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鼓舞军心士气嘛,就得捡好的说,总不能反复的强调“我们的射术不如中国人好,我们的主炮射速没有中国人快,我们的打击发起距离和机动灵活性没有他们强”……。这尼玛还打算打胜仗么?

    嘴炮放完了,还要回归现实,认认真真的做好迎战准备。

    山本权兵卫临时充当司令官,揉搓完了充血的眼睛后,命人给后面的“八岛号”发出指令:“注意保持距离,小心警惕侦查。”

    对此,瓜生外吉笑道:“片冈大佐的警惕性很令人放心呢,他一定不会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现在估计是亲自站在瞭望台上观察吧?”

    几个人脸上浮现出由衷的微笑,那不是嘲讽,而是佩服。

    “八岛号”的舰长片冈七郎大佐的严谨作风是出了名的,只要上舰,他哪怕睡觉都从来不换睡衣。时刻保持临战状态,专业的令人敬服感叹,更是尽职尽责到没法挑刺的程度。

    还真让这群人给说中了。自从进入中国海水域,片冈七郎连船舱都没下去过,挺胸叠肚的站到主桅上的瞭望台远眺搜索,哪怕是一条小舢板都要认真看清楚。

    当然这也只是美好的准备而已。事实上现在的东海水面。因为战云密布威胁太狠,无论中外的船舶都不敢跑远了,海面一览无余的空荡荡,让他们打靶子的机会都找不到。

    同样独自游荡在海面上的,还有也同样处在试航期间的“天津号”重巡舰。

    从发起追击开始。这条绝不应该出现在十九世纪末的先进战舰以25节航速开进,中间时而提速到3o节狂飙一阵,那也是为了磨合动力系统,让舰上官兵们熟悉高速运行下的工作。

    不过这活儿干多了其实很无聊,他们雷达在身,又不必担心被人近距离发现,重油锅炉加了现代化的烟气净化装置,让烟雾痕迹迅速吹散。再加上先进的隐身设计和涂装,整个儿一海上幽灵。

    好在全船官兵都习惯了护卫舰那种二三十节的速度,全新的大舰稳性更高。舒适的堪比豪华游轮,没有什么好不满意的,也不会出现不适和运转不灵。

    如此晃里晃荡的大半天下来,战舰慢慢的接近多方舰艇交汇的海域。在雷达扫描下,从日本九州出发的联军快速巡洋舰群,孤独的富士级战列舰。高速直插而来的“定远”第二分舰队,还有零星几个光点。一目了然,错落有致。

    “舰长。发现一条单独行动的快艇,判断应该为敌军交通联络艇。距离我们不到三十海里,是否提前规避?”

    杨海卫眼睛微微一缩,淡然道:“天色暗淡,视野不佳,他应该发现不了我们。先不管他,保持当前航向继续前进。”

    敌军要联手发动,正要给他们看似能成功的机会才行。另外,也防止打草惊蛇,对于敌军现在的状态,得先有个观察结果再说。

    杨海卫指挥“天津号”继续径直向东,其目的是要赶超过日军回航两舰的前方,给他们来个大大的惊喜。

    哪怕只是以25节速度奔行,依旧快的不可思议。到了后半夜时,“天津号”成功越过敌舰编队的前锋,悄然从不到十五海里的距离上与十几条装甲巡洋舰编队擦肩而过,并顺利的观察了他们的整个编队状态。

    “嗯,看起来洋鬼子们是吸收了上几次海战的经验教训啊,编队都不一样了。”

    杨海卫在海图上重新排布出敌我编队模型,暗自沉吟。

    毫无疑问,甲午海战和后来的大战,让世界各国海军得到了宝贵的经验。蒸汽装甲主力舰的决定性作用,高航速大火力的突破威力,纵队截击抢占t字头战术的妙用,侧舷主炮齐射命中的提高,都被迅速吸收到他们的战术表中,并以此来直接影响战舰的升级换代。

    就比如眼前的联军,所有装甲巡洋舰保持统一的16节航速,彼此间距和纵队错落有致,随时能够形成对正面、两侧袭来敌人的迎头痛击。

    除此之外,舰艇外部侦查力量被极大的增强。他们不再几艘战舰分开出去乱找,那只会被人各个击破。担负侦查的只有几条航速二十多节的鱼雷艇,主力则目标明确的直冲两艘“富士级”主力舰。按照航速计算,在明天白天的时候,他们将顺利会和。留给袭击者的时间,真心不多。

    不节外生枝,反而成了最好的办法。

    杨海卫也乐得看他们表演,并把观察结果同步传递给第二分舰队,让他们有个准备。双方的雷达前后照应,随时更新敌我态势,牢牢的把持作战主动权,这根本就是欺负人的做法。

    只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没过多久,一条敌军侦察艇从前方窜来,笔直的冲向“天津号”的舰艏。

    杨海卫不再规避,轻轻一弹指头下令:“击沉他,不留后患。”

    正好拿它当靶子练兵了。中国海军着眼于未来,早都不满足于慢吞吞的旧式战舰,正好有人送上门来,不能轻易错过。

    雷达辅助下,先进的光学测距仪迅速捕捉到暗夜中在波浪间跳动的目标,一连串的数据汇聚到正前方甲炮塔,与其自带的美式射击指挥仪合并,甲一主炮瞄准完成,随着波涛起伏自主平衡到最佳角度,陡然间火光一闪,舰体微微震颤,一发炮弹呼啸而出,笔直射向不足一万米外的灵巧目标。

    不足百吨的细长鱼雷快艇根本没发现隐身的强敌,水兵们瞪大眼珠子四面踅摸,冷不丁被闪亮的火光给晃了一下。一开始他们错以为是有阴云闪电,毕竟六月天嘛,最为常见。

    但紧跟着一道呼啸划空而至,在距离小船不远的水面砸落,爆炸掀起的水浪蒸汽狠狠的拍过来,差点把小船拦腰折断!

    “这是炮……炮击!快点发信号!”

    经验丰富的舰长一声尖叫,猛地扑到舰桥外面,一把扯开雨布,露出下方盖着的一捆信号火箭弹,点燃引线,嘭嘭嘭的接连射向夜空,华丽丽的绽放!

第三九零章 再战东海(三)截杀() 
几次惨败之后,列强各国海军总算学乖了,他们的小心谨慎程度大幅度增加,夜间乃至白天的行动,都极为细致周全的布置下警卫措施。n∈,

    鱼雷快艇的巡弋范围绝对不会脱离舰队到三十公里以外,天气状况不好的时候更会离着近一些,如此保证侦查到任何的异常,都能第一时间为舰队发出警告。这可算是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

    不得不说,这手段极为有效。大团烟花升腾到数百米高空嘭嘭的爆炸,大团五彩光芒释放的光芒在晴好的夜晚哪怕离着几十公里都可能观察到。始终不敢大意的联军快速舰队能够敏锐的捕捉到那接连不断、长久不散的烟花,意味着他们知道了后方出现敌人的珍贵情报。

    别看只可能带来二三十公里的接敌时间差,在普遍航速不到20节,机动性非常差的十九世纪末海战中,足以让被偷袭的一方及时提升航速并展开作战姿态。起码在敌舰侵入到主炮精准打击距离时,做好一切准备。

    杨海卫稍微有点意外的皱了皱眉头。雷达提前探测到是一回事,敌人的变化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现在他明白了,联军到底耍的什么招数,转头对众人道:“显而易见,我们的敌人已经吸取了上几次海战的经验教训。他们的航行编队和预警机制都有明显改变,不出意外的话,下一次大规模海战爆发时,他们的整体装备性能和战略战术必将有极大的提升。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我们暂时的领先就忘乎所以。”

    邓世昌等人凛然受教。的确。一次次神乎其神的胜利。让他们上上下下都有点忘乎所以了。再加上知己知彼的比较下。中国海军舰艇那超越时代太多的技术含量,明确知道双方技术代差的鸿沟,也让众人升起“我们不可战胜”的骄狂心态。

    骄兵必败,过于自信变成自大,指不定哪天就要吃大亏。

    见自己的目的达到,杨海卫不再多说,挥挥手命令:“击沉他,继续向前。”

    邓世昌一愣。问道:“既然已经暴露,我们不趁着夜色把他们击败吗?”

    他的话并不是狂妄,以“天津号”重巡舰的强大,哪怕只用127mm副炮,也足以横扫目标敌舰了,毕竟技术性能方面差的太多,本舰完全可以凭航速和弹药投送速度、打击精度,以放风筝战术磨死所有敌舰。

    杨海卫微微一笑:“我们的战略目的不在反复的与列强没完没了的纠缠,更要把每一次的战斗发挥出最大限度的震撼效果。预设战场,就放在日本的近海。要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惨败收场!”

    邓世昌深深吸一口气。点头道:“明白了。”

    战争,从来要服务于政治和大战略。以当今中国海军的实力,要应付列强联手折腾的话,根本得不偿失。战舰也好,官兵也好,不是能连轴转没疲劳的机器。如果英国为首的列强下决心硬来,把他们庞大的舰队源源不断的开到远东,让中国沿海一天到晚警讯不断,所有国力都被牵扯进来,根本没办法完成革命大业。时间长了,列强可以通过战争拉动经济,趁机完成武器装备和战术升级,到时候一批强大的战舰横空出世,中国的麻烦才真正大条。

    所以,利用战争发出恐吓,逼迫敌国思考计算,以胜利为筹码从谈判桌上获取有利于自己的条件,才是真正的目标。

    不过这种事儿,不是到了一定层次的人,根本不会去想。邓世昌因为要被培养出下一代的海军领袖,他就得提前习惯这种牵扯广泛的战略事务。

    “天津号”重巡舰的进攻是正儿八经的牛刀杀鸡。甲炮塔一号主炮试射后微调诸元,紧跟着又是一炮过去,虽则仍旧没有命中,却已经让那条鱼雷快艇魂飞魄散。紧接着,前向副炮加入扫荡,犹如机关铳似的单管6吋炮精准稳定的打击,没用几下子就把那可怜的小船炸得稀巴烂。最后,被一发203mm炮弹从五千米左右距离上一发入魂,彻底崩碎。

    这样的战果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战舰上只是一阵短暂的欢呼声,就恢复到之前的稳定流畅运转之中。他们现在的主要工作,还是磨合操控,设法把战舰的性能挖掘出来,发挥到最大。距离那目标,他们还差的老远呢。

    再看联军舰队方面,后方突然升腾的烟花和暗夜中急骤闪耀的爆炸光芒,被他们的瞭望手敏锐捕捉到,立即意识到后面有敌舰的存在,登时紧张起来,全体做好迎战准备。

    但敌情太模糊了,却又不敢贸然抹黑去查探………在这时代,白天海战都在三千米内互相丢铁疙瘩,晚上黑灯瞎火的连保持队形都难,主要还是缺乏及时畅通的通信指挥。连无线电报都没有的年头,就是这么无奈。

    事实上,各国已经在新造舰船上尝试安装无线电,早在几年前就有眉目的划时代通信技术,早早纳入他们的视线之中,只是许多问题还没有解决,就被某人横插一手给改变了。

    在美国,杨浩出手从尼古拉。特斯拉手中买下其无线电发明以及一系列的发明专利,表示公开支持。而马可尼则在爱迪生、卡耐基以及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本国专利许可。这一场专利官司曾经闹得沸沸扬扬,却不像另外时空中那般,让特斯拉吃一辈子闷亏,直到死了好多年才来个不痛不痒的安慰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