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6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狗屁!天底下什么时候有个什么狗屁大清国了?这辽东大地,都是我大明的国土,哪里来的什么狗屁大清国?”

    朱坚台本来想要反驳,但抬头一看,却见正义愤填膺的指着他大骂的不是别人,却是大清国的十四贝勒,睿亲王多尔衮。

    只听多尔衮继续骂道:“这辽东大地,原本都是我大明的国土,我大明前代皇帝仁慈,见建州部在通古斯苦寒之地,生活艰辛,故而大发慈悲,许我建州部落在辽东生息。真是皇恩浩荡,我建州部虽粉身碎骨,不足以报大明皇恩之万一。奴才多尔衮的祖父和太祖父,都是为大明而死的忠臣。奴才的祖父曾经教导子孙说:‘我们本来都是下贱的蛮夷,就像是野狗一样,跑来跑去,不知道自己的主子是谁。大明皇帝给了我们建州部最大的荣耀,让我们建州部能够归附在大明之下,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我们最大的荣幸呀!’”

    说到这话的时候,多尔衮已经转身向着郑森跪了下来,又道:“只可惜我们建州部除了老奴这个该杀千刀的逆贼,这真是我建州的耻辱呀!这老奴天生就不是好东西!呸!这老奴就是个贼胚!生生的把我们建州部变成了一个匪帮呀!老奴忘恩负义,厚颜无耻,还搞出个什么狗屁的‘七大恨’!我呸!老奴真是不要脸!

    老奴这个狗才,不孝不悌,奴才是不会认这样的父亲的。老奴这个杀才,连数数都不会,狗屁的‘七大恨’里面,有四条翻来覆去说的都是一件事,就是老奴这个贼酋去抢劫杀人,我大明阻止了他。呸!这也能叫恨?这明明是我大明的恩德呀!是为了防止我建州部走上错路呀!老奴还把它列在狗屁的‘七大恨’里面,可见老奴就是个不知好歹,忘恩负义的王八蛋!还有什么‘叶赫老女’,人家叶赫部的族长布寨贝勒,看在我祖父的份上,本来想要把女儿下嫁给老奴,可是老奴恩将仇报,杀了布寨贝勒,还把人家的尸体砍成两段,只把半截还给人家。叶赫部布扬古又怎么会把妹妹继续嫁给杀父仇人?老奴还不准人家出嫁,最后还是我大明出来主持公道,让这女人出嫁了。老奴以此为恨,这真是残暴凶蛮,不知天下复有羞耻之事!”

    朱坚台目瞪口呆的看着多尔衮破口大骂努尔哈赤,一时间,完全说不出话来。

    “老天有眼,老奴总算是死了!”多尔衮跪在地上继续骂道,“可惜老奴死都不肯死的痛快点,还留下了黄台吉这个祸根。主子,这黄台吉阴坏阴坏的,比老奴还不是个东西。一上台就逼死了奴才的额娘,可伶奴才的额娘呀……主子,奴才和黄台吉不共戴天,不共戴天呀!”

    多尔衮放声大哭,哭得眼泪鼻涕都流了一脸的。郑森却不做声,只是冷眼看着他表演。多尔衮见郑森没什么反应,便继续哭道:“主子,奴才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呀!”

    “呵呵,”郑森冷笑道,“多尔衮,你真的愿意投降我大明?”

    “奴才愿意,奴才愿意!”多尔衮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头将地面碰得嘭嘭直响。

    “好了。”郑森道。

    多尔衮停了下来,抬起头来,脑门上已经开始流血了。

    “多尔衮,你说你早就痛恨老奴胡作非为,但是你自己呢?不也多次带兵入寇大明,犯下滔天罪行吗?”郑森身边的一个穿着一身儒装的人厉声道。

    “主子,奴才罪该万死,奴才罪该万死!”多尔衮顿时又开始磕起头来,一边磕头,一边哭道,“奴才有罪,奴才怕死呀,黄台吉,联合老奴的那些豺狼儿子逼死了奴才的额娘,奴才要不听他们的,他们就要杀了奴才呀。奴才怕死,才不得不和黄台吉这狗东西虚与委蛇,奴才不敢不听他的,奴才有罪呀!”

    “嗯,多尔衮,你既然知罪,你说你的罪过这么大,我怎么能饶了你呢?”郑森却微笑着说道。

    “奴才……奴才愿意戴罪立功呀!”多尔衮就像抓到了一个救命稻草一样激动了起来,“奴才知道建胬很多机密,奴才还愿意写信劝降奴才的兄弟们,他们和奴才一样,和黄台吉有不共戴天之仇呀!奴才还愿意……”

    “我大明的规矩,像你这样反叛的蛮夷,就算投降,就算赦免了,也要去了势,送到宫里去当太监的。”站在郑森旁边的那个儒生又冷冷的道。

    多尔衮听了这话,先是一愣,接着大喜道:“这真是上天保佑呀!竟然有这样的好事!大明天子真是仁慈,奴才能入宫当大明天子的奴才,那真是天大的光荣!奴才本来就不喜欢女人,再说,奴才是老奴的儿子,老奴这坏东西,做了这么多的坏事,早就该断子绝孙了。奴才也早就想要割了那东西,来个干净了。只是奴才怕疼,所以才……奴才娶的那些女人都是装样子的,她们都是黄台吉派来监视奴才的呀!主子要是打动了沈阳,抓住了她们,最好把她们都杀了,她们都不是好东西!”

    这回答却是让那个儒生一下子愣住了,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郑森却又开口道:“多尔衮。”

    “奴才在!”多尔衮赶紧回答道。

    “如今黄台吉派来了这么一个使者,你觉得我该怎么处理他?”郑森盯着多尔衮的眼睛问道。

    “主子,黄台吉不是个好东西,按说他派来的人,多半都是想要来骗人的。主子二话不说,直接把他们拖出去,砍了,不,不,应该是插在木桩子上面是最好的了。不过奴才想,主子英明,远超过黄台吉不知道多少倍,黄台吉又怎么能骗得过主子您呢?所以,主子爷您要是没什么事情,想要逗个乐子的话,听听黄台吉这个王八蛋派来的汉奸怎么胡说八道也是可以的。只看主子您怎么想了。”多尔衮几乎毫不犹豫的就这样回答道。

    郑森听了,哈哈大笑,接着转过头冷冷地对朱坚台道:“说吧,黄台吉让你来干什么?”

    朱坚台心中一凛,他知道,若是不能说动眼前的这位安平王世子,只怕自己真的会被穿在木桩上。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罪人朱坚台参见安平王世子……”

第五百五十八章,反正(2)() 
朱坚台的应对之道其实也简单,就是赶紧投降。当然,朱坚台的家人——他投降满清之后又娶了妻生了儿子——还在建胬的手上。但是相比自己的性命,家人的命自然就没难么重要了。

    “世子,胬酋其实拿牛庄堡已经没有多少办法了,这次胬酋派罪人来,不过是想要行反间计,要挑拨安平王和朝廷的关系罢了。”朱坚台伏在地上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嘿嘿……”郑森只是笑了一下,却并没有说什么。因为在他看来,如果黄台吉还在打着这样的主意,那就意味着黄台吉要么是无计可施了,要么是对明朝内部的情况的掌握上大不如前了。

    “哼!建胬那边还有些什么动静没有?”郑森旁边的那个儒生问道。

    “回大人的话,”朱坚台回答道,“建胬昨日又遭遇一场大败,建胬士气低迷,已经打不下去了。上次入关,所得有限,今年收成又不太好,到了明年春天,青黄不接,多半要有一场大饥荒,上次劫掠回来的人口怕也养不活。所以若是罪人这次来,没有什么结果,胬酋就准备让这些人都死在这里了。”

    多尔衮听了赶忙插嘴道:“上次建胬入关,是奴才带的兵,奴才知道劫掠天朝百姓,那是罪该万死的。只是胬酋派了他的儿子豪格盯着奴才,奴才不得不和天兵作战。奴才有意出工不出力,那些人都是豪格抓回来的。奴才一直是胬酋的眼中钉肉中刺,加上奴才怕死,所以也不敢阻止!”

    郑森听了,却道:“朱先生既然有弃暗投明之心,我也不能不给你一个机会。黄台吉让你过来,是想要谈出个什么样的结果?”

    “世子,胬酋想要赎回十四贝勒。”朱坚台答道。

    郑森瞟了多尔衮一眼。多尔衮立刻上前一步,跪倒在地,放声痛哭道:“奴才不回去,奴才不回去!世子爷,奴才好不容易才脱离了苦海,怎么能再回到那个贼窝里去呀!世子爷,奴才,奴才宁远死在世子爷的刀下,也不愿意回去再过那种不仁不义,不人不鬼的日子了!”

    郑森却不理他,接着向朱坚台道:“黄台吉愿意出什么样的价钱来赎回多尔衮?”

    朱坚台忙道:“胬酋说,久闻世子爱民如子,现在胬酋愿意用这次从关内掠夺到的人口和世子做一个交换。如果世子愿意吧十四贝勒放回去,胬酋愿意用两万个包衣换回十四贝勒。”

    用两万个人换多尔衮,说老实话,郑森还真有点心动。毕竟两万人,而且是被满清掳走,奔走了数千里,活到了现在的人。可以想象,这些人的身体素质个顶个的都是不错的,送到济州岛或者台湾,稍微调养一下,就可以去充实南洋殖民地。不过,活捉多尔衮能给郑森带来政治上的巨大利益,也是不容易割舍的。况且,郑森觉得,满清能够到中原掳掠人口,自己一样也可以到满清那里掳掠人口。既然能凭本事抢劫,那凭什么和你搞什么交易?

    “除此之外,胬酋还痴心妄想,想要和我大明讲和。据罪人所知,胬酋已经派人找门道,想要和朝廷直接联系了。”朱坚台又说道。

    “和我大明讲和?他想要讲个什么样的和?”郑森颇感兴趣的问道。

    朱坚台赶忙回答道:“回禀世子,那胬酋想要和大明为兄弟之国,甚至也愿意为大明属国。从此和大明互不侵犯,若是大明需要,那胬酋也愿意出兵帮助大明讨平逆贼。”

    如今大明内部的流寇又一次被打压下去了,李自成已经死了,张献忠如今入了四川,四川是四塞之地,进出都不方便。他如今躲在四川,官兵一时间倒也很难组织力量去剿灭他,但是他自己也很难出得来。相比以前,危害反而小了很多。而更重要的是,内乱的根源——大量没饭吃的流民已经开始迅速的减少了。这首先是因为多年的内战中惊人的消耗,战乱加上饥荒总是能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人口。其次则是因为对海外的殖民的影响。郑家前前后后的将上百万精壮人口转移到了海外的殖民地,而在弘光皇帝登基之后,这一进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速。各地官员,在朝廷的指示下,主动的召集流民,并将他们送往海外。仅仅是半年时间,就又有近百万人口通过郑家,被转移到了海外殖民地。吃不饱饭的流民少了,造反的的后备军也就少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釜底抽薪的解决问题了。所以如今大明的内乱已经快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黄台吉找人去和朝廷说什么“讨平逆贼”,这“逆贼”到底指的是谁,还真难说。

    “胬酋还让罪人来挑拨。他让罪人说,自古以来功高不赏,正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若是没了伪清,只怕立刻就有人要来害安平王了。而且,他还让罪人对世子说,要是安平王想要更进一步,戴上一顶白帽子,他也愿意支持。”朱坚台又说道。

    “真是居心叵测!”那个儒生骂道。

    “胬酋包藏祸心,自不待言。”郑森道,“况且他们和我大明求和,可要退出边墙,可要将劫掠的财物人口归还?如若不是,我大明什么时候有过割地求和的事情了?”

    “世子说得对。罪人也觉得胬酋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