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师鲲鹏-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商纣王之言,商容与比干等一干文武大臣都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们都担心商纣王会再做出惊人的举动得罪圣师鲲鹏,女娲娘娘虽然为人族圣母,但在人妖大战之时放弃了人族,所以她的威望无法与救人族于水火之中的圣师鲲鹏相比,在人族之中几乎家家都供奉着圣师鲲鹏,一但商纣王做出不雅之举,让百姓知道后那殷商王朝恐怕就要内乱。

第92章 纣王怒毁妖师像() 
商纣王见一干文武大臣没有一人回答他的提问,于是怒道:“你们都在想什么,为何不回答朕的问话?”

    商容见状只好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圣师自人皇大禹之后就没有再现身人间。”

    商纣王听到商容此言,说道:“既然对我殷商毫无贡献,我殷商王朝又为何要供奉于他,这不是浪费我们的财力吗?真不知你们是怎么想得。”

    商容有些无奈地说道:“陛下此话千万不能说,圣师为我人族耗费了无数的心血,我等供奉圣师也是理所当然。”

    商纣王听到此言,立即怒道:“什么理所当然,他既然不曾为我殷商王朝出力,那么就不应该再供奉于他,来人,立即将这大殿关闭,以后我殷商王朝不再供奉此人。”

    听到商纣王的这番话,随从的士兵及文武大臣没有一人上前执行他的命令,大家都不想因此而得罪圣师。

    商纣王见没有人理睬他的命令,立即抽出随身的宝剑,大步走进了圣师的行宫之中,随行的文武大臣见状,不由地感到一阵惊慌,生怕商纣王做出什么不当的举动,纷纷紧随其后进入了鲲鹏的行宫之中。

    来来殿中,一干文武大臣在看到商纣王的举动之后,顿时一阵心寒,只见大殿之中供奉圣师的圣像已被商纣王用宝剑给劈成两半。

    这时,一干文武大臣终于明白成汤天下恐怕要亡于商纣王之手,他先是提诗污辱女娲娘娘,之后又提剑劈了圣师鲲鹏的圣像,商纣王在一日之内竟然将人族之母与人族圣师两位高人给得罪,可想而知成汤天下的下场如何。

    商容看着被一劈两半的圣像,心中对商纣王已是失望透顶。他不明白为什么纣王以前一直是一位英明的君王,为什么会突然间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无论纣王发生了什么变化,而事情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已经没有缓和的余地,成汤将彻底失去女娲娘娘与圣师鲲鹏的支持。

    纣王在看着进入殿中的一干文武大臣,没有说什么,转过身便离开此地,而那一干文武大臣也没有再上前说些什么,他们都明白事情已经没有缓和的余地,如今殷商王朝也只能低头一个劲地向前冲,至于是否能再延续下去,他们都不抱太大希望。

    女娲娘娘因今日是自己诞辰,故而一早便起身前往火云洞,去见自己的兄长天皇伏羲,午时女娲娘娘方回到娲皇庙,准备接受万民的朝拜。

    当女娲娘娘下得青鸾,坐于宝殿之上。玉女金童朝礼毕,女娲娘娘猛地抬头一看,只见那粉壁上有一首诗句,她不由轻轻一笑,以为又不知是谁提下的歌颂之诗,所以也没有太过于在意。

    女娲娘娘久处天外天,静极思动不由地想看一看此诗的水平,她这仔细一看,发现事情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这首诗竟然是商纣王所提的诗,顿时间她不由怒道:“殷受,你这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如今反而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得天下,享国六百余年,如今也该气数已尽,我若不与他一个教训,日后如何面对人族百姓及诸圣。”女娲娘娘随即唤碧霞童子驾青鸾往朝歌而去。

    想女娲娘娘乃是圣人,怎会发如此怒火?而人族又是女娲娘娘所造,人族万民包括帝辛,都可算是女娲娘娘之子,以人子亵渎其母,女娲娘娘又怎能不怒?

    当女娲娘娘离了女娲庙便向朝歌行去之时,半路之上突然被两道红光挡住云气,她往下看时,原来是帝辛之子殷郊、殷洪前往参拜帝辛。心中一闪,算出殷商还有二十八年气运,便怒气冲冲的转身向三十三天之外娲皇宫行去。

    女娲娘娘自回到宫中,越想心中越是烦闷。于是让彩云童儿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只见女娲娘揭去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道幡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幡’。

    不多时,悲风飒飒,惨雾迷漫,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女娲娘娘慧眼看去,见妖师鲲鹏及巫妖大战后幸存的几位妖圣都未曾到来,她不由冷哼一声,但是她明白自己因巫妖大战的原因在妖族的声望并不高,所以也不再去想这几人,只是吩咐彩云说道:“着各处妖魔且退;只留轩辕坟中三妖伺侯。”

    轩辕坟三妖进宫参谒,三人上前说道:“娘娘圣寿无疆!”

    这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她们一起俯伏丹墀之下等候女娲娘娘法旨。

    女娲娘娘对三妖言道:“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气数已尽,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尔等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侍武王伐纣之时,助其成功,但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你等亦成正果。”女娲娘娘吩咐已毕,三妖立即叩头谢恩,然后化清风而去。

    鲲鹏自离开闻仲后,便在人族之中游逛起来,打击了准提让他心中十分高兴。正当他处于高兴之时,突然鲲鹏发现天空妖气漫天,无数的妖族自洪荒向天外飞去。这时,鲲鹏立即明白是女娲娘娘在召集天下群妖。

    片刻,鲲鹏这才想起由于准提的算计,纣王写诗污辱女娲娘娘,而女娲娘娘一怒之下派轩辕坟中的三妖,进宫惑乱纣王,从而加速了成汤的灭亡。

    想到此处,鲲鹏不由地跌脚叹道:“没想到这些时日因打击了准提而高兴,一时间竟然失了道心,忘记如此重要的情节。”

    鲲鹏想上天告知女娲娘娘事情的真相,好让她收回对三妖的命令,可是由于巫妖大战之时他与女娲娘娘之间已势同仇敌,就是他告诉女娲娘娘事情的真相,女娲娘娘也不一不定期会相信他,一时间鲲鹏反而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鲲鹏正烦心女娲娘娘招集群妖之事,突然他心中又感到有于自己有关的事情发生,由于此时大劫已经开始,鲲鹏也无法算出发生了何事,于是他便驾云向朝歌而去,一方面察看殷商的气运如何,另一方面打探一下发生了什么事。

    来到朝歌,鲲鹏首先到殷商供奉自己所在的行宫之中,当他来到行宫看到那被商纣王劈成两半的圣像之后,鲲鹏不由地大怒,他并不是恼怒纣王,因为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准提所安排的,准提这么做也是想报复他在袁福通一事上对准提的打击。

    准提早在迷惑商纣王行事之后,便立即离开了朝歌,免得撞见女娲娘娘与妖师鲲鹏,让对方察觉到是自己在暗中指使。

    女娲娘娘招集群妖,不光是鲲鹏一人发现了此事,而其他的圣人都有所察觉,他们神念一扫便明白了女娲娘娘为何要招集群妖。

    诸圣之中反应最为强烈的要数通天教主,在女娲娘娘招集群妖之时,他发现殷商王朝的气运飞速下降,这让他大为惊讶,此时截教并没有完全将自身的气运与殷商分开,在气机感应之下截教的气运也为之大损。

    通天教主立即仔细地扫视了整个殷商王朝,当他发现鲲鹏在人间的行宫被纣王所毁之时,他方才明白为何殷商王朝的气运会大损。鲲鹏为人族的圣师,气运与人族相连,而纣王为人皇,他以人皇之身毁了人族圣师的行宫,在天道感应之下自然会有损自身气运,而人族百姓在得知此事后,心中对商纣王自然有所不满,这就动摇了殷商王朝的根基,如果没有办法制止气运的泄漏,那么不用多久成汤天下将会灭亡。

    在弄清了原由之后,通天教主心中十分的着急,他知道女娲娘娘之所以招集群妖就是为了灭亡成汤,如果此时妖师鲲鹏在因为自己行宫被毁之事,而迁怒于殷商,那么可想而知成汤的下场将是多么的悲惨。

    由于大劫已经开始,通天教主为了门下弟子的安危,又不能派人前去朝歌警告纣王,让他早点向女娲娘娘及妖师鲲鹏请罪,以求得到他们二人的谅解。

    当通天教主发现从娲皇宫中下界三妖后,他明白成汤大势已去,于是他收拾好心情,再次对门下弟子强调不要入世以免沾了杀气。

第93章 苏护反商() 
纣王在进香之后,看见女娲美貌朝暮思想,寒暑尽忘,寝食俱废,每见六院三宫,真如尘饭土羹,不堪一视;终朝将此事不放心怀,郁郁不乐。

    这一日,纣王忽然省悟,立即招见中谏大夫费仲。此人乃是纣王之幸臣,近因闻太师,奉诣平定北海,大兵远征,因此纣王就开始宠费仲、尤浑二人。此二人甚是聪明,所以经常谗言献媚,纣王听之大喜竟无有不从。这也是天下将危,佞臣当道。

    不过多时,费仲朝见。只听纣王说道:“朕在女娲宫进香之时,偶见女娲娘娘颜面艳丽,可谓是绝世无双,而三宫六院之中,都无人当朕意,不知爱卿有何计策,以慰朕怀?”

    费仲上前说道:“陛下乃万乘之尊,富有四海,其德可比尧、舜、禹,天下之所有,皆是陛下的,区区美女这有何难,只要陛下明日传命,颁行四路诸侯,让其每一诸候选美女百名以充王庭,这样一来何愁天下绝色不入王庭。”

    纣王听到费仲此言顿时大悦,说道:“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明日早朝朕就发旨,爱卿且暂回。”他说着随即命驾还宫。

    第二日早朝,聚两班文武朝贺毕。纣王便对满朝文武说道:“即可传朕旨意,颁行四镇诸侯,与朕每一诸候要拣选良家美女百名,不论富贵贫贱,只以容貌端庄,情性和婉,礼度闲淑,举止大方,以充后宫役使。”

    纣王话音刚落,只见左班中一人上前奏道:“老臣商容启奏陛下,君有道则万民乐业,不令而从。而陛下后宫美女,不下千人,嫔御而上,又有妃后。今日又欲选美女,恐失民望。臣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如今天下水旱不断,而陛下又要挑选美色,实在有违圣道。故尧、舜、禹与民偕乐,以仁德治天下,不事干戈,不行杀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凤凰止于庭,芝草生于野;民丰物阜,行人让路,犬无吠声,夜雨昼晴,稻生双穗;此乃有道兴隆之象也。今陛下若取近时之乐,则目眩多色,耳听声,沉湎酒色,游于苑圃,猎于山林,此乃无道败亡之象也。老臣身为首相,位列朝纲,侍君三世,不得不启陛下。臣愿陛下:进贤,退不肖,修行仁义,通达道德,则和气贯于天下,自然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雍熙,与百姓共享无穷之福。况今北海干戈未息,正宜修其德,爱其民,惜其财费,重其使令,虽尧、舜不过如是;又何必在此时选侍女,而妄顾天下百姓?臣愚不识忌讳,望祈容纳。”

    纣王闻言心中大怒,暗忖道:“这老匹夫,仗着自己乃是三朝老臣,前几日寡人在女娲庙题诗,旨在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