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滴血瞳-第6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方语是你和仙师沟通用的语言,别人可以听不懂,弟子自己一定要听懂。上方语不是衡量道行高低的表现,一个出马弟子第一件首要的任务,就是和自己的仙师沟通好,随叫随到,互为一体。

    在仙门里不光有上方语这些,有的弟子还会跳一些平时不会跳的舞蹈,或者是书写一些文字,这都是仙家和弟子沟通的一种方式,别人可以看不懂,但是作为弟子一定是要看懂的,这样才能和仙师更好的沟通。

    窜窍,就是窜窍门。仙家给弟子信息的时候,要打开弟子体内的各个窍门,大的可以打开整个身体的窍门,小的可以打开毛囊窍门等等。每个弟子的窜窍形式都不一样,有的先是手脚,有的先是五官。

    “那你呢?你是什么时候?”德叔饶有兴趣地回过头,瞅了眼崔明伏。

    崔明伏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皮,“或许我开蒙着实晚,我是在出马之后,我得了一场大病,就是在那病后,才开了窍。”

    崔明伏说,这个病的过程,习惯称作仙磨人。

    动物仙窜窍的时候,多数弟子先是手脚微微的颤抖,然后是某一个部位开始跳动,有的还是一股子气流在身体内流走,有的开眼和开耳的时候,还会感觉到眉心发胀,耳朵发鼓等。

    有的鬼仙窜窍,弟子身上就像冰窖一样,发冷,发紧等。还有的仙家窜窍到后来身体会感觉到发热,尤其是心口的位置发热,然后到各个筋脉不停的跳到,有的还会舞蹈起来,有的还会唱歌。

    有的弟子在窜窍的时候是很难受的,生不如死一样,一般像这样的情况多是弟子自身业障太大,仙师在打开你这个窍门的时候,会有点难度。

    “最难的便是开天眼了,也就是打窍!”崔明伏定定地说着。

    。只有天眼开了的弟子,才可以考虑出马的事情,如果你的天眼还没有打开,哪么你就不具备出马的条件,因为仙家出马以后,根据仙家的要求会有一段时间的养堂期,但时间不会很长,这段时间仙家是没有时间给你打窍的,时间也是不够用的,所以仙家会在你出马之前就把你的天眼打开,这是必须的,没有天眼,你就看不了事情,看不了事情,算什么出马,很简单的道理。

    当天眼打开以后,弟子一般自己都可以知道,因为打开了天眼,弟子就会偶尔看到一些,普通人看不到的事情和东西,包括自己的仙家,别人的仙家,神仙等。如果没有天眼出马的,最多也只能称为是保家仙,而不是出马仙。

    窜窍,就是仙家对弟子经络穴位的改造,是一种破坏及重建,只有改造后的窍位才能使仙家平稳地占住。窜窍有很多症状,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会一样的。窜窍分文武两种方式。

    武窜的特征就是暴力、快速、对弟子身体的伤害较大,但功能出得快而且捆窍能捆死的可能性较高。我们绝大多数人窜窍都属于文窜,也就是大家所感受到的那些麻、痒、酸、痛、冷、热等等感觉,特点是平缓、温和,对弟子身体的伤害较小,功能出得相对稍慢,同时捆死窍的可能较小。

    经历武窜的弟子,仙家中基本都存在着有实体的仙家,有实体的仙家看实病、过阴等很拿手,性子火爆,雷厉风行,有时行事不计后果,仙堂规矩较大,对供品香火的要求严格,对弟子的处罚相当严厉,很多弟子被仙家处罚(比如掌嘴)后身上会留有明显的痕迹

    。文窜弟子的仙家中不敢说绝对没有实体仙家存在,只能说仙家更重视修行,性情相对温和,仙堂规矩相对宽松一些,仙家对供品香火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对弟子处罚一般不会采取体罚的方式。

    文窜武窜都是痛苦,只不过文窜相对武窜来说温和很多。文窜有时也会造成严重的病痛,比如莫名其妙的高烧症状,类似重症的腰托、肩周炎、梗椎病、风湿、肌无力的症状等等。

    说到窜窍就不得不再提一下捆身报名。正常来说,立堂报名的时候,点堂师傅会请弟子的仙家捆了弟子上身说话,这样报出来的名字才是准确的。捆身的时候,弟子一般都会有强烈的反应,如打哈欠、淌眼泪、流鼻涕、干呕、浑身发热或打冷战等。

    有实体的仙家多数会把弟子捆死,也就是弟子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一些有经验的师傅会在立堂前提醒弟子带家人陪同,以便在这种情况下来做记录和见证。

    仙家捆身报名是一个痛苦、缓慢的过程,经常需要点堂师傅拿着香火三催四请仙家才能站稳开口。

    “我也忘记了自己被师父打了多少次了,只记得自己身上的伤疤是好了又烂,烂了却又好,并且老崔头他可有一绝活儿,不是对付鬼怪的,却是对付我的!”说到这里,他吸了吸鼻子,貌似是想起了自己之前挨打的那些岁月,“那就是他打徒弟的本事,别人是学不来的,我也很稀罕,当初他对我下了那么重的狠手,却怎么也把我打不走……”

    崔明伏一边说着,一边又忍不住唱起了出马仙的咒诀:

    欲断事,首静心,心静方与仙合一!静心毕,心要稳,不慌不忙把事断!

    无论面前坐何人,不必紧张他身份!把心调静来断事,自有仙家落你身!仙师身后勤指点,弟子仅须稳住心!观想座下起八卦,兵马无数身后排!帅旗手中握分明,各路仙家听我令!哪位仙师领头阵,哪位报马去打探!各个环节理分明,你是主帅心必稳!断事好比领兵将,你若修好仙听令!调派齐备把事查,坐在家中领帅营!只要你稳仙更稳,只要你灵仙更灵!关键就在弟子你,三军要胜靠主帅!后有兵马千千万,何怕小事断不明!一次一次积经验,不傲不逊心放平!

第833章 临近苗寨() 
或许是刚刚的讲述对于崔明伏来说,当真是耗费了他巨大的气力。此时,他一口气念出了如是多的咒诀之后,便气喘吁吁,身子却也不由自主地弯了下来。

    “额呵呵……”德叔一边摇晃着手中的帝钟,一边笑着崔明伏,“哎呀,我说小伙子啊,你大可不必这个激动啊,看来你师父对你的打骂可着实不少。”

    崔明伏下意识地摸了摸两边的脸颊,一脸有苦说不出模样,别说是他了,就算是我,此时此刻,当我想起老崔头那飞鞋扇脸的一刹那的时候,那简直比进鬼门关还可怕。德叔笑了,再次喊了一句,“湘西赶尸,闲人回避!”

    深更半夜在这深山老林里面穿行,先不要说鬼气森森,就是山里面逼人的寒气也着实够我们喝一壶了。夜深露重,寒气从脚底板儿直直地往上,甚至蹿到了我们的天灵盖的部位,让人忍不住抖动起来。

    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动物发出的一阵阵的叫声,我甚至有些害怕会不会在这里遇到莽山烙铁头!“哈哈哈……”德叔又发出了一阵银铃似的笑声,“怎么会呢?小伙子,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刚刚过了一次倒春寒,那些个东西啊,还要许久才会出现呢!你就别再瞎操心了。”

    即使他这么说,但是在我的心里面,却仍旧是有些担心。“嘎嘎嘎……”我忽然听到了这山涧当中,竟然传来了一阵乌鸦的叫声,在这深夜当中,着实让人有些害怕。但是德叔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

    他竟然高高地昂起了自己的脖颈,冲着天空亮了几嗓子,那声音和天上的乌鸦所发出的是一模一样的。并且那在夜空当中飞翔的乌鸦,貌似还给予了回复,这顿时让我们大跌眼镜儿,我的个去啊,没有想到这家伙竟然可以和乌鸦沟通。

    “你竟然懂得鸟语?”我吃惊地看着德叔,没有想到,这个人的体格这么瘦小,但是技能却这么多,正所谓艺多不压身,我却觉得他个子不高,貌似就是因为他身上的技能太多了,所以才把他给压得有些不长个子了。

    “是啊,经常在这里走,我肯定要跟它们搞好关系了,我刚刚只是问问有没有什么猛兽出没,它告诉我说没有,仅此而已!”德叔耸了耸肩膀,继续往前走着,这夜间的风吹得人周身生寒。

    好在德叔从腰间解下了一个葫芦,拧开之后喝了两口,丢到了崔明伏的手中,“冷的话就喝点酒吧,这样子会好一些……”说完,他抹了抹嘴巴,继续往前走。

    崔明伏接过葫芦,仰头饮了一口,不由得大声赞叹,“好酒好酒,这可是女儿红啊!”之后连饮数口,便把酒瓶猛地丢到了我的手中,我伸手接过,仰头也喝了一口,却没有想到,这酒丝毫不辛辣,倒是一股暖意从胸腔升出。

    我也多喝了好几口,之后便给我崔明丽,崔明丽接了过来,拿在了手中微微地饮了一口,“德叔,这可是正宗的女儿红啊!”

    听到之后,我们不由得对崔明丽刮目相看,这丫头的知识也太宽泛了。

    女儿红是浙江省绍兴市的地方传统名酒,属于发酵酒中的黄酒,用糯米,红糖等发酵而成,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江南的冬天空气潮湿寒冷人们常饮用此酒来增强抵抗力。有养身的功效。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始创于晋代女儿红品牌的故事千年流传。早在公元304年,晋代上虞人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就有女酒、女儿红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的记载。

    当女儿下地的第一声啼哭,肯定会让每一个父亲心头一热,三亩田的糯谷就酿成三坛子女儿红,仔细装坛封口深埋在后院桂花树下,就像深深掩藏起来的父爱,没事的时候就到桂花树下踏几脚,踏几脚仿佛心里也踏实一些。

    回头望一望女儿,女儿头扎红头绳,眉眼儿像清明时节的柳叶,一天比一天明媚。自古浙江绍兴一带,这个习俗就这样长久沿袭着。待到女儿十八岁出嫁之时,用酒作为陪嫁的贺礼,恭送到夫家。

    按照绍兴老规矩,从坛中舀出的头三碗酒,要分别呈献给女儿婆家的公公、亲生父亲以及自己的丈夫,寓意祈盼人寿安康,家运昌盛。在绍兴一带这一生女必酿女儿酒的习俗长久流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住东关古镇时,品饮女儿红酒后写下了著名诗句“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生”。

    从前,绍兴有个裁缝师傅,娶了妻子就想要孩子。一天,发现他的妻子怀孕了。他高兴极了,兴冲冲地赶回家去,酿了几坛酒,准备得子时款待亲朋好友。不料,裁缝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老婆又生了一个女儿,原此,女儿满月时并未拿出来,一直埋于桂花树下。

    光阴似箭,女儿长大成人,生得聪明伶俐,且继承了裁缝的手艺,并和裁缝的徒弟成了亲事,他高高兴兴地给女儿办婚事。成亲之日摆酒请客,裁缝师傅喝酒喝得很高兴,忽然想起了十几年前埋在桂花树底下的几坛酒,便挖出来请客,结果,一打开酒坛,香气扑鼻,色浓味醇,极为好喝。于是,大家就把这种酒叫为“女儿红”酒,又称“女儿酒”。

    此后,隔壁邻居,远远近近的人家生了女儿时,就酿酒埋藏,嫁女时就掘酒请客,形成了风俗。

    崔明丽讲完了这个典故之后,也连喝了好几口,而后便把酒葫芦慢慢地交还给德叔,德叔微笑着接了过来,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说了句,“可是我是没有机会亲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