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唐-第6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旨,废黜太子李承乾储君之位,即日起,圈禁长安近郊皇庄,派千牛卫禁守看管,未经奉诏,终生不得踏进皇宫半步。

    嘭

    嘭嘭

    旨意下罢,两道重物落地的闷响接踵而起,李泰惊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而李承乾呢?则是当场晕厥,吓得不省人事。

第八百六十八章 虎毒食子,还是用心良苦?() 
金口玉言,君无戏言。

    李二陛下满心愤怒地下了两道旨意后,厌烦地挥了挥手,示意门口的几个内侍道:将这两个孽障拖下去,送出宫外各自府邸,朕现在一眼都不想看到他们。

    很快,李承乾和李泰二人在几个内侍的帮助下,脑子一片混沌地被搀扶了下去,极尽狼狈。

    两人一走,李二陛下又盯着默不作声的长孙无忌,缓缓说道:无忌,你也下去吧,将这两道旨意拟好之后,交由江夏王盖印。他是负责皇室族谱的宗正寺卿,贬黜皇子,废黜太子,必须有宗正寺的签押盖印方能生效。

    长孙无忌应了一声是,喉咙蠕动了几下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再抬头看了眼李二陛下,发现对方面无表情,双眼中透着浓浓的坚毅和决绝,最终还是放弃了为李承乾与李泰两个外甥求情的心思,愣是半句话也说不出口。

    他心中只有可惜和懊恼,摇了摇头哀叹一声,悠悠转身走出了甘露殿。

    此时,仿佛一切都烟消云散,尘埃落定了般,整个甘露殿变得寂静索然。

    偌大一个殿中,只有李二陛下、长孙皇后,还有襁褓中那个酣睡正甜的婴儿。

    哇啦

    一道婴孩的啼哭声打破了这份寂静,正是长孙皇后襁褓中的那个孩子从睡醒中猛然啼哭开来。

    长孙皇后立马抱紧了襁褓轻轻拍打着,哼着细如蚊声的歌谣哄骗止哭着。

    李二陛下听着孩子的婴婴啼哭,百炼钢立马化作绕指柔,面无表情的脸上浮现几分不忍和满满慈爱,赶忙站起身来靠拢至长孙皇后的跟前,伸出手来逗弄着孩子,哄道:雉奴不哭不哭哦,是父皇嗓门太大,吓到雉奴了吧?

    雉奴,正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李治的小名。

    说来也怪,长孙皇后轻拍襁褓哼着小曲儿无济于事,但经李二陛下这么一开口逗哄,雉奴立马止住了哭啼,随后吧唧两下小嘴,又呼呼睡着了。

    李二陛下见着幼子这般憨态可掬,不由莞尔一笑,因为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手足相残所带来的心中阴霾,顿扫而空。

    长孙皇后见着雉奴睡着,稍稍抬起头来看着丈夫,欲言又止,犹犹豫豫。

    李二陛下好似心有灵犀般地看着妻子,问道:观音婢,有话想说?不要憋在心里,你我夫妻还有什么不能直言的?

    称呼长孙皇后一声观音婢,说明李二陛下现在心情没有之前那么糟糕了。

    随即,长孙皇后抱着雉奴,悠悠叹息道:陛下,承乾和泰儿的确是荒唐至极。他们两兄弟这么闹,别说您,就连臣妾都看着生气。可是,陛下您刚才的惩罚是不是太重了?一个贬黜爵位,发配黔州那等黑山白水之地受苦,一个废黜太子之位,沦为圈禁看管的废太子。这等惩罚委实太重了,毕竟他们年纪还小,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陛下,念在他们二人少不更事,念在他们二人乃是你我亲生孩儿的份儿上,臣妾恳求您收回陈命吧。

    唉

    李二陛下摇了摇头,饱含深情地看着满脸愁容的长孙皇后,叹道:观音婢,恰恰因为他们是朕的儿子,恰恰因为他们是年纪尚小,所以朕才这般严厉处罚于他们。本该是兄友弟恭,却偏偏祸起萧墙,手足相残。皇后啊,玄武门之事虽然已过五六载,但朕却是历历在目啊。如果再任由他们兄弟二人这般胡闹妄为下去,将来还会有第二个玄武门惨剧发生啊。朕已经错过一次,不愿将来朕的儿子们也再重蹈覆辙。

    长孙皇后知道丈夫对当年玄武门之事至今耿耿于怀,虽说不愿亲口向天下承认这件事情是自己错了,但午夜梦回之时往往会在睡梦中喊着太子建成和齐王的名字。也只有当着自己一人的面,丈夫才会说出心里话。

    但是,长孙皇后一想到丈夫对两个儿子的惩罚,还是不肯放弃地劝说求情道:陛下,可是承乾和泰儿

    观音婢,别说了!

    李二陛下知道妻子想要再说些什么,无非就是求情的话,于是打断道:正因为他们二人年纪还小,还没到不可回头的地步,所以朕才痛下心来作出这番处罚。你刚才也说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朕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希望他们能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也希望他们能明白兄弟亲情的弥足珍贵。

    皇后,民间有俗语,叫做慈母多败儿。朕知道你疼爱儿子,可朕又何尝不疼爱他们?但是,朕今日必须给他们一个惨痛教训,好让他们尽早知错,尽早悔改。朕知道,惩罚是严厉了一些,但是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今日之惩罚能够唤回他们兄弟昔日的亲情,朕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长孙皇后好像从丈夫的话里听懂了一些弦外之音,眼中突然闪烁着几分喜色,小心翼翼地揣测道:陛下,你是说只要他们兄弟俩能够知错悔改,将来您还会将他们召回长安。而且,还会恢复泰儿的魏王爵位,恢复承乾的太子之位?

    李二陛下没有点头,不过也没有摇头,而是搪塞了一句:朕没说过,你也别瞎猜了,好好照顾雉奴,朕先去望北阁那边批阅奏章,晚上再过来甘露殿宿夜。

    说罢,李二陛下便舍下长孙皇后,大步地朝着殿外奔去。

    看着丈夫刚毅而又匆忙的背影,长孙皇后又紧了紧怀中的孩子,对着襁褓中的婴儿幽幽说道:雉奴啊雉奴,母后也越来越看不懂你的父皇了。到底是虎毒食子呢?还是用心良苦?母后也看不透了,雉奴长大了要学乖啊,一定不要学你那两个不争气的哥哥才是。

    咯咯,咯咯

    襁褓中的孩子貌似醒来了,但不哭不闹,反而睁着眼睛一脸萌态地发着憨笑。

    同一时间,离甘露殿有一段距离的夙凤殿内。

    此时,隋朝公主出身的杨妃正跟往常一样,正坐在铜镜妆台前让宫女替她梳拢着满头青丝。

    两名宫女,一名端着盛放着篦子和金钗银簪的木盘,一名则是站在杨妃的后头,动作轻缓柔和地替她梳着头发。

    杨妃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幽幽叹道:唉,伊人憔悴渐消瘦,一晃眼这些年过去,本宫竟然也有白头发了。

    嘻嘻,贵妃娘娘说笑了,正替她梳发的宫女娇笑道,您这满头乌发哪里生出白发来了?恕奴婢眼拙,愣是找不出一根白发来呢。

    对哩对哩,依奴婢来看,娘娘走出夙凤殿往皇上跟前一站,端的是六宫粉黛无颜色呢。

    杨妃听着两个宫女这番对话,不由有些开心地笑地呵斥道:你们这两个嘴巧的死丫头,倒是哄得本宫开心。看赏,统统看赏。

    说着,杨妃从木盘上随意捡起两把玉簪,赏给了两个宫女。

    宫女得赏,自然是喜笑颜开,纷纷道谢娘娘千岁。

    就在这时,夙凤殿外猛然传来一阵踢踏的脚步声,一道声音急急传入杨妃耳中:母妃,母妃,出大事儿了!

    恪儿?

    杨妃一听出了大事,面色不由一变,脸罩寒霜,连带着刚才那两个得赏的宫女都有些面色僵硬起来,纷纷心中忐忑地扭头望向门口。

    霎时,头戴冲天冠,一身蟒袍腰缠玉带,面如冠玉丰神俊朗的蜀王李恪,跑进了杨妃的视线之内。

第八百六十九章 杨妃与蜀王李恪() 
恪儿?你怎么来了?

    杨妃从铜镜梳妆台前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冲旁边贴身紧随的两名宫女示意退下,然后心里打着鼓地走向自己的儿子李恪。

    走近一看,此时的李恪正满脸兴奋盎然之色,她不禁蹙眉暗道,莫非不是出了大事,而是发生了什么好事儿不成?

    随即她问道:恪儿,看你这神情激动的兴奋样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让你这般开心?

    李恪嘴角噙笑,满面喜色,见着两名宫女走出殿门之后,立马飞奔到杨妃的跟前,问道:母妃,喜事,天大的喜事,您知道就在皇儿路过甘露殿时,瞅见了什么事儿吗?

    甘露殿?

    杨妃一听这三个字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脑海中不由地浮现起那张端庄典雅的面容长孙无垢。

    蓦地,杨妃大胆揣测道:莫非长孙无垢那女人归天了?

    呃不是!

    李恪知道自己的母亲因为长孙皇后被父皇独宠,而一直记恨在心,整日恨不得长孙皇后归天,好没人跟她在父皇面前争宠。

    杨妃一听不是这个,满满的期待感瞬间破灭,没好气道:那甘露殿还能有什么喜事?恪儿莫要兜圈子,赶紧说吧。

    李恪见着母亲颇为扫兴的样子,于是不再卖关子,而是兴奋说道:母妃,刚才父皇在甘露殿中龙颜震怒,大发雷霆。他亲口传旨长孙无忌,不仅贬黜了魏王的爵位,将其发配黔州封地,还废黜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估计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长孙无忌已经拟完圣旨前往宗正寺找江夏王叔去签押盖印去了。

    什么?

    杨妃大惊失色,惊得头上一枚金簪玉钗抖动,更是有一枚凤钗掉落在地,发出一声叮当脆响。

    不过她顾不得去捡,而是神情错愕地问道:恪儿,这是真的?

    李恪沾沾自喜道:这还能有假?儿臣为求证此事,还特意找了今日职守甘露殿的内侍宦官董顺问询,嘿嘿,确有此事啊,母妃。

    杨妃深居在夙凤殿中,压根儿就不知道今日魏王府发生之事,更不知道甘露殿中的事件始末,自然很是纳闷费解地问道:这这到底为了什么?今日皇上为何一反常态不仅贬黜了魏王李泰,还废了太子?据本宫所知,李泰可是皇上最为宠爱的皇子啊,而且太子承乾更是有长孙无忌等一干重臣的大力支持。这,这委实令人匪夷所思了。

    李恪给董顺许一些好处,自然从董顺的口中打听到了基本的情况。

    随后,他便将太子纵兵闯魏王府,及甘露殿内李承乾李泰兄弟二人狗咬狗,最终惹来皇帝震怒诸事,皆一一道了出来。

    李恪越说越是兴奋,越说越是眉飞色舞,止不住地滔滔不绝,最后将自己藏在心底的那点野心也道了出来:母妃,如今李泰被贬黔州,李承乾又被废了太子之位,接下来,这些皇子中也就儿臣最有资格继任这个太子之位了吧?哈哈,正是皇天不负有心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没想到我李恪也有这一天。母妃,您一定要帮我游说游说父皇,好让他封我为大唐的太子。

    说到这儿,李恪看着一脸沉思不语的杨妃,轻轻提醒道:母妃,您一直以来不都想着在宫里压长孙皇后一头吗?这次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只要孩儿成了大唐帝国的太子储君,您定会母凭子贵,到时候恐怕长孙皇后都要退位让贤,将这六宫之主的位置让出来给您吧?哈哈哈咦?母妃,您怎么好像不怎么开心,不怎么高兴啊?您怎么了?莫非身体不适?

    李恪一个人在那儿傻乐半天后,却发现自己的母亲好像提不起兴致来,反而神情骇然,脸色有些惨白,略微难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