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未来做学霸-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比如成果报奖署名:排序为完成人名单排序按照实际贡献大小排序方式进行;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是论文发表:双方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将本方完成部分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单独发表;联合发表论文时;完成单位排序为论文作者排名将按照实际贡献大小排序方式进行。

    毕竟这些,不提前约定后,事后出现成果纠纷就麻烦了。时代变化;人心不会变化。从古至今;因为专利纠纷,多少成名的科学家都要对薄公堂。

    与其事后翻脸,不如现在先做好签约。

    左琳请来的律师一看就是经常跟科研合约协议经常打交道的人。陆晏认真将一百来页的电子合约看了许久。余成彦同样代表这边的实验室在合约上签了名。

    双方完成合约,意味现在就是合作者了。双方握手,相处愉快。

    华立高中还请来了量子宇宙的主编,成了这次合作的见证者。

    陆晏也是心急,合约一签完,就主动提出了解双方的研究进度。

    既是合作者,余成彦也很大方,将之前的数据公布出来。

    两方一协商,决定让余成彦继续脑波子的发现课题,这一块是大论文陆晏帮他联系地球联盟区的期刊,挂第三作者。而陆晏本人决定去测定脑波子的某一性质。

    两人协商好之后实验室的安排,实验室合作正式走向正轨。

    如果说第一篇脑波量子纠缠的可能性只是在地球内部发表,引来了陆晏;那么第二篇关于脑波子的被探测数据一览则在陆晏的帮助下,发表在了量子宇宙的总部期刊。

    期刊是每个学术研究人员必看资料的一部分。了解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有助于自己的的研究方向和进度。

    六月的希望星因为一篇中等影响的期刊论文泛起了不小的浪花。

    常青藤联校的奥兹教授喜欢一边享受黑咖啡,一边看项目简报,了解最新的研究情况。星网每天早晨都会推送当天各种期刊总汇。

    他一目十行,跳过了很多不感兴趣的项目,只筛选出三个较为想看的简报。前两个是本专业内容,最后一个则是关于脑波的被探测数据一览。

    脑波放十年前还是个热门项目。那时生物学家研究过程中有部分搞不定,叫物理这边来帮忙。于是那几年,各种生物物理跨界项目频出,他也曾参与其中。

    资金烧掉,却没出任何成果。生物学家与物理学家互相推锅,各自认为对方的理论或者测量仪器不足以测量到脑波子这种微粒。

    也可能这只是科学家的臆想,也许压根不存在这玩意。于是这类项目逐渐冷却,再也掀不起大的水花。

    作为曾经的参与者,虽然后来退出了那个研究小组,他认为可能是现在的测量方式和仪器造成测不到,但不代表他不关心其他科学家想到的其他方法。

    比如眼前这篇。

    看着看着,奥兹手里端着咖啡就这么跳了起来。

    这数据!

    “这,这,这么好的数据,他是怎么测出来的!”奥兹盯着数据有些焦躁。简报,顾名思义就是截取论文比较精华的部分和结论告知其他人。

    “谁做的实验?”奥兹将投影调回去,终于看到了第一作者是余成彦,论文刊载于量子宇宙

    “他是谁?必须要看到他的实验过程。”奥兹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会,“到底是采用了新方法还是有了新仪器?我得去问问杰拉德那个组。”

    他以前待的脑波子小组,是杰拉德的组长。

    没等他翻出杰拉德的联系号码,杰拉德已经找上他了。

    虚拟空间里,杰拉德激动地对他吼道:“这人是谁,他的实验方法我们也差不多,为什么他能得到这个数据?”

    奥兹已经拿到了论文原文。他还没看,不过听到杰拉德的话,皱了皱眉:“嘿,你真确定差不多?”

    “我确定!”杰拉德斩钉截铁。

    “差不多不代表完全一样。”奥兹颇为冷静地评价,“说不定就那一点点不一样,所以就有了现在的数据。”

    杰拉德也冷静下来,以前他跟奥兹合作的很愉快,不由劝道:“奥兹,要不你回来我们组。”

    奥兹耸耸肩:“我现在手头上的还没做完。”

    “如果这篇数据是真的,那么就意味着出现了一个新方向。”杰拉德诱惑道:“难道你真的不心动?”

    “我会考虑的。”奥兹回道。

    “行,我现在就去重复这个实验。”杰拉德说完就退出虚拟空间。

    除了常青藤杰拉德的小组在做脑波子的重复实验,希望星的其他大学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量子宇宙这本中等影响因子的期刊,销量激增,名气一下被放大。

    希望星近半个月的头条话题里,脑波子的存在排在了第三。

    量子宇宙的总部内部特地发文表彰了地球分部,在挖掘科研新星力量做出了贡献。

    在希望星各个科研小组重复实验等待结果时,余成彦他们又开始准备新的一轮实验。这次他们准备更完备的数据,基本就可以锁定脑波子的存在了。

    这时的“科学真好玩”的社团不再是之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社团。不但来了几位年轻的物理教师,还有很多高三,高四的学生投了入团申请。

    管理者也换了学生会一个专职管理的干部,负责社团的日常活动。古韦利和梁悦不禁庆幸自己加入的早,不然连进组旁观实验的份都没。

    陆晏也在一个月前将通知发回洲盟大学,让他实验室剩下的学生过来交流帮忙。

    一个二十多人的团队,持续一个月待着虚拟实验室,这对余成彦的领域场的续航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肖先生公司的脑波存储器似乎不够用了。如果想在更大容量的脑波电池,估计地球上是找不到了。

    余成彦想到了陆晏。地球科技水平不行,地球联盟总有吧。

    陆晏知道了具体情况,露出了一个若有所思的神态。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陆晏端着一杯清茶慢慢品,华洲的毛尖,他很喜欢。

    “我之前用了你的实验方法也没法做出类似的数据。当时,我在想,到底差了什么?是实体实验室跟虚拟的实验室的差别?”

    “然后见到你的实验室后,我想,应该不仅仅是实验室的差别。”

    “那么你觉得差别在哪?”余成彦也想听听外人的意见。

    “我觉得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你的脑波分化。”陆晏想了想说道。

    “你是说,只有我模拟出来的实验室才可能做出数据?”余成彦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这种说法有点唯心。”

    “脑波这块,联盟研究进度不够快,我们不清楚机制,看起来很唯心。”陆晏笑道,“但是只要能重复,就可以破除是因为你想要得到数据,实验室才能做出这种数据的嫌疑。”

    “你的意思是,弄个对照组实验?”余成彦瞬间明白他的意思。

    “最好这样,就能堵着很多质疑的声音。”陆晏放下茶杯。

    领域场本身的规则就是我的领域我做主,只要能理解某种规则,就能在领域场里复制出来。其他科学家当然会认为,是否余成彦希望实验成功,所以在领域场形成的实验室才能得出那么好的数据。

    但如果能找到另一个领域场的拥有者,在不了解脑波子的情况,模拟出实验室。这样的实验室如果能同样测定到脑波子,就算是成功的重复对照实验,可以有力地摆脱,是因为余成彦想要有脑波子,才出现脑波子的窘境。

大师兄() 
找另外一个领域场的脑波分化者;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在地球联盟待了那么久;陆晏对领域场这个分化能力;也只是处于听说过这个状态。联盟政府对特殊系的保密程度还是做得很好的。

    在他印象中;脑波的分化特殊系都被联盟给收拢保护起来了。所以第一次知道余成彦是特殊系;内心是惊讶的;并有了被顶上了的某种认知。

    果不其然;到了晚上,他就被维度管理局找上门,签订了保密协议。

    所以余成彦能不能做成这个对照实验;才是整个脑波子能不能被承认的关键。

    不过他还是很乐观的,同类人应该会有自己的一套方式。陆晏是这么想的。

    余成彦扒拉了自己的关系网,他就只认识左琳一个局领域场能力的人;难道要找她来帮忙?

    当左琳听完余成彦的讲述;没有立刻答应他,而是问了一个问题:“你的场练习那么久;就只开发了这一个功能?”

    “我的时间不够啊”余成彦有些心虚。洪嘉给了他很多练习的资料;不过他太忙;练习的部分全是跟模拟实验室有关。

    “我现在没空跟你做这件事。”左琳轻叹一口气。“你知道;上次那件事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我明天就要出差。不过”

    “啊?”余成彦被她的话弄得不上不下;“所以,你答应的条件?”

    “去年,我跟师傅说了这件事。”左琳含笑看着他;“师傅说;我不会教徒弟。所以他派了你的大师兄过来。”

    “啥?”余成彦傻了,“大师兄是什么情况?所以说是我的师伯?不对,你是说我的大师兄?”

    “如果你能说动他,”左琳有些幸灾乐祸,“你的实验就不用愁了。他是我师兄的徒弟,按辈分来说,你叫师兄没问题。”

    余成彦懂了,合着左琳背后还有个师门,全部收集了脑波分化成领域场的人。他现在更关心自己的实验。大师兄什么的,过来怎么的都没问题,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他什么时候来地球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照组实验都指着大师兄了。

    左琳想了想:“最近部队换防,他现在是休假期间,估计半个月后到地球。”

    余成彦想想,正好是实验做了一半,可以抽空出来休息顺带迎接大师兄。

    将消息传达给陆晏。

    陆晏也告诉余成彦一个好消息。他的一位同学就是搞脑波电池的。现在会快递过来一块最新的电池,并邀请余成彦成为试用者,希望他在试用过程中给予反馈。另外陆晏也订购了好几块成熟了的脑波电池作为备用。

    总算可以做实验了。经过一个充足的睡眠,余成彦估计这次的实验室加上所有的电池可以支撑一个月之久。换算成实验室内部的时间,相当于大半年了。足够他们得到这次的数据。

    接近二十人的团队被分成了三个组。分别由余成彦,左谦舟,陆晏带队,测量不同方向的数据余成彦负责的是测定脑波子的存在;左谦舟则是脑波子存在的某项性质,而陆晏则挑了区分脑波子的种类的重担。

    一个星期过去,余成彦想起来大师兄的事。他将手上的活交给雷济继续记录。

    雷济在他的实验室锻炼了半年之后,整个人变得愈发自信起来。本来他在实验手法上就比余成彦熟练,余成彦不在的新年时间,他独立通过了八级实验员的考试,可以说是相当优异。现在将实验工作交给他,余成彦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按照左琳留下的信息,余成彦先去古物市场淘了一瓶酒鬼酒,然后带上它直接去天梯接人。

    站在候客大厅处,到处人头攒动。他感觉好似回到了几百年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