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6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其实不仅仅是钱粮,左良玉的那些甲仗,也是从郑家那里买来的。据说郑家在海外找到了一个大铁矿,只需要将地皮上一层三尺厚的土铲掉,下面就是最好的铁矿。两石矿就能出以石铁的那种。所以如今伪明军队中,有不少人的甲仗都来自郑家。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左良玉或许能抗拒明廷的命令,但是他又怎么能抗拒郑家的要求呢?所以对于朝廷,左良玉是藩镇;但对于郑家,左良玉就是他的羽翼。既然如此,我军自然应该首先剪除他。况且剪除了左良玉,还有其他的很多好处……”

    关于郑家的一些事情,李自成知道得就不多了,听到惠世扬这样说,便问道:“老平章从哪里知道这些的,不知道消息可靠不?”

    “皇上,老臣原本在伪明当过官,自然有些消息渠道,只要去打听总能打听到一些消息的。”惠世扬回答道。

第五百零二章,李自成的决断(4)() 
郑森的大军已经到达了长江口。郑芝豹和郑彩早就在崇明岛上建好了码头、营房和仓库,将这座岛屿变成了模范军的一个重要的基地。作为中国第三大岛的崇明岛,其实是一非常年轻的岛屿,从形成到这个时候其实不过一千年而已。这座岛屿完全是由长江口泥沙沉积而堆出来的,如今这个岛屿东西长近两百里,南北宽近四十里,已经是个相当大的岛屿了。只是岛屿大归大,但并不稳定,有时候,在某个方向上,因为泥沙沉积,某个方向上陆地面积迅速扩大,有的时候又会因为江水冲刷,某个方向上的土地迅速的被江水冲走,甚至于一天之内,江滩后退数米甚至十余米的事情也不少见。所以这岛虽然大,上面却没什么太多的人家。加上地方又够大,所以倒是很适合作为模范军部队进入长江的一个前进基地。

    士兵们在崇明岛上了岸,依照计划,他们将在这里修整一两个月的时间,然后逆着长江西进,去剿灭李自成的顺军。

    模范军的行动并没有严格的保密,事实上,数万大军逆江而上,沿途穿州过府的,无论如何也是保不了密的。所以松江一带的士绅们也都知道如今安平王世子正带着大军驻扎在崇明岛。自打京师沦陷,崇祯殉国之后,江南的士绅们中略有见识一点的,也都知道如今已经是乱世了,“我看这大明朝吃枣药丸”之类的话语,也开始在民间流传。更有人传言说,自两汉以来,每三百年,天命必改。如今大明朝也已经差不多有三百年了,也是到了天命革新的时候了。

    虽说“大明养士两百余年”,如今似乎也到了“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的时候,但是……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而古人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如今天下扰乱,非独一家一姓之乱。昔时,顾宁人与某书,谈及故事,言‘亡国’与‘亡天下’之异,尝言‘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又曰‘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愚以为此言大善。今日天下之危,非独一家一姓之危,李闯张贼之所到,我等士人真是‘家家流血如泉涌,处处冤声声动地’。听说李闯入京师的时候,欺骗天下人曰‘不爱财,不杀人’,结果呢,真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若是这等大贼得了天下,呵呵,那就真的是‘亡天下’了。关外又有东胬,趁我中国内乱,窃据辽东。吾闻彼等在辽东,以我汉人为奴,且变我祖宗衣冠,若是让他们得了势,‘吾其被发左祍矣’。故而今日确实是到了‘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时候了。”在松江城中,黄宗羲正在鼓动其他士绅,与他一起去拜见郑森。确实,是拜见,因为郑森此时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仅仅是一个监生,也不仅仅只是一个总兵,而是安平王世子了。

    “太冲所言,也是我等所思。”开口的却是夏允彝,“只恨我手无缚鸡之力,意欲救国救天下,却不知从何处入手。”此时夏允彝因为母亲去世,辞去了官职,如今本在家中守制读书,只是这次却也和这些读书人聚集到了一起。

    “当今能救天下者,普天之下,只有一人,便是安平王世子。”又有一个人开了口,大家一看,却是方以智。

    方以智见大家都望向他,便道:“说起安平王世子,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和他有交情。他是钱虞山先生的学生,算起来也是我东林的人。又专心圣人之学,于学问一道,颇有所得,昔日蕺山先生曾赞许他将来必为一代儒宗,正是我辈中人。如今更是连续为国征战沙场,所攻者克,所击者破。某以为,安天下者必是安平王世子。如今世子率领大军,意图西去讨贼,为先帝报仇雪恨。如今世子正在崇明,想来他那里正有用得着我等的地方。我们何不一起去拜见世子,一来为天下人出一番力,也不枉我等所学;二来也为自己谋一个立功不朽的机会呢?”

    “这倒是不错。”一个人道,“如今讨贼的大军在崇明修整——我听说世子之所以将大军驻扎在崇明,便是担心大军有扰民之事。由此可见世子的一片爱民之心。我这些天见到不少从湖广逃来的流民。听他们说,那杀千刀的闯贼如今正在猛攻汉口武昌,左宁南节节败退,汉口武昌眼看快保不住了。若是贼军占据了汉口武昌,然后顺江而下,只怕江南花柳繁华之地,就要变成一片劫灰了。如今也只有指望世子的大军能击败流寇,保住江南了。”

    这个消息顿时引起了一阵骚动,便有些人乱纷纷的问道:“潜山兄说的可是真的?”

    这“潜山兄”还没来得及回答,却见方以智站出来道:“诸君何须惊慌?安平王世子的大军就在崇明。世子自从起兵一来,战无不胜。那闯贼屡屡为世子击破,早就成了惊弓之鸟,只要世子挥军西进,还怕闯贼猖狂?”

    有人便问道:“不知道世子的大军什么时候西进?”

    方以智摇了摇头道:“这种军机大事,我却如何知道?不过你们也知道,世子和我是朋友。另外,我的朋友顾宁人,孔半圭如今都在世子的幕中。前些日子,他们到处采买物资,想来便是为了准备西征。”

    “那只怕西征要在两个月之后了。”又有一个人开口道。

    大家定睛一看,却是夏允彝的儿子夏完淳。便有人问道:“夏公子如何知道要在两三个月之后?”

    夏完淳听了,便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见夏允彝微微的点了点头,便回答道:“我家和安平王府上,有一些生意往来。所以这次有些物资,世子也是向我家采购的。小子是从交货的时间来猜测的。小子想,那左宁南拥兵数十万,虽然其中能战的只怕三之一,甚至是五之一都未必有,但是只要不野战,一心一意的守城,武昌和汉口都是雄城,又都有水路,不是轻易围得死的,守个两三个月应该还是容易的。我想他如今叫得急,更多的,只怕是想问朝廷多要些钱粮罢了。到时候世子做好了准备,大军西进,江南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很多人听了,想了想,也都觉得有理,便有人称赞夏完淳虽然年轻,却能沉得住气,很是不凡。只是这时候,却有人道:“夏公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若是左宁南真的愿意死守,别说两三个月,就是一两年他都未必守不住。只是左宁南只怕在湖广呆腻了,早就想换个地方了。我听说左宁南向朝廷上书说闯贼猛攻,他手中的兵丁缺乏粮食,吃不饱,所以抵挡不住。如今他请求朝廷允许他退往南京,一来可以就近就食,二来也能……”

    “啊?”更多的人惊惶了起来。左良玉祸害地方的本事,却也是远近闻名。论起凶名,只怕还要在李闯和张献忠之上(至少,如今还没有什么张献忠屠川,杀男女六万万的传说),若是他跑到江南来了,还不知道会弄出什么事情来呢。只怕比李自成来了都要命。毕竟,李自成是流寇,抢了一把就会走的。若是左良玉来了,那还不知道把大家祸害成什么样子呢。当时便有人骂道:“左良玉拥兵数十万,若是认真打仗,如何连这么一下子都顶不住!这厮怕是有意想要借机到江南来发财吧!”

    这话一出口,顿时便让大家越发的惊惶了起来。

    “那也不用慌呀,我听说淮北二镇中,黄得功也是能打的。让他移防过来,守几个月还是守得住的。”夏完淳道。

    “哎呀,夏公子,你不知道,京师失陷之后,黄总兵和高总兵都帅军北上勤王了,如今他们还没回来呢,等他们回来,怕是……怕是就来不及了!”有人跺着脚说道。

    “大家静一静。”方以智道,“如今之计,只能请世子提早发兵了。若是世子能提早出兵,危局自解。”

    “密之,你和世子是朋友,不如你去一趟……”有人道。

    “方前辈去了,怕也没多大用。”夏完淳却摇头道,“自古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大军的军资都没有准备好,哪里是随随便便就能动得了的?”

    “不知道世子那里还少些什么?我们去见见世子,若是缺少什么,我们大家一起出出力,尽快把这些东西汇聚起来,无论如何,可不能让左良玉这个王八蛋跑到江南来了!”那个潜山兄又大喊道。

    “不错不错!可不能让左良玉和李闯跑到江南来了!”

第五百零三章,捆绑(1)() 
方以智、黄宗羲还有七八个士绅们乘着船渐渐地靠近了模范军在崇明岛新建的码头。崇明岛是一个冲积的沙洲,周围的水都不够深,而且因为泥沙的沉积,江水的冲刷,导致附近的水深也常有变化。而模范军一路南下,乘坐的都是吃水较深的海船,为了避免出现搁浅的事故,所以这座码头干脆就是由五六条用铁链连接在一起的大沙船捆绑在一起构成的浮动码头,从浮动码头到后面的陆地,则是靠一条足有四五十丈长,两丈宽的浮桥相连的。几个人乘坐的沙船慢慢悠悠的靠上了码头,几个人便看见顾绛手执一柄羽扇,带着几个人等在码头上了。水手们熟练的抛出了缆绳,搭好了跳板,方以智第一个登上踏板走了过去。顾绛也赶忙迎了上来,向方以智黄宗羲等人拱手行礼笑道:“列位辛苦了,世子本来也要来码头迎接的,不巧出了点事情,世子急着要和将领们商量对策,所以就让我代表他来迎接诸位。却不是故意要在故人面前摆架子。”

    方以智听了,摇头笑道:“大木还真是小心。我们今日来这里的人,哪一个不是他的老朋友,如何会不知道大木的为人,怎会这样猜想他?说起来,最近我研究折光,却是有不少东西要和他参详一番的。哦,到底发生了什么意外?不知……若是军机,我便不问了。”

    顾绛听了,轻轻地摇了摇手中的羽扇笑道:“的确是军机大事,不过大家都是大明的忠良,说与你们听听,却也无妨。而且最多不过数日,这消息你们就该知道了。你们也知道,安平王府在各地多有生意。”

    说到这里,顾绛望了望这几个士人,见大家都点点头,便继续道:“安平王府在武昌一样有买卖。就在刚才,武昌那边传来消息,闯贼一日之内便攻下了汉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