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滴血瞳-第7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锡,在古代通“赐”字。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记载见于《礼记》。

    一曰车马。指金车大辂,和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即黑马八匹。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二曰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一双。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县。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亦作“乐悬”。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有两种说法。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别太陡,这两种说法都不甚具体。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能退恶者赐虎贲。

    七曰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斧钺。能诛有罪者赐之。

    九曰秬鬯。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

    《后汉书?袁绍传》曰:“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之士百人,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

    皇权最盛的汉武帝,就首先议论过“九锡”之礼。后来曹操接受过汉献帝所赐予的“九锡”,具体是:衣服,朱户,纳陛,车马,乐则,弓矢等。本来都是皇帝赐给大臣的荣誉物品。东晋朝廷就曾屡赐给过桓温羽葆鼓吹,班剑,甲仗等,大多拒而不受罢了。问题在于所谓“九锡”,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都接受过;后来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皇帝都曾受过“九锡”,于是乎“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

    元朔元年颜师古注引应劭语,以车马、衣服、衣器、朱户、纳陛、虎贲百人、鈇钺、弓矢、秬鬯(音同唱,乃春秋时盛谷物之用,后专为祭祀用品)为九锡。

    而在古代典籍《周礼》当中,有意为官爵的九个等级,“上公九命”,为最高的等级。王莽将其与上述车马等牵合,受衣服,包括佩刀、玉饰、色履,车马、弓矢、斧钺、秬鬯、玉珪瓒、朱户、纳陛、虎贲三百人,仅略异汉献帝建安末,曹操为魏王受九锡,顺序全依《礼?含文嘉》,惟虎贲三百,又以珪瓒为秬鬯之副,合为一种。两晋、南北朝大臣谋夺帝位者,都照此例,先加九锡。乃以承天命之意。

    历史上有不少功臣拒受九锡以避嫌,譬如李严曾向诸葛亮试探劝进受九锡,诸葛亮回答要灭魏之后再接受。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诸葛亮回答:“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魏,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听到了这句话,我便吧唧了一下嘴巴,这些东西虽说是都可以搞得到,但是却并不是皇帝赏赐的啊。看到我的表情五通明白了几分,便深吸了口气,“你们只需要把这些东西全部都弄成纸扎的就可以了,在极阴之地的穴点烧化,就可以帮助我们免遭地狱之苦,切记勿忘。”

    听到了这个,我的心里面便顿时觉得无限的轻松,“这个好办,我肯定可以做得到。”

    “另外,还有……”五通神从口袋里面取出了两个朱红色的盒子,递到了我的手中。

    “这两个,你拿好,切记一定不要弄丢掉了,否则,天下将会出现一场巨大的浩劫,搞不好你们几个的小命还有其他人的性命都会没了。”

    我认得其中一个是玉圭,五通指着它告诉我。

    玉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周代墓中常有发现。

    真正的玉圭见于商代,有两种形式,一种平首,圭身饰双钩弦纹,另一种尖首平端,近似后代的圭。

    周代玉圭,以尖首长条形为多,圭身素面,尺寸一般长15至20厘米。战国时期出土的圭数量较多,其中不少是石制的。圭身宽窄大小不一,现今所见的均为光素。山西侯马盟誓遗址所出的盟书均书写于不规则的石圭上。汉代玉圭己从社会日常生活中消失,只有王公贵族为了显示其地位,才特别雕造了少量的玉圭。宋以后,历代都有不少仿制品。明代玉圭呈尖首平底状,有的器表满布浮雕的谷纹或蒲纹,有的阴刻出四山纹,寓安定四方。

    为便于统治,命令诸侯定期朝觐,以便禀承周王室的旨意。为表示他们身份等级的高低,周天子赐给每人一件玉器,在朝觐时持于手中,作为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比如,通过不同尺寸的圭,显示了上至天子、下到侯位的不同等级;同时不同尺寸的圭加以不同的名称如镇圭、桓圭、信圭、躬圭等,也显示了周室安邦理国的信念。

    不同名称的圭是赋予持有不同权力的依据,如:

    珍圭,召守臣回朝,派出传达这个使命的人必须手持珍圭作为凭证;遇自然灾害,周天子派去抚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也为珍圭;谷圭,持有者行使和解或婚娶的职能;

    琬圭,持有者行使嘉奖的职能;琰圭,持有者移动图片行使处罚的职能。

    宋后,茅山道观屡遭战乱破坏,徽宗所赐8件珍宝,其中4件不知在何年代失落,另4件尚存,这就是现在看到的:玉印、玉圭、玉符、呵砚。

    而这个东西,说白了,又叫烧香筒,形状上尖下方,色泽莹润。此玉圭有一奇,其颜色能随季节更替而变化,春秋二季,玉圭表面还会“出汗”。玉圭本是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活动时用的礼器,徽宗把它特赐予茅山,以示尊重。因此,历来茅山道观在举行重大道场礼仪活动时,都使用它。

    “您这是?”我有些不解地问道,着实有些不明白五通现在将它给我是何意?

第883章 茅山禁术,孤本() 
但是这五通却仅仅是淡然一笑,“孩子,你要记住,该来的,肯定是躲不掉的,就算是上古大仙,都无法躲避这浩劫,而那个时候,但上苍有好生之德,你们几个到了那个时候,就肩负着拯救谈下苍生的使命,所以这个东西,则是需要放在你的身边,若是可以,我希望你竭尽全力。”

    说完了这些,五通神便也深深地再次吸了一口气,我咬着牙,使劲地点着头,“你放心吧,你的话我肯定会牢记在心里,若天降大劫,我定然拼死拯救。”

    十八冥丁听到之后脸上便露出了喜悦的颜色,旋即他们转头看向了鬼修。

    但是鬼修这个人,原本就是桀骜不驯,所以当十八冥丁看向他的时候,他仅仅是微微笑了一笑,点了点头,但是并没有什么表示。

    “你这后生的道法算是了得,并且还懂得禁术,后生可谓啊——”五通神由衷地赞叹着,鬼修也仅仅是微微颔首,“您过奖,我这都是雕虫小技。”

    但是五通神却笑道,“虽说你的道法是不错,但是对于茅山禁术,您也仅仅是用其形,没有渗其神,我这里有书一侧,先赐予你……”

    五通神的手中不知何时竟然出现了一卷竹简,这下子,鬼修的双目顿时发直了,他吞了吞口水,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五通神手中的那卷竹简,瞬间就要伸手去拿,但是五通却笑着将手往后拉了去。

    “您这是?”鬼修有些闹不明白五通神现在是什么意思,但是五通神却笑道,“后生不要心急,我还有一句话想嘱托,这禁术若是给了你,你要立一誓言。”

    鬼修不情愿地把手中的酒壶重新地挂到了腰间,“请问前辈是什么誓言?”

    五通深深地吸了口气,“若是这小子以后遭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天下众生限于水深火热之中,你肯定要用着禁术来相救。”

    鬼修点头称是,“晚辈明白,也请前辈放心,若到那时,我定然竭尽全力来帮助韩小天,万死不辞。”

    五通神满意地点了点头,旋即把手中的竹简递到了鬼修的手中,这家伙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我和崔明丽也凑了上去。

    只见这竹简之上记载的是几个古代大针,但因为过于逆天而没被正史记载。

    第一为铁竹阵,茅山术认为,人体内的阳气由七脉中的“惠顶”而出,至“足阳”而竭。也就是说,“足阳”脉是人体阳气循环的出口,也是七脉中阳气最弱的一脉。足阳在脚上,大部分恶鬼或畜生冲身,都是从此脉下手。

    所以,茅山前人便发明了一种阵法叫“铁竹阵”,方法就是利用铁钉从脚面刺入“足阳”,封住此脉,所以不管人的身体有多孱弱,在怨孽之前都能保证安然无事。

    第二名曰百尺崖,茅山掌教羽化的地方,就叫“百尺崖”,又叫肃心阵。道教的思想核心是与世无争、旁观时局,然而世间万物复杂,上述两点,即使是一教之尊,也未必真能做到这种心境,所以,也不知是哪代掌教,以毕生之学创造了一种专门为死后营造“与世无争”环境的阵法,这就是“百尺崖”。

    百尺崖由三十六个‘石台阵”组成,每个石台阵仅寸余,砾石罩之铁网埋于地下半尺,整个百尺崖方约百尺,常位深山静谧之处,作茅山掌教羽化之所,相传百尺崖内人鬼不扰,实为真正的清静自在。

    在茅山的门规中,百尺崖的布法历来只有掌教与掌门大弟子两人掌握,茅山教有两块玉佩,一块掌教玉佩,一块是承教玉佩,也就是掌门大弟子的玉佩,在这两块玉佩上分别刻有“石台阵”的布法与“石台阵”在“百尺崖”中的布局,如果掌教突卒的话,拿承教玉佩的人就是新掌教。

    第三则为精忠阵,东晋末年。末帝司马德文被权巨刘裕篡位后。被封为“零陵王”,表面上似乎受优待,但他一生子便立即被刘裕杀死;他与妻子整天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自煮食于床前”,且天天晚上都会担心有人刺杀自己。

    当时,江东有个出名的道士叫宋燕,号称会通神之术。他的亲信陈克找到了这个宋燕所主持的道观,但宋燕死活不见,陈克便在道观外边一跪就是三天三夜,直到饿昏在道观门外,后来宋燕似乎真的被陈克的忠心打动了,画了一张图让一个扫院子的老道士交给陈克,并给了陈克八个刻满咒文的小石桩,让他按图上的画的位置把石桩埋于寝室地下,屋里的人便可得真神护体。

    回到零陵王府后,便与司马德文一起秘密的埋了石桩,后来,刘裕果然派人来刺杀司马德文,可那个倒霉蛋刺客刚一进屋子,便休克在地手脚抽搐,醒过来便疯了。在那个阵起效的时候,施法的人其实已经死了,施法者必须用自己的魂魄捍卫阵中事物,所以叫精忠阵。并且这个阵是认人认物的,为谁而布,就只能保护谁。曾几何时,也曾想为某人布这个阵。

    第四则为阳魂法,魂魄是属阴的,“阳魂法”,则是让魂魄携带阳气,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巨大的力量震慑恶鬼,这是茅山教同归于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