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议论纷纷,众说纷纭,羡慕嫉妒恨,“一百大洋”的字眼刺激的每一个脑袋都不能冷静了。

    刘大富哆嗦着退回队里,杨浩继续颁发:“刘勇出列!”

    “到!”

    沉稳冷静的刘勇看不出多激动,只是在叫到他名字时,眼睛里光芒一闪,动作更加标准有力的上前。

    杨浩心中暗赞,这小子天生就该当兵,才十天的训练就有模有样,最难得的是临战之时,头脑冷静,出手果断,视野开阔,学习时格外用心,成绩名列众人之冠,假以时日,必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军官。

    又抄起两摞银洋,大声宣布:“护卫队副班长刘勇,机智果决,临危不惧,战斗之中勇猛向前,表现上佳!奖励五十大洋!杀敌三人,奖励六十大洋!救护同袍,奖励三十大洋!组织有力,执行果断,奖励二十大洋!总计一百六十大洋!”

    我草!这个更多!

    一百六十!不少年纪大的帮工已经开始晕圈了。尤其是做了一辈子工也没有攒下超过两位数银子,甚至从来没见过成块的银子什么样的那些,两手抱着脑袋往地上一蹲,沮丧的直想一头撞死………我他娘的这些年,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人比人气死人啊!这都是什么运道,怎么一个小后生,轻而易举就拿到那么些钱!杨家的银子都是大风刮来的么?这么不吝惜?也不是,人家说的清清楚楚,那是拼命换来的,杀了三个土匪呢!

    能干死官差的土匪绝对不好对付,大家伙自问似乎也没那个能耐,可不止这一样啊!杨浩少东家说的清楚,刘勇这小子战斗中还救了同伴,就这也要奖励三十大洋。说明了什么?立功不止一个办法啊!

    一百多号护卫队学员,或者准备进入武学培训班的青年,听得格外认真。前些天听过就当耳旁风忘记的话,如今突然回想起来。

    他们报名时,张榜的要求细则里,就有这一条,要能够团结同学,爱护兄弟,关键时刻可以为袍泽牺牲性命,有奉献精神等等。当时,都是捡好的选择,却没想到,这事儿还真有道道!人家不是空口白牙的乱说,那是会落实到考核上,体现在钱上的!

    他们更发现了,这一条,甚至比杀敌的奖励还多!意味着,教官厉应九反复提点的“友爱互助、互相扶持、互相信任”的原则,更甚于在战场上的具体表现!这,正是整个杨家炎黄公司要求的必备素质!

    对刘勇的奖掖,引起了众人的深思和议论,一种之前他们并不注意的理念,悄无声息的潜入其潜意识。

    刘勇表现的依然出色,得到如此高的奖赏,仅仅是身子微微一颤,沉声回答:“谢杨总赏!”捧着银元归队,目光坚定,身子站得笔直。

    杨海卫和厉应九在一旁看的直点头,低声议论:“这小子得好好用,人才难得啊!”

    如同一块璞玉,能够亲自雕琢成璀璨夺目的美玉,用着也放心,远比招揽来的半路人才更加可靠。杨海卫打定主意,要把着小子当重点来抓,看看他能成长到哪一步。

    杨浩接着一个个的颁发,堆满桌子的银元哗啦啦的流出去,足足五千多大洋一转眼发的精光,看的外头千把人心里头那个疼啊,这要是给我的多好?

    三十一个表现突出的,每个人以各种理由奖励了至少八十以上大洋。今天跟着出去打酱油跑一圈的,少说也有二十大洋。特别那些仅仅是一时兴起,脑袋发热就跟着跑去县城的小伙们,这笔钱拿的太轻松,太意外,一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打定主意下回再赶上出任务,说啥也得往前冲!

    发奖仪式举行完毕,杨浩做总结陈词:“今天的活动,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往后,随着公司建设的不断扩展,每一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不管是入选的学员,还是临时的帮工,都有机会成为正式的员工,或者得到丰厚的奖赏!所以,有心得到更多回报的朋友,就请多多努力吧!”

    外头一名工匠师傅扯着嗓门大声喊:“俺们盖房子的泥瓦匠,打家具的师傅,也有赏钱不?”

    杨浩笑道:“你们只要能把公司的房子盖得结结实实,验收合格,就有奖励!公司以后开的木器厂,家具厂,做得好的师傅,一样有奖励!甚至咱们现在的扫盲学习,成绩突出的,照样有奖!这么说吧,凡是在这里工作的,干活的,不管你是什么工种,做得好,就有钱拿!”

    一名胖乎乎的大厨提着炒勺叫到:“做饭的呐?!咱可弄不出啥花样啊!”

    杨浩道:“你们的机会更多啊!要知道,咱们现在的千把号人,将来的更多人,每天吃的喝的,都是你们亲手做出来。能不能保证用料实在,口味地道;能不能保证干净卫生,不会吃出毛病;能不能保证烧煤用料不浪费,不贪污损公肥私,按时保证供应,我保证,你月月都有奖金拿!”

    “哈哈哈!那敢情好!咱别的不提,管保踏踏实实的让大家伙吃好喝好喽!杨少爷,您就擎好吧!”

    大厨兴奋的敞开胸怀,咧嘴大笑。

    没有人比他们这帮厨子过得更舒坦了。要知道,对外供应的饭食种类和数量,都是有数的,他们想要偷工减料也不容易,但有个好处,是只要有肚皮,许多中别人只能多选一的好东西,他们随便吃,随便用。光这福利,一般人就比不了!

    吃好了,还有奖金拿,这好事儿上哪踅摸去!

    杨老太爷最后压轴,大喊一声:“都把手里的活干好了,有的是钱给你们发!忙起来吧!早一天完工,都有提前奖励呐!”

    众人轰然叫好!工头们站在高处用力挥手,嚷嚷道:“老太爷仁义!大家伙也别瞪眼了,都把力气用足了,挣赏钱呐!”

    千百人齐声应诺,热火朝天的忙活起来!

    ps:继续求票和收藏!

    c

第五十章 收获与绸缪() 
有榜样在前,人人都觉得有奔头,不消极怠工,加班加点的往前赶时间,这正是杨家所需要的场面。

    厉应九看的眼热,大声赞道:“有老太爷坐镇指挥,我看就算再来十倍的人手,也能调度有序,这本事,赶得上一员上将军了!”

    能够把上千号人、十几个工作团队管理的井井有条,不生乱子,绝不是随便能够做到的,换成县太爷来,他或许能压住了不让人闹事,但绝对没法做到如此的整齐。

    杨老爷子一点也不谦虚,捋着胡子神采飞扬的道:“这才哪到哪儿!想当年,咱指挥着几万人山南山北的一块儿开工,几百万方的工程,愣是没出现一次严重工伤,这小事,不算啥!”

    他说的,却是本世界的五六十年代,无论是带领村民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还是大炼钢铁,还是构建总库容高达10亿立方的琅琊水库的种种事迹。尤其是最后一个,那么大的工程,几万人一起动员,却在短短六个月时间里就完成全部的工程量,八个月蓄水发电,堪称神速!

    当年只有二十岁出头的老爷子意气风发,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年轻压不住阵脚这一说,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那一辈人,令行禁止,执行有力,众志成城,真个敢叫日月换新天!

    半个世纪过去了,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早已被几代人的世事变迁消磨褪色,他也步入人生最后的旅程。但那深藏于骨头血液中的激情,却依旧如星火燎原一般,一点就着,肆意的绽放!

    厉应九是想象不出来几万人一起干活,是怎样的场面,不过却不妨碍他壮怀激烈,连连点头:“老太爷说得好啊!如此就更可放手大干一场!”

    杨海卫也深以为然:“扫清了潜在的威胁,整合县里各方利益之后,我们的工程建设速度,可以加快!”

    杨家要打造的基地极其庞大,山脚的军事训练营和仓储中心是基础,外层是大量的轻工业工厂区,少说也要百十家才能够用;第三个是一座水库,将截断山谷中的河流,为两者提供充足的水源,顺带把马山三面合围,形成天然的防御。

    第二阶段的建设,便是直通县城乃至海边石臼港的公路,以及新建一座军民两用码头、造船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等重工业设施。哪怕其中绝大多数的装备建造都可以在本世界提前完成,直接投影过来,然而基础土石方基建作业,却必须由这边的人冲根子上实施,这个活儿,足以把整个日照县的民力全部动员起来!

    在理顺当地关系之前,这么大的工程是没法搞的。随便有人在里头插一杠子,捣点乱,就够喝一壶。但今天,收拾掉典史周全,打散其掌控的吏员爪牙,取得官方、军方、士绅阶层和平民的支持,就能水到渠成!

    算起来,这行动的周期本应放在三个月到半年时间来完成,但杨家根本等不了,阴差阳错之下强行推动,固然可能留下诸多隐患,却也故不得那许多了!

    解散嘉奖队伍,让他们各自把钱带回家,让家里人也都跟着欢喜一番。完了多半要再带回来,存到个人账户上吃利息,或者换取外边买不来的好东西。这也是杨浩敢于发厚赏的缘故---除非他们都回家拿坛子装起来埋地里,否则多半仍旧要回流。

    几人重新回到指挥楼,商定在五日后,大营主体完工,扫盲讲师培训班初训完成,马上展开第一期五百人的正式课业。重中之重的,是武装力量的训练。

    初步确定,以三十一名新晋骨干为核心,组建一个步兵连,连同杨海卫带领的营部,搭建一个总计730人的步兵营大框架。按照三三制,先建成三个步兵排、一个火力排,外加一个拥有2门75mm步兵炮排的基础架构。未来会进一步扩展增添,现在却限于人力只能先将就着。

    有了今天的示范效应,占学员总数一半的武装力量将更容易完成招收工作,至于能否完成训练目标,就看杨海卫和厉应九两方面的努力成效。

    其余班级的人员,占大头的是技工班,目标是培养初级机械操作手,远期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的车间工程师,机床操作员,机器装配师,以及各大基础重工业的工人等等。

    这将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清末的现状来说,要找到一批精通理工科和机械化工类知识的中国人,也只有那批留美幼童勉强合适,其他的,无论上海还是天津,抑或各个官办的制造局,多数仍旧依靠洋人技师支撑。徐寿父子、华蘅芳那样的,板着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而在读书人普遍一门心思考科举的情况下,招收受过基本教育的青年当工人也很难实现,一切靠自己培养。

    第一步,扫盲班,必须不断的扩大。几人商议,先把相关工作拓展到参与建设的民工、工匠之中,利诱辅助,由点到面,迅速有效地铺开。

    操办起来,千头万绪啊!杨浩听着两人耐心的一条一条分析罗列,脑袋都大了,想要改变一个世界,该有多么的难!

    纷纷扰扰的一天过去。晚上,杨家人齐聚老宅,彼此把进展做了沟通,然后一起打开那口用一把五环密码锁锁住的宝箱。掀开绸子蒙布,一片耀眼的光辉顿时绽放的满屋堂皇!

    第一层多宝格内,是十几串大小不一的珍珠项链,最大的可有花生米大小,被镶嵌在一枚纯金的戒指上。金钗银饰二十多件,造型精美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