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唐-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业看着清汤寡水般的小米粥,又扫了一眼桌上那几盘素菜和小咸菜,不由一阵郁闷,不会吧?皇帝赐宴就吃这个?

    不是都说宫廷御宴,不是琼浆美酒,就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吗?

    咋不是小米粥,就是小咸菜的?

    这李二陛下两口子也忒抠门儿了吧?

    他特意瞄了一眼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跟前,一样都是一碗小米粥,别无他物。

    稀里哗啦

    李二陛下二话不说捧起前面的小碗,大口大口喝起了小米粥,喝得小碗见底儿,这才注意到郭业和孙思邈两人面前的小米粥居然纹丝未动。

    不由奇怪道:郭卿,孙神医,你们怎么不吃啊?莫非粥菜不合胃口?

    孙思邈闻言,立马端起小碗,一口一口吃了起来,不时夹着咸菜放入嘴中咀嚼着,而后轻声回道:吃着呢,吃着呢,臣只是震惊,震惊陛下乃堂堂一国之君,皇后乃一国之母,平日居然如此节俭。唉,我大唐有如此英明之君,有如此贤达皇后,真乃大唐幸甚,江山幸甚,百姓亦幸甚啊!

    哈哈哈,李二陛下一阵发笑,赞道,没想到孙神医医术了得,居然说话也如此了得啊!

    郭业暗暗白了一眼对坐的孙思邈,暗暗鄙视道,短短时日未见,尼玛的,居然学会拍马屁了,好你个孙思邈,学坏了哈!

    咦?郭卿,你怎不吃呢?莫非真是粥菜不合胃口?要不,本宫让宫人给你更换几道可口的菜肴?

    问话的不是李二陛下,而是端坐在李二陛下身边的长孙皇后。

    今日的长孙皇后,身着一袭用五色金丝线绣着朝阳拜月飞腾五彩凤凰的黄色烟罗纱,下束黄色团蝶百花烟雾凤尾裙,手挽黄色绣罗纱。风髻雾鬓斜插一字排开龙凤簪。

    端的是雍容高贵,风姿绰绰,郭业知道长孙皇后比李二陛下小两岁,大概三十一二左右。

    但他真心看不出来,此时的长孙皇后已经是生养了几个皇子皇女的母亲。

    真乃美熟女的翘楚,御姐儿的典范啊!

    而且长孙皇后之美不再妩媚,而在淡雅,让人感到亲近亲和,极为接地气。

    至少,郭业对她生不出半分的戒备堤防之心。

    听着长孙皇后这么一问,郭业连连摆手慌乱否认道:不不不,皇后言重了!小米粥加小咸菜,臣,臣也爱喝。只是也跟孙神医一样,心中有了与他相似的一番感慨。

    李二陛下看了眼郭业,岂能不知这小子狡辩雌黄,呵斥道:言不由衷了是吧?朕没孙神医说得那般伟大,美味佳肴自然也是喜欢,但朕也没你想得那般抠门儿,郭业!

    郭业惊呼一声:啊?陛下,你真是冤枉臣了,我真没觉得您抠门儿啊

    咯咯长孙皇后莞尔一笑,对李世民嗔道,陛下,你就不要吓唬郭卿家了。

    而后冲郭业与孙思邈解释道:其实是因为本宫信奉佛祖,平日都是茹素食斋,所以甘露殿中,基本见不到山珍海味和琼浆玉酿咯。

    对哦!

    郭业猛然想起,长孙皇后小名就叫观音婢,自幼就信佛,怎么可能甘露殿中会有大鱼大肉呢?

    一旁的孙思邈闻言,微微颔首一股仙风道骨般沉吟道:茹素食斋,好习惯,皇后娘娘这个习惯甚好!

    唉李二陛下幽幽一叹,道,茹素食斋又能如何?天天侍奉佛祖念经又如何?佛祖还不是没有庇佑我家观音婢,让她得了这该死的气疾之病!哼依朕看来,这佛祖不信也罢!!!

    李世民龙颜顿时阴沉,冷哼一声,整个饭桌四周弥漫起一阵肃杀之气。

    旁边的长孙皇后神色一变,赶忙劝道:陛下可不要乱说话,怎能在背后诋毁佛祖呢?臣妾吃斋念佛,是为了陛下祈福,是为了大唐皇室而祈福,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和万民而祈福,臣妾这气疾之病自幼便患有,怎能怪罪到佛祖头上呢?陛下,慎言,慎言呢!

    好一个深明大义的长孙皇后,郭业心中再次浮起贤后二字。

    孙思邈赞许地望了一眼长孙皇后,对李二陛下劝道:陛下无需动怒,皇后的气急之病幸亏发现的及时。臣回头再给皇后娘娘开几道方子,必能将皇后的气疾之症控制住,只要按照臣的嘱咐,定然不会复发!虽不能根除痊愈,但是如果控制得好,平日注意一番,绝不会祸及皇后娘娘的凤体!

    听着孙思邈这般说来,李二陛下的脸色徐徐缓和,心疼地看了一眼长孙皇后,徐徐趋于平静下来。

    郭业心中喜道,孙思邈断然不会信口开河,如果真如他所说,那长孙皇后肯定不会在几年之后,气疾加重,撒手人寰了。

    看来,哥们这次真是推动了历史的车轱辘,改变了一定的轨迹。

    这个轨迹改得好,长孙皇后多在世一日,对李二陛下的影响绝非多一个魏征或一个马周所能比拟的。

    长孙皇后盈盈一笑,对着孙思邈笑道:本宫此番能够脱险,孙神医真是功不可没。陛下,您可以好好奖赏一番才是!

    最后一句话,自然是冲着李二陛下而说。

    李二陛下闻言,连连点头称是,说道:这是应该的,有功定要赏。朕已经想好了,孙神医医术高超,又有医德闻名于世,就让他赴任太医署(即太医院)太医令一职,掌管宫中太医,秩正六品,赐长安府邸一座。如何?

    使不得,使不得啊!

    孙思邈连连摇头推辞,紧忙起身拱手说道:陛下,我这性子散漫惯了,就喜长年闲云野鹤般云游各地,为百姓诊治疑难杂症。如今陛下让我出任宫中太医署太医令,那我纵是空有一身医术,也用武之地啊!所以,斗胆请陛下收回陈命,继续让我在各地游医吧!

    唔?

    李二陛下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不悦道:怎么会空有一身医术,也无用武之地呢?难道孙神医认为在宫中替朕和皇后效力,就是

    不不不,孙思邈立即打断了李世民的话,他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神情也慌乱起来,急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啊,我的意思是说,是说

    此时的孙思邈手忙脚乱口齿不清,在郭业眼中,哪里还有刚才那般的从容应对,仙风道骨啊。

    孙思邈的心思,郭业怎能不懂?

    而且,太医令这种职务可是管理型的职务,让孙思邈这种专业技术型的人才,去做行政管理,这不是要毁了一代神医吗?

    看来,是他出手帮衬孙思邈一把了,不然再口不择言说下去,被李二陛下喀嚓掉,他郭业的罪过就大了,毕竟是他托人让孙思邈来长安替长孙皇后治病来着。

    再说了,喀嚓掉孙思邈,等于喀嚓掉一个华夏医学界的瑰宝是不?一代巨着千金方,此时还没问世呢。

    旋即,郭业站起身来替孙思邈解释道:陛下息怒,孙神医的意思是说,他在宫外游医四方,救死扶伤,能够替更多的大唐百姓和陛下的子民治病,这样等于替陛下效力了,而且最为直接有效。此乃功德无量,积德行善之事,陛下应该感到开心才是啊?至于皇后娘娘的气疾之症,不如陛下就让孙神医每年挑选一段时日来宫中小住,我想孙神医应该能办到的,是吗?

    最后的两个字,郭业是望着孙思邈而说,不断使着眼色。

    孙思邈闻言,对郭业满是感激之情,冲着李二陛下连连点头称是,道:对的,对的,郭大人所言甚是啊!

    听着郭业这般圆场面,李二陛下总算是败了火消了气,但是对于不给面子的孙思邈,还是心有愤恨。

    旁边的长孙皇后赞赏地看了眼郭业,然后也替孙思邈求情道:皇上,郭卿所言甚是,孙神医在宫中只能为臣妾一人治病,而在宫外却能拯救医治成千上万的大唐子民。臣妾可不敢为了自己一人,而置成千上万的大唐子民于水火之中。我看,您不如赏赐孙神医点金银珠宝,让他作为云游四方的盘缠,或者让他拿着这些钱财购买药材治病救人。这才是功德无量之事,等于替陛下和臣妾积福了!

    嗯,皇后说得也不无道理,李二陛下点点头,最终松口道,那就依了孙神医的意思,不过你要答应朕,每年的三四月份,必须来宫中小住,替朕诊治皇后娘娘的气疾之症。

    一定一定,这是应该的!

    孙思邈虚惊一场,顾不得浑身冷汗涔涔,连连点头应承了下来。

    这个小小的插曲,总算是被郭业和长孙皇后两人一唱一和,给揭了过去。

    果真是伴君如伴虎,帝王无常色。

    见着此时的气氛有些冷峻,长孙皇后突然轻笑一声,拈花一指郭业,冲李二陛下说道:

    陛下,此番臣妾能够脱险,孙神医自然功劳卓着,但郭卿也是功不可没啊!臣妾斗胆,恳请陛下对他赏赐一番!

    对哦!

    李二陛下猛然醒悟过来,连连自责道:皇后不说这事,朕差点都忘了,朕之前就答应过郭业这小子,要提拔赏赐一番他。

    郭业闻言,心中暗喜,我的李二陛下唉,您老人家可不能把正经事儿给忘了。

    对于长孙皇后这句及时雨般的提醒,郭业打心眼儿里一百个,一千个感激。

第五百零二章 兵司员外郎() 
唔,容朕想一想,郭卿如今乃从六品监察御史。但你在从六品监察御史任上还不足一年,冒然提拔到正六品又恐惹争议。

    李二陛下放下手中的碗筷,自言自语了几句。

    突然,他问长孙皇后道:观音婢,我记得此番回访吐蕃使团的几个年轻儿郎里头,就有你大兄之子吧?

    长孙皇后点点头,笑道:皇上是说冲儿吧?我大兄有三子,涣儿乃第二子,在翼国公秦叔宝帐下效力,此时还跟随大军在外作战呢。留在长安膝下的只有三子羽默和长子冲儿,羽默这孩子玩性十足不长进,唯有冲儿最合我大兄心意。这不,冲儿又被陛下发配到吐蕃与吐蕃人谈判去了。

    听着长孙皇后最后说话的口气,貌似还挺有怨恨的。

    哈哈哈

    李二陛下看着爱妻冲自己嗔怨地抛了个媚眼,不由一阵得瑟,笑道:你兄长孙无忌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做人坐实都喜欢端着架子。我知道他瞧不起武人,所以对二子涣儿随军出征心生不满。至于羽默,那是个混球,不提也罢。倒是他这个长子长孙冲,年纪轻轻才气十足,但就差了点男儿的英武之气。所以朕这次才让他跟着使团出访吐蕃,好生历练一番。得了,他从吐蕃回来之后,朕还能亏了他不成?

    郭业听着李二陛下两口子一问一答,一嗔一怨的,不由纳闷道,原来是在说皇帝的大舅子长孙无忌一家,还有长孙无忌膝下的三个儿子啊。

    不过,这跟哥们升迁提拔有个毛的关系?

    奶奶的,莫非李二陛下扯东扯西又要开始跑题了?

    就在郭业纳闷之时,好在李二陛下赶紧拉回了跑偏的话题,徐徐说道:冲儿出使吐蕃之前,不是任兵部辖下四司的兵司员外郎吗?

    长孙皇后立马明白了皇帝的深意,讶然道:陛下莫非是想让郭卿取代冲儿这个兵司员外郎这个位置?

    李二陛下点头应道:正是,长孙冲从吐蕃历练回来之后,吏部肯定要重新安排他升迁或者调到州府任职。那兵司员外郎这个位置可不就空下来了吗?朕知道郭卿带过兵打过战,兵司员外郎这个位置,还是胜任有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