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代嫁国医妃-第5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外头也没有桌子,父子三个就一人捧着一个饭碗,菜盘子全放在旁边的石磨上头,三个人聚在一对儿晒着大太阳吃饭。

    起初符长宁以为他们家的规矩就是这样,还不明所以,道是这人家倒有些穷讲究,后来才发现,哪里又是这样的呢,人家宋大婶儿是怕符长宁嫌碍。还是那日因小虎年纪小,捧着饭碗满院子溜达着吃的时候,抱怨了一句没处儿坐,宋叔恼怒的打了小虎一撇子,这才让符长宁给听见了。

    符长宁这才又是好笑,又是感动的叫宋叔几个挪回来吃饭,又同宋大婶儿他们说,原不必是这样的,她并不是什么极讲究的人——也是,饭都是吃的别人家的,哪里还有那么多讲究?

    宋大婶儿他们几个倒是觉得颇对不起符长宁,用宋大婶儿的原话,就是,“姑娘是周大老爷带过来的人儿,想必在家中也一直都是娇养的姑娘,在我这里,嗐,也没什么好吃好住的,倒是平白委屈姑娘许多。但是这些方面,若是姑娘不习惯,定是不能教姑娘迁就我们的——”

    周大老爷,宋大婶儿他们叫的有趣,其实只不过是周家的管事,因年纪大了,在周家做了许久,他的娘,又是原先符长宁母后的乳母,故而符长宁见了面,也得笑吟吟叫上一句周叔的。

第二百八十六章,蓬船听雨声(二)() 
周大老爷姓周,是当地很有名望的世家的管事——是的,符长宁这会儿身处的正就是岚境的眉城,周皇后的母族,世家周氏的老家。

    既然来了眉城,不去见周氏的长辈,也很有些说不过去。但是符长宁本就无意生长,故而也只托付了周叔,见上了几个身份颇为贵重的长辈——现在周家当家的族长,正是符长宁的大舅爷,周恒。由周恒往下,符长宁就只见了嫡枝的几个人,其他人,符长宁却是再没告诉的。

    周家在眉城盘根百年,树大根深,哪怕是周家一个门房呢,普通的平民百姓也是轻易不敢去惹的。世家,更是百姓们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本来以符长宁现在的身份,又加上有周皇后的关系在那里,符长宁想要找一个平静安稳的村落呆上一阵儿,周恒不说亲自去送,倒也可以派去几个嫡枝的小辈去送符长宁的,符长宁很当得起。但是符长宁却不想要在新的落脚之处太过张扬——那就失去了她来这里的意义。故而百般推辞之下,只好让周叔安排人,送她过来了。

    但是哪怕就是周叔亲自过来呢,宋大婶儿他们,也得是诚惶诚恐的。不过倒是也还好,周叔也没说符长宁的身份,只说是远亲的一个姑娘,恐怕宋大婶儿他们就把符长宁当做是管事周叔的亲戚了吧。

    符长宁倒是浑不在意这些事情的。

    刚开始的时候,宋大婶儿他们对符长宁还有积分畏惧和小心翼翼,但是后来符长宁实在是很平易近人的很,加之她总说自己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虽她举手投足之间贵气十足,宋大婶儿他们并不敢相信的,但是符长宁说得多了,谎言一百遍即成真,大家倒是也没那么对她不大接纳了。

    总之甭管村里的乡亲们将她的身世想成了什么样儿,但是对待符长宁,仍旧都是和蔼可亲的。符长宁在这里过得这段时候,也十分的平静和快活。

    攻城和战火,都仿佛是上一辈子的事情了。

    待他们用完了早饭,宋叔带着大虎仍旧下地干活儿。这个时候正是春耕之时,大家都比较繁忙。但眉城气候好,几乎是从没有旱涝灾害的,人们都颇为富足,起码鱼肉蛋奶都吃的很上。

    百姓们虽忙,但倒也都习惯了,日子过得十分舒坦和惬意。

    而宋大婶儿他们,就在家中缝缝补补,因赶上家中没米面什么的了,还要村口的集市上购买交换。

    年轻的姑娘家倒是清闲多了。

    一般去溪边浣衣的,都是妇人或是少女,而妇人像宋大婶儿这种若是出去集市了,那浣衣的活计自然就是落在了宋小英这种姑娘身上。于是这日用完了早饭,宋大婶儿交代了宋小英几句就去了集市以后,宋小英便捞着木盆和衣服,招呼了邻家几个颇为要好的姑娘,一行年轻少女说说笑笑的去了前面不远的溪边。

    那溪没有名,但它贯穿了整个宋家村,宋家村的人无论是洗衣还是做饭都在这条溪水里面挑水的,所以宋家村的人亲昵的叫这条小溪为“阿姆河”。

    符长宁闲来无事,这几日颇学会了浣衣之法,故而也捧了个小盆,分担了一些宋小英怀里的衣物,跟着一道儿去了阿姆河。

    宋小英招呼的几个人,还是她平日里很玩儿的好的宋二丫,宋招娣,王希男,和陈若来——是的,并不是宋家村里头的所有人都姓宋的,还有许多别的姓氏之人。宋家村之所以叫“宋家村”,只不过是因为村长姓宋,这里姓宋的人又比较多罢了。

    宋小英招呼的这三个姑娘,年岁都差不多大,在符长宁刚来的时候,还有一个宋大丫也在此列,正是宋二丫的姐姐。但是宋大丫近日定了亲,一般是不会出来同她们这些没有定亲的少女嬉笑玩闹的了。

    这会儿太阳不大,风也正好,几个姑娘笑如银铃儿的就这么捧着盆子往溪边走,别提多快活了。

    宋小英是里面较为活跃的,这会儿她见到了宋二丫,就笑嘻嘻的挤过去,问她,“大丫姐绣完了那副帕子了没?不是说,绣不完,就不出来的吗?真的啊?”

    宋二丫朝她挤挤眼睛,“你别总说我姐,我姐说了,下次你再促狭她,等你出嫁的那一日,让我也来促狭你。”

    宋小英“啐”了她一口,腾出一只手去掐宋二丫的胳膊,“臭丫头,现在还不赶快讨好我,你姐出嫁了以后,看谁陪你玩儿去!”

    宋二丫笑嘻嘻的往后躲。

    旁边儿的宋招娣和符长宁陈若来并行着慢悠悠的走,一边笑说,“你这话说的不对了不?干嘛要讨好你?要讨好,也是该讨好阿男才是。”

    被点了名儿的王希男笑吟吟的,宋二丫却突然红了脸,不依,“招娣!”又扭身去搂王希男的胳膊,“阿男又不像你们!”

    宋小英“哈哈”大笑道,“这会儿就说人的好话儿了?是了是了,讨好我干嘛,还不得赶紧讨好讨好以后的小姑子呀,大丫成了亲出了门子,下一个,可不就该是你了!”

    宋二丫伸手就要去拧宋小英的脸,“叫你促狭我!”

    两个人便追逐打闹了起来。

    ——王希男有个哥哥,叫王顶梁,和宋二丫的两人父母早就定下了两人的亲事,只是要等着宋大丫出门以后,才肯放定,这是规矩。但是村子里谁不知道这件事?故而这会儿,宋招娣就来拿这事儿打趣宋二丫。

    符长宁笑眯眯的从旁一边走一边瞧着,也不去插话。她觉得,这些姑娘们简直是太过朝气蓬勃了,那活力都叫她这样一个骨子里早已暮气沉沉的人,感受到了一丝春日到来般的回暖。

    这种感觉奇妙的很,若是仔细说了,却也分说不出,但就是会有这种神迹一般的暖洋洋的感觉,仿佛从她的肌肤一直穿透到了骨子里。

    一行人就这么说说笑笑的到了溪边儿,那里早已经有勤快的姑娘或是妇人在洗涮上了。

    见到她们几个过来,大福家的婶子老远儿就招手,冲她们喊,“丫头们过来这里!这里水流儿小,她们涮菜的都在那边儿呐!”

    宋小英欢呼一声,率先抱着盆子朝福婶子跑过去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蓬船听雨声(三)() 
听到福婶子的喊话,宋小英欢呼一声,率先抱着盆子朝福婶子跑过去了。

    几个人笑一笑,也跟了过去。

    福婶子是十里八乡都很有名的泼辣人,她可不像她样貌那般憨态可掬。别看她生的胖乎乎圆润润的,但说话却是一口比一口的脆亮爽利,嘴上也是很不饶人的。

    但福婶子这人,却并不坏,故而倒是不很讨人嫌。

    这会儿几个人跟着过去了,果然见平日相熟的妇人和姑娘都在那处儿,见了她们,还笑眯眯的打招呼。

    符长宁虽学会了如何捶洗衣服,但洗的并不很干净,故而也并不添乱,只安安静静在一旁洗一些小件儿。宋小英是个闲不住的人,原本还在符长宁身边儿老老实实的洗衣服,接着跟旁边的二丫她们笑闹几句,就又都玩儿起了水。

    几个专心洗衣服的妇人看着这群子丫头扬水泼脸的,笑骂一句,都搬着盆子挪的远了一点儿。

    宋小英几个就更肆无忌惮了一些。

    还是旁边山妞的娘,见符长宁半是无奈的举着那洗了一半的自己的短褙子去挡水,给符长宁拉了一拉,笑道,“你这囡囡忒的安静,不能和那几个疯丫在一块儿,是要被欺负的,来我们这里洗。”

    说着,挪了挪木盆,给符长宁腾出了一个位置。

    符长宁见那边宋小英玩儿的很开心,根本没注意到自己,于是就搬了盆子去了山妞娘那处了。

    山妞娘年纪不大——山妞也才不过五岁,是她头一个孩子,这山妞的娘,说起来未必要比符长宁大呢。只是村妇向来不很注重保养,一张脸风吹太阳晒的,看起来倒是普遍都要比实际的年龄老上四五岁。而符长宁向来是养尊处优的,她一双杏核眼本就生的稚嫩显小,又加上皮肤水嫩光滑,倒是因此,符长宁要显得比山妞的娘小上许多了。

    “近几天天气倒是不赖,一会儿洗完了衣裳,下午就能干透了”山妞娘笑着对符长宁说。

    符长宁一边搓洗着衣裳,一边回笑说,“是呢。早起还听出门的宋叔说,看着天气,该是连续几日的大晴天了”

    “那可好。”山妞娘看起来像是很高兴的样子,“正好,后儿一早有大集,如果阴了雨,大集就不好开了”

    “是呀。”符长宁来了许多天,倒是也知道“大集”是什么了——村子里交通闭塞,唯一能够换购东西的地方就是前面的镇上了,但是镇上东西也不过是平平常常家里用处的,女人用的胭脂水粉都很少。而若是想要买些不常用的,那需得走上十几里路,去眉城的城中去买了,很不方便。然而大集正是十五日一次,每个月初一个十五在镇口东路摆开。“大集”多聚了许多眉城之商,用以供给镇县村之中的人买些稀罕物儿,稍微有些闲钱的女人家,也会去大集补一些胭脂水粉、簪子团花之类的使用。

    “大集”很热闹,一般有没有事儿的人,都会去大集凑一凑热闹。加上“大集”卖的吃食,也要比一般镇上的东西新鲜些,又逢着初一和十五,故而村里的许多人都喜欢去“大集”采买些东西,哪怕就只是一些小孩子吃的糕饼黏糖呢。

    符长宁倒是对“大集”上面贩售的东西没什么太大兴趣,她所用之物,无不适精中只精,这种乡镇级的集市,根本也入不了她的眼。而且“大集”这种分外热闹的氛围,也是她所不大喜欢和适应的。故而符长宁来了这些时候,也就没怎么同宋大婶儿一家去过,反倒是逢上“大集”的时候,她都会在家中给宋大婶儿他们看家。

    但是“大集”对于这村子里的女人们来说,可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儿了。故而符长宁也没去扫兴,反倒是兴致勃勃的听山妞娘说起了“大集”的事儿。

    “上一次大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