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狐传奇-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对狗男女,各怀鬼胎,已过去了好几十里路,仍然拖着沈方朝前走。

    漆黑的夜晚,陌生的道路,走得磕磕绊绊,跌跌撞撞,沈方脚板早就磨破了,疼得直哼哼:“哎呀,我实在不能再走了。”

    小八子道:“真没用,这才走了几步,就这么鬼哭狼嚎的?再说不走就揍死你!”

第140章 蒙祖荫逢生绝处 怀才智学艺他乡【4】() 
“你以为人家也是你?人家娇生惯养的,什么时候走过这么远的路程?”女的责备完小八子,像哄孩子似的对沈方说:“我们这么做,也完全是为了你,你可不能不知进退,慢就慢一点,挨着朝前走吧。”

    没有办法,沈方只得咬着牙朝前走,走了不长时间,疼得实在不行,瘫在地上再也不肯走了。

    小八子不肯相信:“装什么蒜?”用火石打着纸捻一照,只见满脚血泡,有的已经磨破,鲜血淋漓。女的道:“怎么弄成这样?来吧,我驮着你走。”沈方觉得自己这么个大男人,趴在一个女人身上太不成体统,站着没动。小八子道:“真倒十八辈子大霉了,没捞到半点好处,反倒找了个累赘!我来驮吧。”

    没到天亮的时候,见到一处成片的高粱田,终于歇下来。

    小八子道:“我出去找点吃的东西。”

    不一会,小八子空着手回来了。他悄悄地对女的道:“我看到一队官差,持刀拿棒地到处搜查,是不是这小子家里报了案,官府派人捉拿我们?”

    女的道:“极有可能。”

    小八子道:“如此,我们怎么办?”

    女的道:“看来家是回不成了,只有逃得远远地躲起来吧。”

    原本他们已到了阜城县地界,一家财主被人偷了东西,报到官府里,官差们四处巡查踪迹。小八子他们做贼心虚,吓得屁滚尿流,确定了亡命他乡的主意。

    三个人昼伏夜出,小八子驮了两日,想扔了他。女的不答应,男的也就不再驮他。沈方只好拖着跟他们走。

    一连七八日,早就到了山东。那一男一女连日奔逃,十分劳累,凌晨歇下不久,就睡得像死猪似的。沈方轻轻地爬起身来,大气不敢出一声,蹑手蹑脚地朝外摸,觉得离他们已经有了一段距离,就加快了脚步,踉踉跄跄地朝前奔逃,终于从这对狗男女手里挣脱出来。

    天大亮的时候来到一个镇子,他在街道上漫无目的地走。见到一家药铺,上写“济和堂”几个字。沈方想起了爹,想起了所有的亲人,内心无比酸楚,再也迈不开脚步。

    这家药铺的主人姓汤。这天,汤郎中正在柜前用药碾子打药,见到一个少年面容疲惫,神情异样,就走出门来问道:“你这孩子,叫何名字,从哪里来的,怎么成了这副模样?”

    沈方不敢完全说出实话:“我叫沈方,从南边来,因为投亲不着,所以在这里彷徨。”

    汤郎中是个仁义之人,看了沈方的脚掌问道:“究竟走了多少路程,双脚竟然磨成这样!”把沈方拉进屋里,抓了几味草药熬了,让他把脚烫洗一遍。见他无处可去,就暂时留了下来。

    沈方本来就是药铺里的孩子,对药铺子里抓药、碾药、筛药之类的事情十分熟悉。一见要做什么,就自动上来做了。

    汤郎中感到这个南来的小蛮子有灵气。对药铺里的其他伙计道:“你们都来药铺一年多了。看人家沈方才来几天,做的事比你们谁都利索!”

第141章 蒙祖荫逢生绝处 怀才智学艺他乡【5】() 
沈方原本想在这里休息几天,等精神复原了就回去。他常听爹说,一家医术毕竟有限,倘若代代相沿,一定会有缺失,不消多长时间就会枯竭。只有不断汲取他家之长,才能使自家医术发扬光大起来。他爹原来打算把他送到金陵的一家名医那里,好好地学上三年五载。现在看到汤郎中替人看病有些手段,心想无论到哪里,只要能够学到真才实学都是一样,就耐下心来暗中跟汤郎中学些本领。

    一日,汤郎中出诊回来,沈方发现他愁眉不展,时常长吁短叹,心中颇为不解,忍不住问了一句:“老爹,您老怎么啦?”

    汤郎中长叹了一声道:“唉——,我的一个挚友的儿子肺上生了白泡!我虽然能够诊断出来,可是苦于没有良方治疗。老友现在将一切希望全部放在我的身上,我却拿不出一点章程,因此烦恼。”

    人的肺上若是长了脓疱,开始时本人浑然不觉,到了后来,肺部溃烂,病人就会在难耐的痛苦中死亡。沈方想起家藏的医案中有过治疗这种疾病的记载。就对汤郎中道:“如果以梨当饭,或许能够治疗这种疾病。”

    “可以一试!”汤郎中听了这话,精神为之一振,随即惊讶起来:“你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小小的年纪,怎么知道这等疑难病症的治疗秘方?”

    沈方就把前后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汤老先生叹道:“原来你也出身于杏林之家,早就该看出来了!想不到小小年岁,吃了这么一番辛苦,还能有这样的胸襟,真是难得。”

    汤郎中得了沈方的秘方,赶紧到老友家里依法行事。山东不少地方就是梨乡,买了成筐成箩的梨子回来。老友的儿子吃了许多,过了一些日子,感到有了明显效果,干脆谢绝了人间烟火,只吃梨子度日。后来汤郎中又将梨子榨下汁水,加上瓜蒌、川贝之类草药,用文火熬成膏子,叫它做“雪梨膏”,让他想起来就吃,吃得越多越好。好友的儿子自然言听计从,这样,病愈的速度就更加快了。两个多月以后,老友的儿子完全康复。这天,一趟人敲锣打鼓,抬了一块横匾,上书“妙手回春”几个烫金大字,热热闹闹地送到“济和堂”门前。

    汤郎中对沈方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对沈方道:“娃娃呀,这块匾我确实是愧领了呀。你如今已离家将近一年,家里的人一定是急坏了,我这里给你一些银两,看有向南的车船就跟人家回去吧。”

    沈方道:“我这次遭受劫难,曲曲折折地来到你老人家身边,这也是一种缘份,大老远的来往也不方便,愿拜您老人家为师,学习有成了再回家也不为迟。”

    就这样,沈方正式拜汤郎中为师。汤郎中倾其平生所学,悉心相授。在山东三年,沈方尽得汤家真传,汤郎中就把他赶回家了。

    听沈方讲了这次的经历,吴登瀛道:“沈相公虽然受了一番惊吓,吃了一番辛苦,然而回来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娇妻抚慰,也就是苦尽甘来了。”

第142章 莽撞汉无端失踪 奸猾徒有染遭叱【1】() 
吴登瀛喝过沈家公子娶亲的喜酒,到仓家小姐回门的时候又痛饮了一番。回到家里,问馨萍道:“你知道什么事情最累人吗?”馨萍一连猜了几样,登瀛都摇头否认。

    馨萍急了:“什么劳什子事情最累人,你告诉人家不就得啦?”

    登瀛道:“你没有感受过,猜不出来也就不能算笨。什么事情最累人?当然是赴宴喝酒最累人!你想想,满堂宾客,一个接着一个地来向你敬酒,坐着敬的,站着敬的,甚至还有跪着敬的!敬酒的话说了一句又一句,说得天花乱坠,无非是要让你把酒喝下去。你还得一桌一桌地向别人回敬,酒杯举得腰酸背痛,酒令行得口干舌燥,一套一套的繁文缛节,要把人烦死了。最后喝得昏天黑地,脚步打飘。你说累不累人?”

    馨萍道:“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你这是在荒僻小县,宴席闹酒的机会还不能算多。京城里,同僚之间的应酬,求事者的邀请,还有什么下属的巴结咱爹喝得酒气熏天地回家,那可是常事。”

    登瀛道:“夫人说的何尝不是。不过,乡下的士绅、城里的富商之类,少不了有想拍我马屁的人,如果想要喝酒,每天都有机会。不过我不想那样做罢了。”

    过了一夜,吴登瀛酒劲已过,打算再到乡下转转。吃过早饭以后,叫上殷澄辅一起上了路。

    出了县城向北走。两人结伴不觉寂寞,走了四十多里路来到了沙港。

    沙港是一个水陆交通都很发达的镇子。黄沙港在它北面流过,一条南北大道穿过主街。镇上住着几百户人家,有多家卖着各式货物的店铺。即使在平常的日子里,都有不少客商和行人经过。

    吴登瀛听说过,沙港是一个除了县城而外数得着的地方。和殷澄辅一边走,一边浏览着两边的街景。时间已近中午,两人打算找家馆子吃点东西。

    边走边找之间,听到前面有人吵架。近前一看,两三个三四十岁的女人纠缠在一起,推推搡搡,骂着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另外还有两个男人也在指手划脚、脸红脖子粗地争吵着。旁边还有一帮看热闹的人。

    不远处有一家卖草炉饼的铺子。吴登瀛领着殷澄辅走进铺子门前的敞篷,买了饼要了茶,拣一张干净桌子坐下来。

    这几人吵得越发厉害了。

    一个男人如雷般地吼道:“今天你如若不把人给我交出来就不行!”

    另一个男人应道:“你家的兄弟根本就没跟我一块外去,我到哪里去给你交人!”——这人的声音也足以炸得人耳鸣。

    “你自己心里有数!你胡说!”

    “不是你想赖什么就是什么的!”

    饼铺子老板叹气道:“哎呀,这两家人的事还真的难以说清呢”

    吴登瀛道:“你家的草炉饼实在不错,给我们再上两个——这几个人为什么事在这里争吵不休?”

    得到客官的赞扬,老板很为高兴,连忙拿了饼送到他们面前,放低了声音,向客人叙说了这里发生的事情。

第143章 莽撞汉无端失踪 奸猾徒有染遭叱【2】() 
在一起吵架的是两男三女。

    那两个吵得不可开交的男人,一个是严二德的哥哥严大德,一个是跑运输的船主张成山。那三个在一起拉拉扯扯的女人,一个是严大德的老婆周氏,一个是严二德的老婆潘氏;还有一个就是张成山的老婆汪氏。

    严二德失踪了,严大德领着妻子、弟媳到张家来要人。

    严二德是何许人?他失踪了,家人为什么到张家来要人?

    事情还真是很难用三言五语说清楚的。

    严二德长得五大三粗,主要靠给人帮工挣钱养活妻小。莫看严二德其貌不扬,家中的老婆却是如画中美人一般。

    潘氏未嫁时,留着一双大脚板,耕田耙地,不论早晚,风里雨里,像个毛头小伙,样样农活都上,容貌从未被人留心过。待到出嫁时,娘家婶子为她绞去脸上汗毛,搽上香粉,涂上口红,穿上新衣,来看热闹的人都被她的美艳惊呆了。

    莫看严二德是个鲁莽汉子,倒也会怜香惜玉。自从将潘氏娶到家中,只让她干一些锅头灶脑、针头线脑之类的事儿。外面重脏苦累的活儿边也不让她傍。虽说潘氏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可是依然姿色过人。

    潘氏到了严家门上,开始时非常本分,很是珍惜丈夫对自己的怜爱。看到丈夫每天忙忙碌碌,老是有些过意不去,道:“我在娘家时,农田里的事情哪样没有做过?你就让我出去帮帮忙吧。”严二德一抡胳膊道:“你看我有使不完的力气,需得着吗?”

    严二德食量很大,力气也很大,一个人能吃几个人的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