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6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舒服多了。”左良玉道,“刚才你说什么?”

    “孩儿说,郑家是想要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左梦庚道。

    “你说咱们家该怎么办?”左良玉又问道。

    “孩儿自然是都听爹爹的。”左梦庚连忙道。

    “唉……”左良玉却叹了口气,过了一会儿才道,“当富家翁是不行的,我们这辈子都是没法当富家翁的。我们得罪的人太多了,若是手里没了兵,虽说他们要我们做个榜样,不会刻意对付我们,但是等到天下大定之后,他们就用不着我们了,那时候,只怕我们便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这兵权却轻易不能放手。只是,我们也不能和他们直接对抗。嗯,安平王世子提到的书,你看了没有?”

    “爹爹,孩儿一回来,向您汇报了这事情之后,就立刻让人去寻这些书,还请了几位先生来讲解。世子的书中谈到古代的封建制,以为周朝的分封制也有可取之处。重要的是化夷为夏……”左梦庚赶忙回答道。

    “你等等,什么画什么的?”左良玉问道。

    “是化夷为夏,就是教化夷人,把他们变成汉人。然后他们的土地自然就变成了汉人的土地。那书上说,周朝之所以有八百年的天命,便是因为能不断地把夷人的地盘变成汉人的地盘。”

    左良玉听了,点了点头道:“原来化什么为什么就是抢人家的地盘呀。那些夷人,都在边远之地,看了若是想保住兵权,就要被放逐到边远之地了。”

第五百一十章,左家军的未来(5)() 
“只不过,这些夷人可都凶狠得紧。哪里是那么好……好化的?”左良玉又摇了摇头,问左梦庚道,“你可有去抢劫……哦,是去教化那些蛮夷的想法?”

    左梦庚听了,连连摇头道:“爹爹莫要打趣孩儿,孩儿自己有多少本事,自己还是知道点的。要说蛮夷,这世界上最能打的就是蛮夷了。建胬不就是蛮夷吗?我大明谁在他们那里……要说,好像也就郑家的那些人在建胬那里占到过便宜……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他们和建胬打怎么样,有没有吹牛,我不知道。”左良玉道,“不过他们卖过建胬的人头却是真的。嘿嘿,老子那时候要是还在关宁军,只怕也要去找他们买人头。说起来,要是不是手下能打,他郑芝龙又……”

    说到这里,左良玉摇了摇头道:“也是我一直总担心你出事情,让你少了历练。其实那郑世子说的有道理,自古以来,一治一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哪有总这么乱下去的道理?而且,总这么乱下去,对我们父子来说,却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你爹我打仗打了一身的伤病,如今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我手上的兵,却也远不如以前能打了。你历练的少,论打仗,肯定是比不过我的,对上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多半也不是对手。就更不要说和郑世子他们比了……你不要不服气,不但你比不了,你老子我也比不了。人呀,平时狂一点也没什么,但一定要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嗯,这一点,你其实还不错。你要说愿意到化外之地去建功立业,我还真是……只是我家得罪的人多,手里没兵,却也不行。我听你说的和郑世子的交谈,我觉得,郑世子虽然打算削了我们的兵权,但却又让人送来了粮食,他应该并没有想要我们的命的意思。你不妨再去和他谈谈,直接把我们的顾虑和他讲一讲。说不定,他就能给我们一条路呢。一般来说,到了他这个身份的人,若是不想害我们,你直接跟他说事情,多半反而方便。”

    左梦庚点了点头。

    ……

    “孔先生,世子正在里面练习剑术。”小院外面,一个士兵这样对孔璋道。

    “啊,在练习剑术吗?”孔璋道,“我也没什么急事。可以等世子练完了再说。嗯,我可以静悄悄的进去看看吗?”

    那个卫兵愣了愣,不过很快就道:“世子吩咐过,若是先生来了,不用通禀,就可以让先生直接进去,先生只管进去就是了。”

    孔璋朝着那个卫兵笑了笑,便摇着手里的羽毛扇,走了进去。进了小院,迎面是一座太湖石堆成的假山,正当着院门,算是起着屏风的作用。虽然看不到里面,但是却也已经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呼和声和木剑相互碰撞的声音了。

    孔璋绕过假山,便看到假山后面的空地上,郑森正挥舞着木剑和三个同样挥舞着木剑的卫士打成一团。还有几个卫士则拿着木剑站在场边。孔璋便停下脚步,站在一棵青枫下观看。

    郑森并不是在和一个卫士联手对付另外的两个卫士,而是在一个人对抗三个卫士。孔璋知道,郑森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的武艺相当不错,剑术更是非常好。基本上,如果徒手的话,孔璋觉得,考虑到自己最近也练习了一些武艺,郑森应该能同时打三个到四个现在的自己,但要是都拿上剑,恐怕十几个自己一起上都不是对手。不过郑森身边的卫士可不是孔璋这种半桶水能比的,孔璋和他们学过一些剑术,知道自己在和他们对练的时候,虽然没有出过洋相,但那完全是因为他们在让着自己。而如今,他们在和郑森练习剑术的时候,明显要比陪自己玩的时候认真得多。别的不说,就听那木剑挥舞时的风声,还有两把木剑相互碰撞时候的响声,孔璋就知道,这样的一剑过来,自己就算挡住了,只怕也要立刻手臂瘫软了,最多再来一剑,自己的木剑就要脱手了。

    “这几个家伙,还真的弄得这么认真,也不怕伤着世子了。”孔璋忍不住感叹道。

    这担心其实并不是多余的,虽然是木剑,但是为了保证分量和真的刀剑相当,而且能承受住相互击打时候的力量,这些木剑都是用最上等的硬木制成的。如果不是练习者都穿着甲胄的话,这样的木剑,在精通武艺的人手中劈砍下来,足以造成重伤。即使是穿着甲胄,保护住了最关键的位置,但万一打在了一些没有甲胄的地方,也能造成不轻的伤害。而此时场上郑森的局面也很不好看,他的卫士的水平本来就不错,此时又是三个对一个,每一次攻击,三个人都相互配合,一个攻击上盘,一个攻击下盘,还有一个则致力于牵制郑森的反击。在这样的情况下,郑森只能左支右绌,好在场地够大,靠着步法好,不断的退避,才是算能勉强支撑,至于反击什么的,却是完全谈不上了。

    “一味地防御,总归是防不住的。世子剑术虽然高明,但是只怕撑不了多久就该中剑了。”孔璋一边看,一边这样想着。果然,没过一会儿,就看见一个卫士一剑刺来,郑森用手中的剑将这一剑往外一封,同时向着侧后后退了半步,又躲开另一个卫士横扫过来的一剑。但就在此时,第三位卫士却从斜侧里刺了一剑过来。刚才郑森如果不是往侧后退了半步,这一剑便应该刺在空处,但此时却像是郑森自己送上去一样,将左肩暴露在了这一剑之下。

    这一剑速度极快,力量也极大。虽然郑森的左肩上也有护甲,却也被这一剑刺得失去了平衡,两只脚一拌蒜,便坐倒在了地上。

    三个卫士便收了剑,站在一边,郑森坐在地上,将手里的木剑抛在一边,向着刚才一剑将他刺倒的那个卫士竖起大拇指称赞道:“阿飞你这一剑真是好,又快又准,已经不比你爹当年差了。嗯,拉我一把。”

    那个叫做“阿飞”的卫士握住郑森的手一拉,郑森便站了起来。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同时四面望望,却看到孔璋正站在不远处摇羽毛扇,便笑道:“半圭兄来了多久了?却是让您看到我出洋相了。”一边说,他一边举起两只胳膊,便有卫士过来帮他解下身上的护甲。孔璋也笑眯眯的走上来道:“世子剑法高超,孔璋一向是佩服的。若不是孔璋突然冒出来,让世子分了心,世子应该不会输。”

    郑森却摇摇头道:“我没看到你。他们三个都是好剑手,我一对一和他们练习,都不能有丝毫的分心,要不然就会出洋相。更何况是同时对上他们三个?”

    “世子既然知道自己打不过他们三人联手,那为何还要……”孔璋问道。

    “哦,”郑森道,“主要是想要练练防御的技巧,看看能在多名高手的突袭下,支撑多久。哦,对了,半圭兄突然来我这里,可是有什么事情?”

    “世子,那个左梦庚又来了。世子估计的不错,这次那左梦庚却是老实了很多,只是口口声声的要我们给他家指一条明路。他们要一条明路,却也不想想,他们可给过老百姓什么路没有!要说,他们玩养寇自重,倒是给过张献忠不止一次的生路。”

    孔璋是湖北人,左良玉将湖北祸害得一塌糊涂,所以孔璋对左家父子很是仇视。

    郑森听了,笑道:“半圭,左家父子的确都不是好人。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没给老百姓一条路。他把那些把百姓都卖给了我们,如今那些百姓的日子比起在湖北,是要好多了不是?这也算是给了他们一条明路了吧。”

    “比在湖北的日子好?那是自然。他们如今个个都丰衣足食,除了娶汉人媳妇难了一点之外,别的可比在湖北的时候强多了。不过那可不是左家父子给他们的路,那是世子和王爷给他们劈开的一条生路。那可不能算左家父子的功劳!”孔璋摇着头说。

    “不管怎么样,这条路呀,我们还真得给他们。”郑森叹了口气道,“如今天下要有多少军头都看着呢。我们若是不能给他们一条路,日后这些军头,我们就只有一家一家的去剿灭了,这得打多少年的仗,多死多少人?给他们一条路,如果能少死一些中国人,却也是合得来的。半圭兄,你觉得我这话可在理?”

    孔璋抱拳道:“世子仁慈。说的也是正理。我就担心,我们倒是想给他们一条生路,就怕他们自己太贪心。而且这些人骄横不法惯了,若是将来做了不法的事情,我们惩治他呢,只怕有些不知道情况的人却要说我们不守信义;若是不惩治他们,却又坏了国法。”

    郑森点点头道:“你说的却也有道理,不过并不是不能解决,其实三代圣王,就有不错的办法。”

    “不知道是什么办法?”孔璋问道。

    “舜帝放四凶于四荒。”郑森笑道,“我估计让左梦庚自己去打下一块蛮夷的地盘来,他是不行的,但是我们在南洋,打下的不少地方都没人去管理,便将他们父子分封到这样的地方,让他们镇压那些已经被打散了的土人,应该还是可以的。就让他们去祸害那些土人好了。”

第五百一十一章,左家军的未来(6)() 
郑森猜想左良玉父子一定会妥协的,原因很简单,在历史上,左良玉就是个欺软怕硬的货色。后来他借着南来太子一案,搞什么清君侧,其实也并不是因为他有政治野心,想要借这个机会把持朝政,而是因为他看到李自成的大军南下襄阳,似乎有要往武昌这边过来的意思。虽然那个时候,李自成已经在满清那里撞了一头的包,精锐损失很大,几乎成了丧家之犬。但左良玉依旧不敢和李自成作战,所谓的“清君侧”,其实不见得是为了争夺权势,更多的倒是为了躲开李自成的兵锋。

    至于左梦庚,那更是个没用的废物,左良玉死后,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