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谢慧馨的古代生活-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众位小姐都很吃惊,只怕都没想到会是河边的沙地,只是有位想到把地延伸到了河里,大概是想的做占点地方就能多种点的想法。”

    “也难为这些孩子了,皇庄河边的地向来都不种东西,前几年皇上吩咐把丙院的地挪到那里,也不过是想看看这些孩子遇到困难能不能熬下去,也没有过于为难他们,只是起了贪念却不好,这次种子的价钱就按往年加两成来算。”许皇后平民出身,最看不得那些浪费钱财的做法。

    “三娘如何了?”许皇后问道,这个昔日跟在她身边的丫环,终究是她亏待了她。

    “三娘仍像往日一般,白天只待在自己的院门口,今日见小主子也没有去。”赵嬷嬷回道,这杜三娘真是幸亏有皇后照顾,普通人像她这般的哪能活的下来,“抽到三娘签的是谢家的七小姐,也是这位七小姐最先想到把地延伸到河里的。”

    “哦?她有没有说什么?”皇后口气不是很好的问。

    “谢家小姐问了连生家的为什么三娘没到,连生家的如实回禀了谢小姐,之后谢小姐就没再提起了。”

    “她没有抱怨什么吗?”皇后似是不相信的问。

    “没有,谢小姐也没问老奴,只听了连生家说的就没再问了,想来谢小姐也是个明白事理的,听说三娘是皇后娘娘的人,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皇后听了这话便没再问杜三娘的事情,只吩咐三位嬷嬷道,“静园的事情按照往年的惯例安排就好,不要放纵了他们,你们也不要过于拿大,莫要忘了他们总是要离开静园的。”

    ------------------------

    PS:求支持求推荐求票票

    喜欢的亲捧个票场,不喜欢的亲捧个人场~(鞠躬~)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入静园的第三日上午,尚衣局的人就送来了新做好的衣裳,两套冬装两套春装。静园又给丙院的每个人发了一个竹篓,如果有需要换洗的脏衣服可以放在竹篓里,每天晚上六春会来收取。

    众人回去换了新冬装,原本穿来的衣服自然是放在了竹篓里。慧馨跟谨恪约好,下午午睡后一起去皇庄那边。今日下午丙院又是自由互动,慧馨明白这是给时间让他们管理皇庄的地。

    慧馨和谨恪带着帷帽往皇庄走,路上遇到几个跟他们一样去皇庄的。虽然还是很累,但慧馨很喜欢这样走路,自从穿越到这个朝代都没有机会有这样的自由走这么多的路。昨天来皇庄是嬷嬷和宫女带路,大家都谨守规矩,路上景色完全没敢看。

    谨恪的脑袋藏在帷帽里一会看这边,一会瞧那边,从这条路上可以看到雁河,皇庄南边的小码头停着三艘货船,每天来回运送新鲜的蔬菜肉禽往京城。

    虽然现在还没具体的计划,但为了以后方便行事,得多了解下分给他们的庄客。今日慧馨的主要任务就是跟谨恪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庄客,尤其是昨天没出现的那位杜三娘。

    他们直接进了村子,跟在村子里逛来逛去的官校打了招呼,有几个小孩子在一棵大槐树下玩游戏,他们找了个小女孩打听他们几个的住处,那个小女孩很可爱的回答了他们,然后伸出右手看着他们。谨恪这次比慧馨反应的快,不过她也更加尴尬,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要赚钱的决心。

    他们先去找了谨恪的庄客,娟娘和花姑。娟娘的夫家姓金,他们有一个儿子叫狗儿,他们家在皇庄租了四亩地。花姑的夫君是四牛,他们结婚三年,跟婆婆公公和小姑住在一起。

    村里人管薛玉兰叫连生家的,家里有婆婆,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二岁,跟着老爹连生一起下地。慧馨和谨恪找到她家的时候,她正在烙饼给小儿子。

    薛玉兰没想到慧馨会突然来她家里,慌手慌脚的倒水给他们,慧馨看着桌上缺了口的杯子没有动。慧馨简单的问了几句她家里的情况,里间屋里薛玉兰的婆婆听到动静,跑过来跟她套近乎,一个劲得夸他们家玉兰多么能干,两个孙子多么有出息,希望贵人们多提携。慧馨他们要走时,老婆婆非要薛玉兰包了两张刚烙的饼给他们,慧馨想了想就客气的收下了。

    看过了这三家,慧馨比较满意的还是薛玉兰,虽有点市侩却更灵活,另外两家可没给他们倒水更没拿吃的给他们。谨恪没吃过这种烙饼,闹着非要尝尝,慧馨只好撕了一小块给她。

    慧馨两个还没进杜三娘的家,倒先被坐在她家门槛上的妇人吓了一跳。只见一位蓬头垢面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的女子坐在大门的门槛上,女子脸上和露再外面的手上沾满了类似锅灰的东西,脏兮兮的脸上闪烁着一对眼睛,黑色的脸衬得眼白特别明显,妇人身上的衣服也脏得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样子。而最骇人的则是妇人黑乎乎的手里拿着一本《童蒙养正诗选》,嘴里似乎也念念有词。

    慧馨两个呆愣在当地,不知该进还是该退。

    女子突然抬头看到了慧馨两人,似乎很高兴,大声叫了起来,“两位小姐,奴这里有个字不识得,可否请小姐们帮奴看看?”说完,女子害羞地低下了头。

    慧馨手臂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硬着头皮走过去看女子手里的书。女子则指着书上的某个地方给慧馨看,嘴上也说个不停,“奴今日得把这首诗背下来,过几日夫君回来再教给他,夫君说皇上让他读书认字,免得将来连战报都读不懂,夫君说要好好读书不能给皇上丢脸,夫君还说。。。”

    慧馨心知这应该就是杜三娘了,没想到病的这个厉害。慧馨看到杜三娘指的字说道,“这个字念‘茕’,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杜三娘正在读的正是这首窦玄妻写的《古怨歌》。

    杜三娘念着这首歌,一遍又一遍,突然又抬头问慧馨,“这歌真好听,可是什么意思呢?”

    “呃。。。是说兔子跑的太快不好抓,你往东边抓的时候她就跑去了西边,衣服记得要洗得像新的一样,人嘛要照顾好自己才能不老。。。”慧馨在思考了三秒钟后编出了这个答案,她可是还记得谨恪就站在一旁呢。

    当年学堂里的先生讲到《古怨歌》的来处时,是这样说的:“窦玄状貌绝异,天子使出其妻,妻以公主。妻悲怨,寄书及歌与玄,时人怜之。”谨恪的老爹是个风流大帅哥,老娘也是公主,大帅哥结婚前有几个通房丫头之类也不是新鲜事,所以慧馨可不想再谨恪面前谈什么古怨歌。

    慧馨不想杜三娘再问古怨歌的问题,便将手里提的纸包给杜三娘看,“连生家的刚做了烙饼,我拿了两个来给你尝尝。”说完也不管杜三娘的反应,便拉着谨恪进了院子。

    院子里有张桌子,慧馨把纸包放在了桌上,“你要不要现在吃,还热着,一会估计就凉了。”

    慧馨到厨房里看看能否找到热水给杜三娘洗洗手,可是里面连一根木头也没有,只有一口锅底被不知刮了多少遍的大黑锅。慧馨仔细想想就释然了,怎么能让一个精神不稳定的人点火呢。

    杜三娘见慧馨不理她,便拿着书缠着谨恪给她讲。慧馨趁机会进屋子里看了看,这个家可真当得上‘家徒四壁’四个字,除了床,和床上脏兮兮的被子就没有东西了。

    谨恪是个善良的孩子,她并没有嫌弃杜三娘,反倒更多的感到好奇,杜三娘口里的疯话倒也让人觉得有趣。

    这家里实在没有什么东西,慧馨只耐心的和谨恪在院子里跟杜三娘讲她手里的书。因天气仍然比较冷,没呆一会他们便告辞回静园了。

    只是等他们的身影不见后,杜三娘便解开了慧馨带来的纸包,她看着已经冷掉又缺了一个小角的烙饼发起了呆。

   ---

    求支持求票票

    喜欢的亲捧个票场~不喜欢的亲也捧个人场~**鞠躬~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晚上排队去饭堂的时候慧馨发现院子里多了五个人,六春介绍说这五个人就是补第一天未到人的缺的。

    原本饭堂里吃饭的时候一直是鸦雀无声的,可今天却小有点热闹,新来的五个人中有两个看上去很相熟,坐在一个饭桌上,时不时的窃窃私语。

    “这静园外面传得神呼呼的,进来看看也不怎么样么,这冬裳做的一点都不好看,也不知道谁选的样子,白白浪费了尚衣局的手艺。”

    “就是,前儿我娘专门找人往尚衣局递的条子,就怕今天赶不及误了进园,我这几日天天盼着能穿上尚衣局做的衣赏,没想到今天拿到手太让我失望了,这样式都不知道是几年前的了,京里哪还有人穿这个,真真是浪费了钱财,还浪费了我的心情。”

    “瞧,她怎么也在这?”女孩甲在桌子下面踢了女孩乙一脚,努努嘴示意她看向另一桌的一个女孩子。

    “她啊。。。你不知道?他们家老大。。。”大概也知道他们说的不是好话,两个女孩子终于把声音降了下去。

    慧馨忍不住抽抽嘴角,整个饭堂只有那两个女孩子在嘀嘀咕咕,难道他们真的以为在这种环境下别人还听不到他们说的话吗?看来有人要被教训了,就算静园不出手也会有人出手的,能坐在这里吃饭的可不是吃素长大的。

    吃完饭后,六春又带话过来,明日上午还是坤宁宫的许嬷嬷来教礼仪,下午自由活动。

    慧馨四人照例饭后在屋里闲聊,说起下午见到了杜三娘,谨饬嘱咐他们道,“这个杜三娘我以前听人说起过,当年她家老爷明明是救主有功,因找不到尸体被几个御史诋毁,又是在皇储未定的当口,皇后有心帮她却是有心无力。这些年皇后一直照顾着她,她住在皇庄里也好,起码远离朝堂上的纷争,也不用管京城里的流言蜚语。她从小就在皇后身边服侍,皇后待他情意自是不同,既然她现在算在了你的名下,你平时多照顾她下,如果忙不过来尽管使唤谨恪的两个庄客好了。”

    慧馨点头应了,今日看杜三娘那个样子就知道没想让她干活的,少不得还要吩咐薛玉兰多照顾她下,这么冷的天也不能生火不知道她怎么喝水,只能喝冷水吗?慧馨有心帮杜三娘改善下生活状况,可她现在能力有限只能慢慢来了。

    大概是今天的运动比往日多,慧馨和谨恪很快就觉得困了,四人便各自回了屋。

    江宁是江南水乡,气候温润潮湿,自从来了京城慧馨就有点不适应,空气过于干燥,睡觉老是口渴喉咙痛,免不了要半夜起来喝水。在谢府的时候自有丫环半夜伺候她喝水,来了静园就只能靠自己了。前两日她都是睡前备一杯白水放在床头,今日同样半夜醒来喝水。

    一杯水下去喉咙还是很干,大概是下午在皇庄那边没喝水,水分不足了。慧馨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衣服穿到了身上,提了茶壶轻轻地推门而出。幸好乐室不远,从窗户能看到乐室里隐隐透出点亮光,估计里面的火盆还没有完全熄灭,里面的水壶应该还有热水才对。慧馨走到乐室门口待要推门而入,里面却传出了说话声。

    “有没有查到是哪两个?”一个声音说。

    “没,我们都没见过人,凭样子是查不出了,那边管的严连闺名都没打听出来,连进来的是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