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7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由很简单,蒋浩然正在搞“俩个”之间的大融合,大规模地整军,部队调遣、糅合。整训都需要时间,短时间都无法形成精兵效应。

    按照蒋浩然的性格,绝不会打仓促战,所以,华中和华北暂时不会成为他的目标。

    至于华南,延安部队在华南的兵力不多,比较大建制的只有个琼崖纵队,几乎谈不上融合整训,眼下开进华南的第四十二集团军表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乘胜追击完全有可能。

    而且,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广州、海南的地理位置对中国太平洋舰队极为重要,中国海军要想开回来,广州湾将会是它们的选军港。

第一千两百九十二章 坦克战专家() 
石原莞尔这样说也是有根据的,眼下米国太平洋舰队正在太平洋岛屿上疯狂地打压蝗军,套跳岛战术百试不爽,蝗军搞不清楚他们下个目标就会是哪个岛屿,有些防不胜防,让蝗军吃足了苦头,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劣下去,新加坡、马来亚甚至是菲律宾都岌岌可危。

    而蝗军联合舰队自遭受中途岛惨败之后,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几乎处于被动防守状态,米军太平洋舰队却日渐强大,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中国太平洋舰队绝对会乘虚而入,这种捡漏的事情蒋浩然太会做了。

    而中国太平洋舰队旦开进中国海域,并有了后勤基地之后,对蝗军来说绝对是醒都不会醒的噩梦。

    东南亚的驻军会成为孤军不说,中国境内广东、广西将守无可守,随即就是香港、澳门,继而福建、台湾逐失守,

    真到了那天,京沪杭就基本不用打了,蝗军如果不主动撤出,不出三个月,必将弹药耗尽,整个华中的蝗军将以刺刀对敌。

    到那时,中**队再来打平津、东三省就易如反掌。

    不得不说石原莞尔的确是极具战略眼光,就这番言论,只听得冈村宁次冷汗淋漓,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即刻致电大本营,将石原莞尔的战情分析详细报告,并请求大本营立刻加强新加坡、马来亚的防御。

    同时,从本土抽调的先头部队即刻开往华南,切以保证两广安全为要。

    如果石原莞尔的推断成为现实,那么华中地区暂时将会是安全的,事实上,冈村宁次也偏向这个可能,京沪杭毕竟是中国最繁华富足的城市,他不相信蒋浩然会希望战火将它们毁之旦,就从这个层面来说,石原莞尔的推断都能站住脚。

    至于平津方面,从德国来的克莱斯特上将不失时机地给冈村宁次吃了颗定心丸,他拍着胸脯表示,平津防线的安危就扛在他们东征集团军身上。

    经过个多月的紧急运送,三十万步兵、千余辆坦克、五百余架飞机已经运抵平津地区,加上蝗军从山东战场撤出来的四个师团,足以抵挡之那军任何疯狂的进攻。

    而且,后续部队和武器装备还将源源不断地开进来,再有两个月的时间,德国承诺的百万大军、三千辆坦克、五千架飞机,将有半多进入中国境内,到那时候,别说防守,进攻都不成问题。

    为了让冈村宁次信服,克莱斯特亲自在沙盘上演练,如何利用坦克集群对阵**的重兵压境。

    平津带是广袤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很适合坦克驰聘,**虽然也有坦克师,并且有领先国际水平的坦克,但部队组建时间短,真正对敌的实战经验不多,而且没有出色的指挥官。

    反观东征集团军,虽然部队是苏联人组成,但苏联在九二零年就组建了第支坦克部队,经过二十多年的展,坦克的数量甚至比德军还庞大得多。

    所以,他们的坦克兵和军官都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再加上数量上的优势,**绝无胜算,即便蒋浩然有常的战术水平,但来自德意志民族的克莱斯特才是坦克战的真正专家,坦克集群战除了德国将领无人能胜任。

    在这点上,德军以数量上的劣势打得苏联红军丢盔弃甲路溃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克莱斯特滔滔不绝唾沫横飞,手上不断地推动兵棋演练,只把冈村宁次看得眼花缭乱。

    岛军直认为装甲部队并不是战役的决定性因素,坦克只不过是步兵的辅助队伍,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正规的坦克战术,即便是冈村宁次这样的高级将领,对于坦克作战依然是知半解,可以说,克莱斯特的“表演”在冈村宁次看来是很厉害的,颗惴惴不安的心竟然慢慢平复,有了这样的坦克战专家,何愁平津失守?

    ……

    三天之后,武汉行营。

    军事会议似乎已经结束,高级将领们开始三三两两走出指挥部,有**将领也有延安将领。

    但很明显,**将领个个脸上带着喜气,谈笑生风。而延安将领却个个兴致不高,甚至脸上带着些愤然之色。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融合”里,虽然延安干部进入了党**队的高层,甚至都开始接管地方政务,但世人都觉得蒋浩然再次施展了魔力,将延安“消化”了,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将他们半的军队划入了阎老西的第二战区,这在世人看来就是蒋浩然的分化手段,他“吃军队”可不是次两次了,素来都是骨头都不剩,这次也不会例外。

    虽然冠冕堂皇地给延安开设了个战区的编制,但这就是割下块肉再赏块骨头,了不起将来延安政权就是个山东省省长收场。

    这么浅显的道理可叹延安居然没有看出来,所以,党国将领是自得其乐,延安将领就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了。

    人群中阎老西的声音最大,口土得掉玉米渣的山西话很容易分辨,带着他的众将领谈笑生风地走出武汉行营门口,紧随其后的就是同样欢天喜地的卫立皇系将领。

    要说最开心的还是他们两个,卫立皇将王林基的第三十集团军收入囊中不说,蒋浩然还给了他个坦克师的编制,虽然坦克都是来自缴获的日系,但总归是坦克部队,目前**部队总共才几个坦克师?

    阎老西就更不用说了,口气吃下延安三十万大军,还有个全新的德械坦克师,可以说蒋浩然许给他的承诺步就到位了,快得让他都感觉像是在做梦。

    虽然延安的第十集团军在很长段时间都隶属于第二战区的战斗序列,阎老西却从来没有真正指挥过他们。但这次不同,蒋浩然的手段可不是委员长可以比拟的,委员长扣扣索索,又想利用他们,却又防着他们,甚至还时不时地打压他们,这样谁能跟着你干?

    蒋浩然大气,上来就什么都给,从军饷到后勤再到武器装备,甚至是坦克、直升机都毫不吝啬,听说下步还要给他们换装呢?

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延安士兵也是人,他们也分得出好赖,眼下蒋浩然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是屈指,军事实力更是杠杠的,跟着他蒋浩然就几乎选择了丰衣足食、选择了胜利,久而久之,什么赤色什么主义就都不重要了,所以,他阎老西这三十万大军就算是吃下去了,吐都吐不出来了。

    军事会议结束,大家都得奔赴各自的战场,武汉行营里很快就冷清了下来,但指挥部里依然热闹,其他人都走了,蒋浩然却留下了张奎、刘寺、将目文等众第四战区将领。

    大家围着作战沙盘,蒋浩然手持指挥杆从容解说,像是在布置作战任务。

    良久,蒋浩然放下了指挥杆,目光扫全场道:“都明白了吗?”

    众将领立即挺胸,纷纷表示再无疑虑。

    蒋浩然满意地点点头,目光看向张奎,道:“向华(张奎字)兄、经扶(刘寺字)兄,光复两广的重任就交给你们了,你们放心,物资已经在路上了,给你们调配的两百门自走火炮也马上就会出,弹药敞开供应,我还给你个军的援军,将衡阳钟斌的七十军调配给你们,硬件软件可都到位了,你们可得完成这个任务哟?”

    “放心吧总座,保证完成任务!”

    张奎、刘寺当即挺胸齐刷刷地朗声答道。

    三天前,李宗刃通电全国,正式卸任三军总司令之职,蒋浩然现在已经是国民革命军三军总司令了,所以两人嘴里直呼“总座”。

    众将领开始走出指挥部,蒋浩然和白崇喜、陈晨亲自将他们送到门口,番嘱托之后,众将领阔步走出了武汉行营,他们将在汉口机场登机,飞往华南前沿。

    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陈晨似乎有些急不可耐道:“浩然,将华南当做主攻方向我没有意见,不打华中我也没有意见,但我们兵锋正盛,大部队已经过了黄河,为什么不乘胜追击,趁着岛军还没有来得及构筑平津防线,举打下平津?”

    蒋浩然与白崇喜相视笑,蒋浩然道:“陈部长,你没听情报处汇报吗?现在岛军的援军正从西伯利亚铁路源源不断地往平津开进,坦克、飞机、大炮,火力强劲的很勒,我们虽说已经大军压境,但刚刚光复了这么大的个地区,残敌未完全剿灭干净,被摧毁的公路、铁路、桥梁还没有来得及修缮,这开打难免后勤会跟不上,再说了,部队刚刚开始整编,从完成到形成战斗力还需要定的时间,所以嘛,我们不急于时。”

    陈晨瘪嘴道:“我还就不信了,上百万小鬼子都被我们打垮了,你还会怕那几十万苏联伪军?你定是另有目的?”

    “哈哈哈!”

    蒋浩然和白崇喜大笑起来,白崇喜两眼扫了下左右,轻声道:“还真是什么都瞒不住辞修兄你,其实嘛,子谦是不想让老毛子好过,他们在最关键的时刻摆我们道,来而不往非礼也。”

    “噢……”陈晨作恍然大悟状,分神了几秒钟,张嘴欲再说什么,却现蒋浩然和白崇喜已经走远了,赶忙抬腿追上去。

    到这里,似乎蒋浩然的下步方案已经十分明朗,还真与石原莞尔估计的样,作战计划重心只在华南。

    接下来个星期的时间里,蒋浩然似乎忘记了战争,部队的事情交给了白崇喜,切政务都交给了新上任的总政委周公,自己却带着叶开、林珑、庄富家整天关在屋子里,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能出入他们这个屋子里的人都是些生面孔,别说白崇喜,就连刘鹤都声称没有见过,并且他们都是群西装领带文质彬彬看就是有些学识的那类人。

    又过了两三天,全国主流媒体突然刊登则重磅消息,家名为“华夏企业”的公司宣称,他们已经全部接收中国境内的所有外资企业,包括公路、铁路、矿产、贸易、进出口等等几十个行业,大大小小几百家公司,并且是无偿接收,净资产过五十亿,而且是美金,每年可创造的利润在百五十亿至百十亿之间。

    这则消息出,整个中华大地片哗然,这可真真是富可敌国呀。

    二战期间,中国每年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才百五十万亿美金左右,但人家华夏企业光利润就过百五十亿,用富可敌国来形容都已经嫌不够了。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华夏企业幕后老板的来头的时候,有着天下第街美誉的武汉汉正街上,家装修奢华的商铺开业,蒋浩然亲自前往剪彩。

    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中,红绸落下,块写着“华夏人民银行”六个金字的牌匾露出真容,下方还有蒋浩然的正楷题字。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华夏企业背后的老板正是蒋浩然,整个国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