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妖天后:高冷帝尊强势宠-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昊天接过白绫,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确只是抹脖子用的,这难不成是

    念头未出,瑶池已经从昊天手中接过了白绫,指着太白金星骂道:“糊涂东西!这分明是太一羞辱于陛下的,你也拿回来?”

    “这”太白金星闻之,顿了顿,说来,他去了妙严宫整整七次,虽之前帝俊也未见他,但只是让九灵元圣叫他回去,并没有太过为难于他,这一回将他打一顿还羞辱他一遍的事,显然有些蹊跷。

    所以太白金星才把白绫带回来,想着说不准这里面有什么隐藏的深意。

    不过听王母如此一说,似乎也只有羞辱的意思,并没有暗门。

    然而,昊天却在看到白绫后,少了一丝恼怒的神色,特别在听到瑶池建议:“陛下,太乙天尊虽也名义上称为大帝,但不同于另外三人,没半点实权,他竟也如此不把您放在眼里,不如给他点教训,顺道还能杀鸡儆猴。”

    瑶池并不知太乙天尊便是帝俊,只道是个成道多年的老神仙,因而对于昊天总邀请太乙天尊出山帮忙之事很是窝火,挤压了太多的不满,如今太乙天尊这般态度,自然能让瑶池找到毛病整治一番。

    而就在昊天听到瑶池的话后,猛地一愣,扯回了白绫,怔怔道:“白乃无,他是在提醒朕,天帝与凡人并无不同吗?都不过一缕烟沙。难道是要朕平心静气,静观其变吗?”

    话音一落,昊天手中的白绫突然像是默契了他的心思一般,动了起来,从昊天手中飞舞着碎成了粉末,而粉末变成了一排不大不小的文字,写着:

    “欲与天斗,乃需天助,西方有圣,大兴之势,何不顺水推舟,以定从长计议。”

第563章 三处行动() 
回到现在,遗弃大陆之上,自风菱去寻二兑晦气已经过了半日,仍旧不见风菱回来,燕云城中的几位将军便坐不住了。

    雷泽大军与殷国大军、吴国大军都屯兵于燕云城外,至于几位首脑,自然都在城中聚会商讨着接下来的分赃事宜,然而雷泽军的主公不在,这脏就没得分。

    于是裘污暂且做主,请殷国国君以及吴国世子都各自在城中歇息,等风菱回来再行商讨。

    此时,见堂中高悬的空位,魏庭捏了捏眉心,提议道:“裘污将军,主上迟迟没有回来,不知是否是出了什么变数,虽然主上道行高深莫测,但我还是不放心,不如派兵搜索主上的下落,让我等带兵连夜出城寻找。”

    裘污闻之,摆了摆手,他并不是不建议去寻找风菱,但是如今虽然殷国和吴国都是他们的盟友,但乱世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虽然殷国国君太一及吴国世子吴小俊的人品值得一信,且他也相信风菱与那两人的情谊,但是这不是个人情感,这是三方势力的切磋,如果另外两方势力得知雷泽军主公失踪,说不一定会反而来吞并他们雷泽军血泪拼杀下打下来的陈国土地。

    再加上如今陈国并没有完全被雷泽军收入囊中,陈国君陈斗还在邯谷城,兵力还剩两三万,所剩的其他城池也还有兵力,加起来恐不下五六万。

    如果这个时候三方势力内斗,或者就算不斗,消极停滞的话,极有可能让陈斗拿到反扑回来的机会,到那时之前付诸的努力都成了流水东流。

    因而作为风菱的头脑军师,绝不能主张大肆搜寻风菱的下落,他必须保证在风菱不在的情况下,不能让风菱的家底出现任何损失,所以纵使担心风菱,他也不能随心所欲。

    裘污想了想,道:“当务之急,我等还是以雷泽立足为主,今次我军倾巢而出,虽然救吴帅的首要目的已然达到,但是耗费了如此多的军力、财力、劳力,再者已经让天下之人瞩目了,成了出头鸟,这个时候必须要一举拿下陈国,陈国便成了我军的屏障。”

    青玉听到裘污如此分析,一向性急,又心系风菱的她,立即提出了驳回的意见:“裘污将军说得虽是有理,可是裘污将军莫不是忘了雷泽军有今日是因谁所顾,若是娘娘有个三长两短,那一切的成果都是枉然,难不成还准备捧出个新主来。”

    青玉性子火爆,情急之下大多不怎么中听,话中带刺,也难免此时不顾裘污的想法,说得裘污尴尬地哑了哑口。

    裘污那是万般没有换主的想法,他即宣誓忠于风菱,那就自始自终,不过他似乎也能理解青玉为何如此说的原因。

    这七大将中属裘污进门的时间最短,与他们相处也不过短短几月,特别之前还设计陷害风菱,种种劣迹这会儿摆在裘污面前,他的确不合适提出不管风菱,继续进攻邯谷的建议。

    魏庭见此时堂中气氛一时僵持起来,不由想起了一年前四位将军的争执,就因为无主而闹得四分五裂,差点解散了雷泽军。

    念及此处,魏庭立即开口道:“青玉将军严重了,裘污将军这是就当前情形而言,说的也有他的道理。我雷泽军如今是有主之人,主公乃是统御一方的最强之人雷泽玥,若是这个时候自乱阵脚,岂不是让他人笑我等无主!越是这种时候,我等就越要稳住才是。”

    “魏庭将军之话何意,可否再说清楚些?”青玉听到魏庭之言,口吻便稍微松了一些。

    她与魏庭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这一回分兵两路,她与魏庭一路,更添加了许多默契,再者,似乎风菱在军中也最依赖魏庭,因而青玉对魏庭的好感,自然比裘污多了许多,如今魏庭支持裘污的话,她稍稍还能接受。

    很快,青玉便听魏庭道:“我有一个折中的建议,还望两位将军采纳

    其一,主上的安危我等不可能不管不顾,因而我建议青玉将军带一行我军修士,往主上去的方向南下寻找,因青玉将军道法高超,一目可看百里,要寻人的话,青玉将军和余下的修士们最合适不过

    其二,裘污将军镇守燕云城,虽然我等不愿揣测殷、吴两家的用心,但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必将两家视为豺狼虎豹不可轻视,还望裘污将军能在两家间迂回,必要之时若有异动,立即领兵抢占主导权,限制殷、吴两家的行动

    其三,便是陈国之事,魏庭不才,愿只身前往陈国,与陈国君谈判,劝其投降,要是能兵不血刃拿下陈国,待主上归来,我等也能复命。”

    说到此处,裘污与青玉对望了一眼,表示认可地点了点头,魏庭之法当真算目前最为妥当的办法,即能在其他两国回过神来之前先将陈国收入囊中,又能避免一场不必要的纷争,将几位将军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虽然这几点办法还要成功之后,才能证明这个是好办法,但当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

    商议之后,青玉立即暗中清点了一千名修士,连夜出城,没有半点怠慢,而魏庭也稍作准备,前往邯谷城,劝降陈国。

    出城之时,裘污与魏庭送行,毕竟这三处行动中,最危险的莫过于魏庭的行动了,他可是一个人前往现如今已经被雷泽军逼到绝境,恨不得把雷泽人扒皮挫骨的陈国国都,所以就算魏庭没有任何危险的举动,也可能被陈国君杀了,将人头挂在城门以儆效尤。

    城门边上,裘污送了一碗酒给魏庭,忧心深重:“魏庭将军此去万事小心。”

    魏庭接过了酒樽,笑了笑,道:“我就算放一万个小心,只要陈国君有杀我之心,也是无用。裘污将军不必太过担心,只要想着一旦成功了,从今往后,谁也不敢再说雷泽军是流寇草匪了,雷泽将是一方国力,而吾主阿玥将被天下奉之为王时机到了。”

第564章 色令智昏() 
是啊,裘污点了点头,曾经他与风菱谈论过,为何不称王的原因,那时他建议风菱稍安勿躁,等待证明的时机,而如今这个时机已经到了。

    一旦陈国国君俯首称臣的话,雷泽的实力就不容小觑了,而至于先前他提过的需要他国认可,只需要在将陈国收入囊中后,再使一点力,作为与雷泽没有特别仇怨的僧国,应当会顺水推舟,促成风菱称王。

    话到此处,已夜里两更天了,燕云城一座驿馆之中,一辆马车缓缓驶到了驿馆门外,何中从车上下来,打起了门帘,将吴小俊引了下来。

    只见吴小俊刚一下车,门外一名小厮打扮的人就恭迎到前,对吴小俊打了个躬道:“吴帅,吾主已经在堂听恭候多时了。”

    吴小俊闻之,脚步一顿,他与太一此人并没有多少交集,刚刚战场之上,隔着如此混乱又遥远的距离,两人连面都没见着,太一为何就能笃定今夜他会过来找他呢?

    怀揣着不解,吴小俊回了一礼,点头道:“那有劳内管了。”

    吴小俊的回应,也让这人微微一怔,不由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心道,自己不过是小厮打扮,他就能瞧出自己是太一的贴身内管,想来果然是天命之子,没有点过人的眼力劲,也不会在这乱世英雄中抢占一席之地。

    内管立即客气地笑了笑,将吴小俊引了进去。

    驿馆内堂布置得简洁大气,一尊香鼎之中正飘荡着阵阵檀香,堂内设有两架矮几,矮几由红木雕刻着清洁淡雅的雕纹,矮几之上摆着两壶酒,与几叠小菜,似有准备彻夜长谈的架势。

    虽然吴小俊现已成仙,辟谷无需用食,不过偶尔品尝一下美味也未尝不可。

    此时,太一已经坐在其中一架矮几旁,脱下了战袍,一身简洁鹅黄的长袍从他修长的身型上拉到了木板之上,铺就出了一副美景。

    仔细看看,吴小俊不由擦了擦眼睛,虽说一年前他有认真打量过太一的模样,但如今一看,似乎又比一年前更美了几分,就好像长相稚嫩的俊美少年一年之后又长大了,面容长开了,更好看了。

    而且,当初看时不觉得,如今看着太一的模样,吴小俊才意识到这家伙似乎与帝俊长得有几分相似。

    见吴小俊在门口半天没有落脚走近,太一转过头,淡淡一笑,道:“吴世子如何不入座?莫不是需要本君起身恭迎?”说着,太一指了指对面空着的矮几,伸手给了一个请坐的姿势。

    吴小俊见状打了个躬,太一说得倒不无道理,虽然殷国相当于一外来国度势力,与九州关系不大,但到底太一到底是一方君主,而他只是世子的身份,并不应当让太一起身迎他。

    所以吴小俊依言走到了空座之上,坐了下来,客气道:“没想到先生竟是殷国国君,不知为何寄居僧国之中?”

    太一闻之,捏着酒樽,微抿了一口,应道:“只因一些小事,吴世子不必在意,不过战场相见,倒是本君刻意为之,殷国之军远在千里,远水救不了近火,故而借了僧国之力前来营救吴世子想必吴世子今夜前来,就是为了问本君为何要帮你。”

    说的极是,吴小俊今晚过来,主要目的就是在安鹿县会战后,观天下之局,看似得利最多的莫过于僧国,其实不然,这得利的是吴国。

    因为就安鹿县会战结束之后,看似僧国成了最风光的,但是却惹来了无尽纷争,这一年来周遭几国三番五次地与僧国拉开了近大小十次对战,因而僧国这一年没有半点发展。

    然吴国就不同,吴国不仅借此战脱离了九州的掌控,而且还得以修身养性,大大发展了实力,所以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