘吉尔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立即拍案而起,愤怒地对着他的助理说道:“去!把伦敦警察局的尼贝尔局长给我叫来!”

    助理不敢怠慢,见丘吉尔发了如此大的火,他当即马上就前往伦敦警察局,将这位倒霉的警察局长给叫了过来。

    当尼贝尔局长蹑手蹑脚的走进丘吉尔的办公室时,他心里也清楚丘吉尔找他是为了什么事,当然他的举止也出卖了他惶恐不安的内心。

    其实早在莫斯利被救走后的第二天,那名招募德国特种部队的上校就和这位局长进行了一场“秘密”的约谈。

    而谈话的内容,无非也是上校想向这位局长甩锅,在丘吉尔知道此事时不要将自己牵扯进来。

    但尼贝尔局长也不傻,这么大的事情要让他一个人来承担,那丘吉尔还不得剥了他一层皮。

    可他的职务又比不过这位名叫哈雷尔上校关键,也就只能勉强先答应着上校的要求,准备等到到时候再随机应变。

    直到今天这件事情终于被丘吉尔发现,还没等丘吉尔说话,尼贝尔局长就率先开口道:“首相,听我说,这件事情完全就是个意外。”

    (等等,有没有觉得这句话很熟悉,没错,当时意大利人击落了自己的元帅之后说的也是这句话,这句话几乎成了所有下属向上司开脱的标配。)

    “意外?难道你想让我用墨索里尼回复他的下属那样来回复你吗?”丘吉尔愤怒的回答道。

    “什么?墨索里尼那家伙怎么能和首相您相比?丘吉尔首相英明而伟大。。。。。。在首相的领导之下我们一定能够大败德国侵略者光复祖国的。。。。。。”警察局长一上来便马屁一阵乱拍,但是这似乎对如今的丘吉尔并没有什么作用。

    还没等他说完丘吉尔就打断了他:“墨索里尼的确不能给我相比,不过我觉得他有时间说的话还是挺有水准的,特别是骂人的话,而且这句话倒是挺适合现在的你。”

    “那句话是什么?请首相明示。”

    “意外?你怎么不说你爸和你妈当初生了你就是一场酒后的意外?”丘吉尔说出这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