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林总总各种条件辐辏,让杨浩有了任性胡来的资本。

    在非洲造船厂,两条没装炮塔的战舰下水,腾出的船台上立即又有两条船体在焊接,还有足足四条的分断模块,正在国内一些没活干的造船厂内加班加点的忙活。

    除此之外。另有多达十几条的轻型巡洋舰的钢板切割和小分断焊接,也在大量乡镇沙滩船厂中疯狂开工制造。

    这些无牌无照的私人造船团伙。成了为杨氏提供三无产品的绝佳帮凶。在全国各地,沙滩船厂数量以千计,普遍的没多少活儿可干,而基本的分断焊接工作却做得并不太差。

    杨浩也不需要他们制造整体,只给出严格的小分断工作,严格的把控质检,验收合格之后拖到非洲去或者运到乙位面的船厂去拼装。

    光是一座非洲船厂,眼下的产能还看不出多少。不过随着后续十几座船台陆续投入使用,普遍使用中国工人的情况下,那里起码一年可以提供至少四十条五千到三万吨的船体焊接制造。

    在乙位面,完全投影过来的日照船厂,扩充建造两倍产能之后,拥有足足二十座船台,最大可以拼装五万吨级别的战舰。在工人全部到位时,最大产能可以达到年修船20条、年造船3万吨以下20条。在当今世界,算是数得着的大家伙。

    只不过到现在为止,培养出来的合格造船工人数量还是不够用,无法做到全负荷运转。偌大的工厂里,八成工人是学徒,开工船台上,有四条纯粹用来让他们练手的“琅琊级轻型巡洋舰”为最大。其次便是八条“登州级”驱逐舰的建造工作。

    汇聚了全国最优秀造船工匠的团队,可以从分断焊接开始建造两条轻型巡洋舰,更次一级的工人和学徒,则从另外两条轻巡的分断拼接,和三千吨级的驱逐舰分断焊接开始学习。

    “琅琊级轻型巡洋舰”的船体与“天津级重巡舰”几乎一样,长宽深乃至多数的龙骨分断差不多。动力系统和所有光学仪器、雷达设备、火控装置等等也基本一样。

    不同的是,该舰采用了四座三联装47倍身管152mm主炮,背负式前后相对布设,将舰桥和烟囱簇拥在中间。八座单装127mm副炮,在减轻上层建筑重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对空对海速射压制的火力,此外12门的40mm博福斯和20门厄利空高炮也超前配备。

    以现代冶金技术制造的炮塔、舰桥司令塔等等上层建筑的总体重量无疑更轻,这让设计者可以在不破坏总体平衡和稳性的前提下,加大装甲厚度。

    “琅琊级”轻巡的炮塔正面装甲增大到203mm,司令塔也增大到203mm的复合装甲厚度,保证它们能够抗住重巡舰主炮的毁灭性近距离穿射。水线装甲则采用现代生产的高强度舰船钢,达到最大152mm厚度,并在内层设计了双层复合衬板和第二层装甲隔舱,保证不会被重巡舰的203mm被帽穿甲弹一炮给打穿。

    双层最大102mm厚度的水平装甲,重点防护的锅炉舱和副炮弹药库等位置也同等加厚,保证将来出现的远距离下坠弹头不会轻易制造出严重破坏。

    如此种种设计,把美国原版“克利夫兰级”的短板全部补上,性能更加优越突出。最终完成的战舰标准排水量达到11300吨,满排13844吨,足以顶住当代任何一种战列舰在1万米外的轰击。却拥有每分钟最大12发/炮,极限射速全舰每分钟144发、投送弹药6。85吨的疯狂数字!

    这是什么概念?理论上来说,可以在一分钟内把当代任何一条战舰的上层建筑扫成平地!而使用47。6kg的穿甲弹,可以在7500米内贯穿152mm克虏伯装甲!便是堪称现在最强的“君权级”和“威严级”战列舰,无论前者的复合装甲还是后者的哈维装甲,统统得跪!

    这么强大的玩意,杨海卫提出的海军计划中,是要建造三十六艘的,正合当年始皇帝划分天下三十六郡之数。

    至于“登州级”驱逐舰,则是仿造二战著名的“弗莱彻级”驱逐舰,以其火力强、易建造、能遂行多种作战任务,可以满足未来至少三十年的海战需要,不用频繁的换型号。

    最主要的是便于批量生产,在本世界下订单少了,人家工厂不愿意干。一百条标排2100吨的“登州级”驱逐舰,在十九世纪乃至二战时看起来挺多的,但放在21世纪,那就是有点规模的私营企业都看不大上的数字。几十万吨钢材和几百台柴油机一堆的钢管你好意思拿出来得瑟?关键还那么零碎。

    所以杨海卫给出的订单一下子就是一百条起步。

    结果就是到了乙位面的中国,从最北边的旅顺大连船厂,到天津大沽船厂,到威海船厂,到新建的青岛船厂,在原有北洋修造厂基础上扩建的海军直属造船厂所有船台上,全都是这玩意在开工。往往是一两名认证工程师带着上百个工人学徒一边上课一边开工,速度虽然慢,却能在未来收获数万计的造船工人。

    杨浩在本世界折腾完了订单之后,回到乙位面呼吸着清新空气中渐渐浓郁起来的煤烟味,神清气爽的下达资敌指令:“向列强各国发出通告,可以开始向他们提供造舰所需的一应设备和原材料了。”

    此令一出,全球震动!(。。)

第三九五章 造舰竞争开始(一)() 
天津,中华革命军总司令部。頂点小说,

    严复冒着满头大汗,脚步匆匆的冲进办公楼,一路上故不得与给他敬礼的卫兵多招呼,胡乱点下头就越过去,三转两转的终于来到顶层杨浩办公室之外。

    周建镐出来把他迎进候客厅,什么也没多说就转身离开。严复心中着急,刚想把他拉住问话,忽然看到沙发一角另有一人正苦着脸坐在那里喝茶,正是另一位党魁谭嗣同。

    看到严复终于发现了自己,谭嗣同站起身拱手笑道:“几道兄,你也来了啊?且让小弟先猜一猜,到底是为了何事,弄得如此慌张?”

    严复苦笑着摇摇头,拱手回礼后迈步过去在他一侧坐下,叹道:“这还用猜?不外是为了那出卖造舰设备给列强的事。看来,咱们怕是想到一块去了。怎么?你老弟也给总司令给晾在这儿了?”

    谭嗣同举起茶杯:“却是让小弟先喝完一壶茶消消暑再谈。几道兄来的正好,赶紧帮我把茶色都喝没了,你我也能尽早的与他当面问个清楚。”

    “喝茶?”

    严复低头一看那清亮玻璃茶壶之中,莹润欲滴的醇香绿茶,乱纷纷的心绪忽然一清,似乎想到了什么。愣了少许,便抬手罩着任由谭嗣同给他倒了一碗,端起来慢慢的喝下去,就觉得弥漫在胸腔喉管的那股子热火竟应声消散了许多。

    “好茶啊,清心去火,消暑凝神。”

    严复松开领带。把身子往沙发背上缓缓的靠踏实了。两手交叠在小腹前。两根大拇指快速的相互缠绕,微微眯缝的眼睛透过镜片看着上面的水晶吊灯,似乎一点也不着急了。

    谭嗣同微微一笑,悠然叹道:“看来几道兄也明白了啊。总司令以此让我等知道,众人所担忧之事,一切皆在其掌握中,大可不必心急火燎的兴师问罪。尤其是你我各为党魁,更应与这茶水一般。时时令人镇之以定,不可鲁莽躁进,以免仓促之间酿成误会矛盾。”

    严复缓缓点头:“复生老弟言之有理。”

    两个人,其实都为了杨浩发出的那道指令而来。

    在现在的所有国人心目中,海军陆军能够战胜列强,兵甲犀利、武器先进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杨浩从哪里弄来的,总之能对列强形成绝对优势,这是保证革命事业成功,国家富强自主的必须条件。

    所谓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那么先进的战舰大炮什么的。看都不能给敌人看的,更别说要卖出去了。

    先前杨浩威逼利诱的糊弄着洋鬼子们买了许多套十万件起步的陆军装备。更给了清廷足足四千万两的军火,已经让许多人感到不满,暗中诟病杨浩商人本性不改,简直可与出卖明朝的山西八大皇商媲美。

    不过一直以来的连续胜利,让众人没办法拿此来做文章。

    ………别看表面上各界人士对杨浩的一系列开天辟地般的学识思想叹为观止,骨子里那种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毛病却从来没改过。实话说,他们不服气,总想着找出一点阴私缺陷来指摘批评,聊以自安。

    自古以来,后辈人都喜欢给前代贤者挑毛病,显摆自己的能耐。本世界网络时代,享受着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宝贵太平生活,不但不思感恩,反而想方设法的找出一些四六不靠的坊间传闻来证明先烈的不完美;坐在空调房里臆想战争年代的先辈们不爱好和平,把自己的贪生怕死德行拿来给舍生忘死的先烈们泼污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都特么什么玩意!

    清末的中国,顽固守旧势力要远比数十年革命之后要多得多,也蛮横的多。虽然还没做到明末那种张狂到葬送整个国家民族命运的地步,却也一个个依旧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傲。

    对于杨浩这位伟大领袖,不服气的大有人在。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嘀咕“如果我在西洋生活多少年,一定要比他看的更清楚明白”。问题是现在也没人拦着他出去,甚至杨浩还专门设立了留学生赞助基金,和海外贸易促进会,鼓励国人勇敢走出去看清楚世界的真面目。

    这帮人却不肯承认自己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摇晃着小扇子摇头晃脑的宣称:“中华上国何所不有,何必去禽兽一般的洋夷那里看什么西洋镜。”

    归根到底,就是无用。

    更有一些,则是幻想要踩着杨浩往上窜的野心家,苦心孤诣的琢磨怎么抓他一个结结实实的把柄来大做文章,然后一炮走红呢。

    此番杨浩下令对外出售先进的机械设备,在多数人看来不啻于将制胜之本公然卖给了洋人。一旦那些洋人搞清楚弄透彻了,反过头来大肆造作之后,再次进攻中国,那时候却要用什么来抵挡?

    杨浩并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于是无数人对此忧心忡忡,坊间顿时有了各种不好的传闻,说他昏庸的有,说他张狂失措露出无力的也有,总之就想着证明他的能力已经不太能适应掌握一个国家的偌大权利了。

    这一套,历朝历代都是被当官的用烂了,抓住一点穷追猛打,直到把政敌干下去。从宋朝到现在千年来,宰相都被扳倒了无数个,皇帝都给弄得无话说。一个从外洋回来的杨氏,肯定赶不上他们千年积累的熟练经验和手段啊!

    只是慑于杨浩的强大武力,眼下这股力量还只是在零星的试探,私底下暗潮涌动却已经聚集起巨大的力量。

    谭嗣同和严复各为两党魁首,名义上的理念纷争,最终都要统一到杨浩这里来。他们又都是当代读书人里最顶尖儿的那一群,立即察觉到其中的凶险。故而赶紧的跑来询问杨浩的真实用意。给予提醒和劝阻。

    在他们俩看来。杨浩这次的做法貌似也有点太冒险了。

    不过这一壶茶喝下来,两人却都品出一丝味道。杨浩恐怕早都考虑到了各种影响,内中另有用意而不对外宣之于口,说不定就等着那些捕风捉影之辈跳出来呢。

    能当上亿万人领袖的,不可能连这点智慧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