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兴是肯定有的,可除此之外,隆美尔明显觉得少了点什么。

    “另外,陆军第5名元帅的名额出来了,第五支元帅权杖是属于你的,在非洲独当一面的隆美尔元帅!”汉斯鼓起掌来笑道。

    “陆军元帅!”这倒是令隆美尔的心跳加快了起来。

    对于任何一名德国军人来说,元帅权杖的意义都是非凡的。在这一世,莱因哈特刻意压制了德国陆军元帅的数量,那就使得这一头衔更加值钱和珍贵!

    成为一名陆军元帅,这也算是结了自己的一大夙愿。隆美尔有些满足的想到,哪怕现在短期内他真的没有多少仗可以打,他的内心也不至于太过痛苦了。

    “还有一个附带的好消息,”说道最后,汉斯中将脸上笑意更弄了:“元首特别给你准备了一份送新元帅的礼物,我想,你一定喜欢!”

726 陷害() 
    (时间有限,一个小时后肯定赶出来,刷新即可。请大家稍等一下。或者也可以明天再看)

    眺望一望无际的沙漠,已经名声大噪的隆美尔突然发现,他似乎内心有些空虚。

    他打进了埃及,和意大利名将加里波,法国名将贝朗特,三人并驾率部和平进入开罗。

    可是,本该是高潮的最后之战,却完全没有让隆美尔赶到兴奋与成就感。

    之前他带着非洲集团军参谋部拟定的攻击阿拉曼,闪击开罗,奇兵进驻控制苏伊士运河的作战计划,当时看上去至少也得是一个多月,甚至好几个月以后的未来。

    可现在,随着蒙哥马利带着一帮英国军官在开罗的政府大厅做了一个宣告,记者们拍完照,写完稿子后,非洲的作战,就这么结束了。

    阿拉曼战役之前,隆美尔手里的部队已经超过了20万人的规模。这其中,大部分是经过意大利首相罗西指示,派来的意大利仆从军。

    作为核心的德军部队,只有一个装甲师与一个步兵师。

    另外,贝朗特也按照贝当的指示,象征性的将一个法国殖民地师指挥权全部交到了隆美尔的非洲集团军司令部手里。

    这些士兵可一点都不弱。

    首先,德军的核心步兵师,是著名的功勋师——第30机步师。这个师能征善战,在欧洲战场一路练兵,参加过波兰战役,挪威战役,以及法国战役。论战斗经验,在德军中已经无其他步兵师可以超过第30师。

    另外,在非洲辗转作战的这些日子里,德军第15装甲师也积累了大量作战经验,并与隆美尔的指挥方式完成了磨合,成为了一支当之无愧的精锐。

    至于意大利的那些仆从军,隆美尔大度的分给了他们许多从英军手里缴获的装备。而非洲战区的意大利与英国火炮,则全部被统一划归非洲集团军的炮兵纵队,由隆美尔集中指挥。

    在蒙哥马利投降后,隆美尔还把从埃及缴获的意大利装备分给了贝朗特送给他指挥的一个殖民地师。

    准确的说,隆美尔送给这支法国殖民地师的装备,其实是先由意大利人失败后丢给英国的装备,被蒙哥马利用来装备埃及部队。等到蒙哥马利投降后,这些意大利装备,又从埃及人手里转移到了法军殖民地部队手里。

    于是,隆美尔下属的新非洲集团军就有了这样一幕特色——德军部队用德国装备,意大利部队用英国装备,法国殖民地师则用意大利装备。

    这么下来,仅仅是装备因素,意大利和法国提供的仆从军,战斗力就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可尴尬的事就在于,这支越来越强大的非洲集团军,如今却失去了对手!

    在夺下了埃及,并且顺势把苏伊士运河收入囊中后,留给隆美尔的进攻选择,已经非常有限了。

    另一方面,德国在苏联的军事行动,也已经严重影响了最高统帅部对非洲集团军的热情。

    在最高统帅部看来,既然英国都已经投降,非洲英军也成建制缴械,把殖民地交付了同盟国管理,那么,非洲就已经完全没有需要用军队来争取的利益了。

    留下一支机动力最强的装甲师,把功勋卓著的第30机步师调回国内,填上新兵后扩编成一个军,再投入苏联战场,这或许是最高统帅部提出的一个不错选择。

    但是,莱因哈特最终还是否决了这份选项。

    他在军事会议室上再次强调,非洲的德军规模已经非常小了。仅仅两个师,要影响整个非洲的局面,保障德国在非洲的领导地位,种种这些,根本不允许再减少非洲的德军规模。

    哪怕调回1个师,就能够扩编后令德军在东线战场多出3个师,这样的买卖,也仍旧是不划算的。

    一方面,东线战场上,德国的盟友们已经提供了总数近200万的盟军,相比之下,多出5万人的德军在东线,实际上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另一方面,如果隆美尔手底下的德军嫡系只有一万多人的一支装甲师,那么,他这20万人的三国盟军里,德军的影响力就将大幅下降。

    作为一名德国指挥官,隆美尔自然也不希望手底下本就稀少的兵力,再次被抽调。

    再说了,放眼全世界,哪个集团军司令手底下就只有2个师的本国部队当班底?

    “隆美尔将军,我要恭喜你了。”

    结束了在开罗接受蒙哥马利投降仪式的流程后,与隆美尔一并回到新司令部的汉斯前来恭喜道。

    新的司令部是一栋装饰很漂亮的,具备埃及建筑特色的两层大楼。

    这是原先蒙哥马利使用的司令部,只不过,现在他被蒙哥马利让给了隆美尔使用。

    隆重的受降仪式结束后,隆美尔先回到这里。汉斯中将在前去接收了一份电报后,于十分钟后也来到了这里。

    现在,汉斯一推开隆美尔办公室的房门,汉斯就喜形于色的笑了起来:“宣传部派来专门的人员飞往我们这里,要为征服北非的隆美尔将军拍摄剪辑一部《非洲征服者》的纪录片。”

    成为埃及征服者,这是隆美尔来到非洲后一直以来的梦想。只是,在今天这个梦想实现的时候,他却并没有像直接以前一直想象的那么兴奋。

    高兴是肯定有的,可除此之外,隆美尔明显觉得少了点什么。

    “另外,陆军第5名元帅的名额出来了,第五支元帅权杖是属于你的,在非洲独当一面的隆美尔元帅!”汉斯鼓起掌来笑道。

    “陆军元帅!”这倒是令隆美尔的心跳加快了起来。

    对于任何一名德国军人来说,元帅权杖的意义都是非凡的。在这一世,莱因哈特刻意压制了德国陆军元帅的数量,那就使得这一头衔更加值钱和珍贵!

    成为一名陆军元帅,这也算是结了自己的一大夙愿。隆美尔有些满足的想到,哪怕现在短期内他真的没有多少仗可以打,他的内心也不至于太过痛苦了。

    “还有一个附带的好消息,”说道最后,汉斯中将脸上笑意更弄了:“元首特别给你准备了一份送新元帅的礼物,我想,你一定喜欢!”

727忽悠大岛浩() 
    很少有人知道,莱因哈特曾经信誓旦旦的对日本做出承诺,他与亲德国的日本外相松冈洋右经过一系列会谈之后,作出了一份令日本人安心不少的保证。

    一切都源于莱因哈特对美国的政策,但在战争的头几年中,莱因哈特一直在尽力使美国不卷人战争。

    别让美国参与战争,也是德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的最优先级任务。

    为此,他们用尽一切手段,包括贿赂国会议员、试图津贴亲德美国著名作家和资助“美国第一委员会”,来支持美国孤立主义者,使美国在战争中不参加到德国的敌人方面。

    莱因哈特完全相信,只要美国由罗斯福总统领导一天,第三帝国称霸世界的理想就不得实现。他在私下与亲信们谈话时,把这一点也说得很清楚。

    莱因哈特对身边几乎所有信得过的人都坦言,德意志第三帝国早晚是要对付美国的,而且还得“狠狠地”对付美国。

    但是,德国一次只能对付一个超级大国,这是他的战略迄今得到成功的秘诀。

    对付美国的时候一定会到来,但只有在打败苏联之后才能这么做。到那时候,他将在整个同盟**事集团的协助之下,集合强大的外力对付暴发户美国人。

    那样的话,无非就是欧亚非对抗南北美而已,美国人的“天选之地”优势,反而会最终限制他们的手脚。

    孤立无援的美国人,最终只能被封锁在美洲的地段上。

    因此,莱因哈特一直尽力想在对美国下手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前,避免激怒美国,使得美军不要加入战争。

    而要做到这一点,日本正是关键所在!

    不止莱因哈特,就连陆军元帅勃捞希契也认同,日本拥有牵制美国的力量,它可以阻止美国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出兵欧洲对德国作战。

    为此,在与英国开始后,德国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与日本人打交道时,最初特别反复的强调不要惹得美国放弃中立的重要意义。

    而到1941年初,苏德全线激战,英军在本土溃败时,里宾特洛甫依照莱因哈特的要求,特别急切地想把日本拖进战争,不是去打美国,更不是配合德军两线夹击苏联,而是去打显然已经失败、但仍具备大量海外殖民地的英国。

    等到英国政府迁都北爱尔兰后,德国就更加紧对日本施加压力了。

    在那时,里宾特洛甫在萨尔斯堡附近的宅邸里,接见了日本大使大岛浩将军,富有煽动性的对大岛浩讲道:德国海狮行动虽已取得胜利,但是日本“为了自身利益”,应该“尽快”参战,占领大英帝国在亚洲的领土。

    他里宾特洛甫也坦言,日本的突然出兵,一定可以阻止美国参战。依照莱因哈特亲自担保的情报显示,美军目前还没有完全武装起来,它不会愿意它的海军在夏威夷以西遭到危险。在日本出兵的情况下,美国参战的可能性更小。

    里宾特洛甫还学着莱因哈特的语气忽悠日本道:“只要日本政府在其他方面尊重美国的利益,罗斯福即使拿什么编制出的可靠论据来说服美国人打仗,也是不可能的。如果美国在日本进占菲律宾时也不得不袖手旁观,那么它就很不可能宣战。

    最后特洛甫又说,美国即使真的参战,日本舰队一定会轻而易举地打败美国舰队。如果日本海军希望得到德国海军用以击败英国皇家海军的航母技术,德国方面甚至都有可以慷慨交付。

    在这样的论调下,里宾特洛甫对大岛浩宣传,战争将以美国政府的垮台而迅速结束。而作为联系日本与德国两国政府之间的桥梁,大岛浩的功绩在战后将不可磨灭。

    被里宾特洛甫这么一忽悠,大岛浩也是一片雄心壮志。更何况,他还知道在国内,山本五十六的“先手战略”已经取得了海军官兵中的很大一部分共识,正好与德国人的建议不谋而合。

    于是,脑袋发热的大岛浩劝日本在华盛顿正在举行的谈判中,态度要坚决,说话要干脆,不要畏惧美国人的力量。

    (十分钟后刷新即可)

    而到1941年初,苏德全线激战,英军在本土溃败时,里宾特洛甫依照莱因哈特的要求,特别急切地想把日本拖进战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