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狐传奇-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正是这么一声叫唤,使得吴登瀛的面容犹如阳光灿烂的天空陡然间布满了乌云,阴沉得有点怕人。

    论理,“三碗儿”的名字在吴登瀛的耳朵里应该十分陌生。但是由于广积的灵魂对三碗儿的记恨刻骨铭心,所以王氏刚一提及,他仍然本能地反应出来。

    由此可知,倘若别人有事相求,要么一开始就干脆答应下来,要么一上来就断然拒绝。千万不能起先有答应的意思,到了最后却百般推托,回他个一干二净。这样就让别人在希望的顶峰一下子跌落到失望的底谷,两者之间形成的落差太大,结下的怨恨也就自然难以抹去了。

    当初,广积的灵魂哀求三碗儿救他,三碗儿如果根本不予理睬,不让他心存妄想,后来的事情肯定与三碗儿没有丁点儿关系。因为三碗儿并不亏欠他什么,凭什么非要答应他的要求不可?

    问题在于三碗儿听了他的一番诉说,起了怜悯之心,眉宇之间,谈吐之中,都显露出要出手搭救的意思。哪料到正谈得火热,广积的灵魂对生还充满了希望,他却突然翻下脸来,使得广积的灵魂那颗逐渐炙热起来的心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直恨得咬牙切齿,发狠永远都不会忘记,也就毫不足怪了。

第183章 抛珠引祸大势去 插锹斩龙逆天行【2】() 
当然,对于三碗儿而言,不能说有什么过错。白狐的灵魂跪在地上相求时,三碗儿原本是打算出手相救的,只是后来他又讲活转过来要找那女子算账,三碗儿为了那女子的安危,这才弃他而去;其行为并无挑剔之处。

    可是,对于广积的灵魂来讲,为了得到重生,泪流满面地向三碗儿卑躬屈膝,逢迎巴结。对方同自己东扯西拉,讨价还价了一阵,最后却拍拍屁股走人。在这样生死攸关的时刻,对方视自己的生命如同草芥,开了一个十足的玩笑。这种仇恨永世不忘,也就不可避免了。

    王氏一提到杨三碗的名字,吴登瀛再也不愿在那里逗留,急急忙忙回了衙门。他后悔到了杨家门上,也说不清原因,只是感到自己的行为实在糊涂、荒唐!

    面前的这位先生什么都没说就走了,王氏很有点纳闷。不过,她认为官府里的人对待百姓大抵如此,也就未往心里去。她怎么也未料到,自此以后事情就大为不妙了。

    子江散学回到家里,王氏把县衙里来人的事告诉了儿子。杨子江一听很为反感:吴家女儿理应还未到老姑娘的时候,为什么她老子总是急着要将她托出去?这样一想,越发觉得自己以前的考虑断然不错。

    杨子江把自己的想法对他妈妈一讲,王氏觉得儿子的话也有点道理:知县家的女儿一定长得很丑,不然为什么偏要嫁到一个只有孤儿寡母的穷人家?不管女方的身价多么高贵,儿子总不能同一个丑八怪过一辈日子不禁对自己的所为后悔起来。她对儿子道:“可是我已经收下了人家送来的一颗珠子,这事如何是好?”

    杨子江道:“这没什么,拿出来让我带给先生,让他送还给那个知县去,谁叫他好事的!”

    到了上学的时候,杨子江要了珠子揣在胸口,走到小河旁,土地爷同往常一样,背着他朝对岸涉去。到了河中心时,杨子江感到那颗珠子有点硌人。心想:把东西退还给人家,那是很没面子的事,先生肯定不愿去,自己也就不必为难他了。顺手把珠子摸出来,“扑”的一声扔进了小河。

    杨子江过了河,直奔塾馆去了。

    土地爷正准备遁去,看到河底放出一道光来,仔细一瞧,原来是颗宝珠沉在河底。他以为是杨子江无意中掉落了的,赶忙捡起来,一直等到放学,小心翼翼地拿出来还他。

    杨子江一见道:“这东西有什么稀罕?你喜欢就拿去吧!”

    土地道:“小老儿虽然鄙陋,可也知道这颗珠子并非寻常之物,怎么消受得起?”

    杨子江道:“都是那吴知县,硬要把他的宝贝闺女说与我,还送了这玩意,我才不希罕呢!”

    土地道:“唉呀,我的主公,这吴登瀛可不是等闲之辈,前些时向龙王爷告了一状,逼着龙王爷将一只多年的老鼋斩杀了——你可千万不能小瞧了他呀!”

    “知道了。可是我不娶他闺女的主意已决,你也就不必饶舌了!”

第184章 抛珠引祸大势去 插锹斩龙逆天行【3】() 
到了对岸,杨子江从土地爷背上探下身来,径自回家去了。留下土地爷站在那里,捧着那只珠子发愣。

    土地爷犯了难。

    龙王处死了老鼋,剜下它的双目送给盐渎知县的事情,早就弄得路人皆知。这只珠子既然出自吴登瀛的手中,那大概就是鼋珠了。如今,吴登瀛把它当做托付女儿终身的信物,可是杨子江却视如瓦砾。这样闹来闹去,岂不要闹出事来?如若把这珠子仍然给杨子江送去,他必然怪我。如若

    土地捧着这颗鼋珠,就像捧着一只烫手的山芋,想留着不是,想扔掉也不是。想来想去,觉得只有送还给吴登瀛才最为稳妥。

    夜里,土地遁至吴登瀛的住处,他撇下珠子,有点如释重负。正准备溜之大吉,发觉房间里阒无一人,不觉又难住了。

    这一家人都到哪里去了?

    当时吴登瀛离开了杨家往回走,半路上遇到臧山迎面而来,未及动问,臧山喘着气道:“老爷家里来了人,说是姨太夫人仙逝了,要老爷立即回家去。”吴登瀛听了,回到衙里稍微收拾了一下,急急忙忙带着妻子、女儿奔丧去了。

    自菁菁过世以后,铃铃就完全成了菁菁娘活在这个世上的依托。可是铃铃被登瀛夫妇领走了,就像自己的心肝被人摘走了一般,弄得茶不思,饭不想,日渐消瘦。夫人再三劝慰,可是毫无效用,久而久之就形成痼疾,菁菁娘终至于不治身亡。

    得知姨娘故去的原因,吴登瀛极为不安:姨娘中年丧夫,晚年失女,人生中的大不幸占了大半。可是自己全然不顾她老人家的感受,生生地将铃铃从她身边夺走,致使她老人家郁郁寡欢,了无生趣。自己做事怎么这样犯浑呢!

    这天,治理完丧事回至盐渎。其时天色已晚,衙门里的一班兄弟见不便探视,只得作罢。

    寝室里,那母女俩因为连日的伤痛和劳累,已经沉沉睡去,可是吴登瀛仍然沉浸在痛苦之中。他追悔莫及:常言道女婿犹如半子,然而姨娘无子,自己就该承当全子之责。可是自己将应尽的责任一股脑儿都推给了老娘。如今姨娘大去了,将来到了黄泉之下,如何去面对菁姐姐

    吴登瀛正在那里伤心,突然,房间里光华四射,一片通亮!他感到十分震惊:那颗鼋珠怎么回来了!

    当时,土地爷不敢将珠子放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无奈地将珠子带走,可是每日都如坐针毡,不能安心。等吴登瀛一返回,急急忙忙将珠子送了过来。为了提醒吴登瀛知道,特意抖落开裹在外面的黑色丝绸,屋子里自然亮堂起来。

    一见如此情形,顷刻间吴登瀛什么都明白了!

    吴登瀛这人最不能遭受别人的冲犯。如果受了,必然反以颜色,没人能够吃到好果子。前次杨子江婉拒了提媒,本已十分气恼,亏得馨萍一旁解劝,方才未有发作。这次退还宝珠,他哪里还会有那样的耐心?

第185章 抛珠引祸大势去 插锹斩龙逆天行【4】() 
本来,自从听了“三碗儿”的名字,吴登瀛在内心里已经打消了将女儿许配于杨家的念头。如果杨子江不把鼋珠抛进小河,事情或许能够不了了之。可是杨子江偏这样做了。那土地爷自以为是,费尽心机地将珠子送还给他,不料弄巧成拙,在吴登瀛失去亲人情绪十分糟糕的情况下,勾起了隔世的深仇,激活了潜藏的怨恨。如此一来,前后两世恩怨,叠加交织,一腔怒火不由得从心底里熊熊燃烧起来:

    杨子江呀杨子江,你也太小看本官了!你现时尚处于潜龙勿用的时期,还是个黄口孺子,就这么张狂,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将来到了飞龙在天的时候,哪还会把谁放在眼中?掀翻了一个腐朽的王朝,可是新扶起来的帝王仍是昏君一个,好不容易灭掉一个虱子,如果换一个虮子回来,这两样会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这两样实际上没有任何根本的不同!

    灭掉一个虱子,也许还要费点周折;可是灭掉一个虮子,哪还不是易如反掌?

    吴登瀛下了狠心:一定在这个虮子还没破壳之前掐掉他!

    天亮以后,吴登瀛出了衙门,走到了西河岗上。

    还在老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有一座坟茔,高高大大,草木苍翠,显示出一股特别的旺气。吴登瀛知道,这就是杨三碗的葬身之处了。走得越近,越是感到有一股凛然肃杀之气逼来。他登上坟头,放眼望去,串场河水潺潺南来,新洋河水淼淼东去。不由叹道:“好一处真龙宝地啊!”

    侦查完杨三碗的墓地,下一步该如何处置,他已成竹在胸。

    一晃过了新年。

    正月底,吴登瀛叫来张三、李泗道:“给我物色四十六名壮年男子,让他们准备好蓑衣、斗笠、大锹等物呆在家里,到时我找他们有事。”

    臧山问:“老爷,有什么事情?”

    吴登瀛道:“到时候你们自然知道。你俩也要准备好斗笠、大锹,另外,给我也准备一份。”

    二月初一的晚上,吴登瀛让臧山、李泗把约好的人都集中起来。夜深以后,吴登瀛自己走在前面,让臧山李泗殿后,带着众人一起向杨家的墓地摸去。

    一路上,寒气逼人,没有一丝儿星光,路窄天黑,人多拥挤,十分难行。一趟人走得踉踉跄跄,有好几个人跌了跟头。

    那些人并不知道领路的就是吴知县,张嘴骂道:“他娘的,早知道吃了这么多苦头,随他给老子多少钱都不来!”

    有人喊道:“前面那个带路的,你他妈的赶杀场去呀,就不能走得慢一些吗?”

    李泗呵斥道:“是谁胆大骂人,身上的皮作痒了不是?”

    虽然见不着人,但是听清了是官爷李泗发了话,一个个都紧闭嘴巴,再也不敢吭声。

    终于到了目的地,吴登瀛说:“先坐下来歇会儿。”

    众人听了这话,一个个都瘫到地上。临行前,光听臧山和李泗两位官爷说是有事要做,黑咕隆咚地摸到这里,到底要干什么,谁都不知,相互间少不了在那里嘀嘀咕咕地猜测着。

    过了一段时间,抬头望了望天空中的星斗,子夜正点将到。吴登瀛连忙把臧山和李泗叫来,对他们作了交代。随后,他登上了坟头向东了望,接着走下来,从坟墓开始跨起,向东连跨七七四十九步,面东而立。臧山和李泗叫众人穿好蓑衣戴好斗笠,分成两半成一线立于吴登瀛两侧。这时,只听得一声令下,所有的人用力把大锹一起插在地上,随即都赶忙趴到了地上。

第186章 抛珠引祸大势去 插锹斩龙逆天行【5】() 
人们才刚刚来得及趴下,当即感到整个地面剧烈地抖动起来。只见闪电一个接着一个打,专往趴在地上的那些人身上击,像是要把人撕裂了一般。只听炸雷一声接着一声响,专往趴在地上的那些人身上轰,像是要把人的灵魂轰出驱壳。可是趴在地上的那些人由于有蓑衣斗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