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鼎1894-第5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搞成,困难比登月还要大的多。但成功的希望,却很高!

    最令人放心的是,炎黄民俗文化城已经遍地开花,古玩银行收益爆棚,新开的《明史》项目前景一片光明,只要加入进来,马上就能有收益。

    远期看来,炎黄集团制定的推进步骤稳扎稳打,绝不贪功冒进。他们有超过十年的时间,去一点点的完善并实现这一世界首创级别的超级项目。第一座古典城市,其实便是民俗文化城的十倍扩大版。选择其进行虚拟现实,便是在保本的前提下进行尝试。

    有了it业界大牛们现场说法,证明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现在都已经部分实现,或者已经实用。有了现成的底版,他们在坚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并不太困难。

    论证进行的如火如荼,杨浩自然一时半会也离不开。

    另外,他在南海搞出来的那些麻烦,给国家添了多少乱子,这都是一笔糊涂账,唐永辉受命前来找他清算。也得费老鼻子事。最重要的,杨浩压根不会承认其中一些不可告人的行为,比如怎么就把人家一条战舰、一条潜艇给搞完蛋了的?特别是越南人的潜艇沉的太过诡异,打捞救援都不可能,找俄国佬帮忙也没办法。中国海军把战舰开到附近,借助对“基洛级潜艇”的了解试图破解谜团,结果一无所获。

    唯一的知情者,只有杨浩,但是他不说,谁也不可能搞清楚真相。

    怪事儿太多,反而让唐永辉和上头的领导们不知道从哪里下嘴才是。老唐同志没辙,只能抓着杨浩不松手。死乞白赖的非得让他说出个一二三来。

    结果没想到,前边儿的事还没有搞定,菲国那边又出事了。

    克洛伊把消息报告过来的时候。杨浩才刚刚结束一次会议。唐永辉干脆住在他的别墅当中,当场见证了他遥控指挥一帮人,在其他国家搞风搞雨的行径,登时目瞪口呆,不知如何言表。

    等杨浩说出,让雷欧尼等人开着坦克步战车硬生生突破菲国陆军的拦截。大敞四亮的径直冲向海边准备撤走,唐永辉这边也证实了马尼拉正在发生的惊天事件。

    老唐气的浑身哆嗦。嘴唇发白,指着杨浩语无伦次的好半天都说不成溜儿。

    好半天。他才无奈的长叹一声说:“算了,你是压根没把国家法度放在眼里啊!弄到这份上,我估计谁都保不了你,赶紧的,趁着上头还没有下手,快点想办法离开吧。”

    杨浩却不以为意的轻松一笑:“唐叔,你把事情想复杂了。别跟上头那些政客似的,逮着什么事儿都往国家大义上扯,那是扯淡!这一次,纯粹就是我跟对手们的交锋,菲国政府既然充当他们的狗腿子,被殃及池鱼也是活该。他就算想抗议,也得照准了正主儿才成。只可惜,上头那些大人物绝不可能对他们眼里的一群黑皮猴子做任何解释的。再说了,我在国内遵纪守法安守本分,一枪一弹都没往里运,眼下更是连一个保镖都没留。怎么着,难不成某些大人物还想大义灭亲,拿我的人头来给外国友人做交代?”

    唐永辉没法回答。他很想承认,的确有人不止一次的准备大做文章,给杨浩扣上帽子然后拿下,让“外国友人”消消气,换取一些利益。

    但也有人并不认同。杨浩并不是那种胡作非为的人,并没有故意为国家制造什么仇人,相反的贡献却比绝大多数人要多得多。要说错处,也不过是他一家子都不听从领导调遣,不肯将大好的能力为国家所用而已。

    在如今的时代,这根本不算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不可能做到以身作则,光去要求人家一个老百姓当圣人,怎么可能啊!

    再说了,作为一个名义上的大国,如果自家的国民受了欺负,不但不挺身而出挡风挡雨,接下麻烦,却落井下石自残手脚,这是脑子进水了么?

    唐永辉也是拿不准,他太了解上头的政客们是怎么一种操行。起码是放在几年前,杨浩作出这种事,被抓起来当“投名状”送给“友邦”那是妥妥儿的。顺带着,他的千百亿家财必然要“充公”,同时也不耽误“肥私”,类似于韦小宝抄鳌拜家的事情免不了上演。

    如今时移世易,某些人倒台了,杨家一贯又表现的让人不好抓把柄,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争论不下。

    不过菲国发生这事儿,却是一定包不住了。尽管没有亲眼目睹,唐永辉能从上司气急败坏的吼叫中,体会出一种深深的无力和焦虑。

    叹气又叹气,他还是抱着一点儿希望问杨浩:“你能不能先跟我透个底,这一次要闹到什么程度才肯罢休?”

    “罢休?”杨浩意味深长的看着唐永辉,斩钉截铁的道,“唐叔,你还是没有明白啊,这不是简单的私人恩怨,这是一场战争,一场看似针对我,实际是对整个意图复兴中华文明力量的全面剿杀!所以,除非有一方倒下,否则绝对没有可能轻易结束。”

    唐永辉那以置信的瞪圆眼睛,第一反应是杨浩在瞎忽悠乱盖。你一个人而已,啥时候能代表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了?!

    杨浩站起身,面对五光十色的夜空,声音悠远深邃:“这才是开始,很快,你会看到我的反击,那时候,一定会热闹非凡啊!”(未完待续)

    ps:双倍月票,咱也凑个热闹,打劫一张算一张!

第五二零章 反击,敌之七寸(二)() 
唐永辉从他的经验判断,杨浩这就是典型的阴谋论。

    当然了,他也非常清楚,这类说辞一向都有广阔的市场。甚至在本朝开国早期,毛爷爷明确指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时候,就有许多前三排的大人物对此不以为然。

    在那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他始终坚持让全国处在一种紧张的战时气氛,坚持不断的发动群众,积极准备应付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争,尤其是极可能会导致整个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大战,感到不以为然。

    因此而导致的分歧,甚至产生了路线问题的激烈冲突,一些不甘寂寞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开始活跃起来,粉墨登场,打着共同出谋划策建设强大新中国的幌子,公然兜售他们最为熟络的那套买办和文化带路党的理论。

    之后发生的诸多悲剧,可以说都跟此有关。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终究没有跟资本主义打成世界大战,但战争到底还是发生了,抗美援朝,抗击印度入侵,珍宝岛抗苏,全都是攸关生死的硬仗。

    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一次次的战争中表现出的决然无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激烈抗争,让色厉内荏的帝国主义到底是下不了鱼死网破的决定。

    于是,几十年最危险、最艰苦的时光就这么熬过来。

    改开之后,许多人都以为战争阴影已经过去,我们加入了世界民族大家庭,主义争端路线问题统统不要紧,一切都奔着光明美好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未来去就好了。

    这想法。很傻很天真。短短十年,西方世界精心谋划的和平演变和文化引导赫然展现出巨大的威力!那几乎要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一举掀翻的可怕思潮,直接导致苏联的崩溃。若非共和国还有一大群久经革命洗礼的老人家在,百年历尽艰辛才好不容易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必定会重新回到民国时期的殖民主义之下!

    说阴谋论当真不存在?呵呵。

    就在十年前。新一种阴谋论在社会上盛行。一个是《货币战争》为代表,揭露西方资本主义真实背景力量的经济金融类读物,一个是来自国内军方少壮派的新威胁论系列。

    总起来看,其描述的问题其实并无两样。即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一个极为庞大而隐秘的群体,在左右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暗中操控世界金融经济运转,精心设计构架一个他们理想中的未来地球人类格局。

    其最终目标,便是著名的二十/八十理论所描述的,最终只会保留百分之二十的所谓优秀人口,并由其中的百分之二十统治管理。再有最核心的一小撮顶尖精英人物制定最终的决策。当然,他们的权威必定是世袭的,唯血统论的。

    细思起来,其实还是古罗马执政官那一套。他们执行的所谓民主,是不包括广大的平民和奴隶的。

    最终形成的金字塔结构,便是蓝血精英们永享富贵,并超越法理之上,掌握生杀大权。出口成宪,对整个世界的资源予取予求。这等于是把原来的一个皇帝,变成一堆皇帝而已。他们的权威代表人。便是大执政官、长老会之类的玩意。

    等而下之的,是他们精心培养出来的代理人,由这一部分不断轮换的精英组成执政府和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庞大统治体系的政策执行与运转。

    这些人的生死富贵都被大执政和长老们掌握着,不必担心他们的背叛。而从那百分之八十平民,到百分之二十精英的上升通道。则是鼓励并逼迫这些人努力干活积极奋斗的推动力。

    简而言之,他们的地位并非是一直稳固不动的。会被一人一票的选举给干下去………就跟现在的西方世界竞选游戏一样。

    当然了,如果他们执政期间做得出色。能够忠实遵循大长老们制定的规矩条款,那么下台之后,便能够获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并且,他们的子子孙孙都将优先获得最好的教育,最靠前的竞争机会。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次成功荫及子孙百代。

    哎哎哎?且慢,这种情况怎么看起来那么眼熟呢?

    不错,倘若了解一下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政治,一定会愕然发现,这其实根本没什么区别嘛!

    在两汉魏晋乃至隋唐,整个帝国的统治权与其说在皇帝,不如说在门阀士族来的确切。皇家若不能与门阀士族共享权威和利益,江山都坐不稳。整个朝堂内外的官僚,要么是门阀出身的嫡系子弟担任,要么是通过他们举荐上去的精英。想要从白身直接当官?门都没有!

    一直到了宋代,才算彻底打破门阀士族的这种特权统治,貌似寒门子弟有了直接通过科考,改变自己和全家命运的机会。

    但是认真一分析,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自古以来由封土建国的贵族,演变而成的门阀士族的上层统治力量,被一个叫做“读书人”的阶层所替代。他们掌握着文化传播的权利,掌握着文字典籍解说的全力,由此而掌握唯一的上升通道,并严格界定士农工商,重新规划处壁垒分明的社会体系。

    于是,那些一旦科举成功的读书人,不管之前多么贫寒朴实,立即转变成为鱼肉平民百姓的统治阶级,思维方式完全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到了明朝中后期更是变本加厉,整个帝国上亿人口里面,只有识字的那不到百分之五的群体,才算是“人民”。其余的九成五黎民,不过是奴仆牲口一般的存在。整个统治阶层堪称疯狂而无耻的压榨逼迫平民百姓,对上却争夺皇权统治,威风凛凛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亿万黎民欲求一口活命的饭食而不可得,指望他们爱上这个帝国。当然不可能。皇权不下县的恶果,导致绝大多数人对于皇帝和帝国没有基本的忠诚度,哪怕是胡虏鞑子杀过来,都麻木不仁乖乖的当顺民。

    所以说,这种钳制思想和民众创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