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鏖战太阳系-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大大小小的太空站或固定停留的大型宇宙飞船,就像茫茫沙漠中的一汪汪清泉,又像地球早期探索新航线时代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座岛屿一样,成为星际移民在苍莽宇宙空间长途飞行中热切盼望的歇脚点和中转站。

    几百年来,在地球人类不屈不挠地探索和开拓宇宙空间的征途中,一代又一代的地球宇航家们发现,在浩瀚无垠的太空里,由于星球之间的相互恒定引力和持续稳定喷发的大规模宇宙流体粒子风暴流,存在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引力带。

    如同帆船在地球海洋中的洋流和风带里航行一样,航天器在这些相对封闭、内部环境相对单纯的太空引力带中飞行,可以较少地受到宇宙中各种复杂自然现象的侵扰,有效地节约大量的动力能量,并显著地提高宇宙航行速度。

    久而久之,在宇宙各个星球之间,随着一个个适宜飞行的宇宙引力带的不断被发现,便形成了一条条漫长的、比较固定的太空航行通道。

    几个世纪以来,地球各大势力及部分国家,都坚持不懈地集中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在各条重要的太空航行通道交汇处和天体引力平衡点附近,纷纷建造了大大小小的宇宙空间站,以加强对太空航行通道的控制,保护本方往来航天器的航行安全。

    地球人类最早对太空的开发,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早在三百余年前,随着宇航技术和核能源技术的日益进步,当时地球各个大国在自己国土上方的外太空近层空间,开始以模块化连接的方式建造军民两用的太空空间站。

    这些最早的太空空间站不仅开设了各种太空实验室,安装了精密的小型太空生产设施,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舱室还装备了太空导弹发射器、太空高能量激光发射器等攻击性武器,用于守护自己国土上方的外太空空间,以保卫地球本土的国家安全。

    这一争先恐后地建造太空军事基地的浪潮一直持续了近百余年,随着一座座越建越大的外太空近层空间站的投入使用,地球各个大国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上方的外太空近层空间,构建起了一层层攻守兼备、守卫严密的外太空防御网。在最大型的太空空间站里,竟然可以容纳将近三百人同时工作和生活。

    由于当时的太空空间站尚未安装人工重力系统等先进设施,宇航员无法长期在太空空间站生活,几百年前的外太空近层空间站的乘员是定期轮换执勤的。

    那时地球各国刚刚研制成功的空天往返飞艇,频繁地来往于地球本土和各个太空站之间,不仅运送轮换执勤人员,还要为各个空间站送去大批种类繁多的补给物资,并运回空间站小型生产设施真空制造的、地球本土无法生产的精密电子元器件、高端制药等各种产品。

    当时地球本土的民众无论白天或夜晚仰望天空,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一座座外太空近层空间站闪闪发光的身影,还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个小亮点在天际倏然划过,那是空天往返飞艇来往于固定空天航线的影子。这也成为许多文人墨客抒情赞美的景象,同时也备受环境保护主义者的诟病。

    公元2413年,在地球各国已基本将月星表面领土瓜分殆尽之后,地球人再一次把目光投向月星与地球之间的宇宙空间。

    许多地球学者提出,随着月星的充分开发,在现有发达的太空科技条件下,这一空间实际上已经成为地球与月星之间的“内海”,如果不加以充分开发利用,将成为地球宇宙开发史上的一大败笔。

    地球各界开始了一场热烈的讨论,谋划着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辽阔空间。许多人提出,要建造新一代的、可以称得上是太空城市的超大型太空空间站,并向这些大型的宇宙新家园移居数以万计的太空移民。

    太空科技的进步早已使地球人不再满足于短期生活在空间站中。人们希望太空新家园实现自给自足,不再需要地球本土定期供给代价不菲的各种物资;更希望把大型太空空间站建设的和地球本土一样自如方便。

    由于月星工业基地的快速发展,地球人已经可以在外太空建造大型宇宙飞船,也能制造规格巨大的太空合金组件。地球各个大国纷纷计划建造分布于两颗星球之间的人造太空城市,以抢占有利的宇宙空间。于是,地球人又开始了新一代太空城市的建造。

    经过不计成本的艰苦努力,地球太平洋…大西洋联盟兴师动众,终于率先建成了第一座可以在太空中初步实现自给自足人造城市。

    当时,地球全球一片欢腾,经过大范围的征集城市名称,太平洋——大西洋联盟最终确定这座太空人造城市拥有了一个闪亮的名字——“梦幻之城”。

    随后,在长达八十多年的时间里,地球各方势力你追我赶,先后建造了十几座大大小小的人造太空城市。

    然而,经过长期的居住和使用,地球人不无沮丧地发现,建造一座太空城市的成本,比在月星、火星、木卫二等外星上建造同等居住和使用空间的城市,要高出五六倍。而且,像梦幻城这样代价高昂的太空城市,无法像外星基地一样直接开采外星矿产资源、从中获得各种原料的补给。

    由于太空城市空间紧张,无法安装大型生产设施,仅仅依靠太空育种、真空制药、太空观光旅游以及中小规模真空精密仪器制造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能支持太空城市消耗巨大的运转开支,反而需要定期维修更换各种设备、经常补充大量的资源。限于地球人二十一、二世纪的太空科技水平,其实当时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给自足。

    尤其令地球人难以接受的是,由于失重环境和太空辐射等恶劣环境条件的强烈作用,第一代人造太空城市的移民在长期生活之后,普遍出现了视力明显衰退、肌肉严重退化、人体免疫力持续下降、骨质疏松流失导致胆肾结石等现象,严重损坏了太空城市移民的身体健康。许多移民的眼球、脊椎以及脑垂体等大脑组织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直接导致失明和生命危险。

    最早的地球太空移民当初曾经寄希望于人类医学的帮助,但是无数失败的实验证明:希望通过药物来预防和治疗太空失重病,这条路完全走不通,根本就是死路一条。使用药物无法消除长期失重环境对太空移民健康的损害,即使是缓解症状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残酷的现实让地球人类认识到:要实现千百年来大规模向外太空移民的梦想,必须要解决挡在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解决太空失重问题。

    永不言败的地球人类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力研制外太空人工重力系统和人工生命自循环系统。经过艰苦探索,人工重力系统和人工生命自循环系统大功告成,能够在外太空密封环境中完全模拟地球自然环境,从而为外太空移民在新的家园长期扎下根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为了保证漂浮着的太空城市里面的大气压力、重力状态、空气成分、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方面的条件,达到与地球本土春季的自然环境一模一样,以满足太空城市移民可以不穿宇航服行动自如地生活,第一代及随后升级版的人造太空城市,不得不加装了非常精密复杂的人工重力系统,再加上原有的人工气候调节系统、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以及笨重的太空核反应堆等必不可缺的设备,挤占了人造太空城市大量的空间。

    太空城市内部还要安装许多太空无土栽培绿色植物、人工肉类培殖、太空食品加工、电解水再生氧气、空气净化过滤、废物重复利用等必备生活设施,和真空育种、制药、珍贵金属冶炼、精密元器件制造等一系列生产设施,还有一定数量的太空监视预警和防御性武器装备,更是使人造太空城市的内部空间变得十分紧张局促。

    这样在移居了一定数量的太空移民后,在封闭的人造环境里就充斥着拥挤的人群。为了缓解太空城市空间不足的严重问题,地球各个国家联盟不得不对太空城市进行了扩建。在太空城市各处方便向外扩展的舱壁上,开辟了许多连接口,增建了大量的充气式太空舱。

    后续增建的充气式太空舱造价虽然相对低廉,但由于各方高层都把极力扩展太空城市的空间作为最高要求,扩建工程极大地破坏了太空城市原本精心设计的美观外形。使每一个最初造型靓丽精美的太空城市最终都失去了美感。四处延伸膨胀的外形变得十分奇怪和笨拙,就像苗条秀美的青春少女一下子变身为臃肿不堪的胖大妈。

    即使太空城市尽了最大努力来扩大移民的生活与工作空间,但大批太空城市居民在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又纷纷出现了一些不适现象。他们感觉自己就像乘坐上一列没有终点、没有停靠站的长途列车,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产生了许许多多问题。

    在长时间移居环境封闭、时刻要忍受种种严格限制的人造太空城市之后,许多太空移民出现了诸如情绪低落、易激动、烦躁不安、失眠、神经衰弱,甚至暴力倾向、幽闭症等心理疾病。

    实践证明:建造漂浮在太空中的巨型宇宙空间站,远不如在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外星上面建设开发基地更加经济合算。尤其是限于自身动力能源的不足,这些人造太空城市的移动能力明显不足,只能在宇宙空间里缓慢地进行短距离的位移。

    因此,在建造了十几个与梦幻城类似的漂浮太空城市之后,地球各方便停止了建造人工太空城市的激烈竞赛,不再在地球近层空间继续建设可移动独立巨型太空空间站,而是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在外星上建设开发基地上。只有在两个星球之间重要的空间点,地球各国才不得不建设造价高昂的超大型宇宙空间站,以满足超远程太空飞行中途休整和提供补给的需要。

    像梦幻城这样的人造太空城市里的居住人口,也逐渐从鼎盛时期的三千多人,下降到后来的一千余人。在地球近层空间建造的梦幻城等人造太空城市,便成为了人类探索开发宇宙空间历程中的一个不很成功的纪念品。

    奥列金面前工作台的大屏幕全息显示屏上,不停地滚动出现一行行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是他负责联系的太空指挥与监控分中心发来的,每一行数据都代表着一个被压缩的太空全息资料包。

    这些来自不同的外星基地、宇宙空间站、无人监视卫星或者飞行中的太空航天器的全息资料包,都被指挥与监控分中心的主光脑加上了蓝色、绿色、黄色的标签,以显示它们不同的安全级别。

    奥列金需要从不停地报送的资料包中找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向上级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在得到上司批准后,他就会立刻下达正式指令,尽快消除可能发生故障的问题隐患。

    (本章完)

第10章 (十)叶夫根尼·奥列金的一天4() 
(十)叶夫根尼·奥列金的一天4

    地球公元2516年12月25日11:30。

    奥列金驾轻就熟地工作着,很快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通过自己的个人微型外脑,他向值班员餐厅发去了一份指令。过了片刻,一台小型移动式智能餐台悄无声息地滑过来,为奥列金送上了一份精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