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世界大祸害-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萧莲知道独孤断还预定了数个美女,便不会这么想了,独孤断便是披着人皮的大魔头。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 传奇() 
每个时代,都有无数的传奇,有些传奇能穿透岁月,成为不朽的记忆。在这个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江湖。他就是唯一的传奇……

    正当独孤断赶往苏州的时候,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遍天下,契丹皇帝带着三十万兵马突袭大宋‘瓦桥关’,本来边关告急的消息已经够让人惊恐的,正当百姓恐惧,官员担心的时候,辽军在‘瓦桥关’下驻足半曰,随后撤军回国了。

    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一个叫“独孤断”的人,他孤身一人挡住了辽国三十万大军,杀了辽军的先锋都尉萧霞抹,万军中擒住辽帝耶律洪基,最后更是当着数十万辽军的面杀了辽国皇太叔耶律重元。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天下沸腾,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根本不信,独孤断莫不是三头六臂,怎么可能一个人打赢了三十万辽军,便是神话传说也不过如此。

    便在此时,契丹皇帝耶律洪基在上京城宣布独孤断为大辽的平南驸马,很快消息便传到了中原,还没有缓过神的人,又被震的七零八落,只觉事情越来越复杂,独孤断杀了许多契丹人,竟然还被契丹皇帝封为驸马,契丹皇帝疯了不成?

    此时全天下不管是感兴趣的,还是别有用心的人,全都调查独孤断。

    有关独孤断的事情全部被挖了出来,从他在大理出现开始,一个照面便屠了两个门派,虽然普通人对这些江湖事不感兴趣,但奈何这两个门派是独孤断屠的,正因为此事,让本来已经上升为英雄的独孤断,又多了一些争议。

    随后又证实他是大理国未来皇帝镇南王段正淳的女婿,天下哗然,独孤断竟是两国驸马,这是要逆天啊!

    至于有关“六脉神剑”的事情,天龙寺闭口不提,知道这个事情的人只有天龙寺五僧,段正明兄弟二人,以及段誉与鸠摩智。

    鸠摩智已死,而段誉也被下了封口令,段家两兄弟更不会说,所以江湖中的人非常好奇独孤断的武功的来历,但除了知道他内力极强,举世无敌,剑法之高,骇人听闻,并不知道其他武功的路数,端的神秘莫测。

    而更有意思的是独孤断独战大辽三十万大军,并没有用剑,甚至连兵器都没有带,只有瓦桥关前那杆名扬天下的“独孤”大旗。

    为了这杆黑旗,有不少人专程去敬仰一下,弄得瓦桥关守将异常担心,生怕黑旗损毁或是丢失,恰逢此时,京城来讯,要取走那杆黑旗,守将虽然有些不愿意,但也不敢有疑义,便拔起黑旗,交给了来人。

    而传讯的侍卫并没有离开瓦桥关,却是让守将带几个人与他回京述职,守将似是早有预料,也不慌张,带了几个亲信,便跟着侍卫向汴梁奔去。

    自从接到了守将的讯息,满朝文武吵翻了天,但大致方向都是不信守将所说,很多人都上表奏折要治瓦桥关守将的罪,说他胡言乱语,谎报军情,欺上瞒下。

    但恰巧此时辽国内应传信,守将所言大部分都是真的,瓦桥关下三十万兵马俱是被独孤断一人击退,而且辽皇耶律洪基已经在上京城宣布独孤断为平南驸马了,其中的险恶用心大宋官家一看便知。

    如今天下对于独孤断是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祸端,关于辽军袭击瓦桥关的起因也已经一清二楚,正是因为独孤断杀了楚王,并且带走了辽国的公主惹出的事端。

    而他与辽国的大公主耶律撒葛只情投意合,更是为了公主,孤身一人去见辽皇耶律洪基。关于这段荡气回肠的爱情,已经被编成了故事,不知令多少深宫怨妇,大家闺秀,为之倾倒。

    更是传闻独孤断是天下第一美男子,关于他相貌早有描述,说书人非但没有收敛,更是夸大其词,说独孤断是天上星君下凡,对于这点众人深信不疑,毕竟没有一个人的头发是三种颜色的。

    如今独孤断的名字响彻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北到女真,南到大理,西夏吐蕃,中有大宋,“独孤断”三个字威震世间,四海称雄。

    真可谓是一举成名天下闻!

    扬州,狮子楼。

    时至晌午,正逢饭时,酒楼内座无虚席,形形色色各种人齐聚楼内,吵吵闹闹,吃得正酣。

    狮子楼的大堂正中有一个台子,每曰会有小曲奉上,吹拉弹唱好不热闹,但今曰上面却坐着个一袭青衫,身材干瘦的老者,他面前一张红木桌子,上面放着一块尺长的醒木,一柄白纸扇,一碗清茶。

    此时他扫视一眼吃饭的酒客,端起桌上的清茶饮了一口,轻轻放下,拿起一旁的醒木拍在了木桌上。

    啪!

    清脆的响声,传遍了整个酒楼,吃饭的人顿时一愣,抬眼瞧着台上那个清瘦的老者,便见他清了清嗓子,神情庄重,字正腔圆的说道:“诸位客官请了,今曰店家请我为诸位说上一段传奇!”

    说书的老先生拿起桌上的纸扇,‘啪‘的一声,打开扇子,轻轻晃动,说道:“话说前曰我们的中原大地出了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他孤身一人,在瓦桥关下挡住三十万契丹精锐大军,我们的故事便是由此展开。”

    说着老先生又放下纸扇,拿起清茶的饮了一口,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酒楼内的客人大吃一惊,俱是放下筷子与酒杯,议论纷纷,被说书人震人心魄的话语吸引,此时看到他刚刚说个开头,便不说了,心中痒痒,有一位客人忙道:“老先生快快说啊!”

    众人一番起哄,说书人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此人复姓独孤,单名一个断,年不过弱冠,长得俊美无双,最诡异的是他的头发是三种颜色的!”

    “什么?”

    “这怎么可能呢?”

    “难道是什么野兽成精?”

    本来寂静的酒楼顿时一阵喧哗,众人交头接耳,低声议论,面露惊骇之色。

    啪!

    老先生拍了一下醒木,酒楼内霎时一静。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等着老先生继续讲诉,唯独酒楼角落一位头戴斗笠的青年,低头吃着桌上的饭菜,不以为意。他的对面坐着一个美若天仙的姑娘,虽然夹着菜,却有些心不在焉,耳朵竖起,对说书人的话语甚是感兴趣。

    “独孤断相貌妖异,并不是什么妖怪,而是天下星君下凡,他一身武艺可比楚霸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孤身一人去辽国刺杀南院大王,得手后远远遁走,若是他此时回到中原,便没有这一段传奇故事,但他遇到一个人,便是因为此人引出了一段荡气回肠,爱恨交错的故事!”

    说书人又停了下来,端起喝了一口,下面客人已经不耐烦了,但也不敢说什么,忙道:“老先生不要卖关子了,只要你说完,我给你赏钱。”

    角落那个绝色佳人默默看着那个依然低头吃菜的青年,眼中闪过一丝羞涩。

    说书人忙放下茶,朗声道:“独孤断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了一个女子,这位姑娘年不过双十,长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可是一位世间罕见的绝色佳人,有道是‘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独孤断一见之下惊为天人,听闻姑娘要去宋国,便自告奋勇的护送姑娘,一路上两人互生情愫,便结了白首之约,两人很快出了辽国,过了瓦桥关。一对璧人本应该欢天喜地回到中原,但独孤断无意间知道了姑娘的身世,却再也没有继续往前走。”

    说书人顿了一顿,酒楼鸦雀无声,众人被说书人的故事吸引,屏住呼吸等着说书人继续说下去。

    说书人缓缓道:“这位姑娘的身份震惊世人,她竟是辽国的大公主。”

    众人哗然,角落的姑娘已经放下了筷子,静静的听着说书人的讲述。

    说书人面色严肃,说道:“独孤断意识到了事态严重,他知道辽国丢了公主,必然会疯狂寻回,到时候闹不好会引发宋辽大战,他该怎么办呢?是带着公主远走高飞?还是送公主回去?”

    众人议论纷纷,有说独孤断不应该为了一个女子连累边关的百姓,也有人说独孤断不能抛弃公主。

    角落的那个青年已经放下了筷子,抬眼一看,面前的姑娘正默默的望着他,青年便笑道:“是在听一会儿?还是现在就走?”

    姑娘轻咬贝齿,小声道:“我……我想在听听!”

    “好!”

    青年笑着点点头,摘下头上的斗笠,放到桌子上。

    “你……”

    姑娘瞧着青年的头发,欲言又止。

    青年似是明白姑娘想说什么,笑道:“用不上了!”

    便在此时,说书人又开讲了:“这两样他都没有选,他安顿好公主,便独自一人回到瓦桥关,正是要去辽国向契丹皇帝求亲,独孤断仗着一身本领,艺高人胆大,明知道此去有姓命之忧,却视死如归,只求不连累边关的百姓,也不辜负契丹的公主,称得上有情有义,实在是千古难寻的好男儿。”

第一百零六章 争议() 
说书人顿了一顿,又道:“契丹皇帝带着三十万辽军来到了瓦桥关,关上的大宋守军准备拼死一站,独孤断却出现了,他扛着一杆大旗,黑底红字,上书独孤两个字,一个人来到了辽军阵前,却是要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

    “他不要命了?”

    “就是啊!一个人怎么会是数十万兵马的对手!”

    “那也未必,你没听说他是天上的星君下凡吗!”

    “这种话你也信。”

    酒楼内喧声大做,争论不休。

    昏暗的角落中,姑娘瞧着面前的青年,有些疑迟道:“若是没有昆仑镜,你会回去吗?”

    青年一愣,点了点头。

    “为什么要回去?那样很危险的。”姑娘继续问道。

    “为了你!”

    青年面露笑意,璇既叹道:“我既然答应了你,就一定会去办到。即便不用昆仑镜,依然没有人能奈何我。”

    姑娘甜甜一笑,站起身说道:“我们走吧!”

    “不听了?”青年笑问道。

    姑娘摇头道:“想听的我已经听到了。”说完便向门口走去,脸上闪过一丝红晕。

    青年戏谑一笑,跟着姑娘走出门口,阳光映在他的头发上,泛出奇异的光芒,可惜人们都在聚精会神的听说书人讲故事,无人注意,却是不知道故事中的两位主角刚刚在酒楼内吃饭。

    这两人正是独孤断与萧莲,经过数曰的赶路,二人已经到了扬州,而苏州也近在眼前了。

    出了城门,独孤断抱着萧莲,骑着快马,绝尘而去。

    就在这时候,数千里外北方大宋京城汴梁皇宫之中,朝堂之上为了独孤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此事疑点众多,还需要三思而行,希望陛下明察。”

    臣班中闪出一名大臣,貌相清癯,凛然有威,正是宰相苏辙。赵煦心下不喜,心道:“这人是苏大胡子的弟弟,两兄弟狼狈为歼,果然是狗嘴里定然不出象牙。”

    赵煦哼了一声,冷冷地道:“什么叫做明察,如今瓦桥关守将已经把事情前前后后的叙述了一遍,莫非你还没听清楚?”

    赵煦的话语刚落,群臣的目光看向了跪在大殿中央那个身影目光闪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