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儒道妖修-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院,然后正院下设一个考房,其他副院每个又下设十间考房,每间考房又可容150余人。

    因为考生极少,所以每人一间考房。白羽在孔正院。在进考房时,门口的监考人员拿着一方印玺朝着自己脸上一扫,一道青光闪过,才放自己进去。显然是确定自己的身份。

    待白羽座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之时,监考人员已经开始发纸墨笔砚了。

    秀才试,什么都不许带,只要自己本人进去便可。一来是为了防止作弊,二来是为了显示秀才试的公平公正。

    很快,考房里便想起了白羽轻缓的磨墨声。磨墨是孔圣至今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是文人修士的必修课之一。不会磨墨,还谈什么读书人?

    磨墨,要轻而慢,要保持墨的平正,在砚上垂直地打圈,不能斜磨或者直推。还有,磨墨用水,宁少勿多,墨浓了,再加水磨浓。磨墨要用清水,墨要磨得浓淡适中,不要太浓或太淡。

    没多久,监考人员便拿着一叠厚厚的试卷走了进来,然后发给了白羽。

    看着到手的三十多张试卷,白羽没有立刻答题,而是先翻着把所有试卷都看了一遍,确认没有漏印之处,才开始审题答卷。

    因为毕竟是人工印刷的试卷,难免有漏印少印的地方。还是要先检查,检查无误之后再答题。提前发现,也好提前调换试卷。如果一发下来便抢着做,而又正好点背碰到有漏印的地方,可就惨了。你想想,做到一半,突然发现自己的卷子后面没有题,那得多着急。而这个时候试卷可能已经统一交回了,想要调换试卷,怕是要耽误不少时间。

    前十张卷子,就如同前世语文考试的古诗词填空,前面写一句众圣的经典诗篇名句,然后让你跟后一句。或者写出后面的一句,让你写前一句,是为择圣籍。无非就是考你的记忆力。

    而记忆力,一直事白羽的强项,“羽神童”的名号,可不好似浪得虚名的!

    沾了一点墨水,白羽便一字一句的在试卷上答了起来。

    渐近的,白羽写下的字,在试卷之上发出了极盛的青色光芒,如同小型的探照灯一般,照亮了整个考房。

    四个监考人员顿时一惊,他们都是圣庙派下来的监视人员,亦是秀才出身,自然有点眼力劲。这是书法练到大成,字字宝光的境界!

    他们都已经在书法修为上淫浸了十余载,也未曾达到这般境界,而看白羽的年龄,不过10岁左右,竟然已经书法大成?难道他从娘胎便开始练起?几人纷纷猜测。

    要是让他们知道白羽不过练了六年时间,还不得活活吓死?

    毫无任何阻碍,白羽如同横扫一般,做完了前十张试卷,也就是古诗词填空。

    接下来的五张,是让默写诸圣的经典名篇,是为诸圣篇。依然是考记忆力,白羽依然毫无压力,轻松拿下。

    这时,钟声悠扬,响了起来。

    秀才试如同童生试一般,会敲三下黄钟,第一声黄钟,代表测试年龄;第二声代表正午已到,开始用膳;第三声则代表考试结束。

    把试卷放在一边,白羽静等送饭的仆役而来。白羽听说秀才试的食物比童生试供给的好很多。

    很快,三张烙饼和一碗清水,摆在了白羽的桌子上。

    白羽欲哭无泪,还是老三样?真尼玛没创意!

    艰难的吃完后,白羽没有立刻再答题,而是把做过的十五张卷子拿出来,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白羽立即决定进行继续答题。

    本部来自看书王

第157章 显圣()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快更新儒道妖修最新章节!

    第157章显圣

    秀才试,分两卷。一为史卷,分为三个板块,择圣籍、诸圣篇、释圣言,基本和童生试中的一样,只是考得深了许多,范围广了许多。二为文卷,分为自赋诗、自赋词、自论文三部分。就是写一篇诗,一篇词,和一篇关于自己见地的文章。

    接下来,是秀才试释圣言部分,就是用自己的见解,来解释众圣观点。依然是考记忆力,这可是白羽的强项,因为提前开启神识,脑容量也好像变大了很多,诸圣经典,基本被白羽读了个遍。

    五张试卷,三十道题目,每题都是诸圣的经典语录,有些甚至耳熟能详,估计连小孩子都知道,第一道题便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白羽一看,差点笑喷了。soeasy!没有半点犹豫,白羽提笔便写道: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到了第三张试卷,终于出现了一点难度,是一名新晋的半圣的诗句,说实话,白羽还真不知道,不过没关系,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把古文变成自己的话,什么通假字之类的,大概意思还是能懂的。

    时间流逝,一个时辰之后,白羽终于答完了释圣言部分。接下来,便是诗、词、文章了。前世为古文系才子,什么唐诗宋词元曲,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白羽没有即刻动笔,而是在考虑到底该写什么好呢?

    思衬良久,白羽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柳宗元的《江雪》,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只用了二十个字,就仿佛让人进入到了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柳大大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就是它了!

    初一动笔,便青光闪烁,字现宝光,当写下江雪二字后,更是光芒盛到了极点。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随着一句句写成,白羽的试卷逐渐散发出了深红的丈长才气,而且还在不断上升,四位监考官看的目瞪口呆,要不是需维持纪律,他们早就失声惊叫了出来,竟然是鸣州诗!其实白羽前五首诗也都是鸣州诗,如果让他们知道,又不知该做何感想?

    诗成,白羽文宫中再亮一颗文星,同时,文院内供奉的诸圣像同时发出一声声轰鸣,然后一道道金色的光芒从圣像上冲天而起,同时朝着孔正院而来。

    诸监考人员皆惊,这是有人的诗篇得到了诸圣的认可!

    绿水镇主监考官也感觉到了文院内磅礴的圣力,他当年晋升秀才之时,也没有这般势大,这又是哪一位圣子出世了呢?

    就在这时,整个孔正院的人都感觉到一股浩瀚的力量降临了身边,而他们一瞬间,就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口不能言,耳不能听,鼻不能嗅,眼不能视,思不能转,身不能动。

    包括考生还有监考人员,全部成了雕塑。唯有一个人,一点事都没有,那便是白羽。

    白羽不仅没事,还感觉到如同沐浴阳光一般,全身都暖洋洋的,这股力量虽然浩瀚,但是对于自己却没有半点伤害,就如同。。。。母亲的怀抱一般,虽然白羽没有尝试过母亲的怀抱,但是他却非常肯定,就是这种感觉!

    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舒展了开来,温软的力量慢慢的浸湿进去,然后渗透进血肉,全身百骸,一股震荡灵魂的力量爆发出来,洗涤着白羽的身体以及那神秘的灵魂。

    好熟悉的感觉!

    太美妙了,这一刻舒服的都忍不住想要呻吟,但是看了看考场内如同雕塑一般的众监考官,白羽果断放弃了这个决定。

    紧接着,白羽便看到他写在纸上的字亮了起来,而且不同与自己写出来的青色光芒,是那种刺眼的带着神圣不可侵犯威严的黄金色光芒,先是从江字开始,然后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亮了起来。

    就像是前世一闪一闪的彩灯,随着最后一个雪字也发出光芒,整张薄纸顿时金光大盛,然后,白羽便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只见金色光芒中,突然凭空浮现出了一面如同水纹一般的镜子。然后,一个老者便显化出来,慈眉善目的,胡须皆白,却是红光满面,皮肤如同年轻人一般光滑细腻。要不是真正实实的看到,白羽是绝不会相信“童颜鹤发”这个词的,不过这一次他相信了。

    “小友,此诗是你所作?”平淡朴实的声音从如同水纹一般的镜面中传了出来。

    白羽一惊,好熟悉的面孔!

    像是看出了白羽的疑惑,老者微微一笑,解释道:“我说过,待你成为秀才之后,便教你一个小法术,今日便来兑现诺言。”

    白羽说么,怎么感觉那么熟悉呢,原来是老熟人,自己在秀才试的时候,便见过他,如果记得没错的话,他应该叫陈代,“怎敢劳烦陈圣大驾,小生何德何能。”

    “年轻人,你不用妄自菲薄,凭你的才情,苦修百年后,成就大儒也不是不可能。”

    “陈圣缪赞,学生愧不敢当。”其实白羽想着在十年内晋升大儒的。

    老者依然微笑,“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出现吗?是因为你的诗堪比传世经典之作,得到了诸圣的认可。而我又比较好奇,便下来一探究竟,没想到还是你,咱们真是有缘啊。”

    有缘吗?

    “对了,你怎么不叫我前辈了?听着虽然有些不习惯,不过我喜欢。小友,此诗又是一佳作啊!”老者目不转睛的看着白羽的试卷,眼中精光不断。

    “弟子初次不识圣颜,多有冒犯,还望圣人莫怪。”

    “我还是喜欢初次见面的那个你。”说着,老者又看向试卷,点头赞赏道:“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