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5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电还宣称,中途岛蝗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击沉米军航母一艘,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若干,联合舰队依然是太平洋上的主宰者。

    缅甸的第十六军、第十五军已经摆脱了无粮、无药的困境,正在走出掸邦高原,预计两个月之内即可回到国内。

    东南亚全境,除了缅甸的局势暂时还不稳定,其他依然还在蝗军的牢牢掌控中,各种矿产资源、燃油、橡胶等战略物资,已经进入开采阶段,很快就会进入岛国的各大工厂、基地,困境都是暂时的,请全岛民众一定给予蝗军最大的信心和全力的支援,蝗军是不可战胜的,大东亚共荣圈一定会形成,太阳旗很快就会插遍亚洲全境。

    虽然裕仁的演讲情真意切言辞凿凿,但还是有大量的民众涌进了东京市中心,包围了在轰炸中安然无恙的皇宫,请求天皇结束战争,召回他们的亲人,还岛国百姓祥和的生活。

    他们的诉求当然不可能得到实现,虽然“圣战”失败的阴云已经笼罩了整个岛国高层,但没有人想过要放下武器,他们也不敢放下武器,他们自知在中国、东南亚犯下的种种恶行、累累血案绝不可能得到饶恕,放下武器投降就等于是自取灭亡,所以,哪怕是还有一丝希望,他们也绝不能束手待毙。

    更何况,他们眼前的希望也并不止一丝,而是大大滴有,因为他们的盟军德军、意军在轰炸后的第二天就派出代表前来慰问。

    同时,联合抗击苏联的提案再次拿了出来,这次岛国高层几乎没有多少反对的意见,联合舰队遭受如此重创,继续南进扩大战果已经不现实,与重庆政府求和联合德军共同抗击苏联,成了岛军最后的救命稻草。

    十天后,蒋浩然乘坐的巡洋舰开进吉大港,码头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中国士兵,青天白日旗迎风招展。

    蒋浩然出现在甲板上的时候,码头上已经响起了“欢迎总座凯旋归来”的口号声,山呼海啸地动山摇的,场面绝对震撼。

    蒋浩然满面春风频频挥手示意,在雪狼特战队的簇拥下快步走下甲板,史迪威带着一众参谋将领快步迎了上来。

    上前就给蒋浩然一个熊抱,兴奋地说道:“干得漂亮孩子!”

    蒋浩然一脸宠辱不惊,很平静地回答道:“起码得这样老头!”

    “哈哈哈!”

    “哈哈哈!”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吉大港() 
吉大港位于孟加拉湾东北岸,在赤道之上,西临印度半岛,东临中南半岛,北临缅甸,南在斯里兰卡至苏门达腊岛一线与印度洋本体相交,经马六甲海峡与暹罗湾和南中国海相连。始建于十六世纪,是一座天然良港,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此时各种战略物资都是通过它源源不断地进入印度、缅甸和中国。

    因为这里即将成为中国海军的航母基地,军港里已经全部换上中国士兵,陈少宽带来的几千人早已到达吉大港,在史迪威的指挥下全面接管吉大港的所有防务,后续兵源还在源源不断地往此地开进。

    按照蒋浩然的计划,三个月之内海军就必须完成整装,年底之前必须形成战斗力,这对一支还没有过航母作战经验的军队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小的挑战。

    军中不可无帅,史迪威在第二天就回了英帕尔,执行任务的两艘航母还必须将米国官兵送到中途岛,与尼米兹完成交接过程,再返回吉大港,所以还要几天时间才能回来,这就意味着蒋浩然在吉大港还有一段时间才能离开。

    趁着这几天时间,蒋浩然转遍了吉大港周围的所有地域,带着一众参谋将领到处画图、测量,伊然要开工破土大干一场的架势。

    十天后,“中山号”和“介中号”航母使进军港,旗杆上的青天白日旗猎猎作响,岸上的海军士兵**列队,向着凯旋而归的将士敬礼。

    当陈少宽、杨洪烈带着一众参谋将领走下甲板的时候,岸上的和航母上的将士们一个个眼里都饱含着泪水,神情激荡。

    中国海军身上背负着太多的屈辱与血泪,他们太渴望有自己的航母了,此刻这一切终于成为现实,这些铁血男儿心里都是五味杂陈。

    陈少宽走到蒋浩然面前的时候,已经是老泪纵横,在蒋浩然面前站定,很正式地挺身敬礼,用几近哽咽的声音说道:“蒋总司令,我代表中国海军谢谢你,没有你就没有中国海军的今日,就没有身后的这两艘航母。同时,也谢谢你圆了我的航母梦,你放心,只要有我陈少宽还有一口气在,我一定把这两艘航母开进中国海!”

    蒋浩然当然能明白陈少宽此时心中的激荡,事实上,他又何尝不是心潮彭拜。快走一步上前,一把握住陈少宽的手,蒋浩然笑道:“厚甫(陈少宽字)兄严重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带出一支钢铁般的海军来,但这还不够”

    蒋浩然说着一指狭长的海岸线,继续说道:“我还要你将这里打造成一个一流的军港,同时,我还要纠正你一点,你现在手里可不是两艘航母,而是四艘。”

    “对,到了明年就是四艘了。”陈少宽会心一笑,还以为蒋浩然指的是米国明年还得还给中国两艘同级别的航母,虽然蒋浩然提前将这两艘航母要回来了,但租赁合同并没有停止,明年合同到期,米国的“租金”还得照付。

    蒋浩然也没有点破,向陈少宽一挥手,示意他回指挥部再说。

    一路上,陈少宽和杨洪烈就纷纷说起了这次出征的心得,真是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同时也称赞尼米兹地道,答应给航母装备的飞机大炮一样没少,而且全是最新的,f6f地狱猫舰载机目前只有三十架,但一个月之内,还会有一百架运过来,各种鱼雷机、俯冲轰炸机也会有相应的补充。

    对此,蒋浩然微微一笑,告诉他们尼米兹给他们的远不止这些,还会有一批海军骨干来帮助训练军队,让他们尽快熟悉航母作战;快速形成战斗力。

    一听还有这好事,两人顿时大喜往外,不过欣喜过后,陈少宽显得有些忧心忡忡。眼前航母虽然有了,各种兵种、基层指挥官也不缺,后勤基地也都有了保障,但光有这些航母还是无法形成战斗力,一个标配的航母战斗群还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潜艇、巡洋舰、护卫舰、驱逐舰,以及相应数量的运输补给舰艇。

    对此,蒋浩然露出了招牌式的笑容,正好也走到港口外面的车队面前,蒋浩然一拍陈少宽的肩膀,示意他上车,这些问题回指挥部再说。

    车队在马路上疾驰了近半个小时,进入了一片山区,十几分钟后停下来,一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这里原本就是英军吉大港的司令部,现在已经由中**队全面接管,绿草如茵的广场上,一面青天白日旗迎风招展,楼宇间到处可见穿梭其中的中国官兵,一副步入正轨井然有序的气势。

    按捺着澎拜心潮的一众人等随着蒋浩然进入正中央的一栋大楼,乘坐电梯直上五楼最高层,进入了一间宽敞的房间,房间正中央的地面上一个巨型的沙盘,吉大港的地形地貌、道路、建筑跃然于上,宛若一个浓缩版的吉大港。

    一进门,立即有参谋快速上前,拉开巨幅的落地窗帘,一面蔚蓝的大海扑面而来,阳光下的海面上波涛磷磷,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无数海鸥自由飞翔,军港里,两艘航母静静停泊,左右都是吉大港狭长的海岸线。

    “怎么样,厚甫兄对你的司令部还满意吗?”蒋浩然双手摊开,对着陈少宽似笑非笑。

    “噢”陈少宽似乎被惊起,慌忙不迭地回答道:“满意满意,太满意了。”

    蒋浩然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随即冲梅馨一招手,梅馨似乎心领神会,飞快地打开随身的黑色文件包,从里面拿出一份文件递给蒋浩然。

    蒋浩然并不接,随手推了推已经凑到一台高倍望远镜面前张望的陈少宽,道:“厚甫兄,先别忙着看外面,看看我给你的大惊喜?”

    陈少宽回头,从梅馨手里接过文件,随口道:“什么呀,这是?”

    只膘了一眼,陈少宽顿时就神情紧张起来,甚至呼吸都有些急促,随即文件在他手里都开始抖动起来,让身边的一众参谋将领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这是一份什么样的文件,居然让一向从容淡定的海军总司令如此激荡。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后羿射日() 
一旁的杨洪烈按捺不住,上前一步凑过去看了一眼,随即就发出一声惊呼,“天啊,这这这,总座这是真的吗?战列舰8艘、轻型航空母舰2艘、重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15艘、驱逐舰81艘、潜艇24艘总座您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吧,这些这些难道都是我们海军的配置?”

    杨洪烈语无伦次的样子让蒋浩然仰天大笑,随即兴高采烈地回答道:“没错,这些全部都是真的,而且全部都是中国制造,全部出自中国在米国的长江船厂,甚至几天后它们就会陆续开进吉大港,你们就等着接收就行咦,厚甫兄,你怎么啦?”

    蒋浩然说得正高兴,突然发现陈少宽泪流满面抖动着双肩,已经不能自已。

    “没没什么,高兴,我真是太高兴了!”陈少宽抹了一把眼泪,神情激动地说道。

    事实上屋子里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抹眼泪,能进这个屋子的都是中国海军的宿将,至少也是深蕴海军历史的新秀,猛然听说中国海军还有如此庞大的后备力量,激动之情真是难以言表。

    战争爆发前,中国海军的实力排名恐怕还进不了世界前二十,抗战爆发后,海军更是名存实亡,而根据刚刚的这份数据,中国海军晋升世界前十都没有问题,这幸福来得太快、太突然,让这些遭受过太多屈辱和血泪的海军将领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种心情蒋浩然当然也能理解,唏嘘一番之后,告诉大家,蒋浩天已经在米国以雇佣兵的形式,招募了近万从米国海军退役的雇佣兵,两年前他派去米国的学生兵,第一期和第二期,总数超过一万,这两万多人十几天前已经从米国休斯敦港口出发,全程有尼米兹派出的舰队护送,不日将抵达吉大港,并且尼米兹派给中国海军的骨干力量也在这批军舰上,至少这半年时间他们会同中国海军同吃同住。

    说完这些,蒋浩然又把他们带到沙盘前,拿出这几天绘制的各种图纸,在沙盘上指出适合大兴土木的地点,告诉大家,吉大港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建造一个大型船厂,准备全面接收长江船厂的大部分设备和技术人员,长江船厂将搬迁到吉大港。

    印度和缅甸都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以后造船所需的钢铁、橡胶、板材等等一切物资都自产自销,事实上,缅甸的工业区已经有相应的工厂开始投入生产,等船厂建起来,各种配套工厂也会全面投产。

    庞大的计划让指挥部里一片哗然,让这么大的一个船厂走自产自销的道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牵涉到矿产开采、钢铁提炼、产品质量、工程技术等等方方面面的困扰简直不知凡几,没有丰富经验的中国工程师们能做好这些吗?

    在一片质疑声中,陈少宽拍响了胸膛,中国从来不缺人才,也从来不缺爱国的人才,只要摇旗呐喊一声,众多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定能纷沓而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