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心世界猎奇记-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树干建成的。

帕波奇金和格罗麦科回到宿营地,解开了“将军”,把其余的东西搬到离蚁巢近一点儿的地方,然后从林边向东走去。

马克舍耶夫和卡什坦诺夫走到离蚁巢二十步开外,就没有法子再往前走了,那股难闻的、刺鼻的气味呛得他们咳嗽起来。

“只好多等一会儿!”

“现在先来找一点接管子用的胶凝材料。”马克舍耶夫讲。

急流过后,河床床底留下大量的白色的粘胶泥,趁着还没有变硬,赶快去搬一些到这里来。”

他俩拿起倒空了的背包,向河床跑去。几下子就掏了一大堆淤泥,这是最好的胶凝材料。他们用口袋和多余的衣服把这堆胶泥盖好,不让普洛托的灼热光芒将它烤干。

然后用刀子、楔子,并且用大石块当锥子,切断木贼树干,打通各个节头,再把两根木贼树干用白胶泥粘好,再用柔韧的树枝在不同的地方扎紧。

这样化了几个小时做好十二根管子,每根长约六米。由于树干末梢比较细,把细的一头插进粗的一端,涂上大量的胶凝材料,管子接起来不费事。

没多大功夫,另外的两个人也回来了,带来一张禽龙皮。

马克舍耶夫用木贼的细树干做成一个风箱,放在一个主要出入口的近旁,然后把管子插进蚁巢的通道,细的一端在前,慢慢向前推动,再接上粗的一端,十二节管子都一节节深入到黑洞洞的迴廊之中。因为主要出入口的气味很难闻,不得不躲到一边呆几分钟,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最后一根管子的粗的那一头插入风箱,把它紧紧扎牢——自己制作的风箱完成了。

晚饭后,轮流着拉起风箱来,一个人拉风箱,其它三个人可以休息一会儿,或是睡一会儿。新鲜空气的气流不停地流入蚁巢。毒气很快就全从裂缝里滚滚而出。

第二天的清早,他们准备深入蚂蚁的堡垒。格罗麦科用树脂丰富的松树枝做成小火把,人手一个,点着火把走进铺着通风管道的迴廊,慢慢地走到稍微向下倾斜的蚁巢深处。这条迴廊有两米多宽,但只有一米来高,所以只好哈着腰走。走进出入口不远就碰上蚂蚁的尸体。这些蚂蚁是在逃走的时候被毒气熏倒的。越往里去,尸体越多。从通风管道的另一端再往下走,就需要把尸体搬到一边,清出一条路来。

迥廊最后通到正中的一个大贮藏室,其余的三条主要出入口也通到这里,象圆的半径线汇总在圆心。这里在地面以下四米。

复顶是木贼树枝编成的,很精致,有点象杂枝场平顶圆锥形的木椽条。一根根由中心向外,成辐射状。在四条主要通道口之间,另外还有四个通出入口,也是由中心通向外边,成辐射状。但中央高,四周低,而且完全是在地下,挖穿了坚硬的海沙和卵石层。这个大贮藏室里挤满了蚂蚁和它们要救出去的幼虫、蛹的尸体,四个人只好从这些堆上爬过去。

探险家们无意之中选择了一条通往底层的通道。上面横七竖八地铺满了死去的蚂蚁。这条通道的顶篷也和上面一样低,简直没法子走过去。只好把尸体一具具堆放在墙边,在中央清出一条路。这条路通到一条横的迴廊,大约有两米高,他们终于可以直起身子来走路了。这条环形迴廊在蚁巢第一层中央大厅的下面,是一条主要的大道。左右两边都有一个个单间,室的大小不一,用途也各不相同,有的室里放着一排排白色的蛹,有的室里是一些很粗的白色软体虫——幼虫的尸体,有的单放着,有的堆成堆,还有的室内排列着蚂蚁蛋,象淡黄色的大圆面包。所有这些用来安置蚂蚁后代的小室,都在环形迴廊靠里面的一边,而靠外面都是放食品的贮藏室——堆着甜芦苇、青草和幼小灌木;各种昆虫——蜻蜓、甲虫、飞蛾的蛹,有的是整的,也有的是碎块。臭得厉害,虽然二氧化硫的气味还特别重,也掩盖不了这股臭味。

他们把环形迥廊两边的一连串的小屋子都看了一遍,终于找到了他们自己的东西。东西一样样按一定的秩序放在一间朝外边的小屋子里:帐篷、竹排、仪器箱、食品箱、装衣服和被子的帆布袋子、斧头、猎枪、食具,还有第一次从峡谷里带回来的铁矿石和金矿样,那次回来以后,没有放进装标本的口袋里去。

分两次把东西搬出来,先搬到中央大贮藏室,然后再搬到蚁巢外面。探险家们在地下呆了一个小时,腐烂的昆虫的臭味,和二氧化硫的味道难闻极了。一走到外面,顿感空气特别清新。

休息了一下,并查点了各自的物品,其中成罐的香烟使吸烟的人大为高兴,已经整整一个星期没有吸烟了。大家还决定把蚁巢的地上各层的构造查看一下,以便对它有个完整的概念。

原来,地面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地下不受恶劣天气和敌人的侵犯。这里所有的通道每一层都又狭又低,排成辐射状,通到中央一个不太大的小室,还有短小而陡直的斜通道,把各层连接起来。

第四十章向西航行

在黑色荒地和蚁巢附近的干旱地带,探险家连日来只能花很大力气从小河床里挖坑取用脏水,因为小河在火山爆发后干涸了。经历了这些地方以后,现在他们重又来到海滨,莫说有多么高兴。他们跳进蜥蜴海清澈的海水中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然后从沙堆里挖出船只,恢复他们中断了的航行。

卡什坦诺夫在考察火山区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个地区的地形特点,所以他对继续向南航行不抱任何希望。他认为蜥蜴海以南将会有绵延千里、一望无际的没有水源的贫瘠荒原。按目前的装备,想要进入这个地区进行考察,那简直是想入非非。

要是尽可能研究一下蜥蜴海西端,看它向西延伸多远,倒是菲常有意义的和必要的。

沿着海岸向前航行,岸上尽是寸草不生的大沙丘。这种沙丘探险家们在火山区已屡见不鲜了,所以没有停留,持续航行了二十五公里,直到沙丘消失。这二十五公里的海面是很狭小的,许多地方透过海水能看到红色的,大面积的浅沙滩。探险家们只能远离海岸绕过沙滩。近岸一带没有发现性喜深水的蛇颈龙和鱼龙。滩间浅水里可以看到成群的小鱼。鱼群是在其他海域遭到食肉兽无情的,毁灭性的进攻而逃到这里来的。海底有的地方丰厚柔软的藻类植物生长茂盛。这无论是对植物学家格罗麦科,还是对动物学家帕波奇金来说,无疑是一个大丰收。海底的藻类植物里麋集着海胆、海星、腕足动物、腹足动物、瓣鳃动物。这使帕波奇金大感兴趣。

沙丘消失以后,便是一条狭长的林带:林子里有木贼、蕨类植物和棕榈树。探险家们在这里停下休息,吃过午饭,又继续航行。浅滩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一些低低的岛屿,岛上长满了木贼树和甜芦苇。沙地越来越远,那淡红色的轮廓几乎隐没在岸上林子后面。岛屿也越来越多。海变成了静静的河流,并叉出许多支流,甚至连水也几乎是淡的了。

“显然,有一条大河从西面入海,我们已经到了三角洲。”卡什坦诺夫说。

“是啊,这里没有拍岸浪,也没有沙岸,帐篷搭在沙岸上倒是最方便的了,”马克舍耶夫说。

“那就只好在小丛林里过夜了,虫子可是成堆的,”帕波奇金懊丧地说。

昆虫真是多极了。水面上、岛上的树木丛中各种彩色的蜻蜒飞来飞去,有时被不大的飞蜥蜴追逐着。木贼和甜芦苇丛中,特大的蚊子在歌唱,几公尺以外都听得见。红的、黑的、青铜色的大甲虫在甜芦苇茎上爬着,有时跌进水里,拚命挣扎着要抓住那低垂在水面上的叶子。

低洼的南岸,到处是无法通行的密林和星罗棋布的岛屿。在这里航行了好几个钟头也没能找到一个适合札营的场地。

只好让船靠岸,在船上休息,而且只能稍稍吃一点干粮,因为根本没有燃料。

想到晚上将有一场没完没了的蚊战,大家都很发愁。

一桩小小的奇遇提高了大家的情绪。他们把船划近一个草木丛生的大岛,仔细观察这一望无际的、郁郁葱葱的木贼树林和矮小的蕨类植物,想找找什么地方是不是有一棵枯树。

在两只船绕过一个海角的时候,眼前出现焕然一新的海岸。

突然,格罗麦科高兴地大喊一声:“乌啦!快看呀!一段很好的圆木,离海面不高,好象是为我们准备的。”

从一片由植物组成的绿墙上探出一根两米多长的绿褐色的圆木。显然,这是被暴风雨击毙的大木贼树的树干。探险家们使劲划船,向岸边丛林靠去。

马克舍耶夫拿着篙站到船头,格罗麦科拿着绳子想套住这段木头,把它拖到船上来。他熟练地把绳子抛出去,一头拴了一个重物。绳子甩到圆木上绕了好几圈儿,可是这段圆木姿势优美地倾斜下去,消失在丛林中。

格罗麦科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异吓呆了,手一松绳子也拖过去了。木贼树和蕨类植物都扑扑簌簌地响作一团,摇摇摆摆,似乎有什么庞然大物阔步其间。

“好一根木头!”马克舍耶夫笑着,叫喊着,他看见长长的脖子上的那颗小小的脑袋了。“米哈依尔·伊格纳季耶维奇想用套马索把蜥蜴套住。那你把绳子放掉干什么?应该把它拖到船上来呀!”

“你们怎么把梁龙①的脖子当成木头了?哈!哈!”帕波奇金和卡什坦诺夫大笑起来。

“它一动不动,身体都藏在密林中,”窘迫的格罗麦科为自己辩解。

【①梁龙——恐龙目爬行纲动物,已灭绝的蜥蝎类,长二十四米,高达五米,头小,颈尾很长。——原注】

“哈!哈!哈!”发出了一连串的笑声。

“还笑我哩!”格罗麦科生气了。“提个醒吧,你们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你们有人把猛犸当成玄武岩山包,还有那么一个人走到雕齿兽上把它当成悬岩,还用凿子凿呢!”

一席话使大伙儿的情绪更加活跃起来,格罗麦科终于也放声大笑了。

劳累、蚊子、没有柴禾都置之脑后,大家只顾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途中轶事。

笑声停止不久,马克舍耶夫侧耳细听,然后说:“前面该是辽阔的大海,我听见海浪拍岸的声音了。”

举起木桨,仔细地听,真的,西边传来了轻微的海涛声。

“如果是真的,那就划吧!哪里有拍岸浪,哪里就会有适合札营的场地,也会找到柴禾。”

“先要把铁罐装满水,现在这里的水完全是淡的了,不然还得去找河流。”格罗麦科说。

听从了格罗麦科的英明劝告,大家把空的器皿都装上了水,然后一齐用力划桨。半小时后,已从群岛之间划到辽阔的海面上。两边海岸向后退去,大海向西伸展到水平线。同时海的两岸又出现宽阔的平坦的沙滩,探险家在这里支起帐篷。

一条狭长海峡把前一个海连同它的岛屿和沙洲与第二个海连在一起,第二个海同前一个海很相似。

北海岸看得出来只是一条绿色的林带,而森林后面的南岸却是黑黝黝的悬崖。蜻蜒在明镜似的海面上飞舞,飞蜥蜴在空中盘旋,发出刺耳的哨声和咯咯叫声。蛇颈龙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从水里伸出头来,挺直了脖子。

“我们是在这迷宫似的群岛里绕错方向了吧,会不会又回到蜥蜴海里来了。”帕波奇金听到其他同伴在议论说两个海很相似也谈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的确很相似,但你忘了南岸的沙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