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滴血瞳-第6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北的出马仙多数年龄较大,一般35岁至45岁居多,而在南方20岁左右的占主要部分。令人担忧的是现在的出马仙每十家当中就有八家看不了事情,而且都有疾病缠身、连年破财、家庭不顺等相伴随。有的花了不少冤枉钱办完了堂口,可是一点灵感也没有,什么都做不了。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心术不正、财迷心窍的黑心弟子为了谋取钱财,不择手段造成的。也有一些是为了名利,逞强好胜而造成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出马弟子不能投胎转世的原因。一个出马弟子若能真心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功能去帮助别人,用平常心和慈悲心去对待一切,多数都是修成了正果的。出马一般都是北方较为普遍,素有“南茅北马”之称。

    出马”是指一些动物仙(狐狸、黄鼠狼、蛇、蟒蛇)修炼数百年,为了自身修炼或者接受上天正神的任务,来到凡间普度众生、积累功德,以达到位列仙班,成为正修神仙的目的。

    动物仙中以胡黄常蟒最为多见,道行最高,所以被世人称为四大家族。家族内以胡三太爷、胡三太奶、金花教主、银花教主、通天教主最为著名,负责统领及监管天下出马的仙家。仙家直接幻化成人形或者以直接的形式去度人治病是不可以的,这样做会惊世骇俗。所以他们选择有仙缘的人作为香童(又称出马弟子),与其相互配合以附体的形式来度化世人。

    弟子与仙家缘分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累世的缘分,弟子前世曾是正神或菩萨童子。又或是精灵家族的一员,与仙家曾是父子、兄弟、师徒、同门的关系。或是弟子因过错而下界,或接了任务下界度人。弟子本身就有一定的法力,只不过经历了轮回无法运用。以上情况,弟子从生下来就和仙家们绑在一起,一起度人,积累功德,共成正果。二是弟子延续家族的出马缘分。

    而崔明伏,自然是属于第二类的,但是老崔头是第几类我都不知道了。

    弟子因轮回转世忘却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法力。再加上现实世界尊崇科学,弟子会对很多奇怪的事情半信半疑。所以仙家通过疾病和事业的不顺来点化弟子,让弟子相信仙道,了解自己的责任,同时打通弟子的相关窍穴,以便日后与弟子传达信息。这称为事磨和病磨,通过这些磨难,让弟子主动的了解出马的常识,去开悟修法。

    “黑妈妈明鉴,一定要把那些滥竽充数的人给彻底铲除。”崔明伏咬牙切齿。

    胡三太奶摆了摆手,“嗯,这个肯定,这个崔老屁最近怎么搞得,我发现他好像很少请神出马了,倒老是再用茅山道术,这个你得跟他说一下,是本家人,还是用本家的道术比较好,省得让别家嚼舌根。”

    崔明伏点头称是,“这个您放心,我回去就转达给师父。”

    胡三太奶点了点头,“还有,你把我们出马仙的六重罪给我背一遍。”

    “无故恼害杀戮常人者雷诛不赦。心性不正、恶毒之极修邪法者雷诛不赦。

    化为半人形或人形奸淫常人者雷诛不赦。偷盗常人精气炼丹以至常人死伤者雷诛不赦。依仗法术祸乱天象兴风作浪者雷诛不赦。盘踞乡里作祸村寨无故散灾者雷诛不赦!”崔明伏一口气背了出来。

    胡三太奶点了点头,“好小子,你可是出马弟子当中的新秀,但是你记着以后常洗澡,你太爷每次出马到你身上的时候,都能被你熏晕了去!”

第768章 头魂夜() 
此话一出搞得众位仙家都忍俊不禁,尤其是灰仙,摇着那折纸扇,从头到脚地打量着崔明伏,“你小子看着倒是很干净,没想到却也是个不修边幅的主儿。”

    崔明伏被这些人给闹了个大脸红,随后不好意思地骚了骚自己的头皮,看来他的卫生问题,已然成了一个大问题了,不过这倒都是我们所公认的问题。

    “小天啊,薛宝山这次是跑了,但是下次肯定还是要出来作乱,你们陆判宗可是要当心啊……”黄大仙说着叹了口气,“我和你姥姥是故交,有些时候,我真的很不甘心这陆判宗要毁在了一个败类的手上。”

    我点了点头,再次行礼,“请大仙放心,我将誓死保全陆判宗免受祸乱。”

    黄大仙点了点头,旋即便和五仙准备离去,“对了,大仙,在这井口之上,有薛宝山所布结界,现在已经被破除了吧,我们仙佑堂师父老崔头还在上面。”

    这句话倒是把黄大仙问的有些蒙圈了,“结界?我们下井的时候,并未发现这里有任何的结界啊,还有我们刚刚来的时候,也没有看到你们师父……”

    我和崔明丽还有崔明伏顿时面面相觑,老崔头这个老旧或平日里便是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主儿,虽然刚刚还在上面帮我们制服了孙台先,但是此时找不见他的人影也属于正常,只是薛宝山没有在井口布下结界倒是让我们有些恼火,这家伙,看来还真的满嘴的子虚乌有,单单这话都能骗人。

    拜别了黄大仙,我们回到了表舅家里面,天亮的时候,我们便把所有的事情,前前后后,来龙去脉全部都告诉了他,不出我们所料,表舅和表舅妈知道之后便立即跪在了地面之上,哭得是声嘶力竭,以头抢地。

    玲玲表姐本为表舅和表舅妈的独女,但此时却发生了如此之事,他们肯定会觉得自己孤苦无依,“可怜我白发人要送黑发人啊……”表舅哭得几乎昏厥。

    我猛地跪在了他们的面前,“老舅,舅妈,你们放心,玲玲表姐虽然不在了,但是我还在,我会一直养你们老,送你们终,你们放心吧!”

    表舅和表舅妈听到这话,含泪看向了我,我们三个抱在了一起,在我的怀抱里,他们终于失声痛哭了起来。崔明丽也蹲了下来,满含热泪地看着我们三个,此时此刻,我顿时觉得,小时候觉得他们是大人,但现在在我的眼里,他们的身形竟然如此的渺小。

    为了防止表舅和表舅妈心情过于复杂,我们三人返回井下处理的那三具尸身,玲玲表姐的那一具,自然是我们认领的,另外两具便都交与了警方处理,老崔头把孙台先绑去了公安局,自然还获得了不少嘉奖。

    “他妈的,见过坑爹的,没见过坑娃的,我们卖命,他可倒好,自己倒是或许了渔翁之利,去请功邀赏去了,老王八蛋……。”崔明伏愤愤然。

    我冲着他摇了摇头,“行了,你还是注意点自己的卫生吧,连胡三太爷都嫌你味儿了,你他么以后若是不注意,我人家都不会再帮你出马了。”

    棺木摆放在堂屋当中,表舅和舅妈倒是避而不见,呆在了二楼,他们的精神一度崩溃,若是再看到这么个物件儿的话,没准儿会直接死掉。

    棺材在家里面停放了三天,便被我们抬出去入了土,下葬那天,春雨淅淅沥沥的,但路面也泥泞湿滑,路过了姥姥的坟茔,我的心里面又是一阵难过。

    “小天儿,算是舅舅求求你,多呆两天吧,你表姐刚刚去世,你舅妈的心里面难受,我的心里面也难受……”每当我上楼去给这两位老人送饭的时候,他们都会拉着我的手就这么的碎碎念。

    我点了点头,“放心吧,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表姐现在还没有入轮回,我自然是要呆在这里,等到她的事情全部都办妥之后在离开的。”

    头七,一种丧殡习俗。习惯上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著也应该要躲入被窝。

    如果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亦有说认为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

    早在南北朝时已见有关记载,《北史?胡国珍传》:“国珍年虽笃老,而雅佛法”,及薨,“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北齐书?孙灵晖传》:“从南阳王绰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

    在佛教传至东汉后到南北朝这段时期内形成,从唐初起突破信众范围,走向世俗化。为何要规定“七”为忌日?谓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一个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一个“中阴身”阶段,如童子形,在阴间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仍未寻到生缘,则可以更续七日,到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见《瑜珈论》。

    所以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须逢七举行超度、祭奠。这种由佛教“生缘说”催生的做七习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时形成,自然应视作当时佛教盛行的产物。唐人李翱曾撰《去佛斋说》,对做七习俗及其理论依据予以驳斥,其根据之一便是“伤礼”,不合儒家对人情哀戚的讲求,这也能反证做七本是佛家的事。

    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于魂魄回来前,为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便须回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觉,睡不著也要躲入被窝;如果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

    亦有说认为人死后魂魄会与“头七”前到处飘荡,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该在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

    “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死者从去世之日起,在49天内,每隔七天阎王要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在烧七时,丧家要在大门口挂白纸灯笼,表示家有重孝。头七在家设灵牌,焚香明烛,供献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到坟地化纸钱。

    一般以一、三、五等单七祭礼较隆重,亲友皆至,孝子要哭灵;二、四、六等双七,亲友不来。孝子只烧纸、不哭灵,称为“空七”。尤以“三七”和“末七”最重要,每逢这两个“七”日,亲友都要到坟上烧纸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场。

    “末七”又称“尽七”,丧家大都要诵经礼忏,亲友也要送冥币、香、纸、大蜡、金银斗等祭奠。“烧七”若与夏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逢,谓之“冲七”或“犯七”,认为亡魂“逢七有灾,冲七有难”。在关中的耀县和陕南的丹凤县,除认为“冲七”是忌期外,还以“烧七”与月中的初八、十八、二十八相逢也是忌期,俗云:“逢七逢八,铜锤铁钗;烧七烧九,阎王请吃酒”。

    认为烧七遇到七和八的日子,阎王要拷打亡魂,遇到这种情况,要提前或推迟一天祭奠。关中一些农村。遇到“冲七”时,孝子要给死者坟顶插纸伞,意在协助亡魂躲避灾难。陕北的延长县,在“冲七”的先一天下午就要剪若干白纸旗,由子女、儿媳从家门口沿途插到坟前,将亡灵请回家中祭奠,以避过灾劫。插白旗意在引路,据说亡魂如果来不及回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