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8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岛军官员甚至断言,前些日子在东南县被俘的苏联士兵一定已经惨遭屠戮,对待俘虏从不手软,手段残忍到令人发指。

    还真别说,岛军的洗脑能力的确不错,刚刚躁动不安的队伍马上平静下来,有些士兵甚至开始主动交出他们刚刚收起的纸片。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喀秋莎() 
就在这时候,哨兵发出了国军进攻的警报,所有士兵立即进入防御状态。

    不多时,前沿的确发现人影晃动,但人数并不多,而且他们在进入枪炮的射程之前就停了下来。

    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进攻之后,阵地前沿多的是炮弹坑和修筑的战壕、防炮掩体,国军进入了之后却半天不见任何动静,只把防线上的岛军、苏伪军看得直犯迷糊,不知道他们又准备出什么幺蛾子。

    “快看,那是个大喇叭吗?”有眼尖的苏联士兵惊叫道。

    士兵的话很快就得到了认同,一些军官举起望远镜,很肯定地回答,那就是大喇叭,而且数量还不少。

    岛军军官和德国军官顿时脸色大变,他们大概也能猜出国军准备干什么了。

    果然,不多时,一个个大喇叭开始放出声音传了过来。

    喇叭里的声音说的是俄语,而且说的是关于撤销“270号命令”和西西伯利亚交还中国的事情。

    有耳朵尖的苏联士兵当即就惊呼起来,这是斯大林元帅的声音,国军的宣传单上说的是真的,他们没有骗我们,“270号命令”真的撤销了,我们可以回国了,我们还能见到家人。

    不多时,整条防线都沸腾起来,斯大林的原声带,这可做不得假,岛军和德军的任何解释都是枉然,军心涣散已经无法收拾。

    没有人愿意在异国他乡做一个孤魂野鬼,也没有人残酷到可以放下亲人和他们生活的那一片土地,一切希望就在眼前,怎么能让这些苏联官兵不激动。

    慌乱的岛军立即开炮,将前沿炸得一片尘土飞扬,隆隆的炮声自然也掩盖了一切声音。

    德国军官和岛国军官则开始利用这个机会加紧游说,反复强调这是阴谋、这是反间计,甚至是蒋浩然联合了斯大林给苏联兄弟们制定的一个套子,一旦钻进去了就后悔莫及,下场就跟东南县的俘虏差不多。

    前面惨死的樱花师团也是个鲜活的例子,即便是投降也被他们漠视,一个个被砍头、焚烧至死,惨不忍睹。

    而且,岛军和德军也开始给他们画饼,承诺给他们充足、丰富的食物,尽快解决冬装问题,并且提高军饷,战后还能获得一系列的良好待遇等等。

    连哄带骗再加上威逼利诱等等一切的手段,终于在炮袭结束之前稳定了苏伪军的军心。

    就在岛军长吁一口气的时候,麻烦又来了。

    炮火一停,前沿的硝烟未散,大喇叭又开始广播了,而且这次喇叭里全是东南县被俘虏的苏联高级将领,一个个介绍的都是某某师的师长、某某团的团长,真实得防线上的苏联士兵一听声音就知道是本人。

    他们一上来就极力证实纸片和广播上的内容都是真实的,斯大林亲笔签字的原件他们都看过,绝不是伪造,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将成为现实,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也绝不会遥远。

    国军不但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也给了他们最好的优待,餐餐大鱼大肉米饭管够,而且还给他们换了新棉衣呢。

    一群收拾得干干净净、油光满面的苏联士兵开始在外嘚瑟,拍着圆鼓鼓的肚子、掀开军装显摆他们的新棉衣,还不断地招手示意过来。

    慌了神的岛军开始抠响了堡垒里的轻重机枪,他们马上躲进了掩体。

    大喇叭里开始传来了优美的旋律,紧接着苏联俘虏开始哼唱,声音由弱到强,最后竟然汇集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合唱。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这首歌歌名叫喀秋莎,描绘的是苏联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

    饱含少女纯情的歌声,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了一起,使得抱着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的战壕里的将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一度成为战场上苏军士兵的慰藉。

    此情此景,再来一首带着浓郁乡情的喀秋莎,对苏军士兵心灵上的冲击是无以言喻的,思乡之情泛滥成灾势不可挡。

    防线上的苏联士兵开始不自觉地走出了工事、堡垒,跟着喇叭的旋律低声唱响这支在他们心里埋藏已久的歌谣:

    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歌声结束之时,许多人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这种局面是岛军始料未及的,一时间完全蒙了,下面的军官根本不敢擅作主张采取镇压的手段,稍有不慎就会遭致哗变,这个责任谁都承担不起,只能层层上报等候通知。

    事实上,即便是霸县的总指挥五十二军司令官细川中康也是措手无策,霸县防线上苏军的数量大大多于岛军,一旦他们丧失了战斗意志,坦克没有人开,堡垒里、防线上的机枪、大炮也完全成了摆设,这对岛军来说绝对是灾难。

    时间不等人,再难也得拿出一个方案,权衡再三,细川中康决定抽调一半的岛军士兵进入工事督战,配合德国军官对苏军进行强力管制,原则上以疏导为主,但对于一心投降的软弱分子也绝不能手软,该杀的杀该毙的毙,总之不能让这些士兵扰乱了军心。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撕开口子() 
大喇叭里,俄语的声音声反反复复地嚎叫着,奉劝苏军放下武器,安安静静地躲在工事里等候国军收编,及时回头就能回国、就能与家人团聚,而且家人也会受到优待,这样不但是拯救了自己,也是拯救了全家人。

    而国军,也没有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大规模的进攻已经展开。

    前方坦克分成三个梯队排头并进,后方密密麻麻的步兵如潮水般地往前推进,再往后就是一排排的自走火炮,粗大的炮管林立杀气腾腾。

    而此时的岛军工事里依然一片凌乱,心急如焚的小鬼子和德国军官声色厉苒地呵斥着苏联士兵拿起武器开枪防御。

    但刚刚遭受过一轮心灵洗礼的苏联士兵毫无斗志,一个个心事重重精神萎靡,根本不理会岛军和德国军官。

    气急败坏的岛军被迫执行细川中康的命令,杀一儆百。

    谁知这一杀可就捅了马蜂窝了,战斗民族的血性和彪悍立即被激发出来,苏伪军和小鬼子干起来了。

    开始还只是小规模的动乱,随着内部矛盾越来越激烈,整条防线瞬间打成了一锅粥,全乱了套,除了几个岛军士兵控制的堡垒,根本没有人往外开火。

    国军的坦克、步兵趁虚而入,扫雷坦克和推土机快速从反坦克锥中开出几条道路来,随即坦克和步兵潮水般地涌上岛军的第二道防线。

    一场史无前例的混战由此开始,即便岛军航空兵及时刚到也于事无补,反招致国军航空兵的疯狂追击。

    蒋浩然早有准备,附近所有机场上的飞机全部满满当当,严阵以待,就准备在今天全面夺取制空权,以防小鬼子气急败坏再次投放蝴蝶弹。

    其实,蒋浩然多心了,蝴蝶弹是德军的新式武器,自身的蓄备都不多,哪里能有多少援助小鬼子,冈村宁次为了打出势如破竹的气势来,基本上在第一轮的进攻中就消耗一空。

    与此同时,天津,岛军第五十军司令部。

    第五十军参谋长田中新一中将急匆匆地走进指挥部,向司令官多田骏疾呼道:“多田君,霸县不保,东征军造反了,之那军趁虚而入防线上被撕开了好几个口子。”

    “八嘎!”多田骏怒骂一声,道:“细川中康这个大笨猪,居然在这个时候实施武力镇压,能不把东征军逼反吗?”

    田中新一叹了口气道:“在那种紧急的情况下,细川中康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孤注一掷,这事犯在谁手上恐怕都会是这个结果,说来说去还是蒋浩然太狡猾了,谁能想到他居然就唱了这么一出?”

    多田骏翻着眼睛望了田中新一一眼,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心里条件反射般地琢磨这事落在自己身上会怎么办,一时间只觉得头痛,显然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

    田中新一接着道:“霸县失守已经成为定局,天津马上就会被孤立,我们该怎么办?”

    多田骏略微思考,道:“马上给冈村老畜生发电,就说天津遭遇之那军猛烈攻击,请求支援。”

    “啊”田中新一瞠目结舌,这不摆明了谎报军情吗,再说了,这个时候请求支援,上面也不会有部队调给你,何必多此一举?

    多田骏似是看穿了田中新一的心思,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道:“如果我不请求支援,冈村老畜生就会让我支援霸县你信不信?以我们现在的兵力,能支援霸县吗?一旦兵力调开,天津就会有危险,到时候这个责任冈村宁次不会跟我们扛的,所以,我这只是为了封住老畜生的口。”

    田中新一恍然大悟,邪笑着冲多田骏竖起了大拇指,随即一声不吭地走向了电讯室。

    多田骏也没有闲着,马上下达收缩兵力的命令,一切以天津不失为首要,同时, 命令岛军各师团加强对防区里两个苏伪师的管制,方法当然得是以疏导为主。

    虽然国军空投的宣传单也有不少落在天津防区上,但到底没有展开进攻,也没有大喇叭劝降,局势比起霸县要安定得多。

    但这还只是眼前的临时处置,霸县失守,天津马上就会面临三面围城,虽然第五十军兵力还算可以,身后还有海军掠阵,后勤补充也有连接山海关的京山铁路保障,但一座孤城已经没有坚守的必要,撤退是唯一的选择。

    至于怎么撤退,那就需要慎重斟酌了,既不能造成太大的伤亡,又不能给冈村宁次抓到什么把柄。

    跟蒋浩然打交道久了,多田骏别的本事可能没怎么见涨,但撤退的本事绝对是锻炼出来了。

    从蒋浩然第一次大闹武汉,逼得他几路大军被迫撤回开始,随后就是掸邦高原撤退、滁州大撤退,一次比一次惊心动魄,田骏几乎是在一路撤退中明哲保身的,并且也由此获得了“唯一与蒋浩然数次交手却能全身而退的岛军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