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30-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刘成才觉得口干舌燥,赶忙下令外边的手下送茶水上来,拿上来便一连喝了几大口,放下茶杯才发现马仁成只是抿了一口便放下了,想必是这茶粗陋的很,方才刚刚从作坊里出来时口太渴还喝得下去,这时便入不得这世家公子的口了。刘成也不说破。便与那马仁成说些闲话,很快马仁成就惊讶的发现这位都司谈吐虽然称不上风雅,但见闻广博,而且对许多事情寥寥数语便剖出其中的内囊来,绝非那种凭蛮勇杀到这个位置的武夫。面对马仁成的探询,刘成照旧以幼时体弱,舍到寺院这套说辞搪塞。马仁成信以为真,击掌叹道:“天下之大果然无奇不有,想不到释家也能出得刘都司这等文武双全的人才!”

    两人说到这里,已经是午饭时分。刘成正准备吩咐手下准备两人的饭菜,马仁成笑着伸手拦住刘成,笑道:“刘大人且稍等片刻。我那僮儿想必也快回来了。”

    “也好!今天便见识一下贵府上的风味!“

    果然如马仁成所预料的,约莫过了半盏茶功夫后,那书童便带着十来个青衣仆从回来了,这十来个仆从或扛或提着箱笼包裹。马仁成站起身来道:“刘都司,小的们要整治一番,我们出去稍待吧!”

    两人出得屋来,过了半响功夫,那僮儿便出来禀告已经整治好了。刘成进得屋来,只见一张细木桌子上摆放着四盘八碟。一旁的紫檀木矮几上放着一只兽口鎏金炭炉,屋子里充满了让人愉快的温暖香气。地上铺上了一层绯色的地毯,整齐的摆放着银制的酒壶、温桶、暖笼等等器皿用具。俨然是一副富贵人家宴请客人的景象。

    “刘大人,请坐!”马仁成走到桌旁,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刘成也不推诿,径直走到桌旁坐下,笑道:“今日马兄本来是客人,却想不到反客为主了!”

    “大人说笑了。”马仁成笑着坐下,指着桌上的盘碟道:“路途遥远,只准备了些冷盘,简陋之处还请大人见谅!”

    “无妨,已经很好了!”刘成一屁股坐下,随手便夹了一筷子菜塞进嘴里,拒绝了两口觉得味道相比起陕北当地的菜肴要清淡不少,一旁的马仁成赶忙解释道:“家慈是南直隶人氏,家中几个厨子都是那边过来的,不知合不合大人的口味。“

    “口味淡了些,不过也别有风味!“说话间,刘成又夹了几筷子,马仁成见刘成吃的惬意便使了个眼色,站在一旁的仆人也无需刘成说话,添酒布菜,送碗换碟,就好像是刘成肚子里的蛔虫,什么事情还没等刘成想到了,就抢先办好了,让刘成这顿饭吃的惬意之极。

    酒足饭饱之后,那仆人又送上香茗,刘成喝了两口道:“马兄,敢情你平日里就过得这等日子,给个王爷也不换了。“

    “都司大人说笑了!这几个都是家慈从娘家带过来的,自小就学着侍候人的,南方人手巧,咱们西北人自然是及不过的。其实家慈来我家后规矩已经少了不少,听说扬州那边的大户人家主人家吃饭时旁边侍候的便有二三十个,不但屋里有,连堂下都站满了。“

    马仁成这几句话倒勾起了刘成的兴致,在穿越以前刘成就书本上得知明代的统治核心便是南北直隶,即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安徽等省,而最为富庶的地方便是南直隶与江浙、福建沿海一带,许多专家更是认为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在江南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书本上写的是一回事,事实又是一回事,穿越以后刘成目光所及之处只有饥民、战争、贫瘠的土地,稍微富裕一点的地方也就集中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东部,即使是位于当地社会顶层的缙绅们,家里的生活也看不太出资本主义萌芽的样子,当得知马仁成的母亲是来自南直隶后,刘成赶忙开口询问,毕竟从历史上看江南地区是明末最为富裕的地区,西北连连战乱,多得是百战之余的壮士,以东南之财赋,养西北之士马,才是取天下的不二法门。穿越这么久来,西北的风沙吃了不少,东南的风景可连连根毛也没有见到。

    马仁成见刘成如此,还以为对方贪恋扬州的瘦马、秦淮的风月,这在大明的中高级军官中倒也是普遍现象,毕竟都是男人嘛。他赶忙鼓足精神叙说起各种风月故事来,可说了一阵才觉得有点不对,好像刘成感兴趣的并非是那些风月艳情之事,而是当地米价、布价、一个机户一日劳作所得、一亩地平常年景能收多少谷子诸如此类的琐碎事情来,马仁成自然没法回答刘成的问题,只能叫了几个仆人进来一一询问,刘成不但问的仔细,还用羽笔一一详细记录下来,让在一旁的马仁成无聊的打起了哈切。

    待到刘成将几个仆人肚子里的货色都掏空了,太阳已经西垂,看到马仁成那副模样,刘成也有点不好意思,拱了拱手道:“马兄,方才我忙着自家的事情,怠慢之处还请见谅!“

    “都司大人说笑了!“马仁成赶忙还礼道:”能帮的上大人的忙,便是这几个下人的福气。“

    “我还有一事相求,还请马兄应允!“

    “大人请讲!“

    “我自年少时就颇为喜欢经济之学(明代的经济并非现代的经济的意思,而是经世济用的缩写),方才我询问贵仆虽颇有所得,但不解处依然很多。因此我想将想要询问的问题列在纸上,请马兄拜托母家一一解答,不知可否?“(。)

    ps:今天很开心,在某杂志社发了一篇稿子,看来韦伯还是很牛逼的嘛!笔杆子很溜呀!

    顺便求打赏订阅月票啥的,养肥书的兄弟们,养猫养狗也是要投食的!养书也是一样呀!

第七十二章 方略() 
马仁成听了,觉得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便点头道:“这有何难?正好再过几个月便是我姨夫的五十寿辰,便托送贺礼的人带去便是了。‘乐‘文‘‘‘xs‘”

    “那就多谢了!”刘成赶忙喊来于何,将自己要询问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待到记录完毕,洋洋洒洒竟然有六七张纸,两百多个问题,刘成待到墨干了递给于何,郑重其事的说:“劳烦马兄了!”

    马仁成离开之后,于何上前问道:“大人有意东南乎?”

    “呵呵!”刘成微微一笑:“老子区区一个都司屁大个官,受命于人,还说什么东南西北。”

    “话不能这么说,韩信、本朝太祖都曾乞食于人,他们那时候还不如大人您呢?”说到这里,于何看了看四下无人,低声道:“我家教主有信过来让老朽告诉大人,有了羊毛的事情,他这次去定然能得到巴图尔汗的信任,若是您需要,便是上千蒙古铁骑也能买来。”

    “上千骑兵也能买来?”刘成瞪大了眼睛:“这也能行?”

    “有什么不行的?唐高祖李渊起兵之时不也用财帛买来了突厥骑兵相助吗?本朝也有朵颜三卫,那巴图尔大汗东征西讨,攻破的部落数也数不清,老弱妇孺可以充作奴隶,俘获的将士我们便可买了去,他得了钱财,大人您多些效死之徒以供驱策,岂不是两全其美?“

    “那这些俘虏也能信得过?”

    “有啥信不过,本来他打了败仗做了俘虏要给人挤奶牧羊挨鞭子,却来了中原花花世界,高兴还来不及呢!反正都是卖命打仗,给大汗们卖命是卖,莫非给大人卖命不是卖了?再说他们离了大人连路都不认识。只要大人待他们好些,这些鞑子最是忠心不过。”

    “可这么搞大明兵部那边也过得去?“

    “大人你将其收为义子,改个汉名就好了。边军里的鞑子又不少,脱脱不花不就是吗?无非是一个花钱买来的。一个是自己跑过来的,又有什么区别?就是大人现在官职小了点,身边最多也就十几个,若是当到游击、副将,身边就算有三五百个鞑子义子,也没人敢说闲话。“

    听于何说到这里,刘成也有几分意动,虽说火器的出现让骑兵在战场上的重要性有说下降。但在明末骑兵还是战场上极为重要的一个兵种——如果不是最重要的兵种的话,毕竟骑兵的高机动性是步兵和炮兵无法替代的。若是能像于何说的能够用钱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太好了。

    “于先生,你回信给我义兄,说此事不宜过急,先将羊毛的事情办成了再说!”

    “在下明白了!”于何一副心领神会的模样,便告辞出去了。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刘成点亮油灯走到地图旁,开始细心的观看起辽东那一部分起来,在他的脑海中上面的一条条细线、三角形变成了一条条河流、山脉、平原与城市。打着不同旗号的军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厮杀,随着后金军队的不断胜利,越来越多的土地落入了他们的手中。而大明在关外的控制区域不断变小,最后只剩下狭窄的辽西走廊。

    “时间,时间是一切的关键!”刘成自言自语道。和每一个知晓明清之际历史的穿越者一样,刘成心目中真正的敌人并非流贼、也不是还貌似最为强大的大明朝廷,而是现在还局促在关外一隅的后金政权,原因很简单——在真实的历史上后金是这场争夺战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胜利者。但刘成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自己此时力量的薄弱,而是时间的紧迫。在战争中最为重要的是时间,因为军队被消灭了还可以重新组建、要塞被夺取了可以重新夺回、金钱花费了可以重新积累,唯有时间一旦流逝就再也无法挽回。

    明末的历史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假如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多尔衮出兵的时间晚上一个月,哪怕只是十五天。那么李自成就有充裕的时间打垮并收编吴三桂在山海关的数万关宁军,甚至李自成完全可能不战而迫使吴三桂投降。因为假如满清大军无法及时赶到,在北京已下、众军皆降的情况下吴三桂是没有办法让麾下的将士打一仗必败的战斗的。如果这样,那当多尔衮带着大军抵达山海关城下时,面对的就是由总数超过十万的大顺军防守的坚城,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但历史是没有如果的,满清军队在尚未得知北京为大顺军攻陷的前提下就南下,并在得知北京失陷后改变行军路线,在翁后遇到了吴三桂的求援使者,多尔衮巧妙的利用大顺军队的压力迫使吴三桂向其投降,又利用吴三桂军队消耗了大顺军的力量,并在一片石给予其致命的一击。刘成很清楚多尔衮能做到这一切并非是运气,这个大赌博的最后胜利者最大的优势并非他的军事力量多么强大,不管八旗兵多么强悍,相对于征服像中国这么庞大的帝国还是远远不够的。广袤的土地、复杂的地形、变化多端的气候、海量的人口,任何一个因素都足以毁灭最精锐的军队。冷静的观察,认真的分析、坚韧的等待、节省自己有限的资源,并在正确的时候敢于孤注一掷,这才是满清统治者最后能够入主中原的最重要原因。

    现在距离那决定命运的时刻还有十三年,不,应该是十二年了,在这十二年时间里自己是否能够积累到足够上牌桌的实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呢?如果是在穿越之前,刘成对于这个问题简直不屑于做出回答——给一个回到明末的穿越者十二年的时间,他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围攻君士坦丁堡、巴格达、德里、莫斯科、巴黎、罗马等世界名城。可此时刘成却不敢给出肯定的答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