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符修系统之封召界-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他一路下来,得到的回馈信息惊人的统一,而似乎又在意料之中。边界上百门派的居然都得到了治疗瘟疫的药方,而且效果颇为显著,但是提供药方的却恰恰是令人病垢的南疆。

    这不得不令他吃惊了,看来他师傅所料不错,这南疆或许另有隐情,一切事情都必须弄清楚才行,不能妄下定论。

    起初众多门派也对此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不少2流大派公开反对并进行声讨攻击,但是随着瘟疫治疗药物的生效,很快这些反对与质疑的声音就消失了,因为他们最终也成了受益的一方。

    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又发现了一件令人担心的事情,那就是暗地里依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这些声音自然多数来自于没有受到此灾难威胁的门派。他们依然觉得这是南疆在作祟,是南疆自导自演的把戏,就是想以此来盅惑人心,以图不轨。

    而且短短两日,随着东面的讨伐之声日益高涨,讨伐之势日益加重,越来越多的门派开始考虑站队的问题了。先不管此事是否跟南疆有关,首先东面讨伐军已经占了大义,并且声势浩荡,如果此时公然反对,又或是默不作声就都有可能成为助纣为虐的借口,因此他们更希望能有所行动来保全自己,不受天下人病垢。

    然而,此地却是中州,不是东临,因此他们也不好公然加入,生怕得罪了地主太一仙宗,毕竟太一仙宗才是中州真正的霸主,甚至是整个天下的霸主。

    因此真微一路下来,各派掌门所提瘟疫之事的反而少了,每次都是草草了过。若不是真微每次都主动提起,恐怕众掌门都还不提此事了吧。

    最终真微只得暗中向各派弟子了解情况,才又多了解了不少真实情况。而这些弟子恰恰是那些在南疆边界获救的当事者,因此他们的话对真微来说或许更有说服力了。

    得知这一结果,真微却是十分恼怒,这些人都是怎么了?瘟疫霍乱、天下苍生尽都比不上一场战争的站队来得重要吗?或许在这些掌门的心里,这次的站队真的要比山下的那些凡人蚁蝼来得重要吧。

    一开始真微还和颜以对,跟一些掌门商讨其中的厉害关系,让他们不要妄下定论,一切还要等待调查,告诉他们东临的势力还影响不到中州。

    但是随着拜访门派的增多,各派掌门尽皆如此,就是真微这种稳重之辈也变得恼怒与不耐烦起来,每当有掌门提起关于东州动作之事,他就了然直当的告诉对方,东临任何动作都无需担心,只要太一还在一天,就轮不到东州放肆。

    本来真微还想多调查几日的,但是现在看来,南疆的问题或许还尚不如东州的问题来得严重,若是让东州闹起来,这天下那就真的要大乱了。

    他匆匆而归,将此事禀报给了太一,太一那是一个头两个大,现在空间站的各种复刻阵法已经进入了生产阶段,不日就可以升空,在虚空之中组建了空间站了,为此太一几乎是调动了宗内所有的劳动力与资源。

    现在东州倒好,那个金乌鸟人又不知是要闹哪一出,非得搞事,他也是那个气啊。太一在和真微仔细交换过情报和意见之后,太一道:"你现在马上组织中州各个门派,发出声讨还击,指责金乌一族不明事情真相,无故搅动天下风云,引发战乱,其心当诛。并让那些有南疆生还者的门派出面,联合发动客观还击,公布瘟疫药方,瓦解金乌一族的阴谋。顺便让通闻馆及各大学府出面,做其文章,扭转民心所向。对了,你顺便告诉各派掌门,让他们清醒一下,且不管南疆如何,这天下始终是我太一说了算,让他们可要考虑清楚了,南疆之事,迟早会弄清楚,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去送死,我们也是为了众人着想。"

    太一给出的这些指示上谋其民心,中谋其人,下谋其事面面俱到,不但设法还击,同时也拉动了人心,更让太一仙宗的威慑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虽没有几句,但却胜过许多长篇大论了,也由此可以看出太一不愧是当今天下的真正大帝,只言片语便能定这天下了。

    果不其然,真微按照太一的指示去做,中州很快形成了统一之势,尽皆不动如山。他们得到了来自太一仙宗的暗示,他们知道与其投靠那个前途未卜的东临金乌,还不如守好自己这一分半亩地,天塌还有高个顶,上面的太一仙宗都没动,他们凭什么动?

    正如太一所说,既然是送死,为什么要自己先去?更何况事情还没有表面上的如此简单,南疆可是救了众多门派,众多人的性命,若真的不明不白前去加入讨伐,难道真的还能站在大义之上吗?到时候或许又会被骂忘恩负义了吧。更何况,或许这就是东临给中州下的套,是有目的而来的。现在中州各大太一直属门派与各大学府已经开始还击,以求夺回主动权,真要算起来,中州的底蕴不可能输给东临,甚至轻易就能取得优势,因此他们现在要帮也是得帮自己人才对,又怎可能加入外人势力。

    因此中州很快形成铁板一块一致对外,此时的神州大地之上,隐隐形成两片势力的分庭抗礼之势,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也似乎也在每个人的心中悄然升起。然而,本来该是事情主角的南疆,此时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然而事情真的会如双方所想吗,而处在风尖浪口却又似置身事外的南疆又将何去何从?这一切却都是未知之数,没人能说得清,天下风云还在莫测的变换之中~

    作者感言:先到一章,感谢收看~

第321章 儒家圣贤() 
一连数日下来,中州势力与东临势力双方不断抨击对方,气氛也随之升温起来。东临作为首先挑事的一方,自然不会管自己的理由是否充分,他只要说出了人们心中的疑点,就能当作充分的理由。在威胁之下,人为了生存可以有足够的、任何的理由来对其进行灭除,因此这也是东临能够起事并能有足够人拥护的原因。

    东临起三州之势,力压中州一州,然而中州不但没有颓势,反而反击越发严厉,中州作为整个世界的中心,做拥世界龙脉之处,无数年来所积累的底蕴可不是轻易就能撼动的,而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人文底蕴。

    中州学府无数文化底蕴深厚,并且道儒共存,能人圣贤辈出。在反攻激烈的言辞之中,处处攻击对方弱点,硬是压得东临墨客毫无还口之力。甚至还为此发生了数起百儒舌战,以求开战之前能使自己一方站在有利位置。

    可是东临太小看中州了,中州可不是只凭着人多就能攻下的。舌战一起,中州圣贤顿时力压群雄,舌战群儒,往往一人就能说得对方尽皆百口莫辩,卑亢而逃。东临虽不算无人可用,但始终敌不过中州底蕴的强势,甚至有些知名的东临大家是宁死不退,最终在舌战中吐血身亡,败在了中州圣贤手下。

    中州虽然稳占强势,不过不论什么事情,只要一有人死,事情往往就很难再平复下来,尤其死的人是东临的文化大家之人,那可是东临的文化象征,或说是精神支柱也毫不为过。现在他们的文人大家就这么的死在对方唇枪口剑之下,这如何能让人善罢甘休?

    中州通天学府内,许多圣贤高人们都围坐在了一起,似乎还有说有笑。而作为太一弟子的真微自然也在其中。不过真微要真算起来也只能算是其中的晚辈了,在坐的这些圣贤,虽然修为不高,但是真实境界都实在是不可小觑。

    一个看起来风度儒雅,留有些许山羊胡子的中年人开口道:"真微师侄你这次真是带来了一个了不得的后生啊,不愧是诸葛之徒,年纪轻轻还不及弱冠,就能把东临的那陈家老不死说得吐血而亡,真是后生可谓啊。"

    真微行了一礼道:"贾前辈谬赞了,我这师弟口无遮拦,胡说八道,这回定然闯下大祸了,说完狠狠的望着他身边一个已经将头埋在了胸前的小孩,看来这小孩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贾诩开口道:"真微师侄哪里话,这也怪那老家伙欺人太甚,本来欺负小孩就已经够丢脸了,难道骂他一顿都不行么。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就骂他这么几下他都受不了了,也是活该。"

    "我说得对不对啊,伯约小师侄?",这姓贾的中年儒者此时还不望调戏一下这害羞的小朋友。

    这小姜伯约的头此时是埋得是更低了,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微微红晕,根本看不出这是那个锋锐一时的睿智少年。

    贾诩又微微叹了一口气:"可惜诸葛兄不在,要不然一定更能搓了他们的锐气,想当年,我们一起上可都干不过他一人,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啊。"

    到现在为止,这些人都还不知道太一密境之事,就连姜伯约也不知道他那神通广大的师傅此时也被困在了密境当中,而且只能无所事事的躺在床上。

    真微此时又想说些什么,他作为晚辈自然还需要先行礼示意一番才能开口,这是礼貌。他双手微微合握,坐着微微鞠躬开口道:"话虽如此说,我们也确实占了上风,但是始终还是和他们结下了梁子,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们接下来却要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真微并没有指向,因此他的问题自然是面向在做所有人的。这时一个年纪不算大的盘髻老者开口道:"那是他们自找的,只允许他们辱我,不允许我还口么,事情也是他们先挑起来的。这金乌之心路人皆知,他们说是冲着南疆而去,实则就是冲着我们来的,意图找借口壮大声势,动我人心。他们不来也罢,这次既然敢来,我们自然要给他们一个永远难忘的教训,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州的主意可不是随意一个边缘地带的鸟人可以打的。"

    这老者快口直语却正好说到众人心里,在坐众人不少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真微又道:"此次他们初探不利,恐怕也不敢轻易与我们为敌,但是南疆可就不一定了,据我调查所知,南疆现在似乎已经被人统一,恢复了和平,这十分难能可贵,而我师父也反复跟我着重交代,对待南疆必须慎之又慎,他也提到南疆已不可同昨日而语。若真是这样,南疆再因此而起战乱,实在是苍生之祸啊,不知众位前辈有何看法。"

    贾诩点了点头,但另一人抢先开口了:"你说这事我也略有耳闻,不少边沿门派都因南疆药方而治愈瘟疫,山下平民苍生更是以此而得到极大幸免。我觉得南疆或许真的要迎来全新的改变了,而这改变从目前来看却是好的方向。"

    "众所周知,南疆一直是我们神州心腹大患,常年混乱难以治理,若是此祸能平,那绝对是苍生之福啊。所以我们又怎么能让他们借南疆之口而霍乱苍生呢,更合况他们本来就是冲着我们来到,现在眼看打不过就要拿南疆出气,实在是小人行为,我们又岂能坐视不理。"

    贾诩听了也点了点头,他道:"此事你说的也并无道理,不过此事也不能操之过急,我们还得静观其变。现在东临方的理由就是,此次瘟疫乃是南疆自导自演的戏,因此才去攻打南疆,这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行为。然而他们所提也不无道理,南疆之事一日不能查明,我们就一日不能站到南疆同一立场上去,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拖延东临的动作,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