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众军官的慨然表态,激励的手下残兵血脉贲张,疲累不堪的身体里好像重新萌生出无穷的力量。一声声的凄厉呐喊,彻底的嚎叫,传遍阵地后方。不久之后,他们唱着曲调怪异声音忽高忽低的歌谣,千余人辐辏列阵,居然摆开一个前后多列的散兵线阵势,挺起刺刀昂首向前逼进。

    硝烟被风吹散,出现在守军面前的,是一片无视生死的昂然军阵。闪耀的刀锋反射寒光,排山倒海一般的波浪阵势涌动着一股令人心惊肉跳的无形气势,逼人而来!

    起初,清军还不当回事儿。但随着日军从一千米挺进到五百米,后方重机枪开火扫射,不断的有人中弹倒下,他们却依然阵型如故的逼进。

    清军之中一阵轻微的骚动。

    所谓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之前的日军好歹还都有个战术动作什么的,现在却摆明不把自己小命当回事儿了,隔着几百米,竟把清军吓得浑身寒毛直竖!

    好在杨浩等人早有准备,军官们扯着嗓子高喊:“怕什么?!他们敢送死,你们就不敢成全他?全都给老子拿起枪,瞄准喽,这都是送上门来的功劳啊!一辈子碰不上第二回,沉住气,都稳住!”

    四百米!三百米!两百米!

    轻机枪加入扫射,没良心炮不时将沉重的药包砸进阵列,凶猛的爆炸一扫一个半径十几米的圈,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区域内什么都留不住。

    但日军依然不为所动,继续向前!

    好不容易训出点底气的清军再次慌乱,噼里啪啦枪声四起,乱纷纷的子弹九成压根没瞄准,一成瞄的歪歪斜斜,命中率连千分之一都没有。

    杨浩看的直摇头:“还是不中用。幸亏全体部队都没有撤回去,否则只怕要被攻破了。”

    只是简短休息的新军士兵却不为所动,在日军进入百米之后,各种火力全开!精准的射杀和短促的点射扫荡,不时轰出去的枪榴弹和掐头去尾的60迫击炮一起,将混乱阵地中的日军一茬一茬的撂倒!

    隐岐重节中佐走在最后的阵列中,眼见前方的部队割麦子似的纷纷仆倒,他的眼角崩裂流出血来,高高的扬起军刀,嘶声呐喊:“为少将阁下复仇!贴闹黑卡板载!突击………!”

    “砰!”

    一发子弹掀掉他的天灵盖,亢奋的喊声戛然而止。他两颗眼珠子不甘心的突出,身子晃了三晃,向前仆倒。

    激烈的枪声一直持续了将近十分钟,等稀稀拉拉的停止之后,漫山遍野向前姿势的尸体,形成一片令人惊悚的诡异画面。

    获胜的士兵们怎么也无法兴奋的呼喊出声,他们的心里头只是一片冰寒,好似光溜溜的站在三九天的野地里,冷的直打哆嗦。

    徐邦道和连顺脸色蜡黄,对视一眼,发现都一脸惊惧。如果没有新军,这样疯狂的敌人,他们怎么能打得赢?r1152

    s

第二六零章 杨武穆,谁是秦桧?() 
关家店,山地元治中将听完报告,登时震惊的浑身一晃差点昏过去!

    乃木希典少将殒身殉国,第一联队全体玉碎!第一旅团伤亡超过八成,已经彻底失去战斗力!

    这样的迎头重击,把中将轰的脑袋里嗡嗡直响,昏昏然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思考。

    他怎么都想象不出来,到底是怎样的力量可以做到如此惊人的杀戮。难道帝国陆军士兵都是纸糊的不成?对面的敌人,难道都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鬼神?否则怎么解释他们惊人的杀伤力?

    参谋长大寺安纯大佐虽然也很惊慌,脑子却还清醒,急忙提醒他:“中将,必须马上严厉禁止第十五师团的莽撞进攻!这样的敌人是不可以只凭英勇就能战胜的,我们必须做长远的打算!”

    山地元治醒过神来,即刻命令第二旅团长西宽二郎率领他半残的第三联队前去增援,并让他坐镇指挥中部和右翼的战斗。当务之急,是先做好防御,务必不能再发生凌晨的突袭悲剧了。

    冷静下来之后一算账,山地元治死的心都有。接战以来这些天,第一师团伤亡接近八千人!加上之前在日照被打死打伤的两千多,伤亡过万了!

    连续两场战斗搞成这样,可以预见的是,他的军事生涯必将走到尽头,而前面的敌人如何攻破,他束手无策!

    金州防线。在抗住了日军的疯狂反扑后,接下来的一天一夜,都没有爆发太激烈的战斗。

    当天傍晚。《国闻报》以通红刺眼的文字发了号外,新军鏖战金州,勇猛出击杀死日军少将,歼敌超过五千!

    京津震撼,全国鼎沸!

    没人怀疑他们造假,大幅照片骗不了人,尸体和各种证物也随着一条炮艇送到天津。再加上杨浩出道以来。一向信誉卓著,他是不肯多报一个战功。因此这消息的震动效果。简直让天下间无数关注他们的势力和人,一时间全都说不出话来!

    北洋衙门,李鸿章手捧报纸再三翻看,心中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虽然他敢肯定李经方得了便宜功劳之后。再不会有人对自己任用亲近有任何的意见,假以时日未必不能真的接班。但他更担心的却是,杨浩经此一战之后,名声之高几乎迅速攀升到巅峰,不但把他的整个淮军彻底压过去,甚至有人开始把他与抬棺出征的左宗棠相提并论。

    同样是为国征战,当年成就了曾国藩和他李鸿章、左宗棠数人。今天却又面临空前的危机,却是一个更加年轻的杨浩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下手还如此的干脆利索!

    最让李鸿章没面子的是,他的淮军和朝廷的各路兵马,前赴后继十万人投入进去。却一共打死没几百个日军。杨浩一出手,就是上万的惊人数字!再加上以前他打得那几场含混不清的战斗,光是死伤在他手里的日军都快达到一万五了!

    日军一共才不到二十万陆军,十分之一折在他手里,这等强悍军功,谁人能比?

    有此功勋傍身。又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强悍家伙,天下间。又有谁能制?

    被他招来咨询的汉纳根已经非常熟悉老头子的习惯,见他两眼盯着报纸迟迟不肯放下,心中已然明白问题所在。

    轻咳一声引起李鸿章的注意,汉纳根上前一步道:“您其实不需要太忧虑那位杨先生接下来要做什么。当下最紧要的事情,是借机挽回您一手创立的队伍丢掉的声誉。其余的问题,会有其他人比您更加的关心。”

    李鸿章一愣,随即失笑道:“是了,老夫关心则乱,反不如你看的清楚。好哇,老夫也学着他们当一回甩手掌柜,只要大清的天没塌下来,索性偷得几日清闲也是好事。”

    汉纳根坦然接受他赞赏的眼神,犹豫了一下,又道:“既然形式变化不可避免,您也需要做好军事变革的打算。鄙人建议,可以适当推动一下新军和军事学校招生的事务进展。毕竟大公子的第一镇,目前只是个拥有三千人的空壳子。”

    李鸿章眉头一张,抚掌赞道:“妙哉,前些日子不是有许多年轻学子和义民勇士要参军报效的么?那就把他们都征集进去好啦!此外,叶、卫、左数将所部也需重新编练,正好优中选优,做出个表率来。”

    给杨浩的部队里掺沙子,没有比这时候更好的机会了。

    战争没有打完,新军战功卓著,扩充实属必然。趁着那家伙只有三千嫡系,一口气给他把另外几个团的编制都补齐了。只要李经方抓住权柄,纵然日后起了龌龊,也不愁没有人拿出来反制。哼哼,又是一举数得啊。

    李鸿章轻轻一拍桌案,对汉纳根道:“这几日,你就多费些心思,做个谋划出来。”

    汉纳根微笑领命。

    李鸿章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京城里的许多人却被如山一般重的压力挤兑的喘气都不利索了。

    光绪皇帝把李鸿藻等一众清流官员召见了,劈头盖脸的一顿喝问:“尔等不是说可一鼓荡平杨逆的吗?怎么兴师动众的出京,却丢了百十条人命进去,灰溜溜的滚回来?连美租界的界河都没跨进去一步。废物,都是废物!朝廷花那么多钱养活他们有什么用!”

    呼呼的喘了一阵,又指着南边儿喝道:“还有山东李秉衡,他到底是怎么当得巡抚?手下将官不听号令,如何还不将其拿下?如此迁延时日,进军迟缓,能当的什么事?”

    李鸿藻不做声,心里头却提李秉衡觉得冤。他才调去没两个月。能掌握登莱防区情况已属不易。而章高元那老滑头,却不是李巡抚想动就能动的,你首先得抓住他的把柄。还要问问李鸿章答应不答应。

    很明显,章高元做人没话说,不吃空饷不喝兵血,还拿自己的薪水倒贴,上下一条心,你能办他吗?

    进军慢,人家有个“敌情不明”的借口。杨氏一举打败过万日军海陆并进的攻击。谁知道他老巢潜伏了多少人?一旦三千人折进去,反而引起空前大乱。这烂摊子谁来收拾啊!

    最让清流们感到吃惊的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张佩纶,却一点详细情报都传不出来。如此严密的控制,让他们高深莫测。

    等皇帝发泄差不多了。李鸿藻慢条斯理的道:“皇上责问的是。是臣等思虑不周,以致生出种种纰漏。还请皇上镇之以静,事情还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光绪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如今看了不少洋书,又天天《国闻报》,对外面世界早换了个看法。

    回身撇着李鸿藻,冷哼道:“你们还想如何?听听外头是怎么说的?杨武穆的名号都喊出来了。你当那是夸赞朝廷出了一位不世名将吗?人家那是在骂朕是宋高宗赵构!”

    饶是李鸿藻脸皮够厚,也不由的腮帮子一紧,露出一丝不虞。

    这些天。因为官军试图攻打美租界,抄杨浩的老家,事情被坊间一竿子捅出来并迅速蔓延到全国。结果也不知道是谁出的馊主意。所有说书的突然集体改本子,说起了《岳飞传》。

    那本子编的也是极好,一开说立马就赢得无数人的追捧。他们也不管朝廷是不是乐意了,反正如今乱的不成话,满大街都有盗版的*在卖,谁特么管得过来?

    其中用意自不必说。摆明了拿杨浩比岳飞,都是为国征战在外的时候。朝中有奸臣蛊惑皇帝,陷害忠良自毁长城。

    虽然历代话本里没狠狠的批评宋高宗赵构,不过一个糊涂蛋的蔑称绝跑不了。而谁又是弄权使坏的秦桧呢?还用说么,肯定是朝中几位鼓动皇帝下手的大官呗?

    以前是翁同龢,不过老家伙被罢官,反而躲过去了。如今朝中清流以李鸿藻为首,他登时成了众矢之的,这两天黑灯瞎火往府里丢死狗烂猫骑马带的事儿数不胜数。家人出去采购一应所需,看到的全都是白眼。

    京城百姓心里头明白着呢。没有杨浩在前头挡着日本人,早晚又是一个英法兴兵犯境的下场,到时候大家日子都过不安生。人家拼死拼活的打仗,你们在后头下绊子使坏,什么东西啊!

    挨了骂当然不高兴,不过那当世秦桧的帽子自己可不能领。李鸿藻微微躬身,道:“皇上无需理会那些街巷传言。朝廷如何对待杨氏,自有皇上做主。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岂能容得他们说三道四?给些嘉奖聊做抚慰,也就是了。”

    光绪叹道:“朕倒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