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代嫁国医妃-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起来看你姑母了?近儿该是很忙的吧?”

    “忙”嘉嫔过去抱住皇太后的一边胳膊,撒娇道,“可忙呢,忙得想来看看姑母,都得趁着睡觉用膳的时候呀。”

    皇太后笑道,“你这促狭鬼。”

    嘉嫔笑道,“这不是怕好久没来瞧姑母,姑母怪罪吗?”

    皇太后佯作生气的虎了脸,“是该怪罪的。”

    嘉嫔也不怕,笑嘻嘻的。

    皇太后严肃说道,“前些时候我还听人说,你宫里头的人又惹事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皇后娘娘有喜啦(一)() 
“前些时候我还听人说,你宫里头的人又惹事了”

    听李皇太后提起这个,嘉嫔似也觉得皇太后可能是真动怒了,于是也不敢笑了,慢慢收回目光,带了丝委屈的说道,“腿长在人身上,嘴也长在她的脸上,她跑出去跟人争锋,我能怎么办呢?又不能时时给人拴在系带上。”

    皇太后被她逗得绷不住笑了,戳着人额头就笑说,“你这丫头,乱说。”

    见皇太后这样,嘉嫔便彻底放心了,于是美滋滋说道,“后来我也罚了那人,只不过罚的不重——我如何肯给人罚重了呢?那是涉及别的宫呢。只不过我有分寸,自然都收拾好啦!”

    皇太后点点头,也并无什么不放心,“那就好了,你素来是知晓分寸的。”

    嘉嫔笑了一会儿,转而又说起别的,“听说宜妃的父亲回京了?”

    “宜妃可是你叫的?”皇太后斜着眼去瞧她。

    嘉嫔嘟了嘴,“这不是在姑母宫里么。”

    “慎独。”皇太后指她,“更何况隔墙有耳,并不只你一人的。”

    “噢。我知道了”嘉嫔怏怏不乐的应了。

    皇太后慢悠悠回答她,“你问宜妃的事做什么?”

    嘉嫔抬起眼,可怜巴巴儿的,“陛下给宜妃晋了位分。”

    皇太后恨铁不成钢的说她,“晋了位份又如何?又没降你的,管她做什么?”

    “可她晋了”嘉嫔本想说,可她晋了,自己部晋,那就相当于是降啊。但这话又不能和皇太后说了。于是嘉嫔闭上了嘴,小眼神儿特委屈的瞧着皇太后。

    皇太后看她那小模样,忍不住笑道,“你这是做什么?她晋她的,你行你的,又不是叫你在嫔位上坐一辈子——是呢,宜妃她父亲回京述职,皇帝准备再给他派去边境六年。这换了宜妃一个妃位,若是你,你愿不愿意?”

    听皇太后说这个,嘉嫔纵是猜到了,这时候也忍不住惊讶了一番,说道,“六年?平常不都是三年?”

    皇太后摇摇头,说道,“今时不同往日。”

    皇太后是个很聪明的女子,她在后宫这么多载,很是能嗅出什么腥风血雨的,这自与嘉嫔这些养尊处优的女儿不同。

    嘉嫔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皇太后不欲与她说这个,就说起了旁的,“听说前些时候皇后赏你们的皮毛料子也很好。”

    “是很好,都是进贡的好料子。”嘉嫔不知道皇太后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

    皇太后点点头,说道,“皇后素日对你们,也不很苛责的。”

    “皇后很仁义。”嘉嫔觉得她这话说的很中肯。

    不想皇太后竟也点点头,说道,“她也是个心地宽和的好孩子,都是幼承庭训,素不愿与人为难的。你这边儿,不能白领受人的人情不是?”

    说到这里,嘉嫔也是聪明人,这时候恍惚的问道,“我似是记得大皇子的生辰就在这几日了?”

    “正是,我说的就是这个。”皇太后拍拍她的手,“皇后对你们很好,你们也该报给大皇子的。”说着,又感叹,“一晃眼儿离先帝爷过世,都这么久了”

    听前面的话,嘉嫔还不是太乐意的,但是眼瞧着皇太后提气先帝爷,眼露悲伤,她忙劝道,“您别想这事儿了”

    皇太后叹了口气,点点头。她知道嘉嫔定然是不大开心对大皇子好的,于是叹笑道,“能自己生一个固然很好,但皇后的孩子,你们也得罪不得。总归得是和平关系才是。”就像她和沈从景。

    嘉嫔点了点头,不太情愿的说道,“我没见过大皇子。”

    “是个很好的孩子。”提起福延那圆滚滚的小模样,就连皇太后的眼里也忍不住露出了些许笑意,“小孩子么,没什么坏心的。你对他好,再和皇后处的好,就不是错事的。”

    嘉嫔点点头。

    两人就这么说了一会儿,到了用午膳的时候,嘉嫔留在这里用了一顿膳,就自回宫了。

    她回了品贤殿,就不得不琢磨皇后所出的这位嫡子、目前皇宫之中唯一的千尊玉贵的大皇子的周岁宴的礼物了。

    而符长宁那一边,因已要进了六月,因要筹备福延的周岁宴而忙得很,因此倒是无暇去管顾后妃了。

    宜妃因那次梁美人的事儿给堵得恶心了,这边儿罚完了梁美人,那边儿就给人放在一边儿,没事儿也不去看她了。她父亲回了京,符长宁恩准她能见上云麾将军一面儿,宜妃很是开心。

    云麾将军不敢再内帷久留,见到自家女儿小脸儿粉白水嫩的,气色也好得很,自然也就放心了。他并没有同闺女说自己将六年不回京的事儿,只嘱咐宜妃黄婉容,“在内宫之中,定要保重自己。”

    就这个,临离别时宜妃还好个哭。沈从景知道了,不免也得去抱夏殿安慰一番。

    这一安慰,就又侍了一回寝。是以后宫之中近来传的很盛——宜妃圣眷正浓呢!

    但个中滋味个人心里自有体会罢了。宜妃倒是觉得,皇帝见着她,并不十分的热络。就这么些时候吧,她虽是比起别人,侍寝的日子多了一点,但满打满算一个手掌也数的过来。最多的时候,皇帝还是会在皇后的凤鸣宫歇息。这不免就让宜妃生出一种,类似于嫉妒和酸楚的复杂情绪来。但这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就有更大的一个消息让她的另一种情绪取而代之了——

    皇后,又怀孕了!

    不错,符长宁在太医例诊之后,又诊出有孕了。这诊脉完全是个意外,符长宁虽怀过一次了,但这次却不比上次,福延在肚子颇能折腾。现在这个,她是什么感觉都没有的。

    却说那日晨起定省,是平旸殿的美人,国子监许司业家的闺女许寒香,许美人身子不大爽利。符长宁因瞧着她脸色不十分好,走路都似摇摇欲坠一般,便要给她延请了太医。

    许寒香先是推拒不受的——哪有那么金贵的人,在皇后宫里头请太医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给皇后做戏看呢。但是耐不过皇后看她可怜,生就要给她请个太医来看。

    许寒香推拒不过,只好受了。

    太医来的时候到也没说什么,只说许寒香体寒已久,大抵就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又一问,果然是自小就有的。

第一百三十三章,皇后娘娘有喜啦(二)() 
太医说了那话,符长宁又问许寒香,许寒香忙说无事,见她这样,符长宁倒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偏是这个时候,符长宁也不知是因着方才累着了,还是这几日劳累积压已久什么的,总之站起来的时候头晕了一晕,这可给殿中的嫔妃们吓坏了。正巧太医还没走远,忙又给唤了回来。

    这回来一把脉,得,全殿的人这下子夜里又都休息不好了——皇后娘娘,她又怀孕了。

    沈从景知道以后,连福延的周岁宴也不让符长宁操心了,又告诉她,若真放心不过,定期将人召唤进来问一问也就罢了,沈从景是死活不让符长宁插手了。这会儿听说符长宁怀孕了,连李皇太后都给惊动了,她“老人家”亲自包揽的这项活计——给福延小家伙儿“贺寿”。这下子,符长宁也再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皇后娘娘安心养胎吧。

    也许是近几日因为福延的生辰,真是累得够呛,这一闲下来,符长宁真是觉得自己胳膊腿儿是哪儿哪儿都疼。后宫的事情本也不多,这会儿又交给了几个妃代掌——哦,这次又多了一个宜妃。现在代掌六宫的就是平宬妃穆怜秋、蕙安妃聂隐香,和一个宜妃黄婉容,就齐活儿了。

    凤印却并没有交出去——本来么,养胎又不是养病,生孩子又不是要死了,做什么要把大权全都给人交出去啊?

    现在后宫里面嫔妃少,嫔妃少自然就意味着麻烦少。所以符长宁虽将权利大体上交出去了,但却私心里是放心得很的。

    其实对于皇后有孕,六宫真是不开心的少,开心得多——尽管这个“开心”里面儿也夹杂着一些类似于无奈的酸楚之情,但总体上来说,都还是很和谐很和谐的。只因为,皇帝隔那么一两天才踏入一次后宫,每踏入后宫,还必得有那么几次是在皇后宫里头度过的。说明白了,皇帝来后宫的和去哪里的频率就是这样的,去凤鸣宫,独寝,去凤鸣宫,去翻牌子,独寝,去凤鸣宫,去凤鸣宫,翻牌子,独寝,去凤鸣宫这样算起来,一个月的话有差不多将近十五天是和皇后睡在一起的,五天是皇帝自己独寝的,剩下那五天,才是真正轮的上她们这些宫妃的。宫妃又有多少?轮到自己得猴年马月去啊!

    其实现在沈从景的后宫宫妃还真是不多,才十六个,到了现在,皇帝连人脸儿都还没认全——现在“承过恩”的,也就只有三个嫔加上宜妃而已,其余的,除了皇后,连那个貌若天仙的平宬妃和骠骑大将军家的蕙安妃聂隐香都没能分到半点雨露。足可见后宫诸妃现在内心之中对于皇后怀孕这件事,有多么的欣喜若狂——皇后怀孕啦,她们就有机会承宠啦!

    也确实,皇帝在皇后怀孕以后,头三个月的时候去皇后那里过夜变得少了很多,但比起别人,也是多了很多了。而剩下的十六位宫妃,皇帝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才“雨露均沾”完毕,那些宫妃想要等待下一轮?除了真的十分打眼,让皇帝记得住的,那必是又得等到第二年了。

    而在皇后怀孕期间,盛宠最浓的就是宜妃了。

    宜妃,不愧一个“宜”字。先开始的时候,沈从景真是只将她作安抚云麾将军之心的棋子,是与后宫其他妃子无二的存在。但宜妃却与别人不同——或者说是,与一般人很不同。她很细心,细致入微细心。

    她宜妃可以很容易的从细微小事之中抓取人的习惯和爱好,就这么,沈从景还真给她抓着了。

    宜妃善于在每个细小的时候将自己所观察的结果容纳进去,比如沈从景习惯于每日盥漱以后,先看一会儿书,再去歇息。故此她每次在沈从景出来之前,就将角桌立好,宫灯燃得很盛,又放了一卷他上次看过的书,在里面夹了页签子,备了杯清水,等着沈从景过来。

    这样无微不至的舒适生活,谁能抗拒的了?更何况,在符长宁这里,尊贵如符长宁,是从不会做这个的。所以宜妃这个同是世家女的不同的细心细致,让沈从景感觉到异常的舒适和安逸。

    让皇帝感觉到上你这儿来很舒服。这就坏事儿了啊。

    符长宁多么敏感的鼻子?她很快就嗅到了不对。她察觉到了沈从景的行程越来越固定——来后宫基本三个去处,第一个是凤鸣宫,第二个是抱夏殿,第三个才是承恩殿去宣后妃侍寝。

    这种意识告诉她,现在已经逐渐开始有危机了。

    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